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三门峡市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堂:用生命延续军人本色
- 来源:新民网
左上图 张东堂(左)在贫困户家的辣椒地里查看辣椒长势。右下图 张东堂(左一)来到贫困户家中家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摄 7年军旅生涯,回乡后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身患膀胱癌9年,边治疗边工作,忍着病痛也要带领群众学党章、种柿子、建景区…… 他就是今年65岁的张东堂,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把服务群众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带头艰苦创业,带领四龙庙村由落后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我曾是一个兵,理想就是爱国爱人民,服务基层群众,延续军人光荣。”张东堂面对记者,表达了心声。 “绝不让乡亲们再吃黑馍”张东堂家所在的四龙庙村,位于渑池县东北部深山区,全村1364口人散居在27平方公里的山山垴垴、沟沟坎坎上。“山高坡陡路艰难,地薄少产实可怜,姑娘出山小伙走,丢下老人把门守”是过去四龙庙村的真实写照。 张东堂17岁当兵,“那时候就想学些本领和知识为家乡做点事。部队,是最好的平台”。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听说村里老张家的儿子张东堂要去参军,临走时,全村人自发来送他。 “去乡政府报到有10公里路,一路上都有乡亲敲锣打鼓相送。”张东堂回忆说,路上休息时,有村民拿出用柿子蒂磨成面做成的黑馍给他填肚子,“这黑馍难下咽,却是村里人仅能拿得出手的吃食。我暗下决心,等我当兵回来,绝不让乡亲们再吃黑馍。” 1971年1月份,张东堂入伍原新疆军区36117部队,从副班长干到班长,服役期间先后荣获多次嘉奖。可到了1977年3月份,张东堂拒绝了部队准备给他提干留疆的好工作,响应国家裁军政策,要求退伍回乡务农。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家乡有那么多生活困难的群众,我对他们有承诺,一定得回去。”张东堂“念旧”,他把进军营学的第一支军歌——《我是一个兵》牢牢记在心里,把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初心坚持到底。 张东堂回到家乡后,被县民政局安排去仰韶酒厂保卫科担任副科长,可他再一次拒绝了。他退役后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回到生养他的那片土地,和父老乡亲们共同谋划,走脱贫之路。 就这样,四龙庙村新来的民兵连连长张东堂上任了。在军营里磨练了7年,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很快,他带领群众在贫瘠的山地上尝试种山楂、苹果,养兔养羊。可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终因效益不佳而失败。 “作为一名军人,绝不能轻易认输!”在挫折面前,张东堂没放弃,转而研究村子的气候、地形环境,他发现种植经济作物是一个适合大多数村民勤劳致富的好门路。这一次他盯上了被称为“仰韶三宝”之一的牛心柿,这牛心柿恰恰盛产于四龙庙村。 要想真正脱贫,群众手里还得有赚钱的“抓手”,有脱贫致富的产业。张东堂在带领村民种植牛心柿的同时,还种植花椒、连翘等作物。“待这些作物全部成熟后,村民的收入自然就源源不断。”张东堂信心满满。 为了心愿与死神抢时间2009年四龙庙村“两委”换届,张东堂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正当他想带领村民大干一场时,却被确诊为膀胱癌晚期。手术后,医生告诉他:“全力治,好好养,也许还能活5年。” “说实话,当时觉得一切希望都断了,身体上、精神上,我都难以承受。”张东堂回忆着那段过往的心酸说:“等我出院回到村里,眼瞅着围了一屋子来看我的乡亲,一想到村里还有那么多事儿都等着我去安排,我的心一下定下来,不能就这么趴下。” 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村里的那片经济作物林。伤口刚好,他就亲自带头,在流转出来的荒山上种下了5亩牛心柿、100亩连翘和100亩花椒。为了让乡亲们都能参与进来,他忍着病痛,一户一户地到村民家做工作,并组织村民去邻县考察。有时,感觉心跳异常,他便赶紧吃一粒速效救心丸,等心跳稳定了再继续工作。 妻子李文荣心疼他:“你不要命了?别干了!你不干,玉米照样种,小麦照样收,你得专心养病。”张东堂急了:“你能不能让俺活得有点尊严,死前为老少爷们儿干点实事,不然这村支书算是白当了。” 现在,牛心柿已经成为四龙庙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不仅如此,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共栽种5000亩核桃、1000亩花椒、1000亩连翘,经济林面积已达人均2亩…… “光靠种植业还不够,四龙庙村地处韶山腹地,开发旅游业是个新路子。”近年来,渑池县大力支持发展旅游业,这也触动了张东堂。在他的奔走下,2013年投资近4000万元的“漂流旅游”开始施工建设。这期间,张东堂始终坚持在现场。一天,烈日炎炎,张东堂正和村民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突然间他脸色发紫,倒地昏厥不醒,经抢救才保住性命。