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岁晋升被拒:拖垮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
- 来源:改变自己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35 岁晋升被拒:拖垮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作者: 徐大维
来源: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哈佛商学院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曾写过一本书,叫做《能力陷阱》。 书中罗列了一名员工,向领导者转变中的三个大坑。 它们分别是: 1、能力陷阱 2、真实陷阱 3、关系陷阱 看完这本书,我挺有启发的。 于是结合实际案例,为您写一篇书评。
| 能力陷阱 拖累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 在十几年大企业管理工作中,有件事我印象很深。 大概 10 年前,我当营业部经理不久,管理 5 个销售团队。 其中一个团队人员调动,团队主管职位有了空缺。 这是个小官,但却是销售转管理的唯一通道。 所以大家趋之若鹜。 周姐就是其中之一,她 35 岁,做了 10 年销售。 业绩排在营业部第一名,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 她对客户细致的服务,几乎令人发指。 客户大老板就曾拍着桌子说,这个行业只认她。 这阅历、这能力、这精神,应该是主管的第一人选吧? 我当时也这么认为,于是向上级写了申请。 根据规定,任命周姐为见习主管,考察期半年。
需要说明的是,我是营业部经理,但只有推荐权。 最终拍板的,是我的顶头上司——分公司分管副总(简称分管总)。 分管总要在这半年,对见习主管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最终决定能不能转正。
这半年,我没少做工作。 在分管总面前有意无意提及周姐的敬业,而他却从不表态。 半年过去了,我在 OA 中起草了签报,为周姐申请转正。 流程到分管总那里,看到他最终批了几个字: 「不同意转正。」 我有点诧异,甚至带有一丝愤怒。 因为我不明白,这么好的员工为什么得不到晋升? 我找分管总沟通,希望能挽回局面。 然而他态度却非常坚决,分管总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谈话的结束语: 「作为管理者,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你要看向未来,而不是盯着过去。」
这句话及这个结果,当时有些颠覆。 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是有道理的。
从情感角度来说,我当然希望周姐晋升。人家那些辛苦,那么敬业,业务做的那么优秀。 然而理性想想,这些只是过去成绩的印证。 并不能代表她在更高的位置上能做得更好。而且,从见习那段时间来看,她也确实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
她只盯着自己那块业务,天天为一些具体的小事儿忙个不停。
连一个简单的沟通邮件,都不放心交给手下去办。你说她哪还有精力搞团队建设? 团队成员得不到成长,团队业绩也上不去,更没有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动作。 她只是沉浸在自己服务客户的卓越能力中。 没意识到,管理的重心是驱动他人,而不是死磕自己。 最终,她掉进了自己的「能力陷阱」之中。 《能力陷阱》一书中说: 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擅长的事让我们有更多的成就感,更何况它还很可能,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关键。 按这说法,你也应该明白: 「能力」不是陷阱,能力带来的安全感才是。 正如周姐为客户服务,游刃有余,又能得到很多褒奖,这种安全感,很难割舍。 而管理工作,对她来讲,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制度怎么订?订出来不合适怎么办? 员工怎么管?太严了会不会讲自己坏话? 激励政策怎么实施?成员不满怎么办? ...... 所有这些都太纠结,让人本能地逃避,让人不自主地退回舒适区。 这就是「能力陷阱」的症结所在。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这个陷阱呢? 《能力陷阱》也给出了答案: 你必须首先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你才能真正地成为领导者。 你可能觉得这个答案过于简单,但是真的就是这样。 当代的行为心理学中,有「具身认知」这种说法。 也就是说,你会因为开心而笑。 但是,你如果先让自己笑,也会感到开心。 也就是说,行为可以改变认知。 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一个人好事做多了,他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好人。 所以, 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要去了解优秀的领导者具体要做什么。 然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模仿,去用行为改变自己。 随之你的认知和习惯也会改变。
