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机遇促进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中应用
- 来源:智安物联网
经过近3年发展,NB-IoT在物联网业界已深入人心,三大运营商已建成超过90万NB-IoT基站,并在消防、公用事业、电动自行车防盗、智能门锁等领域有了规模化的应用。不过,业界更多聚焦的仍然是一些政策驱动的领域,而广阔的消费级应用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蓝海市场。在规模化示范效应初显的背景下,探索NB-IoT在消费物联网中的应用、促进消费级行业与NB-IoT产业链的融合很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NB-IoT确实给消费物联网在体验、数据有效性、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当然业界仍需在各方面推动这一条件的成熟。
三大机遇促进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中应用消费物联网新蓝海,网络技术为其注入新动力在过去多年发展中,政策驱动的物联网应用快于产业驱动的物联网应用和消费驱动的物联网应用,不过,政策驱动的应用并不应该成为常态化,最终仍然要回归产业驱动和消费驱动。随着各类技术的完善和市场教育的推进,消费物联网的市场正在开启。根据艾瑞咨询和小米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全球消费级物联网硬件销售额由2015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800多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0%。由于各类元器件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连接正在成为各种消费产品的标准功能,预计2022年消费物联网硬件将达到1.5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1%。其中,中国的消费级物联网硬件销售额预计2022年超过3000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另外,消费级物联网市场集中度低,各公司以连接设备计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2%,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将消费物联网分为以下类别:◆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可穿戴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智能灯、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等)◆医疗保健(血压监测仪、多参数监视器、可穿戴注射器等)◆家庭自动化(智能恒温器、烟雾传感器、IP摄像机、智能锁等)◆车联网(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视频监控◆其他这一分类不一定能够涵盖所有消费物联网的应用,但基本都可以嵌入无线通信功能。以消费电子为例,无线技术的变化,给消费电子的变迁注入了强大驱动力,比如此前的随身听、MP3作为主流消费电子产品,而无线通信的发展,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主流的消费电子产品,而未来基于无线通信物联网设备有可能成为新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全球50%以上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中国制造,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有着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NB-IoT若能与消费电子实现融合,则会形成比产业物联网发展速度更快的规模化市场。NB-IoT带给消费物联网三个机遇在过去十多年中,大量企业在消费物联网领域进行探索,对于消费物联网终端,大多采用的是短距离通信方式。近两年来,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用广域通信替代短距离通信的趋势,传感器厂商也在不断开发支持NB-IoT、LoRa等广域通信的传感器。就NB-IoT的特点以及一些落地案例来看,该技术已经给消费物联网带来三方面机遇。1、简化连接,用户体验的提升大量的消费物联网产品虽然有专门的手机APP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操控,但由于终端采用短距离连接方式,终端数据必须先集中到本地各种中枢设备上,再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至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数据上传。中国电信物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一次演讲中以智能家居终端为例,若采用以往WiFi、Zigbee等短距离连接的无线方案,则终端数据要达到智能家居平台过程中需要经过中继、网关、路由、光纤猫等各类中间设备,多跳至运营商网络中,最后再传输至智能家居平台中进行数据处理;而采用蜂窝网络的方案,则智能家居终端仅需一跳通过运营商网络即可直达智能家居平台。多跳和单跳相比,带来的不仅仅是中间设备的减少从而减少部署复杂性,还有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智能家居终端必须与手机、路由器或者转换网关等之类的中间设备进行配置才能实现连接,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为智能家居终端配置网络连接有很大难度,需要专业人员配置。而采用NB-IoT连接方式,终端开箱上电后即连接至运营商网络,和手机开机后联网同样简单,背后所有配置都无需用户动手。因为配置的问题,给用户带来很差体验,而消费级产品更加注重体验,那就一定不会形成普及。2、提升联网和数据的有效性市场调研公司GfK去年发布报告显示,国内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智能化比重从2015年不足5%快速上升至2017年底的30%,也就是说30%新出售的大家电已配置通信模块、APP等智能化装置。各家电厂商已将很多产品的智能化作为标配,这一比例预计还会继续快速上升。然而,此前大量嵌入WiFi模块的家电产品在出售后联网率非常低,多位做家电智能化方案的人士均暗示,嵌入WiFi模块的智能家电和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仅有不到5%的设备形成有效连接。