医生告诫他:“你不能再这样劳累了,必须专心养病。” 张东堂又没听劝,他要和死神抢时间。这个项目不仅能给四龙庙村每年带来20多万游客,还能让45位村民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焦裕禄可以忍着肝病查风口、探流沙,可以做到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我也要向他看齐。”张东堂说。 2014年夏天,玫瑰谷漂流项目盛大开业,每年带给村集体2万元收入,黄金山万亩农业观光园和四龙风景区休闲养生度假村等项目,也纷纷开建,并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兴起……群众的腰包鼓了,也终于了了张东堂的一桩心愿。 牢记“五字”经为民办实事“与其等死,不如为群众办点实事。”患癌9年,张东堂常庆幸自己又多活了这么久,能给群众办的实事也就更多。 由于人口分散,四龙庙村最远的人家,住在离村支部10公里外。为充分掌握每户村民生活状况,张东堂骑着小摩托,把大山里每户人家跑了个遍,大到红白喜事,小到养猪喂鸡,但凡村民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中或地头。 怀着对群众的一片赤诚和热情,张东堂用实际行动总结出“学、建、联、管、干”的“五字”真经:全村党员要学习党章、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大政方针,提高全体党员素质和能力;制定廉政、财务、党建等制度;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联系一个或多个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伤残家庭…… 张东堂要求村干部定期走访村民,管辖范围内每家每户情况都要清清楚楚。对他人的严格要求,源于自身的高标准。张东堂带头落实村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他说:“群众来找,都是有事,不能叫群众找不到干部。” 2013年,经多方奔走,张东堂筹到28万元,新建了四龙庙村,使得村里有了活动场所。2014年4月份,他又多方筹资12万元,新建了长40米、宽3米、高3.5米的漫水坝,解决了该村羊角岭组70户群众出行难问题;12月份,经他多次协调,渑池县水利局投资15万元,解决了王沟、羊角岭、丁阳沟、四龙庙、下院5个组210户群众的吃水问题…… 四龙庙村有47户贫困户,每个村干部都包有几户,张东堂一人包了4户。近几年,他自掏腰包买农药、化肥等,送到贫困户家中,还定期家访。 村民李贵锁一家,是张东堂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李贵锁告诉记者:“张书记三天两头往俺家跑,给俺送花椒苗,帮俺栽连翘、种牛心柿,给俺讲管理技术。现在俺种了55亩花椒、6亩牛心柿、10多亩连翘,等赚了钱俺也去帮扶其他贫困户。” 昔日穷困的小山村,如今遍地都是柿子林、花椒树。村口的漂流项目招牌很显眼,村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全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到15%。 “到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万多元。这是我对大家的承诺。”2016年,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为张东堂送来2000元慰问金,一转眼,张东堂就用这些慰问金买了88把修剪果树的剪子,送给村里低保户和贫困户,“我要让大家拿着这把剪子彻底剪掉贫穷”。张东堂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
-
- 东胜集团董事长石保栋:助推“乡村振兴” 共建利益共同体
- “在产业布局中坚定发挥企业责任,用实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这是东胜旅游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康辉旅游集团副董事长、东胜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石保栋经常在员工会议上讲的一句话。东胜旅游集
- 房天下资讯
-
-
- 鲁山县健康扶贫对症下药治“病根” 因病致贫户和去年同比减少4594户
-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徐换杰 王永安 王灿)“现在住院看病真的不用花什么钱了,入院时也不用交押金,不拿钱就能看病。上个月我治疗宫颈恶性肿瘤花费了11034元,出院时直接就给报
- 河南经济报
-
-
- 鲁山梁洼:“六个一”势破贫困“堡垒”
-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师红军 胡江峰 )“今年雨水足,墒情好,核桃长势好,产量高“鲁山县梁洼镇连沟村核桃产业扶贫基正在除草、松土的贫困户尚新淳说。据了解,今年来,梁洼镇以脱贫
- 河南经济报
-
-
- 邴集乡:用“公益性岗位”走出“保姆式扶贫”怪圈
- “前几年,帮扶人来我们贫困户家里,我们都是简单地想要‘衣物、食物和财物’,现在通过‘公益性岗位’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项目、政策和信息’。”安徽省界首市邴集乡赵大庄村贫困户宋桂荣说。为了走出“保姆
- 中国发展门户网
-
-
- 原来别墅这么盖才能冬暖夏凉,可惜我知道的太晚了!