| 真实陷阱
别轻易给自己定型
什么叫真实陷阱?你身边有没有那种「直率」的人? 这类人有个标准话术: 「我这人就这样,很直,你别见怪。」 言外之意,他们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而你必须要接受这种风格。 明明是情商低,却不愿检讨改进。 只是一味地甩锅给个性,这还真不是「直」,而是懒。 懒得照顾别人情绪,懒得让语言穿过大脑,懒得尝试改变...... 这种为自己打固定标签,排斥其他可能性的行为,就是真实陷阱。 对于一个准备转型为领导者的人,更要提防「真实陷阱」。 新晋升的领导者,第一个真实陷阱叫做「好人陷阱」。 很多刚刚步入领导岗位的人,往往底气不足。 或者同理心泛滥,以一种老好人的形象出现。 支配别人做事时,有种罪恶感 。 以为真诚相待手下,就能换来对方热情拥护。 但是,管理不是请客吃饭把妹子,人性更是复杂。 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猴子蹦到你肩上,你甚至会渐渐沦为属下们的保姆...... 所以,「慈不带兵,义不行贾」真是有道理的。 你要做纯粹的好人,就别来做领导; 你想做好领导,就要学会做恶人。 新晋升的领导者,第二个真实陷阱叫做「媚俗陷阱」。 陷入「媚俗陷阱」的人,瞧不惯那些主动向领导汇报的人,觉得那是拍马屁; 他们也不能容忍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觉得太特么假了。
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形式化的东西,都被视为「媚俗」,自己要保持「风骨」。 这属于价值观的领域,不能说对或错。 但是你若想在体系中有所发展,就要遵循体系的规则。
就像曾国藩,早期有精神洁癖。 可后来发现,在体系中,根本走不远。 于是,转变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处世风格。 这才成就了立功、立德、立言的曾国藩。
我们主张摆脱「真实陷阱」,并不是要你做成多大的成就,而是让你重新思考所谓的真实性,不要总拿「我就是这样的人」来做借口。 因为一旦这样,你就等于放弃了选择的权力。 我觉得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 很多人所谓的坚持自我,其实只是故步自封,长久下去,只能在孤芳自赏中一败涂地。
| 关系陷阱 别让关系成为你的短板
一谈搞关系,自然被很多人排斥。 他们觉得刻意经营人脉,很专营,也很虚伪。 现在很多媒体文章,也标榜「社交不如独处」。 这让很多有志青年一心打造自己,不屑外部交往。 然而,真相却会打脸。 斯坦福教授格兰诺维特,曾做过很多人与人关系的研究。 他发现富人和穷人,在人脉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 穷人们,多数不擅于扩展人脉。 交往的人都是自己圈子里的人,比如自己的邻居、亲戚、同事。 而富人们的人脉结构非常多元,三教九流、各个阶层。 这种结构导致,穷人接触的信息和思想,都被局限在一个回音室中,得不到成长和帮助。
因为你认识的人,都是和你有相同经历,相同想法,相同习惯的人。 而富人接触到的信息和思想,更为丰富。 也能为他们链接到更好的资源和商机。
马云就是一个非常擅于拓展关系的人。
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跑到街头搭讪外国友人。 认识了一位叫 Ken Morley 的友人。
马云不仅求学受到资助,还在他的帮助下,到澳大利亚考察。
后来,马云承认,那趟考察,改变了他的观念和想法,那 29 天让他脱胎换骨。
而胡玮炜,更是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结交了各路人脉。 这其中就有易车董事长李斌。 正是李斌拿着摩拜单车的创业计划,找到胡玮炜,让她尝试。
你看,有时候奇迹就是从一个人脉开始的。
社交活动对晋升有着直接的影响。
职场人的社交,可以分为「外部社交」和「内部社交」。
无论哪种,对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我曾让手下小林和小邓,一起做一份方案。 小林天天加班,小邓到点就撤。
一周后交稿,小林的部分做的很不理想; 而小邓的部分,有着详细的市场数据和硬核内容。
我表扬了小邓,小林不服气,说小邓的朋友很多,那些材料是他借鉴某个咨询公司朋友的。
我会责怪小邓吗? 当然不会,我还觉得他会利用外部资源,因为那些数据和内容还真不是自己能磕出来的。
这就是「外部社交」的力量。 你拥有广泛的关系网,也就意味你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通道。 无论是一份材料、一个主意、或者领导的生活问题。 如果你能通过外部资源解决,无疑你也拥有别人不具备的竞争力。 这当然会增加你晋升的概率。 「内部社交」更能直接影响晋升。
我见过很多爬得快的人,都很注重内部社交。 他们和各个关键岗位,例如人力资源,老板秘书,会议行政都会有不少交际。
这些核心部门,能提供外界了解不到的信息。
比如: 最近领导关注什么问题? 晋升路径有什么隐蔽规则? 怎样的汇报方式领导更喜欢? 哪个位置将会出现空缺? .......
