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晨报停刊,总编辑刘庆说:都走吧,怕黑,我们就不关灯了
- 来源:有品文摘
不当你的世界,只做你的肩膀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有品文摘
华商晨报要停刊了!有朋友一直在看我的朋友圈,没看见我说什么竟然跑到报社来。这两天有发行员将我的手机号写到投递的报纸上,我接到了无数个读者的电话,各种问话都有,但第一句都是,我是晨报的读者。有了这句话,他(她)就有了质问我的权利,报纸为什么不办了?
还有人担心订报款会因为报纸停办损失了。有一个老人家得到我的电话如获至宝,一连打了几遍电话对我本人的办报才能大加赞赏,我猜老人家的年龄一定接近九十岁了,我不忍心挂断电话。很奇怪的是他每次说同样的话,连电话里的语气都一样,老人家每个电话都祝晨报越办越好。
这几天,各种说法都有,最常见的是说法是纸媒的寒冬中华商晨报倒下了。有很多以前在晨报工作过的员工来到报社拍照片,来缅怀过去,他们充满感情地在楼里拉着原来的同事拍照,来取退报款的读者有的很愤懑,报怨订报时是上门的,退报时却要在寒风中走那么远的路。混乱中透着一丝伤感和紧张。
还在坚守岗位的同事们目光坚毅,脸上是战斗到最后的光荣和凄凉,大家都无奈而有序地工作着,有的记者去做最后一次采访,每个人都在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都希望有一点仪式感。
下午三点,做为报社的社长和总编辑,我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我一直在等待着有关领导们来宣布报社停刊的决定,我觉得这一决定不应由我来宣布。可这是最后一天,这一残忍的工作只好由我本人亲自完成了。会议室的一面墙摆着这些年晨报的各种奖杯和证书。这次是一次圆桌会议,大家团坐在一起。
曾经我的面前有上千人,这张办了十八年的报纸,曾创下过一天广告400多万元的纪录,年广告收入近3亿,最高时发行量50万份。连续三年的裁员,现在,晨报还在工作的员工一个小会议室就坐满了。
我很感激这一次的座位安排,因为明天一到,报社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社长和总编了。没有座位的差别,这样好一些。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艰涩的一次讲话。不好讲也要讲啊,我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这几年,我做了很多努力,只为了一件事,就是不想让这张报纸在我任社长和总编期间关门。在我之前,有那么多的同事为这张报纸奋斗过,努力过,没有他们,也没有晨报曾经的辉煌。
我的领导们经常对我说的是要认清大势,认清纸媒的冬天。我何尝不知,我从1998年底于吉林日报辞职,参与创办新文化报,新文化报在1999年当年就成为长春市的第一大报。2006年,我又在南航创办《航空画报》,2009年再到沈阳的华商晨报,算起来在报纸当了二十年的总编辑。我经历过创办一份都市报的全过程,和同事们一起创造过一次次的报业辉煌,现在仍身在其中,但早已岁月蹉跎。
我不可能不知道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毫不夸张地说,不仅仅是纸媒遇到问题,传媒业整体艰难,此不多言。我告诉大家,因为特殊原因,华商晨报先是被定位为侨报,再被更名为华商新报。既然已是行业报,就不能再用都市报的名字,事实上,华商晨报的番号早就消失了,因此,晨报的关门似乎不应归入纸媒的寒冬里死掉得那些报纸的名单里。这算是对大家的安慰吗?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管得了什么病,总之是死了。
我想有一天我会写一篇文章,叙述一下这张报纸消失的全过程,讲述一下遇到的暖心的人和事,讲述一下那些期待的眼神和目光,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决策者们是不会有内疚感的,他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可叹的是这一群还端着饭碗的人,眼睁睁地看着锅被端走,连饭桌也被抬走。