虽然目前WiFi模块及其智能化方案成本非常低,但绝大多数用户并不连接和开通,让这一方案形同虚设,也浪费了家电厂商的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电厂商希望通过连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但有效连接比例非常低,并不能采集到有效数据,这一目的也达不到。广域网络形成的有效连接远远高于局域网络,有些场景中甚至能达到90%以上的有效连接。因此,当前不少厂商开始考虑用广域网络模块替换WiFi模块,采用NB-IoT后,由于无需复杂配置,联网率高,而且厂商可以便捷地获取家电相关感知数据。类似的,其他消费级物联网产品若能形成同样的场景,也可能会开启用NB-IoT对WiFi的替换。3、对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支持目前已成功实施的NB-IoT消费类产品中,不少是为相关行业B2B2C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提供了强大助力。当商业模式闭环能够形成时,基于NB-IoT消费级应用就顺理成章地落地了。以海尔正在全国各地推动的海享租模式为例,该模式是为高校学生宿舍中免费安装空调、洗衣机,并提供租赁服务,通过收取使用费实现投资回报,这一方式的投资回报率较高。此前相关运营厂商对未联网家电开展租赁服务,发现各种收款、退款的工作量和纠纷,以及各种盗用家电的操作,形成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在此后通过WiFi进行联网后,依然存在此前很多问题。当NB-IoT空调、洗衣机应用后,由于可以方便进行远程监测和操作,加上线上支付的使用,此前各类高运营成本的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支撑起一个典型的B2B2C多赢的商业模式。无独有偶,近年来各类赛事中的人员跟踪、家庭用户宠物跟踪,以及各类公共场所中共享类智能设备,在NB-IoT的加持下有了新的商业模式。各方努力去推动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成熟NB-IoT在消费级市场有广泛应用,但并不代表条件已完全成熟,业界仍需多方面努力去完善各类条件。首先还是需要打造一张NB-IoT精品网络。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网络基础设施功不可没,一张无处不在、深度覆盖的蜂窝网络提供保障。同样,消费级产品位于人员活动的各个场所,一定需要类似于传统蜂窝网络一样的深度广度覆盖。实际上,虽然消费级产品更多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理论上来说做到与4G网络一样对于人口密集或人员活动地的覆盖就能够达到网络覆盖要求,但是相当一部分物联网终端安装于固定位置,比如空调、烟雾报警安装在天花板上、门锁在大门上等,在网络信号有盲区时并不能像手机那样自行去找信号,因此对于网络测试、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其次,产业链上游需要各类成熟技术来配合下游终端、应用的开发。例如,大量消费级物联网终端需要更小的体积、更长的续航时间,产业链上游很多环节技术提升可以为这些需求打下基础,包括eSim在消费类终端的普及、柔性电池技术的完善;又如,消费类物联网终端也需要一定的移动性和位置信息,NB-IoT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定位、小区切换功能,并形成可以商用的方案。再次,在上游努力下,下游终端和应用主体也需要更多参与到NB-IoT的各类产品开发、商用示范、市场推广中,广泛发动传统消费类厂商和行业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其在消费者中的普及。
三大机遇促进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中应用消费物联网新蓝海,网络技术为其注入新动力在过去多年发展中,政策驱动的物联网应用快于产业驱动的物联网应用和消费驱动的物联网应用,不过,政策驱动的应用并不应该成为常态化,最终仍然要回归产业驱动和消费驱动。随着各类技术的完善和市场教育的推进,消费物联网的市场正在开启。根据艾瑞咨询和小米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全球消费级物联网硬件销售额由2015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800多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0%。由于各类元器件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连接正在成为各种消费产品的标准功能,预计2022年消费物联网硬件将达到1.5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1%。其中,中国的消费级物联网硬件销售额预计2022年超过3000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另外,消费级物联网市场集中度低,各公司以连接设备计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2%,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将消费物联网分为以下类别:◆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可穿戴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智能灯、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等)◆医疗保健(血压监测仪、多参数监视器、可穿戴注射器等)◆家庭自动化(智能恒温器、烟雾传感器、IP摄像机、智能锁等)◆车联网(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视频监控◆其他这一分类不一定能够涵盖所有消费物联网的应用,但基本都可以嵌入无线通信功能。以消费电子为例,无线技术的变化,给消费电子的变迁注入了强大驱动力,比如此前的随身听、MP3作为主流消费电子产品,而无线通信的发展,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主流的消费电子产品,而未来基于无线通信物联网设备有可能成为新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全球50%以上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中国制造,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有着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NB-IoT若能与消费电子实现融合,则会形成比产业物联网发展速度更快的规模化市场。