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突然有这种表现,多半是“抑郁”倾向,家长千万别忽视!
- 来源:母亲大学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3亿多人的关注。
视频中,这位网友患有抑郁症,痛苦挣扎了7年,期间一直有想要自杀的念头。
可当她终于开口,告诉妈妈时,她的母亲却回道:
“你总是这样,这都多少年了?你就...不能自己忍着吗?”
女孩的神情,先是难以置信,又像是早有预料,最后绝望一笑。
视频下面,有很多人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很难想象,当孩子心理生了病,苦苦挣扎时,父母却一无所知,甚至责怪他们太“矫情”。
2012年,一组研究者对大约2679名青少年(10-25岁)做了抑郁情况的调查,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比例为20.3%。
也就是说大约每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
心理学上,抑郁是源于对自我的攻击,所以,孩子会有很强的自我厌恶和低自尊感。
然而,这种被压抑的情绪和愤怒,并非凭空而生。
很大程度上,它正是来自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
所谓的病因,不过是在漫长的养育中,一点一点地渗透,最后“偶然”地显露出来。
郁症成仅次癌症的第二大杀手,青少年儿童成为高发人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症三个字突然闯进我们的生活,这个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关的词,却生生带走无数人的生命,而这其中就包括很多青少年儿童。
现代人看如今的孩子,都会认为他们非常幸福,无忧无虑,生活越来越充实,没有后顾之忧。因为他们只需要努力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想。
可尽管如此,我国青少年儿童抑郁症发病率却逐年增高,而他们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还要埋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直到孩子出事,他们才会后悔。
01父母的高期待,让孩子丧失自我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个6岁的女孩可馨,生活作息堪比996。 在妈妈的安排下,从3岁起就开始上课外班,5岁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6岁准备接触金融理财课。 才6岁的可馨,时间表细化到了每个时间点。
为了严格规范女儿,妈妈还立下家规,内容均是要求自我激励。
可馨很懂事,虽然觉得妈妈严格,但是对妈妈的要求,都认真听从,努力执行。 但是,女孩在节目中,却又隐隐显露出,不同的一面。她行为强迫,摆画笔时,必须顺序一致才罢休; 她社交困难,没有朋友,很难融入到同学中; 她习惯性讨好,哪怕要回答的问题,其实并不愉快; 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就体验到了压力,说自己没有快乐...
6岁的可馨,拼尽全力做妈妈心中完美的小孩,可这种自我要求,却让她的精神世界,摇摇欲坠。 表面上看,孩子听话懂事,行为正常。
可孩子的内心,早已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抑郁的情绪,均源自于丧失。 越是乖孩子,就越不要给予他无限期待;越是懂事的孩子,就越不要他事事完美;因为,不断压抑自己的好孩子,不懂拒绝。
02父母的贬低和否定,是最毒的药
一位博主曾经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03父母的情感忽视,让孩子伤痕累累
许多父母,很难愿意承认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面对孩子的求助,他们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是孩子的错,好像孩子自己能够做出选择。 这种疏离和抗拒背后,是父母无法和孩子建立联结,不愿意接纳孩子最真实的情绪感受。 “哭什么哭,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什么好怕的,你看别人怎么行。” 亲子关系中,情感忽视是比暴力更残忍的存在。 孩子就像是活在孤岛上,不被重视,无人看见。这样的焦虑感,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孩子。
04
有人说,为什么孩子出现问题,就一定要提到原生家庭。 因为,导致孩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压力、被同学霸凌,容貌焦虑等等。 可不管有多少诱因,最根本的源头,是他们没有价值感,不喜欢自己,感知不到爱。 这种能量的匮乏,往往来自孩子成长中真实的体验。
其中,父母的反馈,就是孩子最大的能量来源。 所以,想要治愈孩子,答案也是爱。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开心,每天都特别乐观,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抑郁症有一种类型就是“微笑抑郁症”,明显特征就是表面看起来非常乐观,但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当孩子有抑郁倾向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要使用家长权威
中国家长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经常用家长权威来控制孩子,这种自以为对孩子好的行为,反而变成他们的压力。
久而久之,这些被父母压迫的孩子不是变得胆小懦弱,就是异常极端,心理极其不健康。
如果想帮孩子远离抑郁情绪,家长首先要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尽可能与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用长辈的态度强迫他们,越放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
鼓励孩子交朋友
世界上没有人是不需要朋友的,有抑郁情绪的人更需要朋友,尤其是小孩子。
孩子们其实很简单,他们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爸爸妈妈健康快乐,家庭幸福,这样就足够了。
而当心里有不好说出口的话时,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非常重要,他们是孩子们的倾诉对象,也是相互扶持的小伙伴。
鼓励孩子们主动交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共同面对问题,当一个人的精神压力被分开后,心里自然没有太多负担,而这也是朋友对我们的意义。
总之,青少年抑郁问题已不能忽视,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引起注意,千万别认为孩子的情绪不重要。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好的答案!
