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鞠强教授口述,学术秘书整理而成,更多干货,请关注鞠强教授头条号。 组织讨论会是做领导的基本功,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组织讨论会的效率常常是非常低的,组织讨论会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把会议的气氛调整得比较轻松 讨论会的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气氛要轻松,气氛紧张会收缩参与者的思维,降低出现好主意的概率。二、主持者不要首先表态 主持者一般是领导,首先表态就约束了大家的思维,降低了出现新办法的可能性。当然,主持者可以做不带态度倾向的情况介绍,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不可以让下属知道领导的偏好。但如果要让下属思维限制尽量少,最好连方案也不要提,让大家自由发挥。三、遇到你认为的好主意可以表扬,遇到你认为坏主意绝对不可以批评 有的领导遇到他认为的坏主意就对下属批评:“你这是个馊主意!”于是下属讨论会发言就变成了一种有风险的赌博活动,弄不好就吃顿批评。于是人人惴惴不安,讨论会就没人发言了。四、讨论会参加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5-12人为最佳状态 讨论会的心理规律是:开会的人越多,说的话越假。一般超过了15人,人们发言就会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了。所谓深思熟虑,就是把直截了当的批评变得圆润模糊,把坏话说得好听些,好话说得更好听。所以,深思熟虑的本质就是编谎话。 有的人召集四五十个干部来参加讨论会,这是十分荒唐的,应该分为五个小组讨论。 参与讨论会的人数太少也不好,这样思维不容易被激发,好主意不容易出现。五、要时刻防止会议跑题,这是讨论会常见的毛病 讨论会跑题的特点是:每次只跑题一点点,多次跑题后面目全非。而且,参加会议的女性越多,跑题越厉害。参加讨论会的人文化程度越低,跑题越厉害。参加讨论会的人社会经验越少,跑题越厉害。越是基层的会议,跑题越厉害。 主持人的职责之一就是时时刻刻洞察会议是否跑题。一旦跑题,立即纠偏。六、讨论会的一个大弊端,就是小事或简单事常常占据与它重要性不相称的大量时间 一般而言,小事情、简单事情,懂得人多,所以发言人多;大事情、复杂事情,懂的人少,所以发言人少。 另外,小事情、简单事情责任小,所以发言人多;大事情、复杂事情责任大,所以发言人少。 比如在市政府开讨论会,讨论产业如何转型的问题,发言的人总是很少的;讨论如何绿化的问题,大家发言总是很积极的。因为产业转型非常复杂,懂的人少,哪里种树,哪里植草皮,简单,懂的人多。 如果讨论会自然发生,就会产生“大事无人问,小事情穷讨论”的现象。作为主持者,要严防这种现象产生。七、讨论会最好要有一个结论,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定好任务完成的时间和完成任务好坏的标准 请各位同学认真复习领导心理学中布置任务的艺术,按照布置任务的流程把任务落实下去。 总结,讨论会常见弊端是: 会而不议;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行而无果。 所谓会而不议,就是开了会跑题; 所谓议而不决,就是讨论了没有结论;鞠强教授,管理心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联聘教授。鞠强教授是少见兼通学术研究与实务、同时把心理学理论融入管理与家庭生活的复合型大师。在全世界有超过1.37亿人次通过各种途径聆听过教授讲课,好评如潮。

心理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