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刷屏的新闻背后,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 来源:灼见
Jan.
12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向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作者 | 朗博
来源 | 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为什么要探索月球背部?
它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这段视频,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倡导者和发起者——欧阳自远,在介绍“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类解决1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
这就是科学对于人类的价值!像“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这样的科学家,更应该被国人熟知!
01
唤醒沉睡的高山
1935年,欧阳自远出生于江西吉安。
小时候,他就聪明好学。
1952年,高中毕业的他,准备报考大学。
年轻时的欧阳自远
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三年,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号召广大青年“唤醒沉睡的高山,献出无穷的宝藏”。
这一句话让他热血沸腾,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专业。
那时候的大学生,思想单纯,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强盛的新中国。
1957年毕业以后,他就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工作。
此时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极其艰苦。
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
年轻的欧阳自远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地。寒冬,他冒着凛冽的寒风;酷暑,他顶着毒辣的阳光,脚上的胶底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欧阳自远每天的伙食就是一壶水,两个馒头,时常吃些野菜山果,如果能搞到一些野味,就等于改善了生活。
为了强国梦,欧阳自远很少回家,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是干什么的。
北京地质学院时期的欧阳自远
一次,记者问他,多少年没有回过家乡了。他沉思半天,感慨地伸出4个手指头说:“算算有40多年了吧,中间有一次因为工作路过一回,但是没有下车。”
就这样,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
02
0.5克石头引发的登月梦
1957年,一件事使低头找矿的欧阳自远开始仰望星空。
那一年,前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又称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一下触动了欧阳自远,他说:“我们做地质成天像蚂蚁一样在地球上‘爬’,假如有一个卫星在天上飞,它什么东西都看得很清楚,那必将是另一番景象。”
他坚信以后的地质学必将与探测地球、行星的观测结果相关联,于是他把精力放到了陨石、月球和行星地质研究上。
这也开创了我国天体化学和比较行星学的崭新领域,培养了一支年轻的队伍,为中国进入太空时代作了技术与人才储备。
研究只能通过天空陨石进行,但是到哪里去寻找呢?
天助有心人。
1976年3月8日,吉林地区发生了一次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
吉林市近郊现场的陨石坑
我国马上就成立了以欧阳自远院士为首的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他们赶赴长春,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欧阳自远(右二)正在讲解中国吉林1号陨石
从此,欧阳自远开始专心研究吉林陨石,并写出了中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山之作——《天体化学》。
他的目光开始投向深邃的宇宙。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赠送了0.5克重的“阿波罗”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品。
月球铁方解钙长石,编号60025(斜长石)。由阿波罗16号的宇航员在月表高地笛卡尔环形山附近找到。这块标本目前陈列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历史博物馆
仅仅0.5克,只相当于十几粒大米的重量。
但就是这个微小的石头,让欧阳自远头一次接触到了月球。
收藏在北京天文馆的月球岩石样本,由阿波罗17号飞船1972年从月球带回,1978年赠送给中国。
“就那么0.5克的石头,我们花了4个月全面解剖,发表了14篇论文,我们把它是什么,它的年龄多少,它有哪些东西,全弄清楚了。美国人也佩服,没想到中国居然解剖得这么清楚。”
欧阳自远处理月岩
此时,他的梦想已经不是大地了,而是那遥远的月球。
03
登月之路怎么就这样难
2004年1月23日,那一天正是大年初二。
生活简朴的欧阳自远带着4名学生,与探月工程的总指挥栾恩杰,来到了一个小饭馆。
他举起了酒杯,眼眶湿润,用颤抖的声音说:“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我们很幸运。”
这一天,他的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综合立项报告批下来了。
这距离他研究月球陨石已经整整25年了。
这距离1993年欧阳自远开始积极呼吁政府启动探月工程,已经整整10年了!
当时外界对于探月持质疑态度。
“大家觉得我们在地球上有那么多事要做,西部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问题没解决,瞎折腾去搞那个月亮干什么?”
于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背着笔记本电脑,四处进行科普演讲。从政府机关到科学院,从大学到小学,都留下他的身影。
无论面对谁,他总是以生动而有趣的演讲,耐心地科普月球知识和登月的意义。
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拿北京地铁做比较:从地球到月球大约38万公里,探月工程一期只相当于北京地铁2000米造价,14个亿。
经过十年漫漫科普路,经过十年的的缜密论证,“嫦娥工程”总算得到了公众认可。
这十年,付出的艰辛只有他家人知道,他的妻子邓筱兰形容他,这十年是冷不添衣,饿不吃饭。
欧阳自远夫妇
家里什么也不管,不知道自己工资是多少。穿同一件衣服,不知道换;叫他吃他就吃,都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甚至有时候连洗脸毛巾、洗脚毛巾也分不清楚,致使他一洗脸,妻子就紧张,赶紧去卫生间看,弄不好就错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州省曾力荐欧阳自远出任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
为了登月计划,他三次婉拒当副省长的机会。
为了登月计划,他也经常被世人误解。
欧阳自远为中国的登月付出了太多太多……
04
泪水
从2004年,“嫦娥一号”工程开始,70多岁的欧阳自远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让他倍感压力的是,我们的科研环境对失败的容忍度比较低。他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结果会是怎样。
“开汽车有时都会遇到发动机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要出去就必须成功!