还说开会的事,我告诉大家站好最后一班岗,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体现出专业素养,承担起一个媒体的责任。这些天来报社拍照片的人太多了,屋里面开会,外面就有好多人在走廊里转来转去。我说我们也拍张照片吧。大家集体来到楼外,这是沈阳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摄影记者选好了角度,发现和微信上那些前同事们拍照片的角度一样,看来纪念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新角度。这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一个美编调侃说,他一连几天被外来的人们拉住拍纪念照,当成了参照系。是啊,每个人都有青春,自己纪念自己的吧。
也有原来的同事站进了队伍,拍就拍吧。拍完照,又有一批人走进了工作区,他们的目光闪烁着记录的渴望,每个人都不肯漏掉有意思的细节。也有些人泪光闪闪,他们要陪这张报纸走过最艰难的时刻,走到最后。他们中有人有自己的公众号,是啊,记录一张报纸的最后时刻,的确是个好题材。那就拍吧,我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忙了,给他们多提供点发朋友圈和公众号的素材吧。
此前,我已和主管编务的副总编辑冯勇说过,关于停刊我不写任何文字了。什么再见,什么再也不见之类的话全无意义,在这个时候再玩文字的噱头是无聊了。但这会儿我的主意有了改变,被别人说了那么多告别的话,真告别的人们一句话不说也不好吧?我开始想说点什么了。
一开始想起早有人祝福过凤凰涅槃了,那就从这儿说起,写下第一句——如果火可以不必点燃,那即使浴火中得以重生也是牺牲。回头的路走得再笔直——我划掉了写下的话。还是少说几句吧,于是写下“我走过了,我看见了,我知道了,我不说了。”这是我写的最短的一篇文章。
编辑拿上这四句话上编前会了。这是最后一个编前会,同样的原因,参会的人比往日多。我没有参会,我还在斟酌那几句话。冯勇将大家讨论的结果来征求我的意见,编辑们建议我将“我”字去掉。好吧,无“我”的时间流里,还是改了好!然后,我又改了句子的顺序,将这篇文章改成“看见了,知道了,走过了,不说了。”
开始做版了,编辑室里的编辑们一如继往的紧张,围观的人紧张地记录着眼前的一切,最后一个夜班,走廊里坐着走着许多人,感觉像是医院手术室外面的情景,或者像是某种特殊场合的守夜场景。
这一晚是我作为一个总编辑值的最后一个夜班,签最后一天报纸的大样。遗憾的是手头没有毛笔和墨,否则我签名的版样会更有收藏价值吧!
这一晚的版比以往快些,我只将读书版的稿子换了一次,大标题我引用了诗人任白的句子——沉默深处有海样喧嚣,爱过的人都能听得见。中间和编辑们拍下了夜班人员的合照。我记录了一下时间,一版签发的时间是2018年12月28日22:38分,签发读书版的时间是12月29日00:12分。
结束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读者们看到的是最后一张华商晨报。编辑部里有了哭声,总要有人哭啊, 那就哭吧!
大家不愿离开。此前的许多个日子,编辑部的主任傅遥承担着关灯的职责,但这一晚,在华商晨报最后一次工作的人们无法忍受关灯后的黑暗,这一幕太痛苦了。
我说,都走吧,要是关灯实在难受,怕黑,那我们就不关灯了。这是我在华商晨报的社长和总编辑任上做的最后一个决定。
回头,点着灯的走廊空荡荡的,感到墙从来没像今晚这么白过。
灯还是会有人关的,这楼里最后离开的还有一个给印刷厂传片子的编辑,还有一个保安员,他们是最后坚守的人。
我走了,在我身后,先我下楼的同事们仍有许多人聚在楼前,他们在冬天的夜晚里拥抱和依依惜别。
2018年12月29日
不说再见、谢谢,再见、就此别过……类似的字眼同一天出现在多份报纸的头版。
就在2019年的新年前,全国多家纸媒宣布了停刊消息。又一批纸质媒体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据东方网记者统计,仅2018年12月28日这一天,至少有10家报纸宣布停刊。
其中,《京郊日报》《黑龙江晨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黄山日报·黄山晨刊》自2018年12月29日起停刊;
《赣州晚报》《郴州新报》《新商报》《亳州新报》《新知讯报》《春城地铁报》自2019年元旦起停刊。
这些停刊的报纸命运各异。
其中,由郴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郴州新报》,停刊后将并入《郴州日报》,以每周一期的《文明周刊》继续与读者见面。
由大连日报社创办的《新商报》停刊后,刊号将用来深耕老龄文化产业,以《老友时代报》(拟用名)的新面貌重新与读者见面。
《赣州晚报》纸质版停刊后,官方微信和微博将继续更新,融入赣南报业融媒体矩阵;云南首份免费报《春城地铁报》宣布纸质版停刊,目前微博微信仍在正常更新;《黄山日报·黄山晨刊》则宣布“我们在日报相见”,也是在今天,黄山日报融媒体正式上线。
