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垂千古书法!
- 来源:齐居士
名垂千古书法! .. 书法渊源流传数千载,其中精品为历代文人保藏。尤其是宋明之前的书法作品多是长卷形制,书法随着书家感情的宣泄和转移而不断的由缓及促,墨色也会由润至躁不断更迭,这或许就是书法的节奏与美感所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多幅历代有名的书法手卷作品,邀各位书友一起来欣赏书法之美。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和如水般流畅的文采。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本帖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被元人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原卷前后隔水有宋“宣和”、“政和”小玺、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鉴数十方,还有鲜于枢、张晏、周密等人题跋。宋《宣和书谱》有著录,清乾隆时入内府,原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张旭《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属狂草。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此幅草书,笔法奔放不羁,如惊电激雷, 倏忽万里,而又不离规矩。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董其昌评说:“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古诗四帖》,张旭自己并未书款,说它是张旭作品是根据董其昌鉴定, 后人多沿此说,但也颇有争议。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米芾《苕溪诗帖》▼ 《苕溪诗帖》是北宋杰出书法家米芾的代表作之一,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 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赵孟頫《前赤壁赋》▼ 赵孟頫《后赤壁赋》▼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纸本册装,共11开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辛丑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时赵孟頫48岁。《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赵孟頫所书之《前后赤壁赋》为行书长卷,用笔娴熟、精湛。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米芾《蜀素帖》▼ 《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今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蜀素帖》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
文化
-
-
- 元春省亲后,却为何要求在大观园东北角种植松柏呢?
- 元春省亲后,却为何要求在大观园东北角种植松柏呢?文/ 布衣因“皇恩浩荡”,元春封妃后,得以省亲。虽然贾府为元春省亲准备了很久,还特地建了豪华的大观园,为此特意买回来十二个小沙弥和小道士,但元春归省也不
- 布衣有话说
-
-
-
- 中国古代四大禁书,因为内容过于香艳被雪藏至今,金瓶梅竟出局!
- 中国文化博大精通,更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学作品更是参差不穷的涌现出来。有人说,中国文化就像一幅水墨画。铺洒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诗情画意。自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以后。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一部部文学经典
- 焱晨说文化历史
-
-
-
- 北大教授曹文轩:人因阅读而高贵
- 提到曹文轩,人们就会想起《草房子》《青铜葵花》……这些图书不仅屡获奖项,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他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北大教授。在各种活动中,他总会提到阅读的重要性,而对于阅读,他也有着深刻
- 一堂作文课
-
-
-
- 当代书法家—旭宇书法作品欣赏!
- 旭宇,号白阳,字京东。笔名:京东、白阳,学名许玉堂,河北玉田人,一级作家。1960年6月入党,1960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系,大学学历,编审,一级作家。1981年参加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的创
- 新北方艺术
-
-
-
- 张大千 古风人物欣赏
- 张大千早年人物画线条妩媚纤柔,敷色清雅秀逸,但自他远赴敦煌后,画风为之一变。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这批1948年以前的画作,也
- 书画艺术客户端
-
-
-
- 「欣赏」张大千“泼墨”山水
- 张大千,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
- 书画艺术客户端
-
-
-
- 张无忌只能跟少林三渡打成平手,换成张三丰会如何?答案终被说出
- 渡厄、渡劫、渡难: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这三位高僧应该是当时少林寺的定海神针,无论是佛法、武功以及辈分都无出其右的扫地僧了。什么少林七十二武艺,咱就不详述了,主要说说金刚伏魔圈吧,它是渡厄
- 闲人侃历史
-
-
-
- 中国画线描人物造型研究,讲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
- 中国画线描人物造型研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主讲。
- 笔情墨趣
-
-
-
- 工笔禽鸟 国画的用笔精髓
- 工笔禽鸟局部画法
- 书画艺术客户端
-
-
-
- 清代名家名画:清 叶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图》
- 清 叶芳林 《九日行庵文宴图》
- 清韵逸品
-
-
-
- 清代名家名画:清 项圣谟《栖思访图咏》
- 清 项圣谟 《栖思访图咏》
- 清韵逸品
-
-
-
- 做家门口的“文化人” 天津市河东区常州道街道掀起文化传承热潮
-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以及所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 金贸河东
-
-
-
- 清代名家名画:清 尤诏、汪恭《随园湖楼请业图》
- 清 尤诏、汪恭 《随园湖楼请业图》
- 清韵逸品
-
-
-
- 山东有块石碑为康熙帝所立,建好后年年流眼泪,至今未查出原因
- 大家知道,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围墙周长达七公里,有墓葬一万多座。孔林与孔庙、孔府并称曲阜“三孔”,闻名天下。孔林里有个奇怪的现
- 雪灵谷探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