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国庆当天,中国无人机第一人远离我们而去,向他致敬
  • 来源:悟空在哪里
国庆阅兵已经过去4天了,相信不少人至今可能仍停留在那盛大欢喜的场面之中,对于我们来讲,这次的阅兵对于我国来讲的确意义深远。除东风-17、东风-41这样的国之重器之外,亮相的无人机我们应当着重提及,特别是先进的隐身无人机攻击-11,它的出现对于之后的战争形态必定有不小的影响。不过我们今天并不着重介绍无人机,而是介绍一位对我国飞机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泰斗,因为就在国庆的那一天,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更可惜的是就差10个小时他就可以看到阅兵了,我相信,他看到后一定会激动到落泪!61年前,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研发出了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5号”,他就是文传源!▲北京5号无人机他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学时,由于家庭困难,学费也很难凑齐。但这并不能够打击到文老前辈的信念。即便是再艰苦的条件,他仍然想办法,借同学的钱也要上学。后来,实在没办法,又转到了免除学膳费的第一师范学校(现在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校期间,他经常与康杰、刘东安等爱国青年一起商谈救国行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活动。1938年,他们商量一同前往延安参加抗日活动,但文老前辈却因没有筹到路费而错过了这一宝贵的机会。为此,他遭奸人诬陷,差点丢掉了学籍,不过最后得到了众多爱国青年的声援,提出申诉之后,成功恢复了学籍。当他看到日本侵略者轰炸中国,而我们自己却没有一架像样的飞机时,他的学习更加刻苦。我想在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决定了自己将来要为祖国作出什么样的贡献。1939年他提前报考大学成功,考上了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桂林第四飞机制造厂工作(后来改名为重庆国民政府的空军),一直干到了1948年。那个时候的他虽然有了正式工作,1945年之后抗日战争也已结束。但他仍非常遗憾当初没有到延安参加救国活动,那时的他似乎已经明白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因此,1948年11月他借回家探亲的名义脱离航校,准备等待祖国解放,回乡的途中正好遇到参加革命活动的旧识,早已按耐不住的文老前辈赶快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随后参加了革命活动!解放之后他就进入了人民空军训练部工作,在那个时候起,就开始编写教材,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1年,因身体原因进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开始授课。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了自己长达52年的教育事业。1957年,他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为新中国研制一架无人机。当时我国的有人驾驶飞机技术都还不是很成熟,并且苏联专家还亲自对他讲,中国研制无人机,太不现实了,可想在当时研制无人机是多么困难。在他晚年的采访中,他提到自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越是困难,越有动力。就是在这样的动力之下,他带领着300名师生,在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料、更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仅仅用了3个月就基本成功试飞,这个结果让苏联专家都惊呆了,苏联研制最起码也用了几年的时间,而他们却用了3个月就成功实现无线电引导着陆。▲文传源和苏联专家在"北京五号"论证研讨会上不过这还不够圆满,之后又经过5个月的调整修改,最终于1959年2月成功自动飞上蓝天,又成功安全着陆。实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零突破,这就是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五号”。在这个过程中,文老为了这架无人机,日夜不停的工作,最后体重下降了9公斤,但他丝毫没有怨言!1975年他又接到研制新中国第一台歼击机模拟机的任务,这一次共历时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歼击机模拟机,并成功交付空军使用。他的这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航空专业人才,现在他们也早已在我国航空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出版发行了33本关于战斗机飞行、仿真技术、飞行模拟器、航空制导等关于飞机研制方面的著作。1988年虽然他已退休,但他仍心系祖国的航空事业,又接受了返聘教授,继续搞科研,继续带学生。直到2003年将自己最后两名研究生培养完成,他的教育事业才算是真正的圆满结束!但是真正的退休之后也闲不下来,在90多岁高龄的时候,他还在研究古代科学家的资料,甚至经常出现在北航的图书馆借书看。真正的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在退休之后,他前后给学校共捐赠了15万元,这些钱对于现在一些大牌流量明星来讲可能非常少,但对于文老前辈来讲,那是他从为祖国事业奉献事业的工资中积攒而来,其意义要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虽然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坚韧不屈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并将永远流传后世。致敬文老前辈,致敬中国航天事业!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您辛苦了!

军事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