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一直是玄幻武侠小说的爱好者,从今古传奇的杂志,从一开始的短篇武侠,奇幻,惊悚,灵异一直到上大学,从来没有间断对网络小说的追赶。大学毕业工作后,也没有落下那些十分有人气的网络小说,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于玄幻类别的,毕竟工作生活忙碌之余,通过小说排解释放压力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尽管有人说,网络小说就是给人们一个充分意淫的平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想法,你完全可以脑补。或是英雄,或是枭雄,皆在你一念之间。不过看了这么多年的小说,尽管自己偶尔也会有提笔的冲动,但是大部分还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放弃了。随着阅历的增加,逐渐也摸清了一些小说的套路,基本上都是废柴流,爆发流,破釜沉舟类型的,爽文是非常多的,因为看起来够刺激,够过瘾,够狗血,这就行了,文笔到时其次。后来,收入增加了,有了盈余之余,开始玩起了电脑音乐,逐渐迷上了电影,互联网的便利,让许多上个世纪很多老电影重新回到了我的眼前。当然了我最喜欢的还是香港的老武侠,比如邵氏系列的两百多部武侠。每个年代都有特有的风格,而如今站在道路的尽头回过头来观看,倒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丛看小说,到看电影,我完成了一项个人娱乐享受方式的升级。从一目十行到现在的快进播放。这简直是一项创举!但是我一直想要一吐为快的是。从2000年开始,很难再看到十分精彩的,能够让人为之拍案惊奇的好电影,尤其是武侠玄幻类别的。诸如其他的类别电影,优秀的作品自然是很多的,但是我所钟爱的武侠玄幻类别的,还真的没有发现有哪几部能够比得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用说周星驰1995年的大话西游,第一次看的时候家里还是vcd,碟片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买的五块钱一张的。可惜那时候还小,很多桥段的精华和烂梗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而今再次观看已是二十年后,曾经有几年时间,观看大话西游这部电影几乎是我每天晚上睡前的必备项目,也是大学期间无数次网吧包夜打游戏必看电影,想起来真的是不升唏嘘,电影的台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不过大话西游应该算是玄幻武侠里面的一朵奇葩,玄幻和武侠在这里面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那么最令我倾心的和记忆深刻的,可能要数那些七十年代的古装武侠了。而论及玄幻方面的话,郑少秋的《蜀山》,以及《倩女幽魂》,还有一些玄幻类中特别瞩目的,真的应该来说,八九十年代的电影是香港的天下。人才辈出,创意迸发,可以说是一种盛世。可惜盛世终有落幕的一天,我认为郑伊健,张柏芝,古天乐出演的《蜀山传》可以算是香港奇幻玄幻电影在20世纪的终结篇章,也是一个收尾的篇章。不仅仅是从故事情节,亦或是影视特效来说,这部电影完完全全可以用来当做收尾制作。有人可能会从票房收入上来反驳,但是请忘记票房这个让人难以捉摸的小妖精吧我们不论金钱,只谈电影的本质。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强加票房收入的绑架。票房的好坏只能反映某个时期大众的文化需求方向,并不能成为一部电影评判的最终裁判。但是很可惜,2000年之后,票房这个小妖精真的终于成了正宫娘娘,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赢得娘娘的笑脸。于是,武侠不再武侠,玄幻也不再玄幻。也不要用鄙视的态度来搪塞,抱怨政策的影响,这个不能拍,那个不能拍。这种思想真的是很搞笑的,有什么功能是技术不能达到的呢,要么钱不够,要么就是钱没花对地方,要么就是根本就不想拍成你想要的那样。你能说,这十几年来电影技术没有长足的发展?好莱坞都在不断的试错和推陈出新,从3D到IMAX,这些不都是技术在进步么。但是也请不要辩解说这些都是老技术啦,很多年前就实现了的。呵呵,我这就要拍你的板砖了。电影技术无论先进与否,他和你坐在电影院能能否看到爆棚的特效虽然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请不要忘记了,还有制片人这个环节,还有导演,还有后期制作等等,你所看到的甚至有可能只是某个投资商酒足饭饱之余一句闲聊,嗯,我觉得这个特效不错,可以采用,即使投资人并不知道这个特效是五毛钱做出来的,即使投资人根本不懂什么最新的特效技术。电影就是这么久做出来了,你能怎么样你能因为如今火箭能上天,就能花几块钱享受到飞一般的感觉么。很可惜,不能。你的感受,完全是被资本方,制片方的想法所决定的,除非你自己去意淫,去脑补。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如今网络小说,尤其是奇幻玄幻小说大行其道,纷纷成为炙手可热的IP项目的直接原因。高大上的说法是,这是事物在历史行进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必然现象,这是物与物之间的平衡,电影好看了就没人去看小说了,小说好看的甚至不用去意淫了不用去看电影了就能身临其境体会到主角的狂霸,女主的温柔了,自然就不用花几十块钱去影院吹空调喝冰阔落了。

故事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