• 钱币版大富翁:49枚钱币+钞票,建立你的经济世界
  •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大家好!我是王丹,我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工作,也曾是大英博物馆丝绸之路钱币研究员,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门别开生面的课程: 《49枚钱币背面——三千年经济演进的暗线》
试听:方寸钱币背后的乾坤 - 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 00:00 / 11:02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试听:方寸钱币背后的乾坤'),author: '来自三联生活周刊',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Tc5MTU3NTYyMV8yNjUwNjk0NjAy',pic:'http://h.chuansong.me/lifeweek.jpg'}}); mv0.init(); 👆点击试听专栏《49枚钱币背面》
咱们这个课的一切,都得从“钱”开始聊起。 说到钱,人人都熟悉,人人都需要。吃饭用钱,坐车用钱,购物shopping更得用钱,穷了想挣钱,富了想花钱。钱币,或者说货币,可以说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来自任何外观或血统上的判断,而是因为有着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行为上的现代性。在旧石器时代,智人的大脑就已经学会了抽象思维,交易行为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一次次的分析现象,提炼理论、构造概念、使用符号。货币,这种用来购买所需、保存财富的媒介,也就应运而生。 几千年来,钱一直就是社会话题的中心。孔子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钱多了则更加悲哀”。英国的王尔德也说过:“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事,以为钱很重要,等长大以后,我们才终于发现,钱真的很重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大多数时候,钱被扁平化了,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个缩影,折射出我们作为凡人最原始的期待。那么,钱的意义仅限于此吗?你是否想过,在一枚枚钱币的背面,或许另有乾坤呢? 
说到这儿,先谈谈我个人的经历。 1991年,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鉴定与博物馆学专业,分配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属的中国钱币博物馆工作,从此,和钱币结缘,当上了过手财神。面对着各朝各代的钱币,琳琅满目,我也曾乐在其中,感慨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四五年之后,我有些坐不住了,钱币,跟其他艺术品  跟其它文物相比,体积小,文字少,携带的信息量有限,既不像书卷画轴  有那种文人的风骨,也没有金石  陶瓷的厚重瑰丽。我开始隐隐地感受到了瓶颈。 这时,一个转折点出现了。1996年,我有幸去大英博物馆币章部工作,担任丝绸之路钱币研究员。在这之前,我也时常接触外国钱币,但在大英博物馆币章部,才真正让我从中国钱币的江河,游进了世界钱币的大海。这时候,我才深刻地意识到,什么叫“方寸之间,乾坤世界”。
大英博物馆
钱币,是最见微知著的东西。也就是说,钱是最能体现以小见大的意义。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如何挣钱,如何花钱,大概就能推断出这个人才学修养的高低,看的再远一点,钱币甚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概貌。
举个例子,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在中亚地区,曾存在一个强大的古国——贵霜帝国,关于贵霜的文献史料极少,我们很难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在这种情况下,贵霜钱币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钱币学者就是凭着对贵霜钱币的潜心研究和考证,复原了贵霜帝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甚至,包括贵霜帝国的疆域,都是通过钱币研究,得出的结论。
 贵霜钱币
没错,钱币就是这样包罗万象。通过钱币的外形设计,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通过钱币的锻造和印刷水准,我们可以认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钱币与其他文物还有一处最大的不同,这就是钱币的发行,必须是国家行为,它拥有国家权力的背书,有一般等价物的流通职能,它和一个国家的民生经济紧密关联。 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一个想法。把古今中外的一枚枚钱币,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排列,以钱币为中心点向外逐步延伸拓展,去发现历史,观照当今,用钱币来对比中国和世界,用钱币来呼应宏观和微观,用钱币梳理出经济演进的脉络。 这正是我做这门课程的初心,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切实心得。 关于这个课程,我大致设定了以下三个大的方向。 首先,我的讲述一定要接地气。从大家的日常生活或者当下的热点时事去展开,而不是堆砌一些晦涩词汇和枯燥的专业知识。 比如,最近很火的一个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我们就可以从这部剧入手,来讲一讲唐朝的货币。剧中有一个龙波吃面的情节。  那么,龙波付账的时候,到底是用哪一种钱呢?这就得先看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唐玄宗天宝三年,是所谓盛唐的末期了。这个时候   通行的钱币是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最早铸造于唐高祖四年,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制,它的制作工艺也有好有坏。在天宝年间,流行的是“盛唐开元”。和唐朝早期铸造的“初唐开元”相比,它的铜质更加纯,制作也更精良一些。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故事中的长安危机,发生在唐朝国力由盛转衰的时间点上,在开元通宝的演变史上,我们也能明显的看出这一端倪。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了,国家的财力物力不允许铸造之前的那种精美的“盛唐开元”了。这之后铸造的“中唐开元”和“晚唐开元”,工艺越来越粗糙,重量上也越来越轻。就这样,以电视剧的一个情节为出发点 讲述一枚钱币的铸造工艺,并展开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再跟随它的演变,逐步去了解这个朝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其次,我希望能用纵向时间轴上的一枚枚钱币,为大家理清中国经济史的基本脉络。 在这里,我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设置了六大板块,挑选出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钱币。这些钱币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商铜贝,它将为你讲述中国经济是怎么开端的;通过汉五铢钱,大家可以梦回汉朝,重览“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汉兴时代”。还有开元通宝、交子、大明宝钞等等,通过这些钱币,我和大家一起去感受唐朝的恢弘,宋代的文静,明朝的硝烟。最后,还有第一套人民币,我将借着它,为你娓娓道来共和国诞生之初的经济新气象。 
最后,在这个课程中,我还将带领大家去了解世界货币和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用更宏观的视角,横向去比较。 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篇钱币的作用就是如此。这条线会从西方货币的鼻祖,古吕底亚钱币开始,对比它与中国第一枚金属货币商铜贝的命运;也会借着亚历山大大帝银币,看看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的经济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革;还有日本的和同开珎,它将为我们讲述在大唐文明光芒之下,日本的钱制与经济是怎样的。最后,我们再和美元来个邂逅,看一看这个钱币界的新手如何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货币。 亚历山大大帝银币
这些叱咤风云的世界钱币,将会为中国的货币及经济发展提供平行参照,在这里,我将尽力带给你一个更开阔更多元的视角,而不仅仅是用中国钱币讲中国经济,不再停留在“看山是山”的阶段,跳脱出来,对钱币、对历史、对经济,都能产生多一点的理解,这也就是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 我是王丹,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近这49枚钱币,了解这一枚枚钱币的背面,三千年经济演进的暗线。
▼点击【】,通过“钱眼”看世界经济史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社会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