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社交,带娃,出差”:职场人该如何多线程运作?
- 来源:智联招聘
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工作时间越长,手头事情越多的尴尬现状。
我们总想着,忙完这段时间就能歇一歇,但最后,却总是连续不断地忙着。 上班、出差、开会,这是工作;接送孩子、处理家务、周末旅行,这是生活;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学习,以及主动社交维持人际关系,这是自我成长部分。 于是每天一睁眼,看到日程表上密密麻麻一大串,恨不得又睡过去。
1、职场与生活总是熵增的 先来说一下,“熵”是什么? 简单来说,“熵”是物理学中度量一个系统内部混乱程度的指标。越是混乱,熵就越大;越是整齐规律,熵就越小。 如果将工作和生活比作一个孤立的系统,那么只要你不去管它,它的混乱度就会越来越高。 因此,不论是新人还是老员工,对于工作的感受几乎都是:“等到忙完了这一段,我就可以开始忙下一段了。” 究其原因便在于:自发状态下,“熵”是一个递增的过程。 而要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得井然有序、清晰明了,则需持续不断付出努力,并用一系列规则和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将“熵增”转变为“熵减”。 2、单线程思维无法解决多线程事物 研究实验表明,人脑的思维和电脑端的处理器不同,由于前额皮质只能处理非常小的信息流,因此大多数时间我们只能“单线程”处理工作。 比如,你无法一边算29乘79的乘法算式,一边记英语单词。 当然,也有人说,自己可以边听歌边回复邮件,或是边整理资料边聊天。但这样做的代价便是,牺牲掉主要事务的专注能力,导致错误变多。 那些被转移掉注意力的主要事务,往往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目标。 3、“归因意识”的缺失加剧复杂状况 “归因意识”这个概念是由职场研究专家沈杰提出,它指的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人的因素为主。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环境因素为主。” 因此,在得出“工作和生活”让我们手忙脚乱这一结论前,需要先判断: 导致我们手忙脚乱的原因,到底是环境因素,还是自身能力不足。 比如,你们部门大多数员工经常被迫加班,甚至连领导都要和你们一起熬夜,没有自己的生活,那么原因便一目了然,就是环境的问题。 如果同样的工作强度,别人可以按时下班回家,节假日旅游、健身、学习充电,而你却每天焦头烂额。那么便需要反思自身,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环境。
1、进行个人价值分类,预防轨道偏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常用名词,叫「破窗效应」,指的是: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且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可能会有更多人的有意无意地任其变得更糟糕。 这种效应在职场当中也很常见,比如: 当大家都加班时,你也会不自觉跟着加班;当大家都在追求某种东西,你也会将其当作目标,这就是破窗效应带来的团体惯性。 阶段不同,生活的重心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阶段需要关注家庭,有的阶段需要加速个人成长,有的阶段则需好好放松。 因此,在处理多线程事物之前,需要先对个人的价值进行分类,先了解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根据自身角色定位及想改进的方向,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并划分权重,进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防止轨道偏离。 2、制定清晰目标,增强时间掌控 有一种忙叫“假忙”,指的是看起来忙碌,实则毫无章法,徒有形式。 真正忙碌的人,往往懂得提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并对每个阶段的意义和目标都有清晰的理解。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遵循步骤循序渐进地把工作落地。 比如,将年度KPI(绩效指标)或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拆分到季度,然后按照每月的节点去跟进,在不偏移大方向的前提下,小步幅调整,确保目标达成。 另外,还可以借鉴艾维利法则中的“15分钟法则”:每天下班前,用15分钟对次日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以及“6点优先工作制”:按重要程度给日常工作排序,并将其中最重要的六件事用数字标明,按照标记的顺序逐一完成。 增强对时间的掌控,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3、坚持“要事优先”原则,避免时间浪费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午5点前需提交一份报告,就在奋笔疾书之际——同事要你帮她检查一下表格数据,接着收件箱又提醒你有新邮件,然后电话又响了…… 又或者开着一大堆网页,一下做PPT,一下做EXCEL,以此来降低“我还有一项任务没有开工”的焦虑感。 看似在处理很多事情,但恰恰是最浪费时间、最没有效率的表现。 真正的多线程事务处理,并不是同时做好几件事,也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工作。 而是坚持“要事优先”原则,把一段时间用最高效的方法利用起来,例如统一时间回复短消息、提前和他人沟通等方法,为自己提前预留整段时间,高效处理工作。 4、定期复盘,回顾目标和反思重点 “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也叫“复局”。 它指的是对局完毕后,重新排演下棋全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同理,通过定期复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回顾目标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可以复用的方法论,改善优化行动,减少陷入时间黑洞的次数。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应对的效率也会大为提升。 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但自我是一条流动的河,而非一成不变的数字。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需要通过提前准备和合理安排,将时间变得更加充实高效。 忙碌但不庸碌,多线程却依旧井井有条。 留言说说,你也在被“多线程”生活困扰吗?
