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孩子: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 来源:思政好教师
一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去复诊的时候正好在看书。医生看见了,便竖起大拇指表扬她:“这孩子真用功。”
谁知孩子妈妈一听,翻了个白眼说:“用功,假用功。”
医生辛辛苦苦修补孩子内心的伤痕,父母随口的一句否定,又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真是让人又着急又气愤!
文章评论里,也有许多人分享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贬低的经历:
看完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深思:
父母明明十分爱孩子,可为什么总是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一次次的伤害呢?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哪怕你是在激将孩子,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却是赤裸裸的指责。
长久的打击、贬低是一种洗脑,不仅让父母习惯了在显微镜下放大孩子的错误,更会让孩子慢慢“接受”自己的无能。
记得有一期“少年说”,一位女孩勇敢地上台吐槽了自己的“毒舌”妈妈。
“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就会冷嘲热讽地说:“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下次再考这样,你就不用去学校了!”
女孩喜欢一件连衣裙,便让爸爸买了回来,妈妈看到之后整个人都不开心了:“你眼睛长哪里去了?你要是以后再买这种衣服,我就把你和衣服一起丢出去!”
更过分的是,她的妈妈总是会当着弟弟的面贬低她:“不要以后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一塌糊涂!”
可怕的是,当这位女孩在台上“控诉”完妈妈后,女孩的妈妈竟然在台下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出发点只是想让她更加努力而已,只是言语有点直白。
女孩立刻说:“你的所谓犀利直白却对我造成了伤害!”
回想我们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伤孩子最深。一阵咆哮怒吼过后,往往都会补上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这是一句多么让人感到无力的话。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贬低、否定孩子,让他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值得被信任,不应该被善待,这才不是什么“打击式教育”。
实际上,打击就是打击。打击带给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因为气候寒冷日照少等多方面原因,德国是一个抑郁症多发国家,抑郁症甚至有“国民疾病”之称。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都更为成熟先进。
德国人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
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每年对孩子的成长评估中,有一部分就是对社交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评估,如果孩子出现过于孤僻或者攻击性行为,老师会建议家长求助于心理治疗。
从孩子六岁以后的U10体检开始,每年儿科医生都要求家长填写一份表格,以便于对心理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我觉得这份表格很有价值,对于大多数对心理疾病没有经验的普通家长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参考。
建议大家收藏,在孩子6到13岁期间每年拿出来自测一次。
您的孩子在最近六个月中有无出现以下情况(如正在服药,请排除药物影响):
如果孩子出现表格中的某些行为表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患上了抑郁症或者某种心理疾病。
其中有些是婴儿期的行为滞后,有些是青春期的行为超前,不排除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的可能性。
但我们可以把这66条看作孩子的66种求助信号。
当信号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对孩子进行训斥或责骂,而是要意识到,孩子正在承受着某种精神压力,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及更多的心理空间。
比如啃手和尿床,是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问题,只要大人不过度反应,适当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但也有听说过因为大人的打骂和强制性措施,导致孩子啃手啃到见骨、尿床尿到成年的极端现象。
她们的妈妈都习惯于用发泄愤怒的方式来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寄希望于孩子自动觉悟、自动改正。
她们不明白,孩子并没有这个能力。
愤怒只会令孩子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令问题更加严重化和复杂化。
理解他们的无助,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们得救,往往就在得到父母理解的那一刻。
活成了一束光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指的是当一个人被寄予期待后,他便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更容易达到对方的期待。
很多时候,父母换一种说话的方式,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台湾拍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面对孩子的不足,父母可以指责孩子:“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
但也可以选择发掘孩子的优点:
“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当孩子考试失误了,父母可以埋怨孩子:“这题你不是练好几遍,笨得喔。”
但也可以再多一点耐心:
“你不笨,是这题得练好几遍喔。”
同样的字,只要简单变换一下顺序,就能从诛心变得温暖。
有一天,妈妈给孩子梳头的时候,孩子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哽咽地说:“妈妈,我好难看。”
妈妈听了很惊讶,因为在她眼里,女儿“超漂亮的”。
于是,这位妈妈向女儿列举了很多证据:“超可爱的小酒窝”、“漂亮的巧克力肤色”,还有“一口漂亮的小白牙”。
最后,妈妈看着女儿的眼睛,郑重地告诉她:
“你很美,你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任何你喜欢的样子。”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担心等自己不在了,孩子该怎么办,总是害怕他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刁难。
可面对困境的秘诀,从来都不是自卑和逃避,而是乐观、勤奋、善良。
但这些美好的品质永远不会凭空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从我们身上一点点复制。
所以,我们真正应该留给孩子的不是打击,不是否定。
而是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
我们要学会相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有的种子,很快就能开花结果;
有的种子,却需要漫长的等待和细心的浇灌,才能长出幼苗;
还有的种子,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开花,但它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到孩子内心的光,并指引他们一步步走向未来的远方。
来源 |网络、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让我知道你在看
育儿
-
-
-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孩子长大后越有出息
- 作者|遇之 为了孩子能更优秀,父母有多拼? 富人家的父母,愿意砸钱砸资源,才艺、知识、体能,各种培训样样不落; 穷人家的父母,节衣缩食多打工,为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也能拼尽全力。 热播剧《小舍得》更是...