NB-IoT带给消费物联网三个机遇在过去十多年中,大量企业在消费物联网领域进行探索,对于消费物联网终端,大多采用的是短距离通信方式。近两年来,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用广域通信替代短距离通信的趋势,传感器厂商也在不断开发支持NB-IoT、LoRa等广域通信的传感器。就NB-IoT的特点以及一些落地案例来看,该技术已经给消费物联网带来三方面机遇。1、简化连接,用户体验的提升大量的消费物联网产品虽然有专门的手机APP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操控,但由于终端采用短距离连接方式,终端数据必须先集中到本地各种中枢设备上,再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至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数据上传。中国电信物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一次演讲中以智能家居终端为例,若采用以往WiFi、Zigbee等短距离连接的无线方案,则终端数据要达到智能家居平台过程中需要经过中继、网关、路由、光纤猫等各类中间设备,多跳至运营商网络中,最后再传输至智能家居平台中进行数据处理;而采用蜂窝网络的方案,则智能家居终端仅需一跳通过运营商网络即可直达智能家居平台。多跳和单跳相比,带来的不仅仅是中间设备的减少从而减少部署复杂性,还有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智能家居终端必须与手机、路由器或者转换网关等之类的中间设备进行配置才能实现连接,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为智能家居终端配置网络连接有很大难度,需要专业人员配置。而采用NB-IoT连接方式,终端开箱上电后即连接至运营商网络,和手机开机后联网同样简单,背后所有配置都无需用户动手。因为配置的问题,给用户带来很差体验,而消费级产品更加注重体验,那就一定不会形成普及。2、提升联网和数据的有效性市场调研公司GfK去年发布报告显示,国内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智能化比重从2015年不足5%快速上升至2017年底的30%,也就是说30%新出售的大家电已配置通信模块、APP等智能化装置。各家电厂商已将很多产品的智能化作为标配,这一比例预计还会继续快速上升。然而,此前大量嵌入WiFi模块的家电产品在出售后联网率非常低,多位做家电智能化方案的人士均暗示,嵌入WiFi模块的智能家电和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仅有不到5%的设备形成有效连接。虽然目前WiFi模块及其智能化方案成本非常低,但绝大多数用户并不连接和开通,让这一方案形同虚设,也浪费了家电厂商的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电厂商希望通过连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但有效连接比例非常低,并不能采集到有效数据,这一目的也达不到。广域网络形成的有效连接远远高于局域网络,有些场景中甚至能达到90%以上的有效连接。因此,当前不少厂商开始考虑用广域网络模块替换WiFi模块,采用NB-IoT后,由于无需复杂配置,联网率高,而且厂商可以便捷地获取家电相关感知数据。类似的,其他消费级物联网产品若能形成同样的场景,也可能会开启用NB-IoT对WiFi的替换。3、对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支持目前已成功实施的NB-IoT消费类产品中,不少是为相关行业B2B2C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提供了强大助力。当商业模式闭环能够形成时,基于NB-IoT消费级应用就顺理成章地落地了。以海尔正在全国各地推动的海享租模式为例,该模式是为高校学生宿舍中免费安装空调、洗衣机,并提供租赁服务,通过收取使用费实现投资回报,这一方式的投资回报率较高。此前相关运营厂商对未联网家电开展租赁服务,发现各种收款、退款的工作量和纠纷,以及各种盗用家电的操作,形成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在此后通过WiFi进行联网后,依然存在此前很多问题。当NB-IoT空调、洗衣机应用后,由于可以方便进行远程监测和操作,加上线上支付的使用,此前各类高运营成本的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支撑起一个典型的B2B2C多赢的商业模式。无独有偶,近年来各类赛事中的人员跟踪、家庭用户宠物跟踪,以及各类公共场所中共享类智能设备,在NB-IoT的加持下有了新的商业模式。各方努力去推动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成熟NB-IoT在消费级市场有广泛应用,但并不代表条件已完全成熟,业界仍需多方面努力去完善各类条件。首先还是需要打造一张NB-IoT精品网络。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网络基础设施功不可没,一张无处不在、深度覆盖的蜂窝网络提供保障。同样,消费级产品位于人员活动的各个场所,一定需要类似于传统蜂窝网络一样的深度广度覆盖。实际上,虽然消费级产品更多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理论上来说做到与4G网络一样对于人口密集或人员活动地的覆盖就能够达到网络覆盖要求,但是相当一部分物联网终端安装于固定位置,比如空调、烟雾报警安装在天花板上、门锁在大门上等,在网络信号有盲区时并不能像手机那样自行去找信号,因此对于网络测试、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其次,产业链上游需要各类成熟技术来配合下游终端、应用的开发。例如,大量消费级物联网终端需要更小的体积、更长的续航时间,产业链上游很多环节技术提升可以为这些需求打下基础,包括eSim在消费类终端的普及、柔性电池技术的完善;又如,消费类物联网终端也需要一定的移动性和位置信息,NB-IoT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定位、小区切换功能,并形成可以商用的方案。再次,在上游努力下,下游终端和应用主体也需要更多参与到NB-IoT的各类产品开发、商用示范、市场推广中,广泛发动传统消费类厂商和行业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其在消费者中的普及。
数码
-
-
- IoT家居,让科幻不再是科幻
