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战犯和强奸犯都在开Uber, 美国网约车平台如何应对
  • 来源:硅发布
本文首发于腾讯旗下微信公号“棱镜”
硅谷的两大网约车巨头都已经上市,但他们仍没有明确表示:计划如何遏制平台上的性骚扰行为。
荒谬的是:这或许与他们的核心商业模式相悖。文:Lynn Yang图:视觉中国
美国纽约当地时间8月8日, Uber(优步)发布上市以来的第二份季度财报,净亏损从一季度的10.34亿美元剧增至52.36亿美元。

作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Uber难言风调雨顺,甚至于今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后,其司机爆出了惊天丑闻。
据CNN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调查发现:索马里战犯Yusuf Abdi Ali已经潜入美国悄悄开起了Uber。
而在Uber的司机评分体系里,他获有4.89的高分,甚至在Uber上市时,被评为是Uber的“钻石司机”。
这一丑闻,还只是冰山一角。
早在2018年5月,CNN就公布过对美国本土网约车的一系列调查,结果如下:
2015-2018年间,美国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被指控对乘客进行了性侵或性虐待。其中,至少有31名司机被判有罪,罪名从强行接触、非法监禁乘客到强奸罪不等。还有数十起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悬而未决。
此外,Uber在美国本土的最大对手Lyft,虽然运载规模较小,但在2015-2018年间,也有18个司机被指控犯有性侵和性虐待。
据CNN披露的案件情况,也很让人感到害怕。其中一起是这样的:
一名女乘客坐上了一辆Uber车准备回家。她喝得酩酊大醉,在后车座晕倒,恢复知觉时,发现司机爬到了她身上。这个地方离女乘客家不远,后来她逃脱,并打了911报警。
根据警方之后出示的信息:
这名司机家里电脑藏有强奸妇女和虐待青少年的录像,录像里记录的事是他五年前犯下的罪行。2017年11月,司机因强奸Uber乘客被判80年徒刑。此外,他还有33项罪名,包括性侵至少9名其它妇女和儿童。根据CNN披露的信息:这名司机经常给受害者下药。
也就是说:这个司机其实是个连环强奸犯。
人性之“恶”
需要注意的是:CNN披露的这些数据,还只是CNN对美国20个主要城市的警察局报告、联邦法院记录和县法院数据库调查获得的数据,并不是由Uber或Lyft公司自己披露的数据。
换句话说:如果是后者,数量可能更多。
根据报告显示的情况,除强奸外,还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包括:司机用电子锁把乘客锁在车里;殴打和强奸老年妇女;司机逼迫女乘客喝他的尿,等等。
空姐李明珠在执行完航班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惨遭司机杀害。
此事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而据之后一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说法:
其它滴滴车主犯罪衍生的刑案数量,其实远高于公众认知。事实上,司机杀人事件也不是第一次。车主与乘客因纠纷、口角引发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属于车主涉刑中最高发罪名,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均有涉及。
这些恶性事件都指向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Uber也好、Lyft也好,滴滴也好,都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性”的存在,在这个平台或工具上发生的任何事,不过是人性的一种折射。人性,并不会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有什么不同。
换句话说:“犯罪”这件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出租车里、酒店中,马路上,甚至是熟人之间。实际上,打车平台并不具备保证乘客绝对安全的能力,尤其网约车作为一个商业机构,有着对成本压缩(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及逐利的本性(司机和时间都是稀缺资源)。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在最为重要的——识别哪些策略,是最有效地能对暴力或性侵事件进行预防的聚焦方向上,美国的立法者和网约车公司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立法者强调“透明”与“共享”
2018年5月,CNN的报告很快来到了美国立法者的案头。
美国议员要求网约车公司提供一些问题的答案,有一些提问的关注点很有意思。如:
网约车平台是否曾保留有被指控性暴力或性歧视的司机记录?并且,是否已把这些司机信息公之于众(以免其它乘客遭遇类似境遇)?
换句话说,美国立法者认为:有这种记录的司机,就不要谈个人隐私权了。
美国立法者还关注到了平台的信息共享。
比如,常有司机同时为多家打车平台服务。那么如果A平台上的某司机,存有性暴力或性歧视记录,A平台是否会把这些问题司机的信息,共享给其它B、C、D打车平台?
