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中考,全新方式招录!25个志愿,先配额后统招!
- 来源:贵阳晚报
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发布会,发布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
新规明确,今年起,我市中考采用全新方式进行招录,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共25个志愿。
其中,普通高中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设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先配额后统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报考资格条件;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据了解,2018年,贵阳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启动了中考改革试点。在深入领会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精神,全面分析我市初中教育现状和初中学生毕业升学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起草了贵阳市中考改革文稿,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并由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作为我市中考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我市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各项工作。
同时,《意见》中明确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随后,市教育局陆续发布了《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
为了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市教育局经过2年多的持续深度调研和精心谋划,对招录办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形成了《贵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和《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于4月29日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从2021年起,我市中考将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招录,通过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端正育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发布会上,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和以往相比,虽然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的方向没有改变。学生的中考总成绩依然是录取的主要依据,招生区域继续保持稳定,非贵阳户籍考生“同城待遇”政策不变,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变。
在基本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本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网上录取范围方面,从2021年起,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
在录取方式方面,将原来的网上实时录取方式,改革为批次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方式,与现行的高考录取方式相似。学生一次性填报不同批次规定数量的学校(项目)志愿,录取时按“遵循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投档。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和职业学校志愿,共设25个志愿。其中,普通高中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在录取顺序方面,将“先统招后配额”的普通高中录取顺序改变为“先配额后统招”,以落实教育部配额生政策,为不同初中学校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创造均等机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初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在录取资格条件方面,除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政策性加分构成的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作为各批次“硬”指标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实验操作需要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才能报考相应类别的普通高中。
此外,对于特长生和强基计划生,在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专业(学科)的资格条件。
在招生类别方面,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
按照我市中考改革的推进步骤,在今年的定向生中增加了“六区统筹”定向,即“三区一地”、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几个区内,有配额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都要拿出一定名额,面向除本区外的其余几个区招生。
据介绍,与以往相比,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志愿填报和录取更加便捷,新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更贴近高考,录取时分批次遵循志愿,由系统择优录取,可以避免考生和家长耗费大量精力,减轻心理负担;考生选择面更广,包括强基计划生、特色学校的特长班、小语种班等都作为独立的志愿,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招生行为更规范,所有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在取消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把选择权交给考生和家长。
此外,贵阳市教育局温馨提示:
改革以前的招录办法已经实行了14年,新的招录方式对于考生来说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考生和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招生录取改革。在实际填报的过程中,要关注官方发布的各分数段情况,理性填报志愿。同时,新的招录办法在第一、二、三批次都设置了补录环节,给予落选的学生重新选择当批次未录满学校的机会,请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罗海兰编辑:九月 |审校:欢喜 |签发:安辉
新规明确,今年起,我市中考采用全新方式进行招录,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共25个志愿。
其中,普通高中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设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先配额后统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报考资格条件;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据了解,2018年,贵阳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启动了中考改革试点。在深入领会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精神,全面分析我市初中教育现状和初中学生毕业升学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起草了贵阳市中考改革文稿,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并由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作为我市中考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我市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各项工作。
同时,《意见》中明确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随后,市教育局陆续发布了《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
为了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市教育局经过2年多的持续深度调研和精心谋划,对招录办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形成了《贵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和《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于4月29日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从2021年起,我市中考将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招录,通过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端正育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发布会上,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和以往相比,虽然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的方向没有改变。学生的中考总成绩依然是录取的主要依据,招生区域继续保持稳定,非贵阳户籍考生“同城待遇”政策不变,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变。
在基本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本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网上录取范围方面,从2021年起,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
在录取方式方面,将原来的网上实时录取方式,改革为批次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方式,与现行的高考录取方式相似。学生一次性填报不同批次规定数量的学校(项目)志愿,录取时按“遵循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投档。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和职业学校志愿,共设25个志愿。其中,普通高中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在录取顺序方面,将“先统招后配额”的普通高中录取顺序改变为“先配额后统招”,以落实教育部配额生政策,为不同初中学校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创造均等机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初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在录取资格条件方面,除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政策性加分构成的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作为各批次“硬”指标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实验操作需要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才能报考相应类别的普通高中。
此外,对于特长生和强基计划生,在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专业(学科)的资格条件。
在招生类别方面,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
按照我市中考改革的推进步骤,在今年的定向生中增加了“六区统筹”定向,即“三区一地”、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几个区内,有配额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都要拿出一定名额,面向除本区外的其余几个区招生。
据介绍,与以往相比,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志愿填报和录取更加便捷,新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更贴近高考,录取时分批次遵循志愿,由系统择优录取,可以避免考生和家长耗费大量精力,减轻心理负担;考生选择面更广,包括强基计划生、特色学校的特长班、小语种班等都作为独立的志愿,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招生行为更规范,所有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在取消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把选择权交给考生和家长。
此外,贵阳市教育局温馨提示:
改革以前的招录办法已经实行了14年,新的招录方式对于考生来说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考生和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招生录取改革。在实际填报的过程中,要关注官方发布的各分数段情况,理性填报志愿。同时,新的招录办法在第一、二、三批次都设置了补录环节,给予落选的学生重新选择当批次未录满学校的机会,请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罗海兰编辑:九月 |审校:欢喜 |签发:安辉
教育
-
-
- 不要再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
-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孩子一放学回家,你就急着问他,“你作业写完没”“没写完赶紧去写”......殊不知这句话背后,透露出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请全天下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不怕...
