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巨匠孙大石的去世,等于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 来源:中国山水画
孙大石孙大石(1919年11月8日-2016年11月30日),又名孙瑛,山东高唐人,曾获“中国画学会”金爵奖。早年从军,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武汉结识丰子恺,受其影响,1949年后旅居台湾、美国等地,1982年携夫人回归祖国大陆,定居北京,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任文化部侨联主席、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孙瑛先生的画作成就较大,在国内外颇具影响;擅长水彩、水墨画;1958年以来,曾于高雄、台北、东京及美国举办十余次个展,其中国画代表作《山水通景》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壮哉山河》、《石骨松格》等。2016年11月30日下午17时16分,孙大石在山东高唐逝世,享年98岁。孙大石山水人物生平 由于孙大石特殊的人生经历,他没在机会进入艺术院校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而是在军旅生涯中开始了他的艺术追求,后来又有过一段从事艺术教育的沉潜,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加倍的努力,他在水彩画上发端,继而在中国画上探索实践,中年时期就在台湾画坛占据了重要地位。腊月里的高唐县城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街上行人正忙着置办年货,噼噼叭叭的爆竹声也不绝于耳。在街上打听孙大石家怎么走,就会有人热心地告诉你,在北湖边上,孙大石美术馆里。旁边还有知情的相告,孙老先生平时在北京住,正在高唐这边的家里呢。 叩开门,身板挺直、鹤发童颜的大石先生出现在记者面前,看上去颇有些仙风道骨。老人热情地亲自领我们参观他的美术馆,并讲解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回答记者的提问,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全然不像是85岁的高龄。孙大石从小就对画着迷,七八岁的时候,还给四叔家新修的影壁墙画了幅“苏武牧羊”。9岁时,母亲去世,自此,孙大石饱尝人间冷暖,成了一名小学徒,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七.七”事变爆发,他参加抗战,然画兴不减,速写簿从不离手,因而奠定下扎实的写实基础。1949年孙大石去台湾,专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参加各种美术活动。筹建“中国现代画学会”“四海画学会”“中国现代水墨画学会”等,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创新冲锋陷阵,其声望与张大千、黄君壁等人齐名。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孙大石先生曾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国家举办个展或联展,在日本举办四次个人展览,其艺术成就在这些国家引起轰动。1974年应美国21世纪画廊及纽约圣若望大学之邀,赴美国讲学举办画展,同年定居旧金山。他在美国旧金山、加州、威斯康辛州、纽约等地举办个展,并在西洋画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2年孙大石先生偕夫人谢从玉回国定居。 孙大石先生为中国美协理事、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曾任文化部侨联主席、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长,受聘多家艺术团体顾问。1946年8月,丰子恺与家人从重庆回故乡,途经汉口,在汉口举办速写画展,孙大石在画展上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丰子恺先生看,并自我介绍说,我没有老师,我的很多速写方面的知识都是从你的《图画讲义》里学来的。丰先生看了他的速写,高度赞扬了孙大石的作品:“大家在精神、名家在气象、骨性天成、各行其是,此帧骨格昂然堪称佳作”,并书赠作品。1948年,孙大石在青岛业余美术学校夜间素描学习班上,结识了刚从北平国立美专毕业的张鹤云先生,当时,张鹤云任教师。孙大石和张鹤云交往十分密切,张先生曾为他画速写头像一幅,对这幅画,孙大石非常珍爱,一直保存至今。1982年9月底,孙大石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同乡李苦禅先生。当时的李苦禅已经80高龄了。之后,孙大石曾把自己的一幅《江帆风顺图》带给李苦禅看,李苦禅很欣赏他的鲜明风格,为此题字:“师自然即师造化。上帝造万物,画者亦能造万物,画自家画,即开辟自家蹊径也。孙瑛弟携近作来观,即题数语以勉之。八十六苦禅。”令孙大石遗憾的是,没得到李苦禅更多的指教,李苦禅便于1983年6月11日去世了。 谈起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依稀如昨,令孙大石非常思念。另外,谈起黄胄、周思聪、尹瘦石等已逝好友,老人更是感慨。 在跟孙先生聊的时候,他的老伴谢从玉不时以浓浓的湖南话在一边补充。再过两年,就是两位老人的金婚之年了。1944年,在湖南津市的孙大石,经常到一住在当地一小商人家的同事处去玩,结识了商人的女儿谢从玉,一来二去,两人便产生了感情,不料却受到了谢从玉父亲的强烈反对,谢从玉便同孙大石一起去找自己的舅舅帮忙说情。1944年4月,两人结婚。1949年,孙大石与谢从玉到达台湾,因孙大石说了一些不满现实的话,被关押。失去了生活来源,谢从玉靠卖菜、缝麻袋赚点钱维持生存。每周两次给孙大石送饭成了她最大快乐,看着丈夫高高兴兴地吃下她做的饭,所有的委屈和疲劳全都消失了。 1957年3月3日,他们的女儿孙庆兰出生,4年后,儿子孙庆胜也来到了人间。为了补贴家用,谢从玉在院子里养鸡养鹌鹑,相夫教子,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回忆起来,两位老人依然觉得非常难忘。1979年,已定居美国的孙大石夫妇回国探亲,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谢从玉见到了还健在的父亲,1982年底,谢从玉再次回国探亲,在家住了将近两个月,回到美国后,思乡情更切,谢从玉几乎天天要求孙大石马上回国,谢从玉给孙大石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不回去,我就一个人回去! 儿女们也不理解:人家都千方百计地要出来,你们却坚持要回去,太奇怪了。1982年7月,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终于回国定居了。后来建成孙大石美术馆后,两位老人便在北京住半年,回高唐住半年,在两地安享晚年。 大石夫妇回报乡里的义举,在高唐已是有口皆碑了。1979年,首次回到故乡,看到孙庄小学破烂不堪的样子,孙大石心情非常沉重,返美后即寄来1000美元,整修了学校,为学生做了桌椅。他小时候曾在附近的曲庄小学念过书,回家后看到曲庄小学也很破旧,于是便集资25万元,在孙庄、曲庄之间修建了孙大石希望小学,附近的孩子都可以到这里上学,为孩子们配备了电脑,教学设备也非常先进。 两位老人还拿出10万元在高唐县的最高学府——高唐一中设立了孙大石奖学基金,每年前10名升入大学者,均可得到此项奖学金,孙大石也被学校聘为该校名誉校长。1996年与故乡县政府合资兴建孙大石美术馆,他捐赠给高唐县的自己所作及收藏的几百幅作品,被陈列在该美术馆。另外馆里还有一件镇馆之宝,那是河北一家大砚雕刻厂仰慕孙大石的声望,由五名精工耗时3年雕刻而成的一方特大巨砚,此砚有87条龙组成,另有黄河、长城,苍松翠柏,瑞雪陨石,气势磅礴。巨砚高1.5米,长4米,宽2.5米,重十余吨,堪称国宝。据悉,孙大石也已将它捐给了高唐县。1999年—2000年他投资70万元,在家乡修建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孙大石希望小学,其学校规模及档次在全县乡镇小学中是屈指可数的。山水作品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孙大石山水

文化

  • 为了找他画张像,英国女王排队等六年!
