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规划推出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到底是个啥?
- 来源:新旅界
“十四五”规划中用了较多篇幅谈及文化产业,其中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之“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部分中提及,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这一产业概念以较快的速度正式成为庄严的国家意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哪些新内涵、未来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值得关注。
“十四五”规划中用了较多篇幅谈及文化产业,其中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之“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部分中提及,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这一产业概念以较快的速度正式成为庄严的国家意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哪些新内涵、未来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值得关注。
最近几年,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等概念逐渐广为人知,而文化旅游带和这些概念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国家公园一般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其具有清晰的边界。国家公园以自然区域为主,兼顾人文遗产,它的覆盖范围比之前的风景区要大得多。自2015年开始推进试点以来,我国已建成10个国家公园试点区。
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提出时间更晚一些。
——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2019年12月5日,中办、国办又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这三个国家公园的相关事宜。
——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决议在今年经人大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中得到确认,至此形成了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格局。
目前,由于长城、大运河、长征三个公园起步略早,因此建设已经卓有成效,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尚处于规划与建设初期阶段。
我们可以从这样简单理解风景区、国家公园、旅游带之间的区别:
风景区、文化遗产的覆盖区域较小,在一个小比例尺全国地图上往往显示为一个点;
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是以公园的标准建立的一个区域,一般面积较大,在地图上显示为一小片;
旅游带则如其名所指,是一个比较长的、连贯的带状区域,它串起了相关的一个个点与小区域,覆盖的区域显然要更大一些。
这几者在空间上往往会有所重合。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两个旅游带的建设,分别是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同为旅游带建设但具体表述不同,在黄河流域着重强调了文化旅游,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与因地制宜。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较长时间里旅游界力推的工作,因为文化旅游可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自信。
一般认为,文化旅游包括多种层面,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等,这其中,以文物、记录、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是最为难得的资源,而黄河流域恰恰具有这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01黄河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国人尊称为“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最后于山东东营注入渤海。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以上的河段被称为上游,而位于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则成为中游与下游的分界。
史学界认为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主要为夏商及以前,现已发掘出的文化遗址代表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沿着黄河中下游呈密集分布的状态。
在黄河中上游,由于地理条件的相对严酷,文化遗存不如中下游丰富,但也足够闪亮,对探究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内涵与外延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距今约8000年;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约5000年;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面条状食物,距今约4000年。
大概从春秋时期开始,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两千年间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与活跃的思想文化熔铸了灿烂的黄河文明,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核,给后世留下了众多古城、古街、古堡、古村镇、古庙宇等建筑宝藏,再搭配礼仪、风俗、服饰、音乐、艺术、思想文化等,就组成了我们现在所希望挖掘的黄河文化的框架。而这些无疑是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带必不可少、极具独特性的关键要素。
像处于黄河流域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少林寺、西安古城、洛阳古城、开封古城等早就名扬海内外,不用赘述,下面再选取一些黄河流域极具文化内涵的人文景点:
02黄河流域还有千姿百态的自然风景
从自然角度来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从青藏高原的汩汩溪流到黄河三角走的河海一体,五千多公里的河段所经之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雪山、湖泊、湿地、草原、密林、瀑布、荒原等多种地形地貌,知名的景点让人目接不暇。