- 母亲大学
-
-
-
- 注意!涉及沈阳考区4万多考生!参加这项考试需持核酸检测证明
- 紧急通知:4月1日起沈阳地铁有重大调整!2021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于5月29日、30日举行。明日是最后一天,也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天,沈阳考区报考人数为40536人。沈阳市考试院再次提醒所有考生,参加考试必...
- 沈阳晚报
-
-
-
- 清华副校长怒批中国学生:你们这么优秀,去国外打工却很满足?
-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们有多少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去了国外能脱颖而出的?这个比例非常小!每一年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是几千人而已,就拿去年2020年来说,清华北大的招生人数一共也才7000多人,还包含了内地...
- 爸妈说事
-
-
-
- 请转到朋友圈!中考、高考生家长会感谢你的,这个对他们有用!
- 没有意外 就是成功——写给中、高考考生的家长们四年前我的孩子参加了中考,一年前我又成为一个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的高三学生家长,陪孩子度过了高考。现在回想起来,还清楚记得那时的心情:每天仔细地操持着...
- 班主任研究会
-
-
-
- 人民日报:老师,从疲劳到癌症只需四步!请保重好身体!(再忙也要读一读)
-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买买买!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
- 语文日刊
-
-
-
- 2021报考捡漏,这几所大学的分校,毕业证一样,报考分数竟相差50分
- 分校、分校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证书的含金量天差地别。但是,有些分校毕业证书完全一样,录取分数却相差很大,今天慧姐就来盘点一下。一、概述校区,实际上就是同一所高校,并未单列招生代码,只是学生生...
- 高中学生家长慧
-
-
-
- 梁鸿鹰:翻看着发黄变脆的纸页|往事
- 1978年日记所见文|梁鸿鹰教育……就像是在土地上种庄稼。我们的天性好比土壤,我们的教师的训诲好比种子,对青年人的教诲就好比适时播种……——希波克拉底我们出生时所缺少的一切,成年时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
- 当代
-
-
-
- 一个都不少,全部考上大学!
-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高考临近在许多高三学子紧张备考之际江苏扬州有一群学生,已被高校录取但这个成绩背后饱含着汗水与泪水因为他们全部都是聋人↓↓↓“单考单招”考试中班上10名学生全部上榜今年4月扬州...
- 央视新闻
-
-
-
- 男孩留遗言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想要毁掉一
- 中小学家长慧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关注点击进入→在线教育,为孩子找一个优秀的辅导教师文 | 朗读君来源 | 朗读君英语(ID:langdujun170)手机好似一个杀手,随时在威胁着孩子们。几天前,看到一则新闻:安徽黄山的...
- 中小学家长慧
-
-
-
- 中考提前5分钟发卷子,竟然是让做这些的!
- 考了那么多试,各位考场达人是否认真思考过:为啥所有考试都是提前5分钟发卷?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万万没想到,提前5分钟发卷还有这等用处!考前5分钟用不好,考试全白考!到底这5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
- 袁意
-
-
-
- 江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巡回指导组到会指导
- 昨日,江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传达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工作任务和有关要求,推动我...
- 江门发布
-
-
-
- 贵安新区公布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案
- 近日,贵安新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公布。详情如下:招生原则 (一)坚持依法办学原则。由贵安新区社会事务协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贵安教育管理处统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
- 贵阳晚报
-
-
-
- 关于选大学及专业的13条忠告,很专业、很走心!
-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家越来越关注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今天分享一个家长对于帮孩子挑大学选专业的一些经验总结,并提出了13个忠告。内容稍长,但回答了对高考志愿的大部分困惑,值得细读。选择正确才能收获跟努力...
- 好课堂
-
-
-
- 王元:纯粹数学的美丽与哀愁
- 没有应用的数学才是好的好就好在它没有应用王元:纯粹数学的美丽与哀愁本刊记者/宋春丹发于2021.5.31总第997期《中国新闻周刊》5月14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所原所长王元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在中科院数学...
- 中国新闻周刊
-
-
-
- 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跟倒数第二名有很大差距!网友评论亮了
- “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近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一段吐槽女儿的视频火了。丁教授全名丁延庆,他6岁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得了教育学...
- 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