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最新版疫苗接种攻略!4种情况下孩子不能打疫苗
  • 来源:大河微医
今天是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宝宝出生后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一类和二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两类都需要打么?
哪些情况下宝宝不能打疫苗?... ...相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爸爸妈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记者针对宝爸宝妈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监测一室主任路明霞。
一:2021儿童疫苗接种三大变化


今年3月9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21 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正式公布。

新版有哪些变化?为此,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监测一室主任路明霞。

路明霞说,“新版”主要有三个变化。第一是补种年龄。“新版”规定:补种通用原则为: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小于18周岁人群。“之前是14周岁。”路明霞说。

“新版”的第二个变化是,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
此外,路明霞说,第三大变化是,“新版”细则里面,对一些疫苗也有了更详细的要求,比如,乙肝接种中,对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而之前的时间是24小时,而对于低出生的孩子接种,现在也有了具体数字,而以前只是一个笼统描述。
 “总之,‘新版’规定更详细,也更有利于接种医生执行。”路明霞说。

二:四种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下面这4种情况是不能接种疫苗:

1 已知对前一次接种该疫苗或所含任何成分过敏,包括辅料、抗生素等;
2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孩子生病了或遇到特殊情况,大家出于担心就想着推迟接种,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咱也得视情况决定,不能一刀切,孩子稍微有点不舒服就推迟接种。毕竟,小宝宝免疫功能还不够成熟,疫苗可是他们抵抗病菌的“盔甲”。三、儿童在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什么?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口服减毒活疫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吃热食或哺乳;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接种前后几天,不要给孩子吃新的食物品种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四、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1、接种疫苗后,宝宝如果24小时内出现38.5℃以下低烧,或伴有轻微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情况,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一两天后就消失,不必过于担心。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方面推荐稀饭、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2、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去医院:宝宝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或者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宝宝出现精神差、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疫苗虽能预防疾病发生
但也不是接种越多越好
只有合理安排
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来源:大河报 央视新闻 育学园等综合来源

育儿

<< 21 22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