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聊造词:严谨其次,接受第一
- 来源:ItTalks
书中还提到议程设置,这个著名的大众传播学理论。一个词就是一个理论,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这个词甚至是出圈的,学术圈外人,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二 但出了学术界,社会上造词就没怎么多讲究。 尤其是商圈,造词是一种风气。 词立不立得住,关键是接受不接受。主要是行内人士接受不接受。倒不在于其严谨不严谨。
行内人士接受不接受,主要体现在媒体上是否经常出现这些词,大小行内论坛峰会会不会提这个词,等等。 造词和所谓风口有关。词造得好,很利于造风口。 比如说,内容创业这四个字。这就是造词,以前没有的。甚至连对应的词都没有。中国上个世纪末就进入互联网时代,第一批互联网公司于2000年上市,但从来没怎么说过“技术创业”、“代码创业”。 我至今也不知道内容创业的英文该怎么说。 再比如说,共享经济这四个字。如果说内容创业四个字似乎还有点道理:通过内容来集聚流量达到变现,共享经济这个词就特别莫名其妙。 事实上,大多数共享经济(从专快车到自行车到充电宝雨伞)都有很强的租赁意味,借助移动互联网,能达到颗粒度很小的分时。但它依然是租赁。 如果说这台自行车张三骑完李四骑,李四骑完王五骑叫共享经济的话,那么酒店业这个枕头张三睡完李四睡,李四睡完王五睡,也叫共享经济? 三 但实务界造词,真的不在于严谨。 天底下其实没有什么完全是新的东西,总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风口是不喜欢老概念的。 我举个例子。 05年,中国的博客现象就蔚为大观(博客也是个新词,但细究起来,更早的个人主页、个人站长和博客到底怎么区分呢?),但后来被证明,博客是很难商业化的。在中国,独立博客服务商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实上,公号带有很强的博客影子,但词汇上,已经变成了公号。腾讯从来没有推出过“微信博客平台”。在公号盛行后,这个词浮出水面:自媒体人。 自媒体也不是新概念,早在03年,就在美国被提出。确切地说,自媒体一直是和博客联系在一起的。 让人有些纠结的地方在于,自媒体自媒体,一个“自”字有很强烈的个体户感觉。企业公关把自媒体人当回事还是不当回事,这不是风投领域考虑的事。风投领域会觉得,投资个体户,总欠一点高大上的感觉。 内容创业,就很堂堂正正,很符合风投的口味,也完全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我最近投了一批内容创业项目,和我最近投了一群自媒体人,说出来的范儿,都是截然不同的。 但其实,从严谨角度讲,内容创业实在太过包罗万象。我有时候总想,李佳琦算不算内容创业呢?(我并没有小看他的意思,要知道前天我在某群里听到一个他月收入的数字,很震惊) 四 再举一个例子。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我打上个世纪入行以来,见过最为诡异的一个词。因为它不仅不严谨,几乎就可以说它是张冠李戴货不对板,一个非常彻底的谎言。 我前文已经说过,共享经济演变到后来,其实就是分时租赁经济。 在我和朱啸虎一次对谈中,朱啸虎直接说:我们不要纠结于词本身了。言下之意就是,彼此知道在说个啥就行了,何必较真词汇。 但分时租赁经济是很难成为风口的,道理就在于:这个事历史太悠久了。另外一个道理我个人觉得和其拗口有关。六个字说出来总没四个字顺。不要小看这一点。我自己接受采访都会用共享经济。相信其他人也是,不是不明白,而是使着顺手。 媒体用得多了,自然就很热门。 五 风投不喜欢老概念的原因在于风投自身的商业模式。 风投风投,就是风险很大的投资。从事风投的人,一般很少考虑项目本身盈利的回报。其实这个道理和炒股票差不多。大多数散户小基金小机构买入一只股票,绝不是冲分红去的,要的就是买卖价差。 风险很大的投资,如果仅靠项目的盈利回报,是无法回本的。因为风投很清楚一件事,投下去项目,七到八成甚至九成亏本乃至血本无归,都是很常见的事。如果需要总盘子盈利,就需要投中的项目有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的回报,总账才能算得过来。 这样的回报,只能通过买卖价差完成。也就是项目本身估值的成倍抬高。 而且风投一般都有周期,一只风投基金,5+2(总共七年)清盘是行内常见现象。毕竟出资人(行内叫LP)也是有回收资金需求的。我见过的最长的风投基金寿命是9年——请注意,风投基金和风投基金管理公司,是两回事。 需要估值抬高,又有不超过10年的清盘压力,追逐风口,就是风投必须做的事。 老概念怎么能起到这个作用呢? 