可以看到,美国立法者在解决方案的方向性上,包含有很重要的两个要素,即信息的“公开”与“共享”。
而在诸多压力下,Uber和Lyft两家公司很快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变更。其中一些,也对国内有借鉴意义,包括:
第一,两家公司均宣布:放弃事涉性暴力或性骚扰争议事件上的仲裁协议。
所谓仲裁制度是指:有争议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自愿把争议提交给第三方仲裁机构根据一定程序规则和公正原则做出裁决,当事人义务履行裁决。
此前,美国网约车通常把该条款列为用户服务条款。也就是说:一旦你成为该平台的用户,即默认放弃你在公开法庭上起诉的权利。
但现在,Uber和Lyft都更正了仲裁协议的适用范围,将其修改为——凡和性暴力或性虐待或性歧视有关的争议事件,当事人有权绕过打车平台,自行选择在公开法庭或其它任何地点进行起诉。
这意味着,受害者解决纠纷的途径变多了。
Uber对此解释道:“我们不是说仲裁协议不好,实际上它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有效适用形式,但我们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这是因为:性侵非常个人化,也很难索赔(很难取证)。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幸存者’对自己的控制感,包括有权绕过平台进行公开讼诉。”
第二,两家公司都放弃了保密协议。即网约车平台不再要求性侵受害者在解决争端时签署保密协议,他们有权公开任何信息。
此外,两家公司都承诺发布《安全透明报告》,向公众通报平台上有过多少和性暴力或性骚扰相关案件,并呼吁所有打车平台都这么做。同时,两家公司都计划向其它平台共享这些信息。
这就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网约车平台公布性侵案件数量是一件“小事”吗?
不是。
美国网约车公司对此的一个理解是:这样广而告之,至少能告诉用户,网约车并不安全,请每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我保护。
艾莉森的困惑:没那么简单
但斯坦福大学的大三学生艾莉森.蒂尔金仍然有很多困惑。
在CNN调查报告风波过后的几个月里,她到波士顿实习。第一个晚上,她通过Lyft打车从机场到新公寓。当她到达目的地试图下车时,Lyft的司机突然转过身,挡住了门把手,想要她的手机号码。
“我不想给他,”蒂尔金说:“但是当时,我觉得这是我可以脱身的最快方法。”
这不是蒂尔金在那个夏天遭遇的唯一一次网约车负面经历。
第二次,Lyft的司机在经过一个无人路段时,言谈粗鲁。第三次,Lyft司机说:自己刚刚分手,想和艾莉森约会。
艾莉森决心收集周围人遭到网约车平台司机“骚扰”的数据。
她在斯坦福大学学生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15美元的Lyft优惠券不能解决性骚扰问题》的专栏,写出了她的经历,并呼吁更多人说出自己的故事。
回复数量让她吃惊,约有40个。
一位Lyft的乘客留言表示:一个男司机在没有经过她同意情况下,开始用手机摄像头录她;另一名男司机,则试图邀请她到他的公寓。
 “当你坐在别人车上时,其实已经失去‘选择’权。”乘客们抱怨说:“这个人正在开车,某种意义上,他在负责你的安全。司机在此时提出要求,类似于滥用职权。”
一位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则留言表示:她在从机场回家路上,一位Lyft的司机告诉她,应该嫁给他并给他生个孩子。
让人困惑的是,所有这些骚扰事件都投诉给了Lyft,Lyft却拒绝告知是否惩罚了司机。相反,Lyft只是告知她们:她们不会再被安排乘坐这些司机的车。
艾莉森的困惑涉及一些更难定义的事。
比如说,网约车平台该如何鉴定司机在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哪些是恰当的,哪些又是不恰当的?
“Wag!是美国一个专门帮用户遛狗的应用,其工作人员入职前需要完成18个问题的测验,并提供比Lyft更多的‘什么是恰当行为’的培训。“艾莉森说:“帮你遛狗的人,都比晚上帮你开车的人受到了更严厉的背景审查!”
犯罪司机的背景审查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当CNN记者发现索马里战犯Yusuf Abdi Ali时,他正在弗吉尼亚州的郊区干活。记者问他,你是如何通过Uber的背景审核的?
