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解密:两万特种兵挖了八年
- 来源:重庆党史
2010年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以旅游景点的身份对外开放。这条消息的发布,让一项与世隔绝长达40多年的中国涉核绝密军事工程,迅速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40多年后,这座解密的核工厂,正在建设成为国防教育基地。
“816工程”开放的消息发布后,现为洛阳周公研究会副会长的李发立,与百余名当年参建工程的老战友故地重逢,第一次近距离探访他们亲手建造的庞大“核洞”。许多年前,他们从洛阳登上军列,被拉到这座不知道名字的大山里,与数万名年轻士兵一起,夜以继日地开山凿洞。
1972年冬天,18岁的李发立告别家乡,从洛阳参军入伍。“接兵的还是第一野战军,但政审时却换成了中央军委特种工程兵部队,代号8342。”李发立当时十分兴奋,因为他听说保卫×××和×××的是8341部队,便幻想“8342跟8341就差一个数字,两支部队是不是兄弟关系?”
在军列上的4天4夜,李发立憧憬着北京的景象,然而火车却开到了重庆,部队驻扎在了大山里。直到很多年后,李发立才知道那座山叫金子山,那个镇叫白涛镇。它们“因建‘816’曾经在地图上消失了几十年”。李发立所在部队驻扎的山坡上,到处插着“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标牌,山上植被茂密,“居民都迁移到了别处,方圆几十公里内都没有老百姓。”大家都很纳闷:8342部队来这里做什么?
李发立来到白涛镇的时候,作为中国核工业建设人才的靳文国已经在这里待了6年。这里被称作“816地下核工程”,是1966年周恩来批准建造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816工程”一度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靳文国先于大部队抵达白涛镇,“当时的方针是要进洞,所以我们要进行勘测。这么大的洞,世界上谁也没有打过,怎么打洞成了最大的困难。”经过前期的勘测,靳文国等人测算的结果是,“要挖上百万立方石头”。这么庞大的工程已经超出大家的想象,于是“816地下核工程”请来了专业的“打洞公司”上阵,但是以“打洞公司”当时的实力,公司负责人预测“至少要挖20年”。
于是,一个师的工程兵随即进驻,几乎在一夜之间,四川省涪陵市这个偏僻的山区涌入了2万多士兵。1967年,816核军工洞开工。工程前期由工程兵开山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进行厂房建设,前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后来,许多名人的家属也陆续来到“816”,“有廖承志的儿子,有邢燕子的弟弟,还有华罗庚的亲家,他们的出现让大家倍感荣幸。”
靳文国还记得,“搞好三线建设,让×××睡个好觉”是“816地下核工程”当时的一句口号。作为技术人员,他每天负责检查工程质量,“工程兵的工作实在太艰苦了,当时洞里又闷又热,空气根本不流通,除了必须要戴的安全帽,工程兵经常只穿着一条裤衩,手持风镐在山洞里拼命作业。金子山的石头非常硬,对军工洞的质量而言是件好事,而对打眼、放炮的工程兵而言,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噩梦。”
“我参军时工程基本到了扫尾阶段。”李发立回忆,由于采取的是分层施工,他们在洞内干活时,头顶经常响起开凿洞体的隆隆炮声。“这么大的工程,发生事故在所难免,打眼、放炮,作业面垮塌,仅主反应堆大厅的挖掘工作就牺牲了50多名战士,挖洞的8年时间中,近百名将士献出宝贵生命,平均年龄不足21岁。”
1972年冬的一天,李发立的战友陈先升在干活时不慎掉进一个3米多深的大水坑,牺牲时才19岁。当时战士们用“五面石头夹一块肉”来形容洞里的工作:五面石头是指坑道内上下左右和作业面都是岩石,而肉就是指战士们的身体。
这次重返“816”,李发立站在陈先升的墓碑前,失声痛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掏出随身带的青稞酒,洒向墓碑。
在白涛镇的8年间,李发立只有一次受上级指派短暂离开过,其余时间都在大山里“挖洞”。“成都军区在山体周围设置了一个警卫团,主要是防止敌特进来破坏,当然也担负看管参建战士的军事任务,以免对外泄露任何有关‘816’的信息。”李发立回忆,当时部队出版着一份《工程兵报》,有些内容涉及816。“所有参与编撰报纸的人都受到严格的保密教育,任何人不能私自将报纸带出洞。”战士间曾流传过这样一种说法,在重庆的敌特眼里,这份报纸比黄金还要珍贵,“一张能卖5000元人民币”。
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地下核工程”在即将竣工前夕宣告停工。原先非常热闹的军工洞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时任基建处长的靳文国因为最了解洞内情况,被领导留下维护洞内设备。