- 超级育儿师
-
-
-
- 强传染!超100名孩子感染!出现这2种症状一定要当心!
- 各位家人们,晚上好,我是六师妹~“ 首先,热情的欢迎最近新关注的宝妈们,今后我们可以一起在儿康堂分享育儿知识,交流带娃心得。今天同样给大家准备了粉丝福利,别忘了去文末领取哦~”本文已由儿康堂【专业审...
- 儿康堂育儿
-
-
-
- 五一劳动节,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 为什么有些孩子写字又慢、又难看?有些孩子写字又快、又好看?据医学家和教育学家分析,孩子从小不做家务,双手的灵活性、臂力和握力都不好,当然会影响写字。 但事实是,很多父母认为做家务是件苦差事,都不让...
- 幼儿园手工
-
-
-
- 宝宝零食你会选吗?含有这几类原料的零食已被拉黑!家长需注意
- 零食是宝宝无法拒绝的美食。但有些商品虽打着儿童零食的旗号,空有花里胡哨吸引宝宝的包装,实际却并不适合儿童食用。那宝妈如何知道怎么样的零食才是健康适合宝宝的呢。国家副食流通协会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
- 生了么
-
-
-
- 想让她爸妈闭嘴,叨叨的让人烦
- 今天我坐高铁回家,爸妈带着表姐家的孩子铛铛去接我,他们提前到了半小时,铛铛在高铁广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老家蛮热的,铛铛脖子上挂了个卡通电风扇,结果其他孩子看到了,也想玩这个电风扇,一开始还很和...
- 八楼象女士
-
-
-
- 中国父母无法接受的真相:你的孩子是普通人,一生都无法成龙成凤
- 文|秘籍君近日,由蒋欣主演的家庭伦理剧《小舍得》登录各大卫视,主题是讲述中国教育内卷下的各阶层家庭的故事,而蒋欣饰演的角色是一位宝妈,自身能力有限,能进婆家门实属不易,为了维护自尊心,蒋欣把所有希...
- 育儿须知
-
-
-
-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发人深省,深度好文)
-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确实是这样,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实却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
- 班主任研究会
-
-
-
- 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孩子: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 近日,看到有位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去复诊的时候正好在看书。医生看见了,便竖起大拇指表扬她:“这孩子真用功。”谁知孩子妈妈一听,翻了个白眼说:“用功,假用功。”医生辛辛苦苦修...
- 思政好教师
-
-
-
- 孕期发胖有原因,学会辨别三种“肿”很重要!
- 为了保证胎宝宝的健康成长,不少孕妈妈孕期生活除了吃就是睡,导致体重迅速增长,体型越来越胖,再加上孕期容易出现各种生理性问题,容易让孕妈妈们迷惑,最终导致疾病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孕期有很多孕妈...
- 快乐孕育孕妇课堂
-
-
-
- 蒋欣被骂上热搜,暴露育儿真相:被攀比压垮的孩子,到底惹了谁?
- 点击查看《小舍得》片段 作者 | 子时江夏编辑 | 阿宝十点视频原创继现象级家庭剧《小别离》、《小欢喜》之后,万众期待的《小舍得》终于开播了。不出所料,一经开播,便屡上热搜,其中最引发网友讨论的,还是蒋...
- 十点视频
-
-
-
- 婴儿看病被拒之门外?医院回应:护士产后抑郁,已停职
- 来源:掌上医讯心血管频道综合整理4月24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网友爆料孩子发高烧生病带到医院就诊,前台工作人员让到抢救室找医护人员做核酸,抢救室值班医护迟迟不开门,门外还有正等待看病...
- 掌上医讯心血管频道
-
-
-
- 2021年幼儿园五一放假通知与温馨提示!
- 2021年五一放假通知放假时间5月1日-5月5日(共5天)补课时间4月25日(星期日)补周二课程5月8日(星期六)补周三课程返园时间5月6日(星期四)五一的由来从小我们就知道劳动最光荣,五一劳动节也称“五一国际劳...
- 幼儿园手工
-
-
-
- 孩子要用枕头吗?宝宝枕头怎么选?这4种要当心,伤害颈椎又危险
-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1、这些食物,宝宝越吃越笨,看完这篇别再买了2、起早给宝宝准备的这些早餐,越吃越不健康?看看你家有吗?3、当父母“爱爱”被孩子看到了,怎么办?4、气温骤变,宝宝肺炎高发...
- 儿科医生鱼小南
-
-
-
- 多囊卵巢综合症女性更易怀双胞胎,真的假的?!
- 通知!通知!相信患有多囊卵巢的备孕女性经常听见有人说,某某病友怀了双胞胎。此时正在备孕的女性不禁会产生疑问,难道多囊卵巢容易怀双胞胎?这是真的吗?避免备孕女性听闻传言走入多囊卵巢容易怀双胞胎的误区...
- 多囊卵巢综合症
-
-
-
- 《幸福家庭年度顾问》来访者手记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2021年1月12日的下午,一对夫妇走进了我们的咨询室,妈妈神情严肃,充满焦虑,他们因为15岁的女儿不上学的问题预约了周强老师的咨询,通过50分钟的诊断和沟通,...
- 母亲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