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节气,健脾祛湿,疏肝清火,养生补为重!
  • 来源:江西省中医院


一、节气特点

每年公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太阳在黄经30度。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池塘里的浮萍开始滋生,桑树也长出了翠绿的新叶,正是养蚕人家开始忙碌的时候。此时,春茶也在这时节的前后开始采收,长江以南地区,从丘陵到高山,处处可见汗流满面的茶农们在辛勤地忙着采茶,飘香四溢的茶香弥漫着山野村庄。谷雨后的农业生产已经进人到繁忙时期。因此,抓住时机,精耕细作,注意天气变化,抢种抢栽,不误农时对秋后收成至关重要。

二、养生要领

降雨增多表现在谷雨节气后空气中的湿度慢慢加大,这时我们在调摄养生中不可脱离自然的轨迹,应该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谷雨节气的气温以晴暖为主,但是早晚有时冷时热的时候,早出晚归的人更要加倍小心呵护自己,避免染上疾病。较好的膳食有参蒸鳝段、黄精烧鸡、三色汤等,有除风湿、温补气血、强健筋骨的作用。

三、起居须知

古语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逐渐增大,此时节养生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使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素问·保命全角论》说:“人以关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所以在起居方面要考虑谷雨节气的因素,针对气候变化有选择地进行调节。

早睡早起进入春季,自然界万物复苏时,人们应该做到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活跃阳气,以便享受这春天美好的季节。但不宜起得太早,因为此时的人体生物钟尚处于“休息状态”,容易造成生物钟的磨损;同样的此时人体的血压、体温、心跳、呼吸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停留在“睡眠中”。天还未亮就跑到树林或公园里锻炼,这就错上加错了。早起气温低,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古训的“闻鸡起舞”实不可取,而应提倡“与日俱兴”。
午睡消除春困大脑不可能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除了夜晚睡眠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外,中午饱食以后,也会短时间处于明显的抑制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饱食后有更多的血液流向胃部,脑部血液供应减少,以致大脑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春天,由于气候的原因,这种抑制更为明显,这时进行适当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使精力充沛,还可增强免疫功能。一般而言,午睡宜在午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
四、饮食养生
谷雨为春季的最后一个季节,在这个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人体在这段时间更为困乏,但人体的消化功能却正处于旺盛时期,所以正是使身体受到补益的大好时机,应适时进补补血益气的食物,增加身体防病抗病的能力,为健康度夏打下好的基础。

下面推荐几种本时节宜食用的食物:1.鸭肉面【材料】鸭胸肉120克,面条210克,食盐3克,素油30克,味精2克,葱10克、黄酒15克。【做法】(1)将鸭胸肉切碎后剁成肉末,放盐拌匀。(2)把油倒入热锅内,当油烧开后,下入鸭肉末,炒熟后,下黄酒,葱,起锅备用。(3)将锅置武火上,加入适量水,烧开,下入面条,煮熟捞起放进碗内,加人熟鸭肉末、味精,拌匀即成。【功效】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劳热骨蒸、水肿、咳嗽等症。【注意】外感初起、脾胃阳虚者、腹泻者忌食。
2.火腿笋蘑鱼肚【材料】水发鱼肚1100克,火腿片145克、水发口蘑50克、笋片50克、豌豆苗30克,料酒、精盐、白糖、味精、葱段、姜片、猪油、鸡油、鸡汤、淀粉适量。【做法】(1)把水发鱼肚泡发清洗,捞出用刀切成宽片,放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将火腿片、笋片下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沥水。(2)水发口蘑洗净,直接放入大碗中,用刀切成小薄片;豌豆苗去根留尖洗净。(3)把炒锅置于旺火上,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葱、姜炸至金黄色,倒人鸡汤,煮沸,撇净浮沫。(4)将锅内葱、姜捞出,倒入料酒,放白糖、鱼肚片、精盐、火腿片、笋片、口蘑片、豌豆苗,用旺火煮烧,熟透后倒入沙锅内,加盖,置于小火上,炖5~6小时。【功效】益精血,补肝肾,健脾开胃。适用于各种气血不足、精津亏耗所致的虚损患者辅助食疗。【注意】本品为补肝肾、益精血的滋补菜肴。食欲不振和痰湿内盛、舌苔厚腻者忌食。笋片不适合与豆腐、鹧鸪肉、糖同食。火腿凡外感未清、积滞未清、湿热内恋、胀闷未消者忌食。
3.葱枣汤【材料】大红枣22枚,葱白6根。【做法】(1)把红枣洗净,用水泡发;将葱白(连须)洗净备用。(2)把红枣放入锅内,加入水适量,用武火烧沸,约25分钟后,再加入葱白,继续用文火煎熬15分钟即成。【功效】安心神,益心气。适用于心气虚的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

专家介绍

葛来安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一科(肝胆科)负责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疑难杂病,主张四诊合参,号脉先行。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及肿瘤与杂病的治疗,尤其善用中医方法挽救重型肝炎、三步六要法逆转胃癌前病变、中药蒸脐疗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药时间疗法治疗便秘,并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健康养生指导。坐诊时间:肝胆病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体检科门诊:周六上午阳明门诊:周三上午红谷滩国医堂:周一下午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新中国成立以前)

.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编辑:钟世芳  审核:沈德森好文推荐1:肺癌防治系列科普:如何预防及早期发现?2:别把便秘不当病,试试中医"蒸脐疗法"3:“4.20” 关注痛风日大型义诊活动来啦!4:老年人查出恶性血液病怎么办?守卫健康,中医药在行动!5:暖暖的!温馨的“ 乐园式 ” 病房启用后......我知道你“在看”哟~~

健康

<< 51 52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