靳文国的手下一共只有十几个人,而维护洞体的叠加长度却近20公里。那些日子他们非常害怕洞内的电力照明突然发生故障,“每次巡视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没有照明,人肯定会迷路,丧命都有可能。我们每天进出洞都清点人数,生怕走丢一个。”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军工洞体”部分解密。时隔多年,李发立才得知他们当年参建的01洞,就是眼下开放的816主体工程——核反应堆大厅。核反应堆大厅是816工程中最大的洞室,高达79.6米,总共上下9层,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洞体内部则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异常坚固,可以抵御5000吨级原子弹的地面打击,即便发生8到10级地震也不能将它摧毁。
直到现在,核反应堆大厅内的第8层,仍保留着专门用于烧制核原料的“锅底”。9层楼的主控制室,则至今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但它们却都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战士们习惯将洞体称作“房间”,类似这样的“房间”,山里共有大小18个,掏出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李发立记得,1973年8月中旬的几天,全体官兵集中进到山洞里学习,“3万多人,一个洞都没坐满”。
如今的靳文国早已离开了工作岗位,是建峰集团内为数不多的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工程师之一,对于“816地下核工程”,他的评价只有“伟大”二字。“816地下核工程”已在2002年解密,他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一工程,“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816工程”开放的消息发布后,现为洛阳周公研究会副会长的李发立,与百余名当年参建工程的老战友故地重逢,第一次近距离探访他们亲手建造的庞大“核洞”。许多年前,他们从洛阳登上军列,被拉到这座不知道名字的大山里,与数万名年轻士兵一起,夜以继日地开山凿洞。
1972年冬天,18岁的李发立告别家乡,从洛阳参军入伍。“接兵的还是第一野战军,但政审时却换成了中央军委特种工程兵部队,代号8342。”李发立当时十分兴奋,因为他听说保卫×××和×××的是8341部队,便幻想“8342跟8341就差一个数字,两支部队是不是兄弟关系?”
在军列上的4天4夜,李发立憧憬着北京的景象,然而火车却开到了重庆,部队驻扎在了大山里。直到很多年后,李发立才知道那座山叫金子山,那个镇叫白涛镇。它们“因建‘816’曾经在地图上消失了几十年”。李发立所在部队驻扎的山坡上,到处插着“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标牌,山上植被茂密,“居民都迁移到了别处,方圆几十公里内都没有老百姓。”大家都很纳闷:8342部队来这里做什么?
李发立来到白涛镇的时候,作为中国核工业建设人才的靳文国已经在这里待了6年。这里被称作“816地下核工程”,是1966年周恩来批准建造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816工程”一度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靳文国先于大部队抵达白涛镇,“当时的方针是要进洞,所以我们要进行勘测。这么大的洞,世界上谁也没有打过,怎么打洞成了最大的困难。”经过前期的勘测,靳文国等人测算的结果是,“要挖上百万立方石头”。这么庞大的工程已经超出大家的想象,于是“816地下核工程”请来了专业的“打洞公司”上阵,但是以“打洞公司”当时的实力,公司负责人预测“至少要挖20年”。
于是,一个师的工程兵随即进驻,几乎在一夜之间,四川省涪陵市这个偏僻的山区涌入了2万多士兵。1967年,816核军工洞开工。工程前期由工程兵开山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进行厂房建设,前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后来,许多名人的家属也陆续来到“816”,“有廖承志的儿子,有邢燕子的弟弟,还有华罗庚的亲家,他们的出现让大家倍感荣幸。”
靳文国还记得,“搞好三线建设,让×××睡个好觉”是“816地下核工程”当时的一句口号。作为技术人员,他每天负责检查工程质量,“工程兵的工作实在太艰苦了,当时洞里又闷又热,空气根本不流通,除了必须要戴的安全帽,工程兵经常只穿着一条裤衩,手持风镐在山洞里拼命作业。金子山的石头非常硬,对军工洞的质量而言是件好事,而对打眼、放炮的工程兵而言,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噩梦。”
“我参军时工程基本到了扫尾阶段。”李发立回忆,由于采取的是分层施工,他们在洞内干活时,头顶经常响起开凿洞体的隆隆炮声。“这么大的工程,发生事故在所难免,打眼、放炮,作业面垮塌,仅主反应堆大厅的挖掘工作就牺牲了50多名战士,挖洞的8年时间中,近百名将士献出宝贵生命,平均年龄不足21岁。”