- 5G时代到底能带来什么变革?这是各大科技媒体仍在仰望和争论的问题。无需质疑的是,5G时代必将带来物联网IoT的极大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飞速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推动力,这幅曾经在20年
- 36氪
-
-
-
- 扒一扒红旗HS5的智能标签
-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汽车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完全可以把TA当做你的贴身管家生活伙伴,想你所想,强大的功能给予车主更精彩的汽车生活。 当下,红透汽车市场的红旗HS5就是这样一款车,“智能”是T
- 菏泽兴邦红旗体验中心
-
-
-
- 599元还能自发电,nokelock智能门锁击穿行业底价
-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门锁也开始逐步走进消费者的生活。5 月 15 日,全球领先的物联锁企业 nokelock在北京发布了两款智能门锁新品,分别为nokelock X1 自发电锁
- 科技随笔
-
-
-
- 智能家居迈入2.0时代,一体化服务成为关键
- 华为计划推出全球首款5G电视的消息牵动着各家传统电视厂商的神经,谷歌2019 I/O开发者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强调“帮助服务大家”的终极使命中,智慧家居成为越来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毋庸置疑,智能家居已经
- 数智网
-
-
-
- 为什么说WiFi是智能家居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协议
- 在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等市场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智能家居的市场需求正在稳步增长。成熟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多,应用到的无线协议标准也是各有优势,那么,本篇的关键来了,为什么说WiFi是智能家居应
- 天工测控
-
-
-
- 科大讯飞携手德国摩根发布智能语音面板、智能闹钟
-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兴起和产品的普及,家庭中添置的智能单品越来越多,因此智能连接和控制类产品作为家居联动的一环也显得格外重要。5 月 13 日,科大讯飞联合德国摩根发布了智能语音面板和智能闹钟。两款产品
- 深圳湾
-
-
-
- 【明星企业秀Ⅵ】智轩科技将亮相2019 ISHE深圳智能家居展
- 【乐智网|lezhiot.com 讯】近日,乐智网从ISHE组委会获悉,2019 ISHE深圳国际智能建筑电气&智能家居博览会(简称ISHE 2019)将于7月30日—8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1、7、8
- 乐智网
-
-
-
- 谁会成为当下智能锁行业新的独角兽?
- 最近,走访了多家智能锁企业,与智能锁人聊了许多关于行业现状和趋势的问题。大多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锁行业看似很美好,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苦哈哈”的行业。 走了20多家企业下来,笔者的感受是“三不多,三不少”
- 智安物联网
-
-
-
- 智能家居痛点之争,谋求未来发展机遇
- 近几年,从智能插座开始,空调、冰箱、电饭煲都开始陆续联网,引领用户走进智能家居时代,但是高喊了几年的智能家居大爆发却迟迟没有出现。据调查,201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65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呈现爆
- 电子工程世界
-
-
-
- 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家庭三个阶段解析变化
- 智能家居这个概念,从比尔盖茨的豪宅说起,至今已经有二十余年。不同于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生领域,智能家居可谓“长盛不衰”,每年都有一些新噱头出现。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出现,智能家居顺势变
- 中电网
-
-
-
- 全宅智能家居系统介绍及应用(值得收藏)
- 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引入,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智能家居的落地,家作为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空间,自然成为智能化应用最接气、最简单的突破口。而家庭智能化设备种类多、功能全、覆盖广、联系紧,家庭
- 华幄智能家居陈总
-
-
-
- 全宅智能家居系统介绍及应用(值得收藏)
- 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引入,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智能家居的落地,家作为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空间,自然成为智能化应用最接气、最简单的突破口。而家庭智能化设备种类多、功能全、覆盖广、联系紧,家庭
- 华幄智能家居陈总
-
-
-
- 美的将发力智能家居:明年要把全部家电产品智能化
- 【CNMO新闻】相信各位对美的应该不陌生,作为国内知名家电厂商,美的在空调、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方面均有不错的成绩。今天下午,美的集团董秘江鹏在美的集团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表示,美的集团
- 手机中国
-
-
-
- 三大机遇促进NB-IoT在消费级物联网中应用
- 经过近3年发展,NB-IoT在物联网业界已深入人心,三大运营商已建成超过90万NB-IoT基站,并在消防、公用事业、电动自行车防盗、智能门锁等领域有了规模化的应用。不过,业界更多聚焦的仍然是一些政策驱
- 智安物联网
-
-
-
- 聚焦智能安防和生态服务 华强智能家居沙龙系列活动第二期圆满收官
- AI+安防是人工智能技术商业落地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主赛道之一,门禁、摄像头、智能锁等智能设备均可与大数据、云服务相连接,实现功能产业向智能产品的升级,智能安防在智能家居的权重越拉越大,市场呈现欣欣向
- 数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