黄河周边的这些自然景区这些年基本都经历了升级改造,一是更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二是更人性化。尤其是在黄河流域上游,由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保护区的设立,得到了更高标准的保护。
这些绝美的自然景观附近往往具有形态各异的人文景观,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能给游人带去丰富而独具个性的旅游体验。国家大力提倡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之文旅融合理念,或许在黄河流域能得到完美的落地实施。
在黄河流域沿线,历史上有不少省市都曾经推出过黄河文化主题旅游项目,例如兰州的黄河文化旅游节已经开展了十几届,青海贵德也在很早前就开始举办本区域的黄河文化旅游节。但这些往往是地域性的,影响面很小,更多可视为一种对旅游资源的营销行为。
同时,学界也在较早就有更好开发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探讨,但影响力始终不大。黄河文化旅游开始被重视,并发展成为一种整体性的政策行为,是近几年的事情。
历史上,黄河决堤泛滥如家常便饭,也曾多次出现大的改道,由此给两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改革开放后,黄河干流没有出现特别重大的险情,但整个流域的生态恶化现象一度很严重。例如,河源地区出现荒漠化趋势;祁连山、秦岭等地区长期存在非法开矿、毁林建设等情况,水土流失严重;沿线用水缺乏规划,干流多次出现断流。
这次座谈会在黄河的治理保护开发利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地位,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上游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2020年1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指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之后又进一步强调,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经过以上简单梳理后我们会发现,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十分清晰:首先对整个流域进行科学的治理保护,在这个基础上实施高水平、高质量开发利用,并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以期带动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沿黄九省都积极围绕国家的指示与十四五规划的要求,以更高的热情与标准推进本省的黄河文化旅游建设工作,各省内的景点提升与扩建已经有一定基础,跨省区的旅游区域建设也尝试。未来需要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以更好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提升,然后将各个“点”串成一个美丽的“带”。
虽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刚刚列入十四五规划,目前官方并无权威整体性的方案推出,但各级政府对此极为重视,未来的建设强度也会比较大。在现阶段,对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如何保持高质量推进,文化产业评论有一些建议。
01尽快组建高级别的协调机构
当前,治理开发黄河水利资源的机构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它是水利部直属的事业单位,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已经大大超出黄委会的职责范围,因此需要设立新的协调机构。
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挂帅,召集相关部委与省份的负责人组成高级别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决定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的重大事宜以及跨区域问题,或许是比较好的办法。没有这个组织基础,可能会有很多具体问题在推进中难以解决。
02明确各省的开发重点,避免重复建设
从公开报道可知,沿黄九省都对黄河文化旅游的开发抱以厚望,尤其是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这几个文物、文化大省,他们在宣传中有意无意地标榜“最正宗”的黄河文化标签,在相应的文化旅游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雷同与“打架”现象。
例如,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被大家所敬仰,而关于黄帝的出生地,主流的就有河南新郑、山东寿丘、甘肃天水、陕西黄陵等多种说法。为了祭祀黄帝,相关省份都推出了一些活动,尤以陕西与河南两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对于这些略有“冲突”的文化事件,游客尤其是外省市的游客,很容易将之简单地归结到经济因素范畴中,认为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而削弱对整体庄严性的理解。
作为国家规划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对类似这样的事件最好有一个统一规范,能使各省区明确各自的定位,在符合统一建设标准的前提下,推出更多个性化的旅游项目,避免游客出现审美疲劳,而给游客带去更好的旅游体验。
03处理好旅游带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在黄河文化旅游带推出之前,在黄河流域中已经至少存在着如下国家级的规划:“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除此之外,涉及的省级及以下的规划更多。
黄河文化旅游带在建设中,如何协调好与这些规划的关系,从而实现和谐共存,确保基层在推进建设工作时轻装上阵,不至于手足无措,也是应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在日益提倡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是自然而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明智之举。而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也让人们对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进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在享受更好旅游服务的前提下,感受黄河文化的悠久与震撼,饱览黄河沿岸五千公里的锦绣河山。 (文中所引视频、图片、数据均出自网络公开报道)
报名请联系
王凯 15010118033
扫码报名
旅游
- 
								- 
									