    一 词表现主义:油画里的“戏精之王”油画中的风格流派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各种“主义”都长啥样?小编这就带你挨个儿感受一下~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产生的一种艺术潮流。这种思潮主要体现
    天籁教育
  • 《相经》道门择人秘术
    杂相紧要孤相格骨重者主孤。眉交眉浓。鬓发厚者孤。冬天出汗,主孤贫。耳反,华盖重者孤。骨节响,声如雷者孤。有腋气,地角亏者主孤。又曰,颧骨生峰,口角低垂,眉如八字俱主孤!夭贫格骨重无肉者夭。两目无神,两
    天中人文网
  • 2018西泠春拍——吴湖帆检赠陈子清《愙斋手泽》赏析
    2018西泠春拍吴湖帆检赠陈子清《愙斋手泽》(吴大澂诗文金石手稿)(清)吴大澂撰手稿本1册81叶 纸本著录:1.《愙斋诗存》,吴大澂撰,民国三十三年(1944)吴湖帆排印本。(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
    文藏艺术
  • 山东省美术史的创造者,影响山东画坛半个世纪的人物——黑伯龙
    黑伯龙黑伯龙(1915-1989年)回族,原名黑元吉,临清市前关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生前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
    中国山水画
  • 「乡村记忆」潍坊市>青州市 北王孔村
    邵庄镇北王孔村位于镇政府东3公里处。明初立村,农历五、十为集日。村北是杏木山,山上有宋代古庙遗址,现存古柏树十余株,被列为青州市名木古树保护范围。 村西是历史名山峱山,海拔216米。《新华字典》专为
    山东史志
  • 通道举行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颜石娴 陈基健)7月31日,通道休闲文化长廊人头攒动,书韵浓浓,2018“欢乐潇湘·幸福怀化·美丽通道”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在这里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迪
    华声在线
  • 「乡村记忆」潍坊市>青州市 冷家村
    邵庄镇冷家村位于镇政府以北1.5公里处,西北距淄河1公里,北邻临淄区,东有历史名山稷山。明初立村,现有人口880人。 稷山又名夫子山,海拔172米。战国时期,齐宣王在山上建有夫子庙。清代《重修碑记》
    山东史志
  • 米芾:不怕重复字!
    《德忱帖》乃米芾佳作之一,不论是字形结构、映带关系、饱厚度或整体感来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单字方面,此帖中一些重复字出现,处理的甚为精妙。|林|第一个“林”与第二个“林”。前者看似慵懒,书写时漫不
    书法易
  • 山水画巨匠孙大石的去世,等于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孙大石孙大石(1919年11月8日-2016年11月30日),又名孙瑛,山东高唐人,曾获“中国画学会”金爵奖。早年从军,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武汉结识丰子恺,受其影响,1949年后旅居台湾、美国等地,198
    中国山水画
  • 砖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美!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
    大臻艺术网
  • 最可怕的是我们不害怕|任法融
    最可怕的是我们不害怕 | 任法融拙见西安 拙见西安 今日推送拙见 × 任法融道长访谈▼任法融,第七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主席。拙见讲者 任法融➤ 拙见:针
    拙见西安
  • 女孩子经常走夜路?刘长益师傅教你几招,月黑风高没在怕的!
    2018年7月28日,食鹤拳第三代传人刘长益,在闻武堂接受采访,小鱼君走进闻武堂,走进刘长益的教学课堂,见证一代宗师刘长益的食鹤拳。刘长益与弟子以及学员合影食鹤拳的由来食鹤拳是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南拳。
    福州小鱼
  • 黄金时代的18岁,陈丹青评传世巨作“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全卷《千里江山图》[1]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者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
    中国山水画
  • 广东凉茶是怎样的存在,为何能成为舌尖上的“非遗”?
    凉茶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其中蕴含了文化的传承。在2006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里,由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共同申报的“凉茶
    魔卡吃货菌
  • 楷书四大家是谁?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是谁?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唐初欧阳询(欧体)、盛唐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赵体)。 唐初欧阳询(欧体)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
    墨点字帖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