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提出闪电航母,每艘搭载20架F-35B,9艘两栖攻击舰都要改造
  • 来源:深蓝舰闻
自从垂直/短距起落(STOVL)飞机被发明以后,美国海军就在尝试让两栖攻击舰搭载更多的固定翼舰载机,让两栖攻击舰扮演更多航母的角色。今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部长理查德.斯宾塞在布鲁斯金斯学会上就提到了发展“闪电航母”的计划,即在一艘两栖攻击舰上搭载20架F-35B隐身战机。2018年3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21战斗攻击中队(VMFA-121)的F-35B战机就在“黄蜂”号(LHD-1)两栖攻击舰上进行作战部署。目前黄蜂级的“埃塞克斯”号(LHD-2),美国级首舰“美国”号(LHA-6)均已经部署F-35B攻击中队。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其中“埃塞克斯”号上的F-35B于2018年9月在阿富汗完成了首次作战任务,这也是F-35进入美军服役以来的首次实战记录。F-35B的出现解决了过去STOVL飞机在两栖攻击舰上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低、滞空时间短的问题,但传统的两栖攻击舰毕竟不是为搭载固定翼舰载机设计。尤其是对F-35B这样的隐身战机而言,两栖攻击舰机库对隐身战机的保养等级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另外为了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两栖攻击舰上还要搭载装甲车辆、气垫登陆船、重型直升机等,这都限制了两栖攻击舰的机库容量。以“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为例,其所搭载的F-35B数量为10架。最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前3艘取消了坞舱设计,机库容量有了一定提高,首舰“美国”号搭载的F-35B数量就提升到13架。目前“美国”号和部署在该舰的VMFA-122中队就担负起“闪电航母”的测试工作,它们除了要对两栖攻击舰搭载更多固定翼舰载机进行评估以外,还要对舰载机在两栖攻击舰上的出动架次、回收率、甲板作业周期等数据进行详细评估。相比于10万吨级的航母,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在实战中用途要广泛的多。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为了解决前线的火力支援问题。美国海军就调集了4艘两栖攻击舰,以牺牲部分直升机运输能力为代价,每艘航母均携带了20架AV-8B“鹞式”战机,有效支援了联军的突袭行动,当时这些两栖攻击舰就被称为“鹞式航母”,而如今搭载F-35B“闪电”战机的两栖攻击舰就被称为了“闪电航母”。AV-8B另外从成本方面考虑,也有发展“闪电航母”的可行性。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单艘造价就高达130亿美元,而建造一艘两栖攻击舰仅需要30亿美元。并且F-35B属于第四代隐身战机,20架F-35B的战力远超同吨位的航母。F-35C在作战半径上比F-35B有优势不过“闪电航母”只是作为美国海军作战的一种补充,与十万吨级的重型航母相比,无论是出动架次还是作战半径,两栖攻击舰均远不如正规航母,另外两栖攻击舰还缺乏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无法独立作战。未来美军的作战仍然是以航母编队为核心,但如果是中等强度规模的局部战争,搭载一定数量F-35B的两栖攻击舰都能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美国海军已经决定对现役的9艘两栖攻击舰进行改造,未来这些两栖攻击舰都能携带一定数量的F-35B战机,缓解大型航母任务繁重的局面。更多全球海军资讯 请关注深蓝舰闻

军事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