不要指责风投,也不必过于苛责风投追逐风口,要是没有必须追逐风口的风投,哪里来的互联网经济。 文首那篇搞笑文,就是给各位逗个乐子,不用过于挂怀乃至忧心忡忡。 六 说回这个KOL、KOC。 在我看来,kol都是一个带有头衔通胀意味的词。类似好多年前总经理算一个人物,但在今天,互联网大厂,总经理其实就是个中层。混到副总裁都未必是什么核心高层。 KOL,key opinion leader,显然就是opinion leader的升级版,加了一个key(关键)嘛。这种都是场面话:您不仅是意见领袖啊,还是个很关键的意见领袖。 我就好奇,随着VIP已经用滥,咋没人造一个KVIP的词:key very important person。大概这么造文法不通吧。但VVIP委实一点创意也木有。 意见领袖,来源于二级传播理论。而这个理论,要追溯到1938年美国火星人入侵广播剧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者发现,有些人会因为这个广播剧误以为真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了,于是外出逃命。但有些人不会。研究者很好奇:为什么这些人不会呢?最终发现,原来这些人听了广播剧后,会去咨询其他人(通常都是生活中他们比较信任比较尊重的所谓见多识广人士)意见。而这些“其他人”告诉他们是假的,他们就不会中招。 这些其他人,被视为“意见领袖”。研究者从此发现,媒体对大众的传播说服,中间还有一道意见领袖。故而被称为二级传播理论。 我个人一直认为,KOL就是一种头衔通胀,倒和风口不风口,没啥太大关系。人际传播中,总会把对方的头衔稍许抬一抬以示尊重。 并没有什么风投跑出来说,我们投资KOL。其实,KOL说白了,就是自媒体人的一种变相称呼。且常见于媒体人互夸,或者公关从业者奉承媒体人——这个角度讲,和叫老师也差不多。 七 闫跃龙炮制了KOC这个词(也有可能不是他炮制的,我懒得深究),按照严谨性角度看,这个词是不大能站得住的,词法上Key opinion consumer更是有些莫名。 他说KOC玩的是私域流量,KOL在公域流量上——这里又出现新词了,我前几天写过这个事,欢迎点击这里阅读。
较真说,抖音快手上,很难讲有多大“私域”成分,李佳琦做淘宝直播,更与平台助推密切相关。 在我看来,KOL和KOC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大好意思直接带货。 比如我承认我是一个KOL(这点上我不大同意姜茶茶的说法,虽然本人公号相对于头部大号来说就是个足底小号,但我并不认为我够不上KOL),但我不大好意思说我今天向各位推荐的商品其实我是有利益的。一个KOL这么干,似乎公信力有亏。但KOC,无论是KOC本人,还是ta的受众,都不会认为这个有什么好羞愧的。 至于说到直播带货,倒很让一些中年人会想起当年的“八心八箭”的侯总。这是从台湾引进过来的电视直销套路——好吧,说起来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是当年的文案,大多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只要998价格不浮夸,厂家直销砍掉中间环节,等等。 老酒装新瓶。 新瓶者,造词也。 八 最后说一下,词会有些所谓圈层。 有些词,是会突破圈层的,成为一种公认的说法,达到这个份上,这个词就算造得成功。内容创业共享经济,都是很成功的造词。 但有些词,没有突破圈层,行外人看了一头雾水。不是说这些词没有成功建构,而是说影响力有限。类似行内黑话。 比如我看三表一文,对其用“大肌霸”深感诧异,还以为他造了一个看着有些污的词,原来是我孤陋寡闻,算他们健身圈里的一个通用词了。 我这种肥宅,哪里能知道这个。
九
再最后说一下。
很多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会说:你先把概念界定清楚,不然怎么讨论。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100%有道理。
有些时候,没有界定清楚的事,也不是完全没法讨论。
比如说,我以为,大部分人恐怕无法清晰界定:到底啥叫苹果?
A:这个苹果真好吃B:你先界定清楚什么叫苹果。
这怕是有些杠精了。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其实我一直想写一本互联网商业关键词的书。天性疏懒,迟迟未能动笔。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叩谢壕恩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知道了
确定
社会
-
-
- “国潮”回归,北京卫视《遇见天坛》如何激活传统文化符码?
