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建奇功,英勇插入敌心脏
- 来源:国防时报排头兵
人物小传 杨育才(1926—1999),陕西省勉县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12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杨育才京剧《奇袭白虎团》“严伟才”原型杨育才 1964年,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在北京公演。毛泽东主席看后,动情地问:“此人现在在哪里?”这部革命现代京剧和此后公演的电影《奇袭》中的英雄形象是根据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深入敌穴的真人真事塑造的,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〇三师六〇七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 杨育才,1926年出生于陕西勉县,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阵地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夏季反击战役。因作战机智勇敢,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 1953年3月12日的清晨,漫山遍野增添了一层厚厚的新雪,杨育才踏着齐腰深的积雪执行任务,他的手脚被冻僵,由于一天没吃东西,浑身无劲,当走到一个叫泉瑞里的村庄时,杨育才晕倒在雪地里。一位朝鲜阿妈妮发现后,把他背回家,用嘴含着一个个钮扣,帮他解开了冰冻的棉衣;又用嘴里的热气哈开了鞋带,帮他脱下皮鞋。杨育才的双脚被冻得像棍子一样僵硬,不能用火烤,不能用热水烫。阿妈妮毅然解开外衣,毫不犹豫地把杨育才的双脚抱入怀里,用自己的体温让杨育才的双脚慢慢暖和。杨育才一觉醒来,只见阿妈妮红着熬夜的眼睛,还在为他烘烤衣服,杨育才望着她慈母般的面容,热泪夺眶而出。是阿妈妮救了他,是朝鲜人民用真诚的心救了他,杨育才牢牢地记着朝鲜人民给他的这份恩情,他决心英勇作战、拼命杀敌,以实际行动报答朝鲜阿妈妮的恩情。 1953年6月,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前夕,为了粉碎敌人真打假谈的阴谋,迫使敌人在板门店老老实实地认输签字,经志愿军领导和朝鲜人民军领导共同研究决定,在金城前线发动一次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在战役总攻开始发动的同时,需要派一支小部队插入敌后,用化装奇袭的方式,歼灭南朝鲜军的“精锐师团”——首都师第一团(号称“白虎团”)团部,为大部队穿插开辟道路。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由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领一个侦察班去完成这个十分艰险的任务。 金城的东西两侧,是一道横贯群山之间的弧形开阔地,在敌我长期对峙的作战中,它形成一道明显的分界线。敌人因为时常遭受我军小部队活动的打击,就不断地加强防御工事,在每个山脚的下面,都设上各式各样的地雷、铁丝网和鹿寨等障碍物。战斗开始的前几天,侦察班的战士们为了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奇袭敌人团部、打乱敌人指挥机关的艰巨任务,就在夜晚的时候,越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区,摸到敌人设有障碍物的地区,小心翼翼地把地雷起出来。遇到难起的地雷就把它做上标记。敌人的炮火和连绵的大雨给他们的侦察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们始终坚持侦察,直到把要通过的复杂地区完全熟悉为止。 杨育才(前排左三)与化装袭击班接受奖旗 7月13日的傍晚,部队首长和侦察班的13个战士一起吃过饭之后,把找来的南朝鲜军服装穿上,杨育才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打扮得完全像李伪军一样。他们和首长分别的时候,副排长、共产党员杨育才代表全班向首长表示:“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遵照首长的指示,圆满完成任务。” 7月13日深夜,杨育才带领12名侦察兵,到达前沿的一个小坑道里,等待执行任务的时机。天空中闪着一道道金光,这是自己部队的火箭炮发射了。当第三次猛烈炮击开始,我军强大的攻击部队伴随着暴风雨般的炮火发起冲锋时,趁着敌人阵地上的混乱,杨育才一挥手,喊道:“出发!一个紧跟一个!”侦察分队沿着事先研究好的穿插路线,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直插敌人的308高地,进入敌人的第一道防线。308高地的侧后,敌人环山设置的各种铁丝网已被志愿军的炮弹炸成乱麻。突然,在前头开路的赵顺合急促地低声喊道:“地雷!