1972年冬的一天,李发立的战友陈先升在干活时不慎掉进一个3米多深的大水坑,牺牲时才19岁。当时战士们用“五面石头夹一块肉”来形容洞里的工作:五面石头是指坑道内上下左右和作业面都是岩石,而肉就是指战士们的身体。
这次重返“816”,李发立站在陈先升的墓碑前,失声痛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掏出随身带的青稞酒,洒向墓碑。
在白涛镇的8年间,李发立只有一次受上级指派短暂离开过,其余时间都在大山里“挖洞”。“成都军区在山体周围设置了一个警卫团,主要是防止敌特进来破坏,当然也担负看管参建战士的军事任务,以免对外泄露任何有关‘816’的信息。”李发立回忆,当时部队出版着一份《工程兵报》,有些内容涉及816。“所有参与编撰报纸的人都受到严格的保密教育,任何人不能私自将报纸带出洞。”战士间曾流传过这样一种说法,在重庆的敌特眼里,这份报纸比黄金还要珍贵,“一张能卖5000元人民币”。
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地下核工程”在即将竣工前夕宣告停工。原先非常热闹的军工洞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时任基建处长的靳文国因为最了解洞内情况,被领导留下维护洞内设备。
靳文国的手下一共只有十几个人,而维护洞体的叠加长度却近20公里。那些日子他们非常害怕洞内的电力照明突然发生故障,“每次巡视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没有照明,人肯定会迷路,丧命都有可能。我们每天进出洞都清点人数,生怕走丢一个。”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军工洞体”部分解密。时隔多年,李发立才得知他们当年参建的01洞,就是眼下开放的816主体工程——核反应堆大厅。核反应堆大厅是816工程中最大的洞室,高达79.6米,总共上下9层,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洞体内部则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异常坚固,可以抵御5000吨级原子弹的地面打击,即便发生8到10级地震也不能将它摧毁。
直到现在,核反应堆大厅内的第8层,仍保留着专门用于烧制核原料的“锅底”。9层楼的主控制室,则至今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但它们却都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战士们习惯将洞体称作“房间”,类似这样的“房间”,山里共有大小18个,掏出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李发立记得,1973年8月中旬的几天,全体官兵集中进到山洞里学习,“3万多人,一个洞都没坐满”。
如今的靳文国早已离开了工作岗位,是建峰集团内为数不多的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工程师之一,对于“816地下核工程”,他的评价只有“伟大”二字。“816地下核工程”已在2002年解密,他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一工程,“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军事
-
-
- 猎杀巴格达迪的美国军犬爆红!一只同类犬,价格等于一辆保时捷
- 作者:石江月 由于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只美国军犬,并颁发给这只军犬一枚勋章,使得这种军犬在国际上爆红。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军犬的价格飙升,甚至已经达到了一辆豪华跑车的价格。 这只军犬是参
- 石江月
-
-
-
- 美国官员刚说完中国武器不行“坏消息”就来了
- 来源:环球时报 原标题:美国官员刚说完中国武器不行,“坏消息”就来了 中国装备到底行不行?这回,美国口径不统一了。 今日南华早报的报道称,10月31日,在和有意购买美国武器的潜在客户谈话时,美国国务院
- 中国经济网
-
-
-
- 中东局势濒临失控,埃尔多安不死心硬要挑起战争,不给普京面子
- 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攻势,令俄罗斯非常不满。为此,埃尔多安主动与普京举行会晤,就叙利亚停火共同商讨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但是,当前的土耳其军队依然在叙利亚境内停留,发生冲突的风险依然很高。 今日俄罗斯近日报道
- 绝对军视
-
-
-
- 全面战争已无法避免,埃尔多安不再隐藏野心,发动大规模炮击空袭
- 在美国和土耳其之间的停火协议到期后,俄罗斯和土耳其两国达成了为期150小时新的停火协议,土方答应停火,但要求库尔德武装在150小时期限内从安全区内离开,如今随着俄土之间的停火协议到期,库尔德武装也已经
- 绝对军视
-
-
-
- 中国军队133金,美国军队0金,为何差距如此悬殊?国防部回应了