职场
-
-
- 人效分析,高阶层HR必须要会的技能!
- 2021年已过近半,很多企业HR都在制作人效分析报告,通过分析人才的投入和产出,数字化呈现人才的价值,从而找到提升人效的方法,这也是从人力管理提升到人力经营的标志性工作。 如何做好人效分析?今天小...
- HR云公社
-
-
-
- 越没出息的人,越喜欢在这3件事上表现“出众”,要反思
- 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这句话形容的是一个人生性颓废、消极,即使有人拉他一把,也不能成大事。每个人的成功,有30%是靠外界的力量,例如机遇、人脉、运气等;有70%的是靠内在的潜力,例如你的意志力、毅力...
- 白领英才猎头
-
-
-
- 稻盛和夫:迷茫时的3个重要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越早找到方向,就会越早的走出迷茫与困惑,也更容易在今后的道路上早日取得成就,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文精选了稻盛先生在迷茫时做出的重要决定,希望您品读完后,能从中受益。01...
- Seelong
-
-
-
- 亚马逊首席科学家:工作5年反思!
- “ 从象牙塔步入职场,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或是困惑:这条漫漫长路该怎么走?又如何走好?图片来自 Pexels最近,亚马逊资深首席科学家、AI 大牛李沐,根据自己五年的工作过往,在知乎上分享了《工作五年反思》一...
- 51CTO技术栈
-
-
-
- 一半孩子分流去打工、读职高:比起高考,中考可能是更残酷的“一考定终生”
- 作者:王耳朵,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感谢授权短篇集推送这篇文章,我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孩子不同的人生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知乎一位匿名用户的自述。2002年,她15岁,刚初中毕业,决意辍学。一...
- 短篇集
-
-
-
- 2021了,汉堡王和麦当劳还在相爱相杀
- 作者:二汪视觉:Mitter近日,创意代理商Buzzman为比利时汉堡王推出了系列广告「Come and get it back」。<<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由于疫情状况的好转,线下门店即将迎来重新开业。于是,汉堡王极具诚意地挑...
- 广告头条
-
-
-
- 借某易HR言论事件,说说HR和求职者之间的“类医患关系”
- 近日某易HR的一番言论,又让HR被送上了风口浪尖。还有不知道这件事儿的小伙伴,51酱先来带大家了解前因后果。01HR言论引争议企业开除员工并道歉回顾此次事件,27日,一张某易HR的朋友圈截图在网络热传。截图中,...
- 51社保网
-
-
-
- 周末读书会:是真忙,还是瞎忙?
- 大家应该看过一部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人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影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有每个文物工作者在专心投入工作的日常生活。 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
- 灰鸽叔叔
-
-
-
- 对左晖的评价为什么会两极分化|观察家
- 企业家应该重视社会情绪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追求极致效率到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中国企业家集体面临的一场思想深处的转型考验。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万建民 头图插画|肖丽链家和贝壳创始人左晖英年早...
- 中国企业家杂志
-
-
-
- 他们躺平的背后,竟是原生家庭的困局
- 在“内卷”成为社交热词的同时,“躺平”悄无声息的拉起了对立大旗。躺平一词最早源自百度贴吧内一则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贴文。躺平比佛系更进一步,意思是年轻人不想做赚钱的机器,主动降低欲望,尽量减少工...
- 出飒
-
-
-
- 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
-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上面的《助成学堂》关注即可!1、顾客是最好的老师,同行是最好的榜样,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2、依赖感大于实力。销售的97%都在建立信赖感,3%...
- 助成学堂
-
-
-
- 销售5条铁律,条条击中你的内心!
- 很多成功的销售都会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如果你的业绩不够好,那一定是方法不对,一定是不够努力,数量决定质量等等,但其实回头一想,销售的5条铁律,也许可以帮你很大的忙!01.思维相比于销...
- 总裁俱乐部
-
-
-
- 震惊!雷军告诫年轻人不要提意见,背后原因却令人暖心
- 编辑:人力君作者:西西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前有董明珠称年轻人找工作不应该把钱放在第一位,后有雷军说年轻人入职半年内不要提意见。这样的话一出,很多网友都不乐意:“不都是“仗着...
- 人力资源管理
-
-
-
- [项目纪实]某大型烟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搭建项目纪实
- 客户行业 烟草行业 问题类型 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客户评价】职能部门的考核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各个职能部门考核成绩无差异,有明显的“大锅饭”现象,对此,我们自身也做了很多努力,尝试了几次改革,但...
- 华恒智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