育儿
-
-
- 一个家庭是穷是富?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
- 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影响和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家庭是穷是富,是好是坏,看看这8张图就知道了!01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好的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
- 掌中生活
-
-
-
- “医生,我做过人流,男朋友会看出来吗?”
- 当两个人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迎接一个孩子,突然有了,那么人工流产就成了一种补救措施。但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而做过人流手术的女性也总觉得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害...
- 乌鲁木齐市凤凰妇产医院
-
-
-
- 幼儿园老师不会说的真相:3岁并非孩子入园最佳年龄,副作用太多
- 文|秘籍君“你家孩子几岁上幼儿园的?”每次听到类似的提问,我都会头疼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家乐乐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在外人眼中属于落人一步的年龄,但却是我心中的最佳入园年龄。都说3岁是孩子入园的最佳...
- 育儿须知
-
-
-
- 离婚2年,马伊琍和文章差距惊人:最怕一别两宽,你还停在原点
- 记者了解到,居委也曾按照刘女士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协调,目1.1-2.19 79个1.培康 胡萝卜 猪肉绒https://item.jd.com/46317032205.html#享用营养肉食#精选新鲜优质食材,营养美味。不添加香精、味精、防
- 育儿网
-
-
-
- 舌头喉咙变腐肉!男童误吞管道疏通剂,90%家长的急救法会让伤更重
- 清洁剂、洁厕剂、下水道疏通剂等是许多家庭常备的用品然而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这些用品如果没有放置到妥当的位置被小朋友误食或误碰后果会很严重近日哈尔滨2岁男孩康康就误把包装鲜艳的下水道疏通剂当成零食塞进...
- 新闻正前方
-
-
-
- 孩子跌落,千万不要马上抱起!等10秒,更安全
- 地心引力似乎对人类幼崽们有着奇特的影响,刚才还好好躺在床上的孩子,经常一个不留神就掉到了地上。有时因为爸爸妈妈无心的疏忽,也会让孩子和地面来个亲密接触。这样的跌落,对于脚底不稳,脑袋不轻的宝宝们来...
- 育学园
-
-
-
- 孩子突然有这种表现,多半是“抑郁”倾向,家长千万别忽视!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3亿多人的关注。视频中,这位网友患有抑郁症,痛苦挣扎了7年,期间一直有想要自杀的念头。可当她终于开口,告诉妈妈时,她...
- 母亲大学
-
-
-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 / 爸爸我想玩手机。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的确,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
- 班主任研究会
-
-
-
- 好吃不贵,比米饭强几倍!健脾消食还长个!
- 本文已由儿康堂【专业审稿团】审核▼要想娃在春天长更高,健脾少不了! 脾胃好,消化才会好,营养才能有效吸收,身高才会增长。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山药、红薯、南瓜、核桃、栗子、腰果等食物。 但要说健脾的佼...
- 儿康堂育儿
-
-
-
- 躺喂母乳很危险,会引发宝宝中耳炎?到底怎么喂才安全?
- 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躺喂带来的“奶水逆流”,并不是引发中耳炎的必要条件。此外,各大权威机构指出,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而侧躺亲喂,也是妈妈们被推荐采用的哺乳姿势之一。比起瓶喂,...
- 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
-
-
- 妈妈不是脾气差,妈妈只是太累了
- 扫码入群免费领加入“超级育儿师”交流学习群高情商父母必修课限时免费领!!更有大咖育儿师定期社群专享直播讲座育儿师精选商品群内超优专享价名额有限,扫码添加小助理加入原价129元扫码入群免费领√ 面对孩子...
- 超级育儿师
-
-
-
- 每个“鸡娃”身后,都可能站着一位焦虑的家长……
- 有这样一份工作:全年无休,假期工作量加倍,每天24小时待命,要有出色的谈判和人际交往技巧,还需兼具医学、金融和烹饪知识,工作环境可能非常混乱,最重要的是薪酬为零。这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生儿育女从来都...
- 生命时报
-
-
-
- 打完新冠疫苗后哪些事不能做?一文给你说清楚
- 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 7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4907.1 万剂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冠疫苗的保护。但是接种完之后,大家产生了...
- 临床用药
-
-
-
- 她死了之后,在经历第二次被杀?
- 昨天看到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心里酸酸的。当时她学习成绩一般,高二突然发力,拼死拼活学了一整年,考上了东北师大。老师说她争气,给自己挣了好前程。毕业后她回到老家当了语文老师,还是通过层层选拔有编制的那...
- 八楼象女士
-
-
-
- 这6类妈妈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枪了…
- 大家常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养问题。此前,一条“90后学霸找不到工作怒踹母亲”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 幼儿园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