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孩子看病,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这4点很关键!
- 来源:育学园
01—带孩子就诊如何和医生高效沟通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师电子化注册系统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我国拥有儿科医师23万名,相当于每千名孩子拥有0.92名儿科医生。
例如:"腹痛、腹泻1小时"。"咳嗽、低热1周"等。”“下午4点孩子开始肚子疼”。不要用很笼统的语句来描述,例如"孩子一直在发烧"、"我下班回家孩子就喊肚子痛"。体温如果在家测过体温,要说明是什么时候测的,共测过几次,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是多少。尽量精确到具体数字。
另外,要说明孩子发烧时有没有抽搐、身上有没有出疹子等其他症状。如果服用退烧药,要说明用药后的体温是多少。
大小便如果孩子拉肚子,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大便的次数;
大便的量有多少;大便的性状(如稀水样、米汤样、蛋花汤样);
大便的性质(如黑便、黏液便、脓血便);
粪便的味道(有没有腥臭、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
孩子的状态孩子神志是否清楚,有没有烦躁不安、哭闹、嗜睡、昏睡的现象;
如果孩子是腹痛、腹泻,要明确指出腹痛的准确部位,疼痛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疼痛的程度。饮食和睡眠要说明孩子饮食的增减情况,间隔次数的变化,有没有饥饿感、饱胀感、厌食、停食等。说明孩子喝水情况(是口干舌燥而喝,还是总想喝水)。
睡眠时间,长还是短。睡眠的状态,是正常睡眠还是昏睡。2、理清思路说重点回答医生的问题时,要尽量具体并抓住重点描述。这一步,还涉及多个家长一起带孩子去看病的情况,谁做孩子病症的“主诉人”。尤其是婴幼儿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疾病缺乏经验,又无法亲身体验孩子的感受,可能描述会比较啰唆。就诊前,应该商量并汇总好孩子的病情信息,一位家长来表述病情,尽量客观全面。如有遗漏,其他家长再做补充。3、不要说自己的猜测看病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医生咳嗽、流鼻涕的时间和程度,而不是告诉医生,孩子“感冒3天了”。孩子是不是“感冒了”,应该在检查病情之后,由医生来判断。4、不要遗漏家族病史在和医生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家族里有过敏、哮喘、高血压、心脏病或者糖尿病史,也可以适当把信息提供给医生。5、问清用药细节用药剂型经医生给孩子开药后,需要问清楚用药剂量型,这涉及服药方法。比如缓释片或缓释胶囊,不可研碎给孩子服用,否则不良反应会加大好几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用药频率家长需要和医生问清楚用药的频率和药品通用名,不要过量服用。不要病急乱投医,带着孩子从不同医院开出好几种药,不同的药品名其通用名却可能是相同的,这样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用药时间用药时间需要和医生确认好,不要擅自停药。停药后可能出现症状反复,也需要和医生确认好。我们可以主动向医生提问:什么情况下需要复诊?具体用药方法是什么?(注意记录)在家里应该如何护理?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进行这项治疗是否有必要?如果不这样治疗会怎么样?
02—带孩子就诊的物品准备清单
平时可以准备一个就诊包,放好孩子一般需要用到的就诊物品。1、诊疗卡、社保卡等。2、适量的现金、手机。3、标本(大便、小便等):如果孩子拉肚子,请用塑料瓶等清洁容器装好标本带去医院化验。对于皮疹、咳嗽、呼吸的情况,可以在症状发生的时候拍下照片和视频,就诊时给医生看,更直观。4、如果是复诊,需要带上病历、检验报告、正在服用药物的清单以便医生参考。5、候诊时间可能很长,喝配方奶的孩子需要带上奶瓶、奶粉;喝母乳的孩子,妈妈也记得带哺乳巾,方便随时哺乳。6、水杯、毛巾、尿布、湿纸巾、垃圾袋等常用物品。7、备用的替换衣物,要选方便穿脱的款式,还有小毯子。8、可以带点安抚物,就诊时间长,医院噪杂,孩子容易烦躁情绪差。
03—心理准备
1、和孩子预演并解释看病过程如医生会掀开衣服摸摸小肚子,预先解释说明会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不致被陌生的情景吓坏。平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预习,提前告诉孩子医生会看孩子的嘴巴,孩子怎样张嘴配合。也可买一套医生玩具,和孩子玩下医生看病的游戏。医生检查孩子时,家长也要放松,尽量表现得平和,否则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也很紧张。对了,平时不要用“医生或护士来打针了!”吓唬孩子。2、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看病《小熊看病》《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以看病为主题的绘本,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们看病是怎么回事。平时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些绘本,就医的时候能更多争取孩子的合作。3、用玩具分散注意力拥挤的环境、打针的疼痛以及其他孩子的哭闹,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准备些孩子喜欢的玩具,及时分散注意力,能够减少孩子的不适。
育学园说
带孩子就医,尽管紧张和焦虑会让我们手足无措,但面对年幼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冷静。面对医生,我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代言人,单凭这份责任,就值得我们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对待孩子生病,我们也需要多一点耐心,相信孩子自身的能力,也要信任医生。相比之下,儿科医生的工作收入低,压力大,相信很多仍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满怀着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短短3个字,宝宝每天能说73遍,内涵惊人……
有激素!它测出激素药物残留,还被追捧当宝宝辅食
孩子烫伤,奶奶一个动作,全家反对,医生却点赞
育儿
-
-
- 大脑发育头3年,在家这样做让孩子更聪明!
