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1︱老舍的舍读什么?
  • 来源:徐徐道来话北京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1899年2月3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北京出生,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又恰好是立春,于是父母给老舍起名“庆春”。2019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那您对这位北京生、北京长,对北京有着巨大贡献的文学巨匠有多少了解呢?那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每个周日,和大家讲述老舍先生的故事。


说到老舍先生啊,他的名字就有说头,他为什么要给自己起一个“老舍”的笔名呢?那老舍的舍字,到底是读舍,还是读射呢?您别说我这个问题是明知故问,就在前两年,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还有北京人艺的著名艺术家濮存昕,在央视的节目中,就都读的是“老射”,所以,这可真是个问题。

老舍的“舍”该读射吗 董卿都读错了!!





老舍是笔名,那他为什么会用这个笔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交代老舍先生的姓氏问题。老舍先生既不姓“老”,也不姓“舍”,而姓“舒”。“老舍”只是他的笔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


关于姓“老”还是姓“舒”还闹出过笑话呢,这则趣事是老舍夫人亲口讲的真事:“我和老舍刚结婚不久就去了山东济南,想在那里定居。到济南找处房子住了下来。房东太太特别热情,说话总是‘老太太’长‘老太太’短的叫得我心里好别扭。我才20多岁,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成‘老太太’了?后来才琢磨出道道来:既然先生叫‘老舍’那夫人必定是‘老太太’了。人家并没叫错,后来经我一番解释后他们才改口叫‘舒太太’了。”





老舍先生前生珍贵原声,您听过老舍先生说话的声音吗?


老舍夫妇都是满族人,在姓氏方面满族比汉族复杂多了。经学者们考证,满族人入关后逐步汉化,在姓氏方面也是简化了许多。如现在满族的“叶”姓“那”姓就来源于和慈禧相同的“叶赫那拉”姓。又如现在满族的“钮”姓是来源于“钮祜禄”氏。老舍这支“舒”姓是来源于“舒穆禄”氏,老舍夫人胡絜青这支“胡”姓是来源于“虎尔哈”氏等。

“老舍”这个名字该怎么念由于现在资讯发达,关于老舍先生这个名字的读音已经没什么争议,但在以前,确实很多人读老舍(射),而不是老舍,言 此,老舍先生的公子舒乙先生特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老舍“这个名字该怎么念。

2017年央视栏目《朗读者》自播后反响热烈,获得一片掌声和好评。这档文化节目采取嘉宾朗读美文的方式,第一期第一位出场的,便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濮存昕,他朗读了一篇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师》。在正式朗读前,主持人董卿与濮存昕进行了一个对话,在他们的对话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濮存昕和董卿都把老舍的名字读作老舍(shè)。

看到这儿,很多人蒙圈了,不是老舍(shě)吗?为嘛他们读(shè)?

节目播出后的这几天,媒体对《朗读者》的报道也铺天盖地,其中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濮存昕《朗读者》教你老舍念老舍(shè)”,报道中,身为制片人和主持人的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节目“一不小心”还有着知识普及的作用:“有观众发现了很有趣的细节,很多人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被普及了知识的观众有些脸红了,原来这些年来,一直把大文豪的名字念错,真是惭愧。但是很快,网上就有另一种声音出现,称名从主人,老舍先生自己就取shě音,央视和濮存昕又何必替人家改名字的读音?

所以,到底是老舍(shě)还是老舍(shè)啊?不明真相的观众继续蒙圈中……

此时,对这个问题一直关注的中国老舍研究会发声了,其官方微博上说:“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办得很好,影响也很大。但濮存昕先生确实将老舍先生的读音念错了,老舍的舍字读三声,舍弃、舍我的意思!”

中国老舍研究会解释了舍字为什么一定要读三声。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原本有名而无字。取字是汉族人的传统,一般都是姓+名+字。清末民初,许多满族人也仿照汉人的习惯为自己取字,这样老舍就根据自己的姓氏舒字一拆为二,成为舍予。这里的舍予是舍我,无我,自我牺牲的涵义。因之,此舍字应读三声,动词。而舍字在读shè音时,只是老房子的意思。

老舍的家人也提过这件事。老舍之子舒乙曾经专门撰写过一篇谈老舍名字读音的文章《“老舍”这个名字该怎么念?》,收录在他的《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一书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在这篇文章中,舒乙先生介绍了老舍本人、老舍的好朋友、语言学家对舍字的读音,统一都是三声。于是在文章末尾他说:综合以上所述,“老舍”这个名字的正确念法应该是“老shě”,第三声,而不是去声。






但是——舒乙另有一本《老舍的关坎和爱好》一书。说到老舍的“舍”字的读音时,有这样一段(请您务必整段读完再表示疑惑):


“老舍”的“舍”字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念第三声shě,好像是把“舍”当名词,“老舍”就是“老房子”;另一种是念第四声shè,好像是把“舍”当动词,“老舍”就是“好施不倦”。这两种念法基本上势均力敌,念shè的稍多于念shě的。老舍自己虽是一直念shè,显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义,但也犯不上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们伤了和气,于是,同意两种念法都可以,谁爱怎么念就怎么念,全成。

等一下,你是不是对这段文字彻底看蒙圈了,连意思都没搞明白?

其实,关于这一段,读者都认为舒乙把这两个音的意思完全弄反了,所以也不足为证了。而中国老舍研究会对此表示,这里的拼音就是印错了,所以这一段的正确文字似乎应该是这样——

“老舍”的“舍”字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念第四声shè,好像是把“舍”当名词,“老舍”就是“老房子”;另一种是念第三声shě,好像是把“舍”当动词,“老舍”就是“好施不倦”。这两种念法基本上势均力敌,念shě的稍多于念shè的。老舍自己虽是一直念shě,显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义,但也犯不上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们伤了和气,于是,同意两种念法都可以,谁爱怎么念就怎么念,全成。

中国老舍研究会称,舒乙在各种场合,从来都是读三声,即“老shě”的。

记者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了两个关于老舍名字的典故。著名作家吴组湘喜欢作名字诗。一次曾作“老舍谢冰心”句给老舍看,老舍说:“从文字上看,此处的‘舍’只能念成(shè),不过,那已经不是我了。”这句诗中罗列了两位作家的姓名:老舍、谢冰心。其中“老”与“冰”相对,“舍”与“心”相对。这样,“舍”只能念去声(作“房屋”讲),而不能念shě。所以老舍说“那已经不是我了”。另一个典故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问相声艺术家、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老舍”读法,侯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名从主人,念老shě。”






就是这样,老舍先生本人、家人、好友、专家、学校对舍字均读三声。那为何董卿和濮存昕这次要读成shè呢。据老舍研究专家孙洁老师介绍,北京人艺有读“老shè”这样的一个习惯,北京的文艺界也有很多人读“老shè”。之所以这样读,当初是因为对舍这个字的误解。他们认为老舍如果是舍弃自我的这个舍,在繁体字里是有提手旁的,就是捨。而如今北京人艺以及北京文艺界的很多人依然读shè应该只是来自于那时的习惯。可见,来自北京人艺的濮存昕读成“老shè”,是因为在北京人艺这个特定环境的圈层习惯,不必去刻意纠正。但孙洁也表示,“作为央视这样的平台,从主持人开始,我觉得应该坚持一个对的发音”。





哪里能听: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名人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