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厉害的人,凡事都不走捷径
  • 来源:改变自己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创业?   
我的回答是:吃喝玩乐终究是低级刺激。去创造、去厮杀,这才是高级刺激,这样的刺激只要你做过一次,就还想做一百次。快乐可以用低级刺激来满足,痛苦永远要高级刺激来填补。所以为什么一个人最大的天赋不是懂得快乐,而是懂得痛苦。                                                 
真正厉害的人,凡事都不走捷径作者:Windy Liu
来源:自言稚语(ID:selfgrowing1118)
|  01
上周,我见了一个我所在行业里非常厉害的人,她曾经供职于华为,后来离开职场,至今已经有近 10 年的独立咨询经验。
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对我来说很棘手的职场问题,于她而言完全不是问题。
因为在她看来,大部分的问题经过抽丝剥茧之后,其实都来自于我们思维上的懒惰和行动上的怠慢。
当我们谈到最近行业流行的人工智能的时候,她认为中国市场上很多讲人工智能的人其实吹嘘的成分居多,而她从中并没有获得更清晰的认知。
因此,她决定亲自去深入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
她是怎么学的呢?
她首先是去看人工智能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后来发现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概率统计学的知识,这部分大学学过的知识现在几乎忘得差不多了,哪怕是看懂别人的推演证明过程也非常吃力。
当感觉很不顺的时候,她就暂停,把大学的统计学课本拿起来重新学习,等相关统计学知识捡起来了之后,又重新回到人工智能的学习。
后来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她又发现其中涉及到很多微积分的知识,这种把事情搞清楚的执拗劲又让她把大学的微积分课本拿了出来,重新补习了一下数学知识,而且她不只是要求自己看明白,还会去做大量的习题进行演练,以确保自己真的吃透了。
而在吃饭的现场,更让我震惊的是,她包里还带着微积分的习题集,准备在下午闲暇之时可以练练。
我们总以为厉害的人天生就聪明,拼的是天赋,可如果你真的见识过一个厉害的人,你往往看到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还有跟自己死磕的果敢。
反观大部分平庸的人,我们不爱为难自己,总是喜欢选择走那条最容易走的路。
当要掌握一项技能的时候,你不是一步一步地去学习实践,而是不停地向周围的人讨要各种学习资料却迟迟不愿行动。
当考虑职业发展的时候,你不是主动地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是直接去问别人你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当要做一次重大决策的时候,你不是去深思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是纠结于那些外在显性的利弊得失。
其实,自以为聪明的人,永远在寻找捷径,而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他们总是在下硬功夫,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时代不再信奉用心和努力,而是极力地吹捧「选择大于努力」。
就像奇葩说有一期辩题——「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单从这个辩题就可以看出,如今社会的氛围,让很多人觉得,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你用心努力,那就证明你还不够聪明,不够智慧,如果努力了还失败,那就更是不可原谅让人羞耻的事情。
努力渐渐成了一个贬义词,而结果呢,我们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繁多的选择上而不去行动和试错,我们想要以成功开始,然后以成功结束,想要中间的过程一笔掠过,所以我们不停地在寻找最好的方法,最快的路径,最优的决策,却从未觉察到,所谓的成功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某个人也许因为某一次不经意的选择,让他平步青云,但那只是一时的运气,而运气并不是我们能够把控的,你总不会希望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像抛硬币那样随意吧?
有人也许会问,难道选择不重要吗?
