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瓷之美】

今年5月,我去日本看了三大曜变天目展。那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只曜变天目完整器,在日本被冠之以“国宝”之名,珍之宝之,几年才有一只得见天日,三只同期展出更是百年一遇的盛事。在东京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那只被称为“天下第一盏”的稻叶天目置放在博物馆中庭落地窗下的展柜里,星星点点的曜斑与绿叶间穿梭的阳光交相辉映,是融于自然的美;
藤田美术馆藏国宝曜变天目 | 张雷 摄而最神秘的那一只则是一直封闭的大德寺龙光院的精神象征,这次和寺院里200余件宝物一起被拿出来,在美秀美术馆向世人展示禅的世界:幽暗的室内只有一束光从顶部打下来,光线聚焦的碗底耀斑有摄人心魄的力量。
复原曜变天目的日本名匠长江惣吉在濑户工作室。| 张雷 摄而在日本,12世纪以来,不少禅院都定期举办茶会,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雏形。到了15世纪的室町时期,饮茶更在贵族中流行,当时茶会的内容之一,就是鉴赏从中国传来的“唐物”。其中,建盏不仅是千金难求的珍稀唐物,跻身于足利将军收藏在京都东山的“东山御物”之列,也成为象征将军身份的“格式道具”。1511年,相阿弥在《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录,足利将军与朋友们对其所收藏的唐物进行评鉴:“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据记录明朝时中国与日本之间贸易的《大明别幅并两国勘合》所载,明永乐皇帝于1406 年赐予“日本国王源道义”,即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黄铜镀金厢口足建盏十一个”。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学艺课长代理小林仁对我们说,这些建盏应是宋代文物,当中可能就有曜变天目。室町时代足利将军收藏唐物《君台观左右帐记》中的评鉴“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或许与流入日本的时期也有关联。
“战国时代,有记载织田信长持有一只曜变天目,在1582年‘本能寺之变’中烧毁,很有可能原属足利将军的‘东山御物’。目前传世的三件国宝曜变天目,除龙光院所藏外,其余两件均为德川家康家族旧藏,追溯起来有可能都与足利将军有关。”德川幕府倒台后,原属德川家族的两只曜变天目也经过拍卖,陆续转到了大财阀藤田家族和岩崎家族手中,也标志了权力和财富向新兴资产阶级的转换。而另一只曜变天目,则被京都大德寺龙光院秘藏了400年,一直未曾易主。但可以想见,其间潜藏着多少改朝换代的战乱,禅寺势力的兴衰。而且在这400年间,天目盏在日本茶道中的命运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与演变,茶席间绝不只是表面上的宁静平和。
美秀美术馆 | 张雷 摄
如今在禅寺的日常茶席上,却鲜见天目碗的身影。我们去拜访了大德寺的另一个开放性子院瑞峰院,住持前田继道告诉我们,天目茶碗平时供在佛龛里,偶尔有特殊仪式时才拿出来,而且都是下层对上层奉茶时使用。这其间的演变,是一场关于茶道的美学革命,也是没有刀光剑影、但又扣人心魄的权力之争。室町时代的足利将军在《君观台左右账记》里面给茶碗评级,标准就是高贵、权力和财富,中国来的曜变天目为最高等,朝鲜半岛来的、日本本土的都在其次。虽然当时权贵们对“唐物”极为推崇,尤其以“东山御物”为典型,但普通人毕竟难以获得。那么,能否不全部用“唐物”,其中加入“和物”来调和呢?于是人们就有产生了建立一种新的审美的想法。
大德寺瑞峰院住持前田昌道 | 张雷 摄美秀美术馆馆长熊仓功夫说,曜变天目作为“唐物”的代表,依然是日本茶道美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千利休创立的两叠小间里对谈,多用侘寂的日本茶碗,而在一些特殊仪式的时候,会在更开放的广间里使用天目碗。“你看月亮,满月很好看,而有云的时候,缺损的月亮也是另一种美。在某种意义上,在云层里被遮住一部分的月亮,就像是日本的陶瓷器。而闪闪发光的、没有一点暗面的满月,则是曜变天目。”可以说,曜变天目在日本的独特地位,与日本文化中对美的独特追求有关,与其器用被固化在日本禅宗茶道中有关,也与它在历史上的权力象征意义有关。
我们今天谈论瓷之美,谈论如何观看一件瓷器,首先取决于谁在观看,在何时何地观看。一件标志性瓷器,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工艺和技术,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利益与社会风气,文人趣味与帝王意旨。更重要的是,这件瓷器跨越了几百上千年,与今天的时代风尚和社会心理发生了某种契合。
越窑青瓷莲花碗 | 苏州博物馆供图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瓷之美】点击下图,即可一键下单
本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瓷之美:如何观看一件瓷器(贾冬婷)
瓷之美:从形制到文脉(贾冬婷)盏中宇宙:寻访曜变天目(贾冬婷)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生来神秘(薛芃)汝窑水仙盆:天青色的诱惑(艾江涛)定窑孩儿枕:巧制传白定(艾江涛)钧窑花盆:自然天成(丘濂)青花凤纹花口盘:中西杂糅(艾江涛)粉彩天球瓶:精细图像时代(丘濂)| 社会 |时事:西伯利亚“淘金潮”:猛犸象牙热背后(徐菁菁)热点:浙江山早村:台风中的“无征兆”滑坡(王海燕)热点:“古交首富”的黑色生意(王梓辉)调查:“90后”植发,被放大的形象焦虑(董冀宁)新消费:被新潮小家电“细分”的生活(严岩)| 经济 |市场分析:美国经济快要进入衰退了吗?(谢九)| 文化 |电影:《送我上青云》:当女导演开始讨论欲望(宋诗婷)生活方式:社交焦虑障碍能自救吗?(卡生)旅游与地理:多瑙河湾,小城故事(贾淼)| 专栏 |邢海洋:难以按下的CPI卜键:列强在白河有个约会张斌:奴隶制遗产会是体育的动力之源吗?宋晓军:军人保险制度与“聚焦打仗”袁越:切尔诺贝利伏特加朱德庸:大家都有病与一般收藏爱好者不同,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刘孜进入瓷器的世界,源自于自己想要设计和制作瓷器。在这个过程之中,她发现了瓷器独树一帜的表现力。而欣赏瓷器的密钥,则是“要和你的生活有关联,才能在这条线索里找到更多通感。”从瓷器的欣赏者到设计制造者,刘孜仍在不断尝试着与瓷器的对话。点击上图,听刘孜聊聊与瓷器的那些事儿。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瓷之美】▼  点击,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贾冬婷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确定


社会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