我踏着地雷啦!”“用脚踩住,不要松开!”杨育才说着赶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地雷两边的土扒开,发现是一颗美式反坦克地雷,这种地雷没有90公斤以上的压力是不会爆炸的。他命令大家都趴下,然后对赵顺合说:“先卧倒,再迅速抽出那只脚,不能大意!”就这样,他们终于安全地离开。 为了避开雷区,提高行军速度,他们顺着水沟跑步前进,炮弹在附近爆炸,子弹从身旁飞过,他们不得不常常卧倒在泥水里。杨育才不时低声催促着:“快!快!”侦察员们翻过豁口,踏上公路,像飞箭似的顺着公路向山下跑去。他们越来越深入敌人的腹地。前面就设有敌人的岗哨,警备严密。杨育才边跑边想:只有逮住敌人,查出口令,才能顺利插到南朝鲜军“白虎团”团部。但他又担心在获得口令以前遭遇到敌人而暴露行动。他边跑边想,浑身上下都被汗水、雨水湿透了。穿过380高地,他们进入了“虎口”415高地。当公路上又出现照明弹时,杨育才检查了一下行进的队伍。一路上,每隔十几分钟,他总会看一下是否有人掉队。但这次,杨育才发现队伍尾部多了一个人,杨育才悄悄地把情况和会朝鲜语的战士韩淡年说了。韩淡年走到队尾,猛然抓住那个家伙。 杨育才在回国庆功会上留影 原来,这是敌人的一个胆小鬼,被我军强大的炮火吓破了胆,躲在沟边的草丛里,当志愿军侦察员们在公路上跑过时,他还以为自己的队伍撤退了,就跟着闷不作声地往南跑。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抓了一个俘虏,勇士们惊喜万分。经审讯确认是误入我军的敌军士兵,从他嘴里得知敌军的口令是“古伦——欧巴”(“云雹”的意思),并盘问出“白虎团”团部的情况。杨育才让两名战士把俘虏捆起来,嘴里塞上毛巾,放在草丛中隐蔽起来。俘虏处理完了,杨育才和侦察员们又继续前进。 他们掌握了敌人的口令,穿过了敌人一道道岗哨,仅用55分钟的时间就深入到了敌人前沿阵地后十几里路的三南里。可是,这时他们突然被敌人的3个哨兵拦住:“口令!”“古伦。”“欧巴。”“哪个单位的?”“一联队一大队三中队的。”朝鲜族战士金全柱答复了一个哨兵的盘问,而另一个哨兵却要继续问下去。这时21岁的战士韩淡年敏捷地把钢盔向下按了按,使它斜歪着贴近眉毛,并把手枪插在腰里,俨如一个军官,大步走到哨兵的面前指着哨兵骂道:“敌人快打进来了,你们还混吃蒙睡地瞎盘问!”3个敌人被吓得立正站着,并回答:“是!是!长官。”这时他把眼光转向了侦察班,厉声喝道:“你们停着干什么,快走,别耽误了执行紧急任务!”机警大胆的侦察英雄们就这样通过了道道障碍,杨育才率领的侦察班如13支利箭,飞快地向二清洞南朝鲜军“白虎团”团部射去。 英雄们在敌人阵地纵深摸索前进,敌人的炮兵阵地设置、汽车在公路上往返开动的情形,一切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些敌人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搞掉的。然而,在平常想得到这样大的便宜是很难想像的。侦察员包同禄走到杨育才身旁,指着敌人的一组榴弹炮群小声地说:“排副,让我去把这些家伙收拾掉!”“不行。服从上级命令,先捣毁敌军指挥机关。不要贪小便宜!”为了顾全大局,侦察员们压制着内心的愤恨和急躁,紧紧地跟着副排长,不断地向前疾进。 当他们走到两条公路的交叉点时,发现那里一列列满载着步兵的敌人汽车,大开着灯急急忙忙向火线行驶。杨育才机智地指挥全班,配合跟上来的兄弟部队消灭了这股敌人。同时他发现公路的右前方的一个开阔的山沟里,也闪耀着一连串的汽车灯光。那里就是二清洞。杨育才唯恐判断错了,又把侦察班带到大公路旁边的一个隐蔽地点,拿出地图,借着汽车的灯光和当地地形对照了一番果断地朝着公路西面山沟走去。 在山沟中央的一条小公路上,排列着40多辆开动着马达的吉普车和卡车,每辆车都有人往上搬运着东西。杨育才判断:这是敌人的指挥机关正打算逃跑,于是他决心开始战斗。在三岔路口上,他指挥3个侦察小组一齐把十几颗手榴弹投上了4辆挤在一起的卡车。随着一声震天的巨响,汽车和车上的敌人全部被消灭了。这时,公路上所有的汽车都混乱了:有的企图逃跑,有的还想向前开,有的挤到了水沟里。汽车上的敌人乱成一团,有的嚎叫,有的逃跑,有的干脆钻在汽车底下,这时跟在侦察班后面的另一支穿插部队已经赶到了。他们就组成交叉的火网,猛烈射击汽车和四散的敌人,并飞快地向敌人指挥所迫近。 杨育才估计,沟口打响了,敌团部一定会被惊动,当他们拐进沟里时,发觉敌人正企图逃跑。敌人的团指挥所周围都用铁丝网环绕着,里面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用水泥和木板做成的房屋,借着灯光,杨育才发现敌军首都师副师长、机甲团团长等正在开会。院外停放着大卡车和吉普车,敌军正慌乱地往车上搬东西,准备逃跑。杨育才知道,这时候哪怕放跑一个敌人,都算没有圆满完成任务。战士们已经看出了杨育才的决心,他们的眼睛闪动着,像要喷出火。杨育才把侦察员分成3个组,在几个主要地方同时展开战斗。要歼灭敌人,就必须抢占门口。侦察班的勇士们先和敌人的一个警卫排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班长李配禄带着一个小组,跳进了铁丝网,打死了敌人的排长。仓皇的敌人在侦察班勇士们猛烈的攻击下,渐渐地挤拢在一起,勇士们趁机一齐扔出手榴弹,消灭了这里的敌人。 