“发射‘嫦娥一号’时,血压、血糖、血脂都很高,几个月睡不着觉,发射的时候手心一直在冒汗……但是我们要经受得住这种风险的锻炼和煎熬,因为什么都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绕月13天,他从来没有那么激动过,他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抱在一起,两位古稀老人泪水直流。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
当身边的记者采访他时,他只哭着说:“绕起来了!绕起来了!”
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新的奔月轨道;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
嫦娥三号成功着陆
如今,“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的背面,老人又即将投入“嫦娥五号”的工作准备中。
中国的探月之路更加宽广,这离不开欧阳自远的心血与汗水。
但每次听到媒体称他“嫦娥之父”,这位老人都会坚决反对。
欧阳自远为党员干部题写寄语
“中国探月工程的阶段性成功不是某一个人的结果,是成千上万人工作的结果。叫我‘嫦娥之父’,反而使我处于一个难堪的位置,所以我绝对不赞同这样的称呼”。
这位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有多少当年参与‘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默默无闻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怀揣科学理想走到生命尽头,直到埋骨戈壁滩,都没能看到自己的梦想实现。而我已经能看到梦想在宇宙深处展现的淡淡轮廓。”
他仅仅把自己称作是“修地球的”。
然而正是因为有欧阳自远这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学家,我们的探测器才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仪器,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强大!
向欧阳自远和为了祖国的崛起默默无闻工作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灼见 2019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灼见热文张小龙的四小时演讲没有用哪些词?
带你走过一整年的五花八门,但你一定最思念这个门……
“别难过,我先走啦。”
100张照片,告诉你周恩来为什么是中国最帅的人
大写的服!上天给他了一副“烂牌”,没人会想到他却打出了人生的“王炸”
医者仁心!救人无数,为孩子们发明糖丸疫苗的爷爷去世了!
《2019朋友圈新词解析》
情感
-
-
- “妈妈,为什么爸爸不陪我?”你的回答很重要
- 之前网上有个很火的话题: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学到了什么? 有个很高赞的回答说:“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资格要孩子,不是所有夫妻都配作父母。”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就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就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任
- 卡娃微卡
-
-
-
- 少和生命无关的人和事耗着
- ▼点击可听 01 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 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 在无路可走时 迫使你腾空而起 那就是奇迹 ——心情句子 02 世间的一切都在流动 属于你的都只会有片刻的停留 你得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才
- 心情句子
-
-
-
- 韩雪催泪朗读:毛泽东始终未收到的信件——杨开慧情书,感人肺腑……为爱和信仰而生!
- 韩雪《信中国》读感人家书 深情演绎思念之情 “听一次哭一次,看一回哭一回!” 01 “爱情火焰在阴暗的墙缝里, 独自燃烧了半个多世纪。” 1982年, 在修缮杨开慧故居时, 在她的卧室内侧墙壁离
- 灼见
-
-
-
-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夫妻是上辈子的……
- 请珍惜生命中的这些缘分。
- 有听爱情
-
-
-
- 做到这一点,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会很舒服
- 做到这一点, 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会很舒服 文| 尔德 图 | 来自网络 周围有一些相处起来非常舒服的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质,就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不说不合时宜的话,不做越界的行为,非
- 每日七言
-
-
-
- “敏感是病,心软致命”
- 心里装着自己,才更有力量。
- 围炉夜读
-
-
-
- “从19岁到39岁,我终于一个人活成了千军万马的模样……”
- 一束光要由多少种颜色组成,才投射人间照亮最美的脸庞,一个女人的美又要分为多少面,才能如精灵般伫立在人群。
- 她刊
-
-
-
- 日本封杀,却在中国开个唱,吸毒艺人的复出之路
- 最近,酒井法子的一条微博冲上了热搜#酒井法子在线乞讨#。 1月7日下午,日本女星酒井法子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微博,向粉丝问好,然后甩出了两个支付链接。 然后网友就炸锅了,咋回事你还搞在线乞讨不成。
- bookface
-
-
-
- 男人出轨不离婚后,最怕的就是这点
- 只有最浅薄的男人,才会如此短视!
- 婚姻情感专家舒心
-
-
-
- 老公出轨女闺蜜,原配瓜分660亿分手费变第一富婆!
- 女人发家致富的最快方法是什么?n离婚。
- 好姑娘光芒万丈
-
-
-
- “一恋爱就失控,这样的我令自己厌恶”| 如何区分真正的爱vs.病理性迷恋?
- 本月最推荐:你是真的爱上了ta,还是陷入了病态的、受虐性的迷恋中?
- KnowYourself
-
-
-
- 这条刷屏的新闻背后,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 向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 灼见
-
-
-
- “你这种性格,怎么可能有对象!”
- 我们总是喜欢和生活耍赖。
- 晚安少年
-
-
-
- 你结婚了吗?| 她总
- 上周,我们看过世界上最昂贵的一次离婚。1月9日,世界首富,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索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与成婚
- 她生活
-
-
-
- 余生,找一个宠你的人
- 点题目下方蓝字关注有听爱情 每晚与你聆听幸福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 ◆◆◆ 文 | 主页君 很喜欢一位听友的留言:“不能被凶,只能被宠”。相信这句话也说出了所有女人的心声。 茫茫人海,遇到喜欢
- 有听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