Ali的回答让人吃惊:“压根不是事儿。当晚申请,一般2天就可以通过”。
而这不是Uber司机第一次被扒出犯罪背景。
2015年,Uber的司机Talal Chammout尾随一名女乘客进入她家并性侵了她。事件被媒体曝光后,Chammout的犯罪背景被扒了出来。
他是一名重刑犯,曾犯下攻击法官、非法持枪、贩卖军火、枪击少年、买凶杀妻等多项重罪。而在成为Uber司机前,他曾被判监禁6年半。
类似事情还有很多。
2018年的某天,一位美国女性叫了Uber的拼车服务,结果上车后睡着了,而在其他乘客上车前,她被司机悄悄挪到前排,并遭到性侵。
2019年4月,警方逮捕了网约车司机Emilio Lazaro Victores,调查后发现:他原来是一名重刑犯,2001年曾因刺伤一名男子被判入狱15年,出狱后开始开Uber。
那么,美国的网约车平台到底是怎么对司机做背景调查的?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Uber司机的背景调查交由第三方公司Checkr执行。后者会根据申请人的姓名和社会安全号,在美国国家犯罪数据库、联邦和地方法院犯罪记录及其他标记可疑恐怖分子的数据库中检索。
但是,审查的漏洞一直存在。
如为进一步保护乘客安全,全美有43个州,要求对司机审核中加入指纹审查,但遭到了Uber的反对。此外,Uber对司机的背景调查只限于查看其在过去7年内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
换句话说:如果某位犯人的犯罪记录发生在7年之前,那么,他可以顺利成为网约车司机,包括像Yusuf Abdi Ali这样本身没有刑事犯罪记录、却犯下严重战争罪行的人。
与商业模式相悖?
而“网约车会如何惩罚被投诉司机”,及“网约车会如何制定司机们的行为指导准则”这些问题,则情况更为复杂。
根据美国媒体《The Ringer》的说法:“长期以来,硅谷公司‘优先考虑效率’(让尽可能多的司机,为尽可能多的乘客服务),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源于网约车平台出于经济动机的考虑。因为如果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给网约车公司带来巨大财务风险,甚至危及平台的商业模式。”
这里有一个背景是:Uber和Lyft,已经面临司机的多起诉讼,后者要求网约车平台把他们视为是“雇员”,而非“独立承包商”。
在美国,自从发明网约车,这个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
网约车平台当然希望司机与它的关系是独立承包商和平台的关系。但最近,加州最高法院裁定:只有当工人“在工作表现方面不受雇佣实体的控制和指导”时,其身份才能够被确定为是独立承包商。
换句话说:如果网约车平台为这些工人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则,或提供了深入的性骚扰培训,那么就意味:这些工人是平台直接监督下的雇员。
目前,加州立法机构正考虑根据最高法院裁定编纂判例。而Uber和Lyft,对此感到紧张。
不久前,Uber以2000万美元解决了一起工人诉讼。而在Uber的IPO申请中,它承认:大规模的司机重新定性,将“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
“Uber和Lyft的整个商业模式,取决于司机不是员工。”法律机构LegalRideshare的共同创始人布莱恩.格林宁说:“他们害怕踩到那条线,结果,乘客安全因此受到了影响。”
Uber的防性侵改革真诚吗?
在美国年轻人的心目中,Lyft通常被认为比Uber更友善,甚至可能是“更安全”,这是因为:Lyft公司曾利用2017年美国大规模的“#删除Uber”活动,向ACLU等团体捐款,这帮Lyft塑造了很好的公众形象。
而另一方面,由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创建的Uber公司文化,因为充满性骚扰和厌女症,已经在2017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甚至导致Uber创始人的下台。
不过,新上任的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正在一步步改善Uber的公众形象。
2018年始,Uber对司机进行持续的背景调查。去年5月,它增加了一个“恐慌”按钮,允许乘客在App内拨打911。在某些市场,Uber自动把乘客的位置数据发送给紧急调度员。而Lyft公司,直到今年的5月,才上线了这一功能。
CNN调查报告曝光之后,Uber首先公开承诺: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份关于性骚扰和袭击事件数量的报告。随后,Lyft也表示会按类似计划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报告,被美国媒体认为是——“将标志网约车平台在识别‘什么是性骚扰和攻击’方面的的重要转折点。”
Uber预计: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哪种行为会受到惩罚,网约车平台上有关性骚扰的投诉也将增加。
然而美国媒体依旧担心:Uber的这些举措,是应对公众压力的一种被动回应,并非一个真正改革的起点。
- End -
推荐阅读:关于Uber上市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Cover计划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确定


社会

  • 我终于看上了我的相亲对象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033 篇文章 Sayings: 前几天看见一条让人深有感触的留言: “25 岁之后我只佩服一种人 —— 听到闹钟后,一秒就马上起床的人。” 这种惊人的意志力,我的确见过
    新世相
  • 扯白||朴树、郑钧、陈辉,为什么这些摇滚老boys还是那么帅?!