选择当然重要,可是只做选择而不去努力,那你选择正确的概率并不会提升。
一个好的人生选择,背后支撑它的常常不是一时青睐过你的好运气,而是你过往的学识,经验,自我认知和能力,它们才是你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筹码。
而学识,经验,自我认知和能力的积累,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我们的用心努力,而不是各种多快好省的捷径。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因为你离他们太远,所以你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信手拈来的自信和轻松,却从不曾了解过他们独自努力时候的孤独和艰难。
就像那位独立咨询人跟我说的那样,每一个厉害的人背后,都有着大量的积累,一如她为了深入了解 AI 而大量练习微积分习题。
大部分不想要脚踏实地用心努力的人,大脑里都潜藏着一种「好逸恶劳」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反映的就是一种凡事都有捷径的心态,所以市场也总是有很多迎合他们的产品广告语,「药到病除」,「一用就灵」,「10天精通写作」,「普通人如何月入十万」等等等等……
如果你真的凡事走捷径,就会发现,自己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无法真正静下心来积累。
这个世界里能够快速获得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廉价的。真正有价值并且稀缺的东西,往往都需要我们去积累,去思考,去感悟。
记得在一部纪录片里,采访的是一名很厉害的工匠,他从事雕刻业已经大半辈子。他说雕刻很简单,无非就是雕刻的时候要确定好位置,掌握好雕刻的力度和角度。
可是最终到手上的功夫,岂是这句简单的话就能够呈现出来的?他的那一身本事,其实都是在千千万万个日夜的精进中才得以练就的。

|  03
之前参加过一个自媒体人的分享会,他说——
如果你向别人要书单,想要快速地阅读很多书,这就说明你想要走捷径,你想要别人给你指明一条路,然后毫不费力地无脑执行就好了。
这其实根本是不可能的,真正的洞见,不是说你把书读完了就可以得到,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思考,有反省,有记录,有表达,很多东西只有在持续地积累到足够之后,才能够产生一种深刻的见解,而这个过程是无法替代的。
你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参考别人的书单,但是不要期待能够借此立马获得成功。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走捷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选择了最容易走的路,最终很可能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我也曾经是走捷径的一员,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打磨,我深刻地意识到,每条捷径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坑在等着你。
就像我想要快速阅读,可是书的确是读完了,但我的收获却还不如放慢阅读节奏来得多。
而我总觉得有一些朴素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越早践行越好,因为不管你相不相信,它都穿越古今,一直在那里,让懂它的人获得践行它的价值
虽然生活没有捷径可走,但那些朴素的道理,却可以让我们不走捷径也能实现人生的高效。
1. 以最快的方式入门,以最大的耐心行动
这个世界没有快速成功,但是却可以快速入门。
就像写毛笔字这件事情,你要写得跟大师一样好,那非常难,但是你可以快速地入门:
知道怎样握笔
了解各种笔画的结构
如果掌握了这两个知识,你就已经入门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大量临摹各种字帖,体会不同笔画的力度和形态,然后不断修正,试验,直到你能够写出好看的毛笔字。
在行动实践的过程中,就需要你的耐心和专注,当你越专注,你就能够越快地度过那个枯燥的积累过程,因为当你专注的时候,时间也会飞快地流逝。
2. 刻意打造「底层能力」
什么是「底层能力」呢?
底层能力,说白了,就是在哪里都能够用得上的能力。
比如,你的逻辑分析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够让你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甄别真假,也能够让你在工作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再比如,学习能力,如果你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那你就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并且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
底层能力还包括探索能力,审美能力,概率预测能力等等等等,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去打造你的「底层能力圈」。
一旦你有了很强大的底层能力圈,那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比别人更高效,也更容易达成你的目标。
不要问我这些能力要怎样去打造,既然我们都是不走捷径的人,那就需要自己去摸索,去找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能力的内涵,找到刻意练习的方法,如果你是用心努力的人,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而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你其实就是在锻炼自己的探索能力。
3. 靠近那些真正厉害的人
就像前面说到的,如果你没有真正地接触过厉害的人,那你根本就不会知道真实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无法了解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变得如此厉害。
当你真正地了解过你佩服的人,当你真正地看到过他们如何行动,感受过他们如何思考,听到过他们如何演讲,你才可能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得到提升,获得自我成长的信心和动力。
这就像是原子中电子的跃迁,它需要去外界吸收能量,如此才能跳出当前的轨道,摆脱引力的束缚,到达一个能量更高的轨道。
而这些我认为极其朴素的道理或者行事原则,与「走捷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蕴含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积极心态,而不是「好逸恶劳」的思维模式。

|  04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想走捷径?