这时,杨育才留下两个战士监视门口,带着其他的人趁着爆炸的烟火,突然勇猛地闯进会议室,立即开枪射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当场击毙敌机甲团团长,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此时,乱作一团的敌军四处逃窜,拼命挣扎,在前有枪口,后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好纷纷举手投降。侦察员包同禄冲在最前头,一直打进敌人的司令部。 这是一个宽大的屋子,电灯闪亮;墙壁上挂满地图,上面标画着各种战斗记号;办公桌上的几部电话机不停地“呜拉呜拉”乱叫;旁边小屋子里的电报机也越来越急地响着;地上床上,乱七八糟地堆积着手枪、军帽、肩章、衣服、照相机和留声机。包同禄首先拔下了一面上面画着一个虎头、旁边写着“优胜”的大黄旗,这就是所谓“白虎团”——南朝鲜军的精锐首都师第一团的团旗。当他正准备到另外的屋子里去搜索的时候,猛然从床底下和箱子里钻出了一群敌人,蓬乱的头发,衣裳披着,高举双手站在那里。各个住房都搜索完毕了,两个朝鲜族战士从一大堆俘虏里挑出了几个又肥又胖的家伙,询问他们:“你是什么职位?”“联络兵。”“你呢?”“我,我是电话员。”听到这些家伙自作聪明的胡言乱语,侦察队员们都忍不住地笑了。这时一个俘虏低着头走出来说:“我是副营长,我们在你们志愿军的面前,应该当俘虏。” 就这样,杨育才指挥侦察分队仅用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共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一面,而侦察班只轻伤一人。南朝鲜军这个“常胜师团”“白虎团”团部就这样被彻底消灭,侦察班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突袭任务,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表彰杨育才率领侦察班歼灭南朝鲜军王牌军“白虎团”的功绩,1953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杨育才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作为一级文物珍品,被收藏在军事博物馆。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荣获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窠建奇功”。 这面由志愿军第六十八军六〇七团制发的奖旗作为文物珍品收藏在军事博物馆,是杨育才光辉战斗勋业的历史见证。侦察班缴获的“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也收藏在军事博物馆,成为了“白虎团”惨败的历史见证。来源:《志愿军老兵回忆录》
军事
-
-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丨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
- 邢台桥东发布
-
-
-
- 整整雪藏12年!俄罗斯神秘机型重现天日,经典设计有望复活
- 文/欧洲海豹萌新 在俄罗斯战斗机发展史上,有这样一款与众不同的战斗机:它采用独特的前掠翼设计,刚一亮相便吸引世界目光,但随后很快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而且整整消失了12年,如今这款战机重现天日,再度引发
- 战驴
-
-
-
- 飞机爬升到12000米,才发现漏油,中国飞行员却拒绝跳伞求生
- 在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空军作为现代化部队之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对于飞行员的技术,还是飞机装备都是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当然从某些时候来说,飞行员甚至要比飞机更加重要,他们不但需要艰难的技术攻关,有些时
- 漫步史书
-
-
-
- 亮翅!中国大批军机赶赴欧洲,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向中国表示感谢
- 据环球网9月10号报道,中国方面同意向塞尔维亚出口武装无人机,中国武装无人机在得到国际认可的同时,翼龙无人机也首次翱翔在欧洲上空。对此,中国高级军事代表访问塞尔维亚时,塞尔维亚国防部特意发表声明感谢中
- 北方国际评论
-
-
-
- 巴铁野战军集结,印度全军警备!巴铁将军:我们要打到最后一个人
- 近期,《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根据最新获得的情报,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已经秘密释放了,印度最惧怕的头号武装组织头目,穆罕穆德军的司令官马苏德.艾孜哈尔。印度情报部门认为,巴基斯坦方面很快就会在锡亚尔科特-查
- 深度军事
-
-
-
- 特警和特种兵哪个战斗力更强?