- 今年在我国武汉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已经于上个月月底圆满闭幕,作为一个在武汉工作的湖北人,小编还是非常能感受到军运会给武汉带来的变化的,比如地铁轻轨上出现了军运会主题的贴纸,街坊邻居们热烈谈论军
- 军事评论
-
-
-
- 美批准升级日F-15战机 98架战机需花费45亿美元
- 外媒称,美国国务院已批准日本提出的对将近100架F-15“鹰”式战斗机进行升级的请求,这为日本提升其迅速老化的战斗机机群的性能铺平了道路。据估计此次升级的费用在45亿美元左右。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
- 参考消息
-
-
-
- 蔡当局又来背锅了!买的F-16比F-35还贵,还要百般狡辩矢口否认
- 蔡英文 台湾“立法院”通过新式战机采购特别条例后,当局火速排入议程通过2500亿元新台币战机采购特别预算案,结果传出美F—35战机大降价,裸机比F—16V还便宜。蔡英文当局被嘲讽又当了冤大头。中国国防
- 国防时报排头兵
-
-
-
- 朱德与哪位国民党大员一见如故生死相交
- 未曾见面协同抗战 1937年9月,日军大举进攻山西,阎锡山紧急吁请蒋介石派兵增援。10月2日,蒋介石命卫立煌率军驰援晋北,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进驻军事重镇忻口,布阵抗敌。当时,中国军队在长达五六十里
- 湄潭检察
-
-
-
- 美国强占油田,为何叙利亚与俄罗斯束手无策?军情观察
- 今天的军情观察之“谈兵论战”我们将一起关注:【美国强占叙利亚东北部地区油田,为何叙利亚与俄罗斯束手无策?】【美国再次宣布击毙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最高头目一号接班人,美军突然发力打击伊斯兰国所为哪般?】今天
- 荔枝新闻
-
-
-
-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解密:两万特种兵挖了八年
- 2010年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以旅游景点的身份对外开放。这条消息的发布,让一项与世隔绝长达40多年的中国涉核绝密军事工程,迅速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19
- 重庆党史
-
-
-
- 朝鲜国防科学院进行超大型火箭炮试射
- △图片来源:朝中社 据朝中社11月1日报道,朝鲜国防科学院10月31日下午又一次进行超大型火箭炮试射。报道称,朝鲜国防科学院组织进行此次试射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超大型火箭炮的连续射击系统的稳定性。朝鲜最高
- 央视新闻
-
-
-
- 中国人称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但是他们怎么称呼中国人呢?
- 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大家都很熟悉,两国往来也很密切,我的学生中间也有不少来自俄罗斯。在黑龙江地区两国人民交往甚密,尤其是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两国商品也是互通有无,两国的人民甚至生活在一起,而对于俄罗斯
- 小渔教老外
-
-
-
- 2枚火箭弹飞来,美大使馆传来巨响,致1死1伤,给美军提了个醒
- 近段时间,美国在中东战场上可以说是进退两难,由于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展开了代号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打击当地的库尔德武装,为了不陷入这场冲突之中,美国选择了从叙利亚撤军,但接着土耳其与俄罗斯达成了停
- 大国洞察力
-
-
-
- 功高震主杨宇霆,手起刀落张学良——杨宇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杨宇霆,原籍宋道口镇代岭村,原名玉亭,字麟阁(又作邻葛)。祖父杨正荣于清同治年间携眷逃荒关外,在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落户。父杨永昌,母亲张氏,以开大车店为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
- K哥教你些不知道的事
-
-
-
-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为何只有七个同意瓜分中国?美国为何拒绝
-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岁月的变迁换来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兴衰,只是这历史长河中一条小小的支流,有多少人为了王位而最终丢掉自己的性命,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的登台,脚下踩得却是无数人的尸
- 匠心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