																		
- 趁人未老——去大自然偏心的地方走个春
- 龙山县太平山,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典型湘西山地春色,章太炎称“不亚庐山雁荡”,山巅有精致佛寺,有斜行电梯可直达。太平山自然景观雄奇险秀,人文景观精妙深沉。可观春山夕照,可览众山慑伏,可听敲经月下,可...
- 重庆
 
- 
									
																		
- 
								- 
									
																		
- 别错过,广西的三月三
- 由图虫提供沉浸在满眼绿色春光的日子,别忘还有热闹的节日可以去热闹热闹!LP今天打算带你去广西的三月三耍一耍~参加完节庆,去周边的少数民族村寨走一走,再去柳州来一碗酸酸辣辣的螺蛳粉过嘴瘾。你准备好这场...
- LonelyPlanet
 
- 
									
																		
- 
								- 
									
																		
- 确定免费!@宁波人,你的身份证升值啦!持续6个多月
- 距离五一假期只剩18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为5天。期间,高速公路免费;还有这个地方景点对宁波人免费开放!“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2021年劳动节放假时间为5月1日至5月5日,放...
- NBTV新闻
 
- 
									
																		
- 
								- 
									
																		
- 十四五规划推出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到底是个啥?
- “十四五”规划中用了较多篇幅谈及文化产业,其中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之“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部分中提及,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这一产业概念以较快的速度正式成为庄严的国家意...
- 新旅界
 
- 
									
																		
- 
								- 
									
																		
- 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亚洲,中国美得很特别!
- 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亚洲吗?亚洲,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在这片大陆上先后诞生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都位于这里。包括中国在内这里...
-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 
								- 
									
																		
- “五一”机票价涨超两成 部分航班经济舱已售罄!咋“捡漏”?
- 今年的“五一”假期,或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五一”。《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去哪儿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5倍;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924元,比201...
- 经济参考报
 
- 
									
																		
- 
								- 
									
																		
- 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通知
- 为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维护文物真实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尊严,推进“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文物局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的通知,全文如下:国家文物局...
- 人民旅游
 
- 
									
																		
- 
								- 
									
																		
- 朝圣梅里,仰望神山——《徒步中国》2021年“五一”梅里转山节
- 图/AKA阿佟木朝圣梅里,仰望神山,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梅里雨崩,徒步者爱好者的天堂,因卡瓦格博而闻名于世,因梅里转山路而被世人所熟知,是许多户外人梦开始的地方。如果你希望远离喧嚣,走进高原,朝圣梅里...
- 徒步中国
 
- 
									
																		
- 
								- 
									
																		
- 邂逅318川藏线,领略雪山脚下最美的桃花!
- 什么样的风景才能匹配你对2021年春天的期待与向往。每年三、四月,两极的冰川下面还是冰,林芝的冰川下却开满了桃花~比起内地城市栽种的桃花,藏地的桃花自带随性与狂野。这里的桃花大多数都是野生桃花,在藏东...
- 川藏线自驾联盟俱乐部
 
- 
									
																		
- 
								- 
									
																		
- 3000年前失落古城重见天日:街区完好,还有面包房
- 导读:经过7个月的挖掘,考古团队最终这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大型城市。城市的街区两旁都是房子,围墙高达高达10英尺(3米),并且很多房子里都摆满了当时人们使用的日常生活工具和摆件。城市的南部,考古学家还发现...
- 科学解码
 
- 
									
																		
- 
								- 
									
																		
- 中国第一家!欧式庄园城堡版JW万豪,江浙沪亲子度假王牌,就在安吉!五一有房遛娃首
- 说起江浙沪的宝藏度假地,安吉当之无愧是大热门。尤其最近春光缱绻,竹林里满是娇嫩出水的新芽,雨后春笋争相萌发;茶园里流动着清新,伴着春风茶香四溢。图源:安吉发布加上去年安吉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交通更...
- 几何民宿
 
- 
									
																		
- 
								- 
									
																		
- 盘点!全国省级旅游集团各有哪些“家底”?[下篇]
- 编者按省级国资旅游集团是各地旅游产业的集大成者,肩负着当地旅游资源整合、资产管理、开发运营等重任,是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
- 新旅界
 
- 
									
																		
- 
								- 
									
																		
- 湖北恩施 到筑推介旅游
- 恩施一景点 本报讯 4月9日下午,2021年湖北·恩施旅游(贵阳)推介会在贵阳市举行,诚挚邀请贵阳市民去恩施游玩,了解恩施土家文化,饱览民俗民风,感受青山碧水的自然本色。 本次推介会由恩施市文化...
- 贵阳晚报
 
- 
									
																		
- 
								- 
									
																		
- 最浪漫的5个旅游圣地,开始一场名为浪漫的旅行!
- 我想要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起欣赏清晨的阳光,一起品味傍晚的日落一起去寻找那梦一般的地方青海茶卡盐湖和最爱的人去茶卡盐湖,让这里变成两人一场纯净、梦幻的梦。站在这片盐池之中,白色裹满了...
- 世界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