微信公号“人民公安报”消息指出,2018年12月28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挥手告别读者。2018年,公安消防部队移交应急管理部。《消防周刊》“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坚决服从改革大局,定格华丽的背影”。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公安部党委决定将《人民消防报》并入《人民公安报》,1998年1月7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自此诞生。在过去的20余年间,作为唯一一张全国性的消防专业报纸,它忠实记录消防工作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上述报纸发布停刊消息前,今年已有《西部商报》《新疆都市报》《申江服务导报》《羊城地铁报》《法制晚报》等多家报纸先后发布了停刊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元旦前后,全国约有20家报纸停刊。
10年前,南方周末2009年的新年献词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其中有一句,是写给媒体人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使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了解真相,不能坠入一个失真的世界。”
10年后,冬天变得不可逾越。
— END —
推荐阅读:2018年最后7天,他选择了自杀
150张照片,一口气看完惊心动魄的2018年!听闻女儿正被轮奸,妈妈举刀怒追3公里,砍杀3强奸犯,救下女儿!妈妈无罪释女排第一美少女,整容成塑料脸,70万粉丝痛心:天然的你更美!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本文综合自华商晨报(hscb02496128),记者论坛(reporterbbs),有品文摘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授权。 界世的你当不 只做你的肩膀 有品文摘
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有品文摘!心情 | 阅读 | 逸闻 | 健康 | 正能量~
生活不暖 但一定要有太阳
华商晨报要停刊了!有朋友一直在看我的朋友圈,没看见我说什么竟然跑到报社来。这两天有发行员将我的手机号写到投递的报纸上,我接到了无数个读者的电话,各种问话都有,但第一句都是,我是晨报的读者。有了这句话,他(她)就有了质问我的权利,报纸为什么不办了?
还有人担心订报款会因为报纸停办损失了。有一个老人家得到我的电话如获至宝,一连打了几遍电话对我本人的办报才能大加赞赏,我猜老人家的年龄一定接近九十岁了,我不忍心挂断电话。很奇怪的是他每次说同样的话,连电话里的语气都一样,老人家每个电话都祝晨报越办越好。
这几天,各种说法都有,最常见的是说法是纸媒的寒冬中华商晨报倒下了。有很多以前在晨报工作过的员工来到报社拍照片,来缅怀过去,他们充满感情地在楼里拉着原来的同事拍照,来取退报款的读者有的很愤懑,报怨订报时是上门的,退报时却要在寒风中走那么远的路。混乱中透着一丝伤感和紧张。
还在坚守岗位的同事们目光坚毅,脸上是战斗到最后的光荣和凄凉,大家都无奈而有序地工作着,有的记者去做最后一次采访,每个人都在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都希望有一点仪式感。
下午三点,做为报社的社长和总编辑,我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我一直在等待着有关领导们来宣布报社停刊的决定,我觉得这一决定不应由我来宣布。可这是最后一天,这一残忍的工作只好由我本人亲自完成了。会议室的一面墙摆着这些年晨报的各种奖杯和证书。这次是一次圆桌会议,大家团坐在一起。
曾经我的面前有上千人,这张办了十八年的报纸,曾创下过一天广告400多万元的纪录,年广告收入近3亿,最高时发行量50万份。连续三年的裁员,现在,晨报还在工作的员工一个小会议室就坐满了。
我很感激这一次的座位安排,因为明天一到,报社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社长和总编了。没有座位的差别,这样好一些。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艰涩的一次讲话。不好讲也要讲啊,我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这几年,我做了很多努力,只为了一件事,就是不想让这张报纸在我任社长和总编期间关门。在我之前,有那么多的同事为这张报纸奋斗过,努力过,没有他们,也没有晨报曾经的辉煌。