- 在内容生产领域,以北京卫视为代表的平台在酝酿着一场“国潮”风尚。 在政策东风的驱动下,近两年国内文化类综艺渐入佳境,形成了一波创作上的小高潮,不同题材和样态的文化类节目次第涌现,丰富了综艺类型空间,
- 广电独家
-
-
-
- 网安同期声 | 中国信息安全:十大院士揭幕BCS 2019 齐向东致力倡建“内生安全”体系
- 导言:网安同期声,是安在为中国网络安全新媒体联盟专设栏目,上周网安要闻,各家媒体巡演,技管财政大全,笑看行业发展。 目录 1.安在:让“畅想”变成现实,深信服做到了 2.一本黑:洗钱平台还是被
- 安在
-
-
-
- 赤子教育,永恒的教育核心
- Vasily Polenov,Ruins of Jupiter Cathedral 本周我最爱这句话: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这段话选自《傅雷家书》,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许多人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
- 连岳
-
-
-
- 黄文政:中国人口真的过多吗?
- 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 中国人口趋势正面临危险境地,特别是从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来看,1820年占35%,1950年是21.8%,1980年是22.1%,到2
- Tiny4Voice
-
-
-
- 周六荐书|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
- 撰文:冯珠娣、张其成 翻译:沈艺、何磊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一中一西两位学者,经过长期的田野工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合作完成了这样一本杰出的研究著作。《万物·生命:当代北
- 东方历史评论
-
-
-
- “我眼里的中国快递变迁”
-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12年里,张东建见证了中国快递的飞速变迁。 文 | 王海燕 口述 | 张东建 中通北京转运中心是个很大的场地,进门要刷卡,我在外面等着张东建来接我时,保安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乔家大院,被整改的“旅游目的地”
- 经过10天的整改,自8月7日闭门整改的乔家大院景区于17日重新开张,票价从138元降至115元,景区出口商业街被拆除,景区内部的商铺也被取缔。 闭门整改期间,本刊记者曾探访乔家大院景区,虽然5A级景区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此景只应天上有——骑行中俄边境黄金大道(漠海公路英雄招募开启)
- 《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出过一期中国最美的秋天景观,占据了最多篇幅的便是位于祖国边陲的兴安岭地区,这条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外兴安岭组成的中国纬度最高的山脉,联结着生活在中、俄、蒙三国边境的居民,也天然地
- 骑行西藏
-
-
-
- 瑞·达利欧认为:每个人都该阅读这3本与金融无关的书
- 瑞·达利欧(Ray Dalio)不像其他投资者。 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拥有约1600亿元的资产。桥水以“极度求真、极度透明”作为公司文化来运营。 达利欧基于他的世界观建立了一个工
- warfalcon
-
-
-
- 「在京都生活的人,对时间流动有不一样的感觉。」
- 关注知日公众号,「每日福利」开启,参与详情见文末 |今日福利| 《知日・世上只有一个京都 》特集赠书 接受《知日》专访的森见登美彦 虽出生、成长于奈良,但一提到森见登美彦,读者们还是会更多地将他
- 知日
-
-
-
- 闲聊造词:严谨其次,接受第一
-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选取几篇文章给大家看看: 闫跃龙的KOL老矣,KOC当兴 姜茶茶的KOC,没钱甲方的最大谎言!(姜茶茶的公号处于什么迁移中,我只好找个授权的转载版) 三表的KOC真香
- ItTalks
-
-
-
- 毕业后的自由,注定会被随时没收。
- 你知道的, 毕业后丢掉自由, 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而意识到这一点, 只需要一个瞬间。 —— 编辑 李奥·路晖 听歌自由不能丢。 - 来自我要WhatYouNeed - / 01:59 洗澡
- 我要WhatYouNeed
-
-
-
- 如果用了这款 APP 你还记不住单词,那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 * 本应用仅支持 Android 平台 * 想来有不少朋友,包括我在内,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背单词的时候,开始几天,每天都能坚持打卡,但是基本上坚持不了几天的吧...还有很多其他事情也都有这样的情况
- 最美应用
-
-
-
- 2019“网红一哥”爆火:这个时代,正在狠狠奖励会说话的人
- 这个时代,正在狠狠奖励这类人 - 来自十点读书 - / 09:30 ♪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网红一哥的说话之道 2019年,说起靠“会说话”实现人生逆袭的,李佳琦算是头号人物。 李佳琦是谁? 他
- 十点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