- 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比如6个月翻身还不利索,快2岁了还只会说简单词语……对于这些问题,在排除了病理原因之后,其实是孩子发育有个体差异,要多给孩子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成长发育本身就是孩...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孩子的发育3岁前以营养为主,3岁后以生长激素为主?
- 答:不是一些读者留言说,抖音上很多博主都这样说,所以3岁以后睡前不能喝牛奶,以免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长高。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的生长过程,本质是人的组织细胞代谢、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受基因调控...
- drpei
-
-
-
- 权威解答:女性接种新冠疫苗需注意什么?转给身边的她→
- 近期关于女性接种新冠疫苗的一些问题引起热议备孕期间能接种吗?妊娠期间能接种吗?月经期间能接种吗?官方最新“接种问答”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育龄期女性可以接种吗?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 医聊家
-
-
-
- 恒牙长在乳牙后面?!去医院给孩子拔牙后,我才知道这些事儿……
-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石霖图片:《我的牙掉了》周末,小朋友正在啃鸡肉,突然说:“疼!肉夹到牙里了!”他自己抠了会儿,还嚷嚷疼。我看了牙齿外面,没什么异样,用手摸...
- 儿童心理课堂
-
-
-
- 幼儿园算数凑十法及破十法,很适合大班孩子学习!
- 学龄前宝宝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因此,对于数学的加减法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学习加减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家长不可以操之过急,慢慢从十以内的加法开始教起。今天为家长们介绍一下凑十法的学习...
- 幼儿园手工
-
-
-
- 龙老师原创视频|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
- 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烧纸不是迷信,而是对祖先的缅怀。关注“亲子作家龙春华”视频号,龙老师每天跟你分享一个家庭教育知识!不要小瞧这一分钟哦!带娃的烦恼,夫妻的难题,自我的成...
- 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
-
-
-
- 孕妈妈带“球”运动,请get这些运动秘籍!
- 关爱孕妈妈上周,小编向孕妈妈们分享了带“球”运动的多种好处,很多孕妈妈(包括关爱孕妈妈的准爸爸们)在后台留言,向小编咨询孕期运动适宜的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孕妈妈适合运动的时...
- 人卫健康
-
-
-
- 妊娠纹不是所有人都有,有这些表现的女性,孕期少添烦恼
- 作为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希望自己会是美丽的,都希望自己能有非常平滑的肌肤。可是,一旦怀孕之后,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尤其是妊娠纹,总是女人再不喜欢,它也不会随着女人的心意而不出现。比起孕吐、水...
- 杏妈说育儿
-
-
-
- 陪妈妈产检的孩子“火了”,惹网友羡慕:自己求来的二宝自己负责
- 文|好孕姐现在说起生二胎,很多人不愿意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生不起。而另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大宝的感受,担心委屈了孩子。所以,因为担心孩子不愿意、不接受,多少夫妻都默默放弃了生二胎的打...
- 好孕
-
-
-
- 带孩子看病,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这4点很关键!
- 孩子患病,经常是起病急,病情又容易反复而且变化多端。最麻烦的是,孩子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和要求,一些低龄孩子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所以在孩子就诊的时候,需要爸爸妈妈做好充分准备。物...
- 育学园
-
-
-
- 3岁女童上厕所“掏来掏去”,只因宝爸不自觉,一周后紧急送医
- 文|秘籍君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之前我曾见过爷爷带大的孩子,端茶杯的姿势都与老人家如出一辙,看得旁人好笑不已。只是,有些行为模仿起来是逗...
- 育儿须知
-
-
-
- 多名孩子突发脑出血!医生曝光的罪魁祸首,很多家长都在犯!
- 很多家长在婴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下面我从几个病例说起。这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因脑出血刚刚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
- 三甲传真
-
-
-
- HPV疫苗与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不同厂家疫苗可以交替接种吗?看中疾控怎么说
- 不同厂家的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HPV疫苗和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下图为您解答接种疫苗相关问题。
- 未央健康
-
-
-
- “清明节”被孩子问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
- 作者|木棉花清明带儿子去扫墓,他一脸疑惑的问我:“其他来扫墓的亲人死后会和你的外婆一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吗?”我想了想,蹲下身认真地对他说:“儿子,你说得对,她们都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心理学家说...
- 超级育儿师
-
-
-
- 1-3岁这些食物尽量少吃,你知道吗?你们家还在吃吗?
-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1、孩子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你不懂2、起早给宝宝准备的这些早餐,越吃越不健康?看看你家有吗?3、冬天洗澡挑对时间,怎么洗不感冒,生病了还能洗?宝宝洗澡学问大4、气温...
- 儿科医生鱼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