- 而中国乡村盖房子,尤其是个人住宅,很少的人能意识到保温隔热的重要性。但在国外,不说美国、德国,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对于房屋的保温隔热都非常普及。难道这又是发达国家的矫情?NO、NO、NO,今天小编就和
- 别墅工场
-
-
- 热!热!热!连日高温!怎么拯救玉米缺粒、畸形?
- 热!河南、湖北、重庆、江西、湖南等地正遭遇罕见连续高温过程,并且高温闷热天气还将持续至月底!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抽雄吐丝期的玉米会造成一定的高温热害。还记得2017年黄淮海地区发生的玉米高温热害吗?缺粒、
- 田联网
-
-
- 袁隆平说了,希望清远水稻种植亩产3年提高100公斤!还有这个水稻公园赶紧了解下
- 好消息,清远将建水稻公园届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在这里开展杂交水稻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我市水稻种植亩产有望3年提高100公斤清远将建设的水稻公园长啥样?选址在哪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啦▼市政
- 清远发布
-
-
- 河南三门峡市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堂:用生命延续军人本色
- 左上图 张东堂(左)在贫困户家的辣椒地里查看辣椒长势。右下图 张东堂(左一)来到贫困户家中家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摄 7年军旅生涯,回乡后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身患膀胱癌
- 新民网
-
-
- 蓝田县科技特派员南山片科技服务团科技扶贫战报
- 蓝田县科技特派员南山科技服务团按照县科技局的工作要求,围绕贫困村脱贫摘帽,突出“科技”这个重点,紧扣贫困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引进、推广农业新技
- 西安市科技局
-
-
- 这几种人不适合呆在农村,看看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 第一种: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靠啃老过日子的年轻人!这类群体年轻人占多数,且九零后居多,仗着父母有一亩三分地小有积蓄,就不想做事情,偶尔出去外面务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回家都是两袖清风把家还!
- 墨墨拍客
-
-
- 涉农物流有补贴,百万资金等你来!
- 大家还有印象吗,丰景惠小编在头条号发表过一系列关于涉农补贴的文章:《1000万养殖补贴咋能领到?教你一招》、《今年这些补贴和咱农民有关,不知道就亏啦!》、《农产品品牌基地建设可获15万补助!山东说了要
- 丰景网
-
-
- 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扶贫产业园成立“学会服务站”
- 7月26日,辽宁省蔬菜学会榆树林子下窑沟村蔬菜产业发展学会服务站在榆树林子镇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县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新步伐。省科协学会部部长潘卫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省园艺协会秘书长刘爱
- 建平广播电视台
-
-
- 湖南院士专家来银进行技术指导交流
-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梁小雨)7月29日,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湖南院士专家宁夏行”活动在我市举办,来自湖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科协有关领导一行人,
-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
-
- 我的鱼怎么死了?阴雨天鱼塘管理技巧,你用得上!
- 这个夏天,很多地区高温持续,还经常出现突如其来的大雨。这高温高湿的天气,对水产养殖户来说,很有挑战性。雨后转晴,天气依然闷热,有些水产养殖户的鱼塘里,出现不少死鱼,得打捞一两天,才能完成清理。一些养殖
- 农视网
-
-
- 夏玉米二点委夜蛾暴发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 夏玉米二点委夜蛾暴发的原因与综合防治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夏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虫害,由于形态特征和为害部位与地老虎相近,很多农民误将其认为是“地老虎”,由于防治不当导致其在夏玉米上暴发,
- 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