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陈更迷住了!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真美!
  • 来源:灼见

Feb.
15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祝福这个蓝袄青裙的温婉姑娘,愿你初心如一,“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作者 |王荆棘





01


知乎上有过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被忘掉,那我们读书的意义何在呢?”

一位网友在这个提问下写了一个粗暴又很诗意的答案,当我看到天边的鸟儿飞过,如能讲出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我擦,好多鸟儿,真特么漂亮!岂不美哉?

北宋诗人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著有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饱读诗书,气质自然与众不同。而在昨晚的情人节之夜,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迎来收官,比赛过程一波三折,十分精彩,但最后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这个诗词大会的常客,饱读诗书气自华的姑娘陈更拿到了冠军。





昨晚的诗词大会被网友们戏称是一场“神仙打架”,许多从第一季开始一直追到第四季的铁粉都纷纷直呼,这一季诗词大会的题目难度明显提升了好多,前几季的时候一家人围坐电视前,还能跟着背上几句诗,这一季已经完全跟不上选手的思路了。


北大才女陈更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精彩对决时刻



在决赛中,超级飞花令难度再次升级,这一次选手需要在诗句中飞“四字成语”的关键字,如折戟沉沙、龙盘虎踞等词语,在平时讲话中就很少用到,更别说与之相关联的诗句了。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曲径通幽”





“万籁俱静”





“娉娉袅袅”





“春树暮云”





在说到第七个成语时,胡艳琴更是放大招:


“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陈更依然面露微笑,信心十足:


“万紫千红”





在说到第11个成语,陈更同样两句诗说出了两个成语:


“虎踞龙盘”“天翻地覆”





接下来的胡艳琴略有迟疑,不过还是答出了


“明眸皓齿”





陈更则“回敬”


“折戟沉沙”




来看完整视频:



这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将难度提升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古代文化元素的感悟以及过去生活方式的了解,诗词大会已经不是一个仅仅依靠强大的诗词储备量就可以获胜的比赛。


02


有很多人是从诗词大会第一季开始认识陈更的,兜兜转转,陈更对诗词的热情从未减退半分。


当酒入愁肠,相信所有看过节目的人一定被她绣口一吐便是诗词的表现所惊艳,照亮了记忆之中某段渐行渐远的年少时光,只是因为陈更的诗词,便抚慰了我们遍布风尘的心。


了解陈更的人会知道,这是一个文理兼修的姑娘,主业是在读于北京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





作为一名工科博士,陈更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要泡在实验室,每早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她每天仅有的一点闲余时间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但即便这样,她还是要利用起这微不足道的空子去研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九场)

或许连她自己也不会想到,读诗颂词本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小爱好,没成想竟然在比赛里拿到诗词大会的总冠军。陈更参加诗词大会,身边很少的朋友知道,当同校的校友知道有一个叫陈更的姑娘正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一路高歌猛进,大放异彩。

才找到她问,一个叫陈更的选手上了央视的节目,以为是重名呢,原来就是你呀!




陈更生于书香世家,她的曾祖父做过几所学校的校长,父母也都是读书人,虽然自小便热爱诗词,但陈更的爸爸妈妈更希望她可以走科研之路,做一个科学家。


抛下了《故事会》她读完了爸爸推荐给她的《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一路奋进学习,考上了北大的工科博士。


直到研究生一年级,读到一本《蒋勋说唐诗》。才打开了自己的诗词启蒙道路,对待诗词的热情就像冰底下的沸水,寥寥几句便被感知,读到李白的《侠客行》更觉诗气通畅如行云流水,背出了上句,下句不由自地也就来了。





03


诗词大会的总导演颜芳说,每个选手都有火的可能,导演组选人的一个标准,就是选手可以唤醒大家对诗词的热爱,剥开你心里对诗词久违的感觉。

即便诗词启蒙较晚,但陈更对待古诗文的热爱可以说深入骨髓。正如颜芳导演所说,这是一个可以剥开我们心里对诗词久违初见般感觉的姑娘。



陈更在《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附录中谈到诗词大会

读诗写词是一个孤寂的过程,需要乐趣点缀,陈更喜欢把平时写过的文艺随笔放在“梨花满地不开门”里,把平时拍摄过的摄影作品,放在“你若盛开”中。不了解她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代表什么,因为注重生活的美感,陈更把手机中的文件夹均已诗词来命名。

什么样类型的作品,就要放到相对应的诗词意境的手机文件夹中。于她来说,诗词真的已经沁入生活,随处不在。

一次陈更所工作的实验室来了客人,她想要以茶招待来客,但实验室中只有纸杯,想到以纸杯盛茶,难免有几分寒酸。当她看到杯上的两行字“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自能体会其中的一份的深意,便再不觉得纸杯寒酸了。



04


在早些时候接受中青报的采访时,陈更说:"诗歌和计算机、英语等不同的是,你接近它、被它吸引,往往不是因为好学、求知,而是因为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这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对陈更来说,诗词的魅力,或许正是因为自然的感召,从前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将月亮比作发光的大饼,将星星比作闪耀的石头。遇见诗词之后,再见明月,就有了“寂寞嫦娥舒广袖”,再见繁星,就有了“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个一袭素衣,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姑娘,她的身上有李白的浪漫,想要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日子里,常有月光洒满金樽;更有陶渊明的一份恬淡,向往“采菊东篱,悠然山下”的惬意生活。





我们在读诗,也是在讲述一个个故事。


陈更说:每一个喜爱诗词的人都会在古代先贤的故事中慢慢释放自我。读完一首诗并不是只觉得优美,而是期望能够穿越时间,听到作者娓娓道来,讲述那些名山大川、缠绵悱恻、名望得失、豪气干云。

我们喜欢陈更,就像喜欢曾经的那个自己。她让我们相信,生命自有诗意,在那些品茗颂诗的日子里,要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对自己充满期许。

当年高晓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受到无数文艺青年的热捧,了解才女陈更的故事后,我反而觉得诗意的生活未必要去远方追寻!只要和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在一起,生活便充满了诗意。

生命的难处从不在于年少鲜衣怒马时,品词颂诗之际频频忘却,而是在终有一天我们到了明白诗中深意的年纪,早已成了诗中之人,依然能有不忘初心的勇气。





诗词大会的嘉宾老师,蒙曼教授更是不吝惜自己对于陈更的喜爱,蒙曼觉得,这个姑娘整体的表现有点骄傲,有点伶俐,有时候因为太伶俐了,不免会急躁,该赢的地方也会输,为她感到惋惜。

转念一想,人家在这里以诗会友,把诗说出来,把朋友交起来就好,输赢这类事情,本来也没那么重要。她台风很好,总是笑盈盈的,穿一身蓝袄青裙,有古君子之风,这就是骄傲。

历时四季,登顶摘冠,祝福这个蓝袄青裙的温婉姑娘,愿你初心如一,“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灼见 2019

作者:王荆棘,生活里总是充满荆棘。灼见出品。

MORE灼见热文快满100岁的“国宝级”艺术家:美了一个世纪,誓将优雅进行到底

真实案例:普通人20岁开始自律,50岁能达到什么高度?
吴京投资《流浪地球》爆红:世上所有的惊喜,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意
李健,人设是不靠谱的东西
深度: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情感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