往往是在你迷茫,焦虑,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在如今的社会,想要不焦虑?不存在的。
焦虑就是一种常态,我们只能与之握手言和,和谐共处。
生活留给我们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把握当下,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
除此之外,生活没有给你任何捷径。
与其在走捷径的路上迷失自己,不如学一学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人生的跃迁。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言稚语(ID:selfgrowing1118)。作者:Windy(雨令),探索人生哲学,追求自我成长的理性思考者,专注于心智成长和自我精进。和我一起,由内而外地重构自己,获得自由富足的人生。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上期的语音,我和改变自己的会员们聊了聊「如何在聊天中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情感账户」,情感账户里存储的是真诚、信任、信用等等。增加情感账户中的投入,有助于建立产能关系,才会实现高效沟通。
上期的语音中我结合了几个具体情境提供了一些建立信任的方法,如果可以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那么人与人之间沟通就会变得更加高效。
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软软
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本期分享还是蛮有深度的,值得多多回顾,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已经2年了,听了付诸实践的去改变还是蛮有用处的。在生活中,我认为:言出必行的人往往更值得我们信赖。如果你说出的话,总是做不到或者说反悔,那么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办事不牢靠,那么也就不太会信任你。在某一领域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或者说你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某一领域能够给到别人比较专业的指导,那么别人会更加的信任你。
要想实现高效的沟通,一定缺不了的就是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相信别人多一点,那么我们也就会得到别人更多的信任。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怀疑别人,那么别人也不可能会选择相信我们。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彭萦的会员专属语音《如何在聊天中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作为额外福利。










Windy Liu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社会

  • 谈谈移民,我与我的皮肤
    Constantin Brancusi,The Kiss 不停有人问有关移民的问题,我活了半辈子,这个问题前几年想清楚了,我自己,肯定不会移民离开中国的。 两个理由。 一、赚钱的机会将来更多在
    连岳
  • 京东Q2财报:高速增长背后的长远逻辑
    8月13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利润、现金流以及活跃用户数四大核心业绩指标全部实现了强劲增长,进一步夯实了一季度开始的向好形势。 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净收入达到了1503
    科技观察
  • 银幕魅影——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施京吾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但凡思想、文化、艺术,总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即便清代实学思潮,也被认为是学术家们避世之结果。古史辨派首领顾颉刚先生考据出“大禹是条虫”,
    东方历史评论
  • 真正厉害的人,凡事都不走捷径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创业? 我的回答是:吃喝玩乐终究是低级刺激。去创造、去厮杀,这才是高级刺激,这样的刺激只要你做过一
    改变自己
  • 参不透的女人
    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娱乐圈那些女明星,怎么可以做到十几年如一日长一样。 👇比如日本银幕女神中谷美纪 出道时她长这样,现在她还长这样 明明40多岁的人,皮肤状态依然嫩如18。看到采访才知道,她的冻
    王路在隐身
  • 判断一个男生,一定要从他的房间入手。
    不久前,一位男性朋友跟我吹嘘了自己房间里的柜子。 柜子里专门存放着一些特殊的纪念品: 两罐曾经的女友叠的纸星星,几本手工制作的相册,还有代表着情侣关系的 T 恤。 提到纸星星里写的字条他从未拆开看过的
    我要WhatYouNeed
  • 陶辉:巧用 Nginx 实现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高可用性
    讲师简介 杭州智链达数据有限公司CTO 《深入理解 Nginx:模块开发与架构解析》作者 本文是我对2019年GOPS深圳站演讲的文字整理。这里我希望带给各位读者的是,如何站在整个互联网背景下系统化
    高效运维
  • 【量化历史研究】谁是百年投资最佳资产?来自全球16个富国150年资产回报率的证据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347篇推送 (图片来源网络) 不论是研究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学家,还是关注投资收益的金融从业者,再或是制定经济政策的政府官员,资本回报率始终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特
    量化历史研究
  • 当女明星嫁给了自己的经纪人
    李艾以前没想过结婚,也做好了不要孩子的准备,甚至给自己存了一笔冻卵的钱。她一直觉得婚姻和孩子,都不是人生的必选项,直到遇到了张徐宁。 文|赖祐萱 编辑|金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徐宁有点紧
    人物
  • “实用为王”环境下的 CV 技术,AI 企业如何在落地快车道上提档加速?
    作为一门教计算机如何“看”的科学,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迅猛,近年来更是因张学友演唱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抓捕逃犯,走进大众视野。 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从移动支付的自动贩卖机到刷脸支付的智能货柜; 从基于
    Tiny4Voice
  • 扯白||《芳华》三美现在拉开差距了吗?
    前两天,钟楚曦发了一条微博,是电影《芳华》里的演员再聚首的照片,苗苗转发,而杨采钰则只是赞了一下: 真是恍如隔世啊,不知不觉,电影《芳华》也已经上映两年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多少事情也不用再提了,重点
    蓝小姐和黄小姐
  • “黄晓明,你别装了”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黄晓明,你别装了”_朴树 平凡 - 来自摆渡人 - / 14:54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
    摆渡人
  • 独处是一种竞争优势吗?
    “永远记住: 你的专注决定了你的现实。” 绝地大师奎-冈 · 金在《星球大战》中与达斯·维达分享了这个建议,但在我们这个高度分散注意力的工作世界里,这个建议是我们也都需要听取的。 科技无疑在无数方面
    译言
  • 白鸦内部培训:企业服务类产品的底层逻辑,和“有赞产品设计原则”
    * 全文 16517 字,阅读需 30 分钟以上。 有赞产品设计原则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产品团队,我们最需要的永远都是懂用户懂需求,并保持不断的创新力。有赞希望每个产品人在这里都能足够发挥自己的能量,
    keso怎么看
  • 女生穿衣自由与言论自由
    公共话题的低质量是近年来的趋势。 就说「穿衣」这事,如果不拔高到「言论自由」的层面,几乎没有讨论的价值。 而很多事,兜兜转转,最终的症结也是「言论自由」。 本文讨论的当然是受我国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
    三表龙门阵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