我的领导们经常对我说的是要认清大势,认清纸媒的冬天。我何尝不知,我从1998年底于吉林日报辞职,参与创办新文化报,新文化报在1999年当年就成为长春市的第一大报。2006年,我又在南航创办《航空画报》,2009年再到沈阳的华商晨报,算起来在报纸当了二十年的总编辑。我经历过创办一份都市报的全过程,和同事们一起创造过一次次的报业辉煌,现在仍身在其中,但早已岁月蹉跎。
我不可能不知道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毫不夸张地说,不仅仅是纸媒遇到问题,传媒业整体艰难,此不多言。我告诉大家,因为特殊原因,华商晨报先是被定位为侨报,再被更名为华商新报。既然已是行业报,就不能再用都市报的名字,事实上,华商晨报的番号早就消失了,因此,晨报的关门似乎不应归入纸媒的寒冬里死掉得那些报纸的名单里。这算是对大家的安慰吗?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管得了什么病,总之是死了。
我想有一天我会写一篇文章,叙述一下这张报纸消失的全过程,讲述一下遇到的暖心的人和事,讲述一下那些期待的眼神和目光,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决策者们是不会有内疚感的,他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可叹的是这一群还端着饭碗的人,眼睁睁地看着锅被端走,连饭桌也被抬走。
还说开会的事,我告诉大家站好最后一班岗,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体现出专业素养,承担起一个媒体的责任。这些天来报社拍照片的人太多了,屋里面开会,外面就有好多人在走廊里转来转去。我说我们也拍张照片吧。大家集体来到楼外,这是沈阳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摄影记者选好了角度,发现和微信上那些前同事们拍照片的角度一样,看来纪念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新角度。这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一个美编调侃说,他一连几天被外来的人们拉住拍纪念照,当成了参照系。是啊,每个人都有青春,自己纪念自己的吧。
也有原来的同事站进了队伍,拍就拍吧。拍完照,又有一批人走进了工作区,他们的目光闪烁着记录的渴望,每个人都不肯漏掉有意思的细节。也有些人泪光闪闪,他们要陪这张报纸走过最艰难的时刻,走到最后。他们中有人有自己的公众号,是啊,记录一张报纸的最后时刻,的确是个好题材。那就拍吧,我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忙了,给他们多提供点发朋友圈和公众号的素材吧。
一开始想起早有人祝福过凤凰涅槃了,那就从这儿说起,写下第一句——如果火可以不必点燃,那即使浴火中得以重生也是牺牲。回头的路走得再笔直——我划掉了写下的话。还是少说几句吧,于是写下“我走过了,我看见了,我知道了,我不说了。”这是我写的最短的一篇文章。
编辑拿上这四句话上编前会了。这是最后一个编前会,同样的原因,参会的人比往日多。我没有参会,我还在斟酌那几句话。冯勇将大家讨论的结果来征求我的意见,编辑们建议我将“我”字去掉。好吧,无“我”的时间流里,还是改了好!然后,我又改了句子的顺序,将这篇文章改成“看见了,知道了,走过了,不说了。”
开始做版了,编辑室里的编辑们一如继往的紧张,围观的人紧张地记录着眼前的一切,最后一个夜班,走廊里坐着走着许多人,感觉像是医院手术室外面的情景,或者像是某种特殊场合的守夜场景。
这一晚是我作为一个总编辑值的最后一个夜班,签最后一天报纸的大样。遗憾的是手头没有毛笔和墨,否则我签名的版样会更有收藏价值吧!
这一晚的版比以往快些,我只将读书版的稿子换了一次,大标题我引用了诗人任白的句子——沉默深处有海样喧嚣,爱过的人都能听得见。中间和编辑们拍下了夜班人员的合照。我记录了一下时间,一版签发的时间是2018年12月28日22:38分,签发读书版的时间是12月29日00:12分。
结束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读者们看到的是最后一张华商晨报。编辑部里有了哭声,总要有人哭啊, 那就哭吧!
