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女童上厕所“掏来掏去”,只因宝爸不自觉,一周后紧急送医
  • 来源:育儿须知
文|秘籍君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之前我曾见过爷爷带大的孩子,端茶杯的姿势都与老人家如出一辙,看得旁人好笑不已。只是,有些行为模仿起来是逗乐,有些行为却可能伤到孩子自身。不久前,我曾看到一条新闻,内容讲述了3岁女童因为模仿宝爸上厕所,总是在小裤裤内“掏来掏去”,最终导致隐私部位发炎的事。当事人宝爸很尴尬,据说因为在家比较自由,上厕所经常不关门,三岁的小女儿正处于喜欢模仿的阶段,每每看到爸爸的行为就会不由自主开始模仿,结果一周后,女童就出现了红肿过敏等情况,被紧急送医。医生得知原因后非常无语,严肃告知女童父母,孩子的小手看上去干净,其实上面布满了病菌,平日里不要随便碰触隐私部位。此外,孩子两岁以后开始萌发自我意识,性别意识也该在三岁前培养好,女童父母不仅是行为上不合格,性别意识培养方面也存在失格。▲性别意识的概念:“我是女孩子,不能进男厕所。”这是我看到的一条新闻,说话的是一名年仅两岁的女宝,据说是跟着宝爸一起逛公园,中间宝爸忍不住想上厕所,但又担心女儿的安全,就要求女儿跟着一切去,反正才两岁,什么都不懂。奈何女宝非常坚持,死活不肯进男厕所,最后还跟爸爸吵了起来,其中就说了这句话。后来,这件事就以正面教材的形象进入互联网,成为育儿专家们的教学案例,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女宝性别意识的鲜明,一看母亲就有好好教育。那么,性别意识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便是让孩子认识到男女有别。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性别意识在三岁左右出现,父母应结合性教育进行积极引导,避免孩子弄错自己的性别。在大人眼中,性别是天然的,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便被标上了男或女。但在孩子眼中,性别意识是要后天培养的。《社会行为学》中曾提到过,孩子先有行为,再有意识,这意味着孩子会根据身边人的行为举止来判断自己的性别。前文中提到的三岁女童“掏来掏去”的行为便是错误的性别意识展现,她之所以出现这种行为,要么是误会自己的是男孩子,要么是不清楚爸爸是男孩子,误以为男孩可以做的行为,自己也可以做。宝爸的错误在于没有制止女儿的行为,让孩子无法整合自己行为中的对错,以至于做出了不符合性别的行为。事实上,家长培养性别意识的方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在孩子做出适合性别的行为时给予鼓励,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及时反思。▲性别意识对孩子的影响: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家乐乐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在班上很注意保护小女孩的自己的儿童安全。说来好笑,因为家中是男宝,婆婆还嫌我大惊小怪,直到我把儿童受到侵害的案件数据给她看,这才知道原来男宝受害占据极高,从那以后,婆婆就不再拐角在性别意识方面的教育了。据我所知,性别意识较高的孩子从小懂得男女有别,更懂得尊重异性,保持合适的距离。以我家乐乐为例,他几乎不会在小姑娘面前换衣服,也少有在幼儿园调皮捣蛋掀小姑娘裙子,明白这是不礼貌的。这种举动看上去是对他人的保护,也在保护着乐乐自己,起码我永远不用担心他遇到陌生人会被骗走,也清楚自己哪些身体部位不能让任何人碰触。②明确性别所属的行为特征专家总是在不停呼吁,中国男性缺乏阳刚气概,男孩危机即将到来。这种口号一方面是因为性别刻板印象化带来的偏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性别意识培养不到位。说白了,孩子的性别意识要从小建立,只有性别意识明确,孩子才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虽然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但若是一名男童每天涂脂抹粉抱着洋娃娃去上学,就很容易被误会是女孩;反之,一个女童每天上厕所都掏来掏去,一样是不得体的新闻。综上,身为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性别与行为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大家认为呢?

育儿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