    《乐队的夏天》结束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怀旧大party唱完了最后一首歌,隆重谢幕。31个参赛乐队中,新裤子第一,痛仰第二,刺猬第三。 这是一场对于青春岁月的集体怀旧,因为你会发现朋友圈里很少露面的
    蓝小姐和黄小姐
  • 上海书展《持续行动》发布会结束,下一站北京!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e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平民出身的富豪积累财富的原则和方法
    今天推荐的书籍是《财富自由》,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本书是《邻家的百万富翁》作者托马斯·J.斯坦利博士和他的儿子萨拉斯坦利•弗洛所著。 2019年第84本书 本书试图根据40年来的数据,重
    warfalcon
  • 当战犯和强奸犯都在开Uber, 美国网约车平台如何应对
    本文首发于腾讯旗下微信公号“棱镜” 硅谷的两大网约车巨头都已经上市,但他们仍没有明确表示:计划如何遏制平台上的性骚扰行为。 荒谬的是:这或许与他们的核心商业模式相悖。 文:Lynn Yang 图:
    硅发布
  • 35岁前,女人养成这个好习惯,比能力重要1000倍
    这个习惯比能力重要1000倍 - 来自十点读书 - 00:00 / 17:23 ♪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女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女人这辈子,究竟什么样的心态是最好的?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有了
    十点读书
  • 从月薪5000到月入3万,我才醒悟: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选对方向!
    Coco突然找到我,说要请我吃饭。 我准备辞职了,上周我成功通过500强的英语面试,拿到了运营推广经理的Offer,工资是现在! 入职前,我准备先履行5年前毕业时的誓言——带着爸妈去英国逛一圈。对
    warfalcon
  • 原创丨香港终于唱响正能量,法官却突然开始表演!
    昨天说康巴赫无涂层无油烟蜂窝纹理纳米不粘锅煎得蛋好吃,做菜也是。这种科技锅大部分战友应没见过。锅有多神奇?请看视频,绝对震撼: 3天活动价378元(换购给不熟操作老战友带来不便,已改买赠),赠价值19
    占豪
  • 一工作就想打人,怎么办?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工作压力很大。无论压力是来自你的老板,你的同事,还是你的工作量,压力都会变得太大。在一次特别令人沮丧的会议之后,你对一个同事大发脾气。 你可能只是想把这一天归咎于糟糕的一天,然后
    译言
  • 一个被 CEO 逼疯的技术负责人的检讨书
    fingerQin 来源:https://www.phpjieshuo.com/archives/139/ 以下是一封来自被 CEO 逼疯的技术负责人的检讨书。想火!!! 自任开发部负责人一职以来,开
    高效运维
  • 女人的“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都是怎么来的?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女人的“月子之仇不共戴天”, - 来自摆渡人 - / 13:11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摆渡人
  • 命不由己(6)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在隐基底葡萄园中。” 不同字体但同一内容的全息标语在这意为“羊羔的泉源”的“隐基底”里到处都是。 福克斯和门口的机械门卫熟稔地打起了招呼,让它领走载具;而我则顶着那副穷
    安在
  • 猫什么都知道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编辑部成员会有主题地分享一些亲自体验过的好物——日常,我们一起分享故事,今后,我们也要与你分享生活。 本期「见好」主题——为何猫能轻松击败其他生物,成为《人物》创作者们
    人物
  • 绝景!日本最美的铁道风景 TOP10!
    本文节选自《知日・铁道》特集 日本是「铁道上的国家」, 自然万般美景也被条条铁道剪裁穿梭。迷人的夏日里, 坐在宽敞舒适的位子上, 透过车窗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01 超级梓川号「新宿〜松本」
    知日
  • 一种制造废青的假焦虑,早戒早好
    Briton Riviere,Giants at Play 连叔: 今年刚毕业,实习就来了深圳,每天加班加到九点十点,拿的薪酬也不高,但也不算低,大概是深圳的平均水平。买房子是不可能买得起的,虽然
    连岳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