大家不愿离开。此前的许多个日子,编辑部的主任傅遥承担着关灯的职责,但这一晚,在华商晨报最后一次工作的人们无法忍受关灯后的黑暗,这一幕太痛苦了。
我说,都走吧,要是关灯实在难受,怕黑,那我们就不关灯了。这是我在华商晨报的社长和总编辑任上做的最后一个决定。
回头,点着灯的走廊空荡荡的,感到墙从来没像今晚这么白过。
灯还是会有人关的,这楼里最后离开的还有一个给印刷厂传片子的编辑,还有一个保安员,他们是最后坚守的人。
我走了,在我身后,先我下楼的同事们仍有许多人聚在楼前,他们在冬天的夜晚里拥抱和依依惜别。
2018年12月29日
不说再见、谢谢,再见、就此别过……类似的字眼同一天出现在多份报纸的头版。
就在2019年的新年前,全国多家纸媒宣布了停刊消息。又一批纸质媒体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据东方网记者统计,仅2018年12月28日这一天,至少有10家报纸宣布停刊。
其中,《京郊日报》《黑龙江晨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黄山日报·黄山晨刊》自2018年12月29日起停刊;
《赣州晚报》《郴州新报》《新商报》《亳州新报》《新知讯报》《春城地铁报》自2019年元旦起停刊。
这些停刊的报纸命运各异。
其中,由郴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郴州新报》,停刊后将并入《郴州日报》,以每周一期的《文明周刊》继续与读者见面。
由大连日报社创办的《新商报》停刊后,刊号将用来深耕老龄文化产业,以《老友时代报》(拟用名)的新面貌重新与读者见面。
《赣州晚报》纸质版停刊后,官方微信和微博将继续更新,融入赣南报业融媒体矩阵;云南首份免费报《春城地铁报》宣布纸质版停刊,目前微博微信仍在正常更新;《黄山日报·黄山晨刊》则宣布“我们在日报相见”,也是在今天,黄山日报融媒体正式上线。
微信公号“人民公安报”消息指出,2018年12月28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挥手告别读者。2018年,公安消防部队移交应急管理部。《消防周刊》“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坚决服从改革大局,定格华丽的背影”。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公安部党委决定将《人民消防报》并入《人民公安报》,1998年1月7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自此诞生。在过去的20余年间,作为唯一一张全国性的消防专业报纸,它忠实记录消防工作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上述报纸发布停刊消息前,今年已有《西部商报》《新疆都市报》《申江服务导报》《羊城地铁报》《法制晚报》等多家报纸先后发布了停刊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元旦前后,全国约有20家报纸停刊。
10年前,南方周末2009年的新年献词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其中有一句,是写给媒体人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使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了解真相,不能坠入一个失真的世界。”
10年后,冬天变得不可逾越。
— END —
推荐阅读:2018年最后7天,他选择了自杀
150张照片,一口气看完惊心动魄的2018年!听闻女儿正被轮奸,妈妈举刀怒追3公里,砍杀3强奸犯,救下女儿!妈妈无罪释女排第一美少女,整容成塑料脸,70万粉丝痛心:天然的你更美!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本文综合自华商晨报(hscb02496128),记者论坛(reporterbbs),有品文摘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授权。 界世的你当不 只做你的肩膀 有品文摘
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生活不暖 但一定要有太阳
传媒
-
-
- 2018“打虎”简报
- 2018,反腐不止,“打虎”不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缪瑞林、钱引安、努尔·白克力等23名中管干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消息,以及王晓光、张少春、白向群等21人的党纪政务处分结果。 落马
- 经济日报
-
-
-
- 11个月,2岁!家中起火,两兄弟熟睡被烧伤,手脚碳化!急需救助……
- 说一件特别揪心的事儿 冬季用电安全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尤其是家里有娃娃的 一个疏忽 造成的可是终身的悔恨…… 图片血腥,小编打上了马赛克 图中的孩子, 是毕节市七星关区年仅十一个月大的男孩耀
- 百姓关注
-
-
-
- 1818黄金眼十五周年,一直走在爱心公益的路上
- 关注1818黄金眼 看百态人世间 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 0571-88001818 快去公众号主页“置顶”我们吧 栏目开播十五年,我们的镜头见证了无数个温暖瞬间,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捐肝救女的人间
- 1818黄金眼
-
-
-
- 大雪后,一个环卫工的最后48小时……泪目!