这些信息,价值万千,直接决定了提拔名单有没有你。
所以,当你看到,那个不入流的人总升得很快。 先别撇嘴,去看看人家内部社交是不是比你强。
1.8 月 5 日-8 月 11 日 18 点注册的所有的会员确认函已经全部发出,内含会员号码,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等文件夹。没收到的朋友请发邮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邮件标题约定为「1909 期会员号码」,邮件内容注明你支付时候填写的手机号。请按照邮件提示务必将 wechangers@gmail.com 加为联系人或白名单以便能够及时收到改变自己的邮件。
2.本周张辉的会员语音邮件已经发出,主题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被拦截邮件、订阅邮件、广告邮件等位置。没有收到的话请发邮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标题约定为「未收到语音 190811」。
3.会员有漏收语音情况的可在微信后台回复「语音漏收」获取详情或在微信底部的菜单栏「会员语音」查看解决方法。
上期的语音,我和改变自己的会员们聊了聊「如何在聊天中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情感账户」,情感账户里存储的是真诚、信任、信用等等。增加情感账户中的投入,有助于建立产能关系,才会实现高效沟通。
上期的语音中我结合了几个具体情境提供了一些建立信任的方法,如果可以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那么人与人之间沟通就会变得更加高效。
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德雨01重点是:1.牢记对话的目的是什么;2.从事实入手;3.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4.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
以上四点都很重要,但是每个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最近被提拔为项目经理,这样就不止做技术了,还要与项目组内同事沟通,但是在沟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认死理的同事,或者不是那么好沟通的,把问题都归结为别人的人,那么从自己这边就要耐着性子或者说控制情绪来继续与对方沟通,把事情解决,责任划分明白。
所以好好聊天,有效沟通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做到的。其实在公司中会沟通的前辈们,还是大有人在的,与他们对话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让人很想与他们交流。纵观与他们的对话,感觉他们对自己都是充满了鼓励,不管自己的技术、工作效果咋样,他们都会对你的工作表示认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即使是那些在我看来爱推脱责任的人,这些前辈们也能有效与他们进行沟通,找出问题的关键,再确认责任。
感觉他们一般都是遵循上面的技巧进行沟通的,在沟通这方面还是很有长进空间的!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彭萦的会员专属语音《如何在聊天中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作为额外福利。
徐大维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社会
-
-
- 强梁者不得其死,再说说重庆保时捷事件
- William Baziotes,Sea Phantoms 昨天(12日),重庆公安局公布了保时捷事件的调查报告。 仔细读完,两个感受: 1、保时捷女车主李月并非大奸大恶之人。 虽然其交
- 连岳
-
-
-
- 钱币版大富翁:49枚钱币+钞票,建立你的经济世界
- 大家好!我是王丹,我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工作,也曾是大英博物馆丝绸之路钱币研究员,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门别开生面的课程: 《49枚钱币背面——三千年经济演进的暗线》 试听:方寸钱币背后的乾坤 - 来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吃不起”的榨菜与“喝得起”的茅台
-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台湾“名嘴”黄世聪在节目中说“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引发两岸网友热议。大陆网友又想起了茶叶蛋的梗,两岸的不解又加深了一层。网友戏称,“吓得我赶紧去买包榨菜炫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不受惩罚的骗子广泛存在,如何远离他们?