- 有人问,特警和特种兵哪个战斗力更强? 特种兵和特警谁的战斗力强,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他们涉及的领域不同,作战环境不同。 单就特种兵来说,除了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特种兵之外,在部队里凡是涉及到特种作战的
- 宁采桐
-
-
-
- 13年前一次空难,我国35名专家集体遇难,其中2位是将军级
- 战机由于经常参加战争、执行任务,在空中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工作,飞行的高度超过一般客机,失事的概率也比民航高了一些。战机一旦发生坠毁,很大概率会机毁人亡。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我国空军成立以来,发生过的最严重
- 历史有时很有趣
-
-
-
- 战场上唯一不受保护兵种,一旦抓到就能立即处死,中国也不例外
- 虽然说士兵从走上战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他们的生命安全还是受到保护的。按照国际上的《日内瓦条约》规定,各国都不能伤害医疗兵,士兵一旦被俘或者主动投降后也不能被
- 历史有时很有趣
-
-
-
- 我国把民用空调,装在坦克上,为了舒适性,牺牲隐蔽,真值得吗?
- 坦克一直以来都有“陆战之王”的霸气称呼,具有强劲十足的攻击力和不错的装甲防护力,在现代战争中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再强大的武器也需要人来操控,相对舒适的作战环境肯定能使军人有更好的判断,发挥出更佳的战斗
- 当今环球视野
-
-
-
- 叠军被“豆腐块”不算啥,看完他们停的军车,才知道啥叫神乎其技
-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一名军人就必须有高度的纪律性,而我国的军人尤为如此。 关于军中纪律性细节的体现,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叠军被“豆腐块”了,我国军人的被子都要叠成比豆腐块还方正的“豆腐块”,如果被班长发现被
- 维权镇江
-
-
-
- 因为此人我国一省被一分为二,如今两省亲如一家,不分你我
- 攻城略地一直以来就是在军事战场指上相当重要的一个高级指标,即便是在最早的春秋时代,虽说天下是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是他们各自的领土意识还是相当强烈的,当时的城池等等也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强弱,而在秦始皇将天
- 故人从古来
-
-
-
- 中国战机不再被老式导弹拖后腿:歼10C与PL-10在泰国“双十合一”
- 歼10C与泰国皇家空军的鹰狮战机编队飞行 今年8月份,中国空军与泰国皇家空军在泰国乌隆-塔尼空军基地举行了“鹰击-2019”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中泰两国空军自2015年以来举办的第四次“鹰击”联合演练
- 陶式防务评论
-
-
-
-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建奇功,英勇插入敌心脏
- 人物小传 杨育才(1926—1999),陕西省勉县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
- 国防时报排头兵
-
-
-
- 视点|新兵家长请放心,您的孩子已安全抵达部队!
- 视点|新兵家长请放心,您的孩子已安全抵达部队! 北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 来源|北陆强军号 刊期|第20190954期 作者|乔玉照 李志鹏 戴建华 9月10日上午,北部战区陆军驻济某综合训练
- 北陆强军号
-
-
-
- 日本当年真是无条件投降?别再被骗了,他们曾提了3个无耻的要求
- 二战后期,随着美国的参战,以德国和日本为首的轴心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随后苏联军队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后,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此时二战的轴心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日本却仍然在做困兽之斗,甚至
- 历史幻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