- 罗先平同事无意拍下他铲雪的照片 2018年12月30日凌晨,武汉下起了大雪。武汉市江汉区城管委质检三队54岁的环卫工人罗先平师傅,在冰天雪地中奋战了两天一夜。2019年1月1日凌晨5时37分,罗先平
-
-
-
- 抢劫华人、警匪追逐、恐袭砍人……欧洲2019"血腥开年"
- 2019年元旦期间,欧洲治安案件频发。跨年夜,法国多位华人遭遇暴力抢劫甚至性侵;巴黎郊区上演警匪追逐战;德国一名中年男子开车专门冲撞外国人;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袭性质砍人事件。 新年来临之际,也是巴黎
- 欧洲时报内参
-
-
-
- 四大引擎推动了这一轮杭州楼市!新旧交替之际,早已埋下的伏笔终于开始发力
- 以上为广告,以下为正文 壹 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写了五个名留青史的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 曹沫劫持齐桓公、专诸刺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王、荆轲刺秦王,五个跌宕起伏、
- 透明售房网
-
-
-
- 为什么阿里系投资了旷视、商汤之后,还要投资它?
-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
- 商业人物
-
-
-
- 独家!网易传媒副总编辑田华升任副总裁
- 格子间1月3日讯,网易传媒今日发布任命公示,田华出任网易传媒副总裁,向网易传媒CEO李黎汇报,此次任命公示没有提到田华分管领域的变化。 据了解,除了田华外,网易传媒还有一位负责财务工作的副总裁,一位
- 格子间物语
-
-
-
- 经济日报丨财经早餐【1月3日】
- 天地之大,比你所能梦想到的更多。早安~ 经济日报财经早餐2019.1.3 - 来自经济日报 - / 04:51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
- 经济日报
-
-
-
- 华商晨报停刊,总编辑刘庆说:都走吧,怕黑,我们就不关灯了
- 不当你的世界,只做你的肩膀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有品文摘 华商晨报要停刊了!有朋友一直在看我的朋友圈,没看见我说什么竟然跑到报社来。这两天有发行员将我的手机号写到投递的报纸上,我接到了无数个读者的
- 有品文摘
-
-
-
- 彭清华新年首次调研到凉山,为这事再加压力!再鼓干劲!
- 彭清华在凉山州调研时强调 再加压力再鼓干劲 细化措施狠抓落实 万众一心夺取凉山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1月2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凉山州昭觉县普诗乡李子村调研,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看望慰问在易地扶
- 川报观察
-
-
-
- 资讯 | 习近平主席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在港澳引起热烈反响
-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1月2日电(记者张雅诗 郭鑫 仇博)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港澳舆论和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认为新年贺词振奋人心,展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
- 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
-
-
-
- 【头条】广西党委书记鹿心社:“政商关系清白不错、亲近不足”
- 今 日 关 注 广西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南宁市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介绍,2018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总体平稳。涌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同时,鹿心社坦言:“有民营企业反映,广
-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
-
-
- 女童在商场被陌生男子抱走 幸好被家长抢回 警方通报来了
- 快速找到小新推送的文章,请设“置顶”哦~ 点击上方“新快报”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这个元旦假期出游,可把深圳苏女士(化名)吓得够呛!她带着女儿逛商场时,一名陌生男子
-
-
-
- 13岁少年锤杀父母后逃逸被抓获,如何才能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 2018年12月31日晚,湖南衡南县三塘镇,一名2005年出生的嫌疑人在杀害父母后逃离。 据衡南县警方通报,经公安机关初步核查,犯罪嫌疑人罗某出生于2005年(现年13岁),系三塘镇初一在读学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