- Felix Vallotton,The Poker Game 经常有执意上当的新闻发生,接到诈骗电话的受害人,不顾警察或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执意要给骗子打钱。又可气又可笑。 这类受害者往往就是骗
- 连岳
-
-
-
- 人物 | 微软张美波:TOP GUN
-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光寒四十州。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下谁人不识君。 撰稿 | 流苏 编辑 | 图图 苏苏第一次听到这四句诗时,便震撼于诗中扑面而来的锐气,仿佛看到一位无所畏惧、纵横捭阖的年轻将
- 安在
-
-
-
- 贫穷带来的互相吞噬,比贫富矛盾更可怕丨大家
- 本文有剧透。 奉俊昊的《寄生虫》是一部特别容易让人误解的影片。 奉俊昊偏爱象征手法,这是每个影迷都早已熟知的事情。《江汉怪物》里的怪物、《玉子》里那个巨大生物,更甭说《雪国列车》了,都把点题的比喻
- 大家
-
-
-
- 从理论到实战,如何快速掌握 Swift 开发?
- Swift 语言是苹果全力推广的语言,相对于 Objective-C,Swift 语法更简洁,类型更安全。另外,它还增加了诸如可选值、泛型、协议扩展等特性,在开发实践中比 Objective-C 更具
- iOS开发by唐巧
-
-
-
- 中国TOP 5的月饼来了!
- 为什么会脱缰而出写下“中国TOP 5”这几个字,我也不知道。你要认真问我究竟是哪五种月饼,我可能一时也答不上来。反正基于一个云南人的立场,我觉得云南的云腿火腿月饼一定在TOP 5里拥有一席。理由可以慢
- 槽边往事
-
-
-
- 现在,可以感谢“保时捷女”了
- 2019年8月12日下午,重庆渝北警方发布消息:调查发现,辖区石船派出所所长童小华涉嫌违纪问题,被免去所长职务,并对其立案调查。 童小华被免的导火索,大概是因为“一记耳光”——他的妻子李月在7月30
- 海涛评论
-
-
-
- 补习班正在毁掉你的孩子!暑假做对1件事,孩子成绩暴增!
- 暑假要不要给孩子补课?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盲目乱补,孩子抗拒不想学; 花冤枉钱,成绩却越补越差; 机构忽悠,老师水平差太多! 这些都不是个例,是90%的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想让孩子提分的心情可以理解,
- 周国平
-
-
-
- 太好用了!我必须得安利下这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记录 APP
- * 本应用仅支持 Android 平台 * 你有没有换手机、换工作后信息丢失的担忧?你又是否觉得每次需要在备忘录上打字记录信息很烦?如果你有这些烦恼,那你可以试试「麻雀笔记」,它是一款帮助你整理生活中
- 最美应用
-
-
-
- 上了北大才知道:决定我们一生的,是这个底层能力
- 真正优秀的人,都有这个习惯 - 来自十点读书 - / 08:55 ♪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优秀人的高效记忆法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行一句话:人这辈子很重要的能力,是记忆力。 忍不住感慨,总算有人意识到
- 十点读书
-
-
-
- 民国“部聘教授”评选和待遇问题
- 沈卫威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1 第一届部聘教授评选 1939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据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第十三项“全国最高学术审
- 东方历史评论
-
-
-
- 这间都市中的和风庭园旅馆,简直是东京之旅的最高治愈!
- 关注知日公众号,「每日福利」开启,参与详情见文末 |今日福利| 《知日・不朽的匠人》特集赠书 - 加载失败 ╥﹏╥ - / 00:00 横跨神田川的水道桥旁,有个水道桥车站,附近原来就邻近着东京巨
- 知日
-
-
-
- 35 岁晋升被拒:拖垮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
-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成就感,它很可能是你过去取得成功的关键,但这也很可能成为拖垮你的关键。
- 改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