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散!别再这么做,冬天爱车也自燃!
  • 来源:中国石油
在很多车主看来,汽车自燃是夏天才会发生的事。殊不知,冬天由于气温骤降,车主往往麻痹大意,稍不留神就会埋下汽车自燃的隐患。


先看最近媒体报道的相关新闻: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事实上,冬天汽车发生自燃的现象不仅存在,且不在少数。


今天,小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咨询了多位业内专家,吐血整理出一份史上最全的"冬天汽车自燃预防指南"供各位参考。



汽车自燃"四大凶手"

01部件老化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季,汽车内的各管线极易老化。而在冬季干燥、低温的环境下,汽车要产生同样的热能需要更多的机械运动。如果汽车状况不佳,车内的橡胶件及塑料件容易老化龟裂造成短路,最终引起自燃。


02设备改装或更换很多新车车主都会给车辆配备防盗器,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还可能会添加空调等。改装和更换工作如果不交给专业的维修店,便会给自燃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安装者如果技术水平有限,他们就不会去分析车辆的线路布置和具体的结构,更不会考虑将不同线路功率进行计算,从而决定由哪里获取电源更合理之类的问题。于是出现乱引电线,负荷大的地方不加保险,易摩擦处也未有效固定等多种错误维修,自燃事故将不可避免。


03车内有易燃品现在的汽车一般都装备三元催化反应器。这个位于排气管上的装置温度很高,但安装位置比较低,因此将车停放在易燃物附近会引起易燃物着火。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由于这种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故称三元。

另外,很多内饰材料不具备防火性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蔓延。很多司机都有在车上放置香水、空气清新剂的习惯,其实这些物品在经过太阳照射后很容易爆炸。很多车主认为冬天温度低,不会引爆这些物品,其实是错误的观点。






04踩刹车开车最常见的动作——踩刹车,也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固定在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摩擦产生,这种聚集的热量不因行驶或制动鼓的通风而完全散发,反而是会聚集起来。若液压油出现泄漏,这种聚积的热量就会将油液加热到其燃点起火。比如长下坡路段长期使用刹车,就容易造成制动液温度的增加引起压力上升,从而引发制动油路的破裂,将制动液喷到热的制动鼓上而被引燃,使火进一步蔓延。


如何避免"冬天里的一把火"?

01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与保养预防车辆自燃,应定期检查电器、开关、灯座、制动灯开关等的插接头(或连接头)是否有松动或脱落等情况。特别要注意检查点火开关、蓄电池、启动继电器、电动机等大电流电器件接线柱、导线的连接、绝缘等是否可靠,及时地纠正不可靠情况,防止电气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同时还要做好的爱车的定期保养。


02杜绝轻易改装车辆拿一般的改装车灯为例,不少车主因为雾天看不清楚路面,擅自在路边维修店增加雾灯,从而造成了汽车自燃的后果。原车的线路是经过精确计算和实际使用验证最后确定下来的,无论是线的粗细,还是保险片的额定电流的大小。然而,在加装更改线路时,由于一般的加装人员图省事,就近接线,而且接线方法不规范,不可靠,很容易引发灾难性后果。


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如果改装车的需求十分必要,一定要到专业的4S店或正规的维修店,避免"捡了芝麻,掉了西瓜"的情况发生。


03不违章存放危险物品提到危险物品,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油罐车或者煤气配送车,殊不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机、香水、摩丝等也是导致汽车发生火灾的危险品。如果将这些物品放在车内容易被太阳光线聚焦的部位,也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因此,停车时不要留下这些危险物品。此外,普通车辆更不得载放汽油、柴油等危险油品。


04配置车载灭火器平时车上应该备好车载灭火器,以免发生紧急情况时慌神。






如果是小部分起火可以用灭火器灭火,一旦汽车的前车盖出现自燃千万不要打开车盖,要用灭火器向前车盖缝隙中喷,并及时拨打119,以防油箱发生爆炸。




小贴士
汽车自燃会有一些前兆。比如仪表显示不亮、水温过高、开车时车身有异味、冒出烟雾等,车主遇到这些情况要马上找安全的地方停车检查。


一旦发现汽车失火不要惊慌。要马上停车熄火,关闭电源、油箱开关,并立即离开车厢。如果车厢门无法打开,可从挡风玻璃处脱离。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发现发动机处有烟或有火光等异常现象准备灭火时,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发动机,无论柴油机还是汽油机,切记不可打开发动机上盖(罩)。因为火势仍然控制在发动机盖(罩)下燃烧,没有形成热对流,可燃物也相对不多,火势燃烧较为缓慢,对扑救有利。这时可用随车灭火器,由发动机盖(罩)缝隙处,对准起火部位喷射灭火。




年关将近,
不少漂泊在外的游子选择自驾回家过年,
小编在此预祝你们布帆无恙,
人马平安。



来源|网易汽车
责任编辑|康梦颖


往期精选
重磅 |必看!中国石油2019年工作会要点都在这了!
关注|知否?中国石油工作会九大金句出炉!

热点|苦涩,坎坷?别怂!盘它!

热点 |国家领导人见证!中国石油喜提两项大奖!
用车|“加满”和“加200”,哪种加油方式更伤车?
END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微信号:CNPC-online,附上以下二维码。

品牌

<< 11 12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