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 来源:换个角度看车市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ARCFOX发布了S HI版搭载华为提供的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与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雷达构成了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方案。赛力斯发布SF5华为智选版,搭载华为提供的后置“3合1”电驱动和人机交互系统。华为自行设计与开发的这款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与具备400TOPS超强算力的最新MDC域控制器平台810一起,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全球首款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搭载着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研发的驼峰智能增程系统,不但拥有405千瓦的最大功率和820牛米的峰值扭矩,还具备1000+公里续航与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4.68秒、0-5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1.99秒的优势。实际上,华为在1台四驱电动量产车上完成了750伏电压平台、以激光雷达为基础的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验证;在1台四驱增程式油电混合驱动量产车上完成了“3合1”电驱动总成、以人机交互为侧重点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验证。然而,华为在上海车展更是首次向公众展示,由2种电驱动总成、750伏电压动力电池、高效充电系统和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构成的整车解决方案。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综合华为最近几年在移动业务和通讯业务的全球发展境遇和行业所处的状态预判,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已经不远了。自从“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开启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投入到制造新能源整车的市场中。众多造车新势力无论是“PPT”造车,还是“数学”造车的品牌层出不穷。华为则从分系统供应商的层面向上“逆推”至整车解决方案。作为移动通信的行业巨头,华为在最近2年间不止一次的向外界展示了自行开发、测试与具备量产能力,集成了电驱动、动力电池、域控制和激光雷达无人驾驶的整车解决方案。华为所制造的激光雷达系统最大优势并非单独个体的性能,是在满足现阶段国家对无人驾驶技术、整车以及引发的交通形态的冲突所确定法律法规前,中国车厂可以用远低于德国西克\大陆\博世等厂商提供的成品,并获得全完开发授权的控制软件,进行全方位的二次开发的合法性与便利性。在2019年之前,中国车厂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技术探索、应用场景和整车应用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德国西克等厂商。2016年,1套西克LMS系列宽幅三维激光雷达售价2万-5万元人民币。2021年,一套华为制造的MEMS规制96线激光雷达售价则有望下降至2000-4000元人民币、甚至2000元人民币以下。在全球范围以特斯拉坚持的多通道摄像头类智能驾驶技术方案应用,并希望通过集成FSD系统的多款车型的销量,形成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压制激光雷达的路线选择权重;在中国以华为和大疆全力开发的成本持续降低的激光雷达类无人驾驶技术方案的应用,相当程度的弱化了多通道摄像头在车端应用的权重。由中国华为领军,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基于激光雷达无人驾驶方案的出现,首先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台下,快速让国产车厂接纳并形成具备压倒性的技术路线选择态势。显性的看华为制造车规级激光雷达,理论上可以向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全部车厂出售并授权二次软件开发权限。隐性的看华为快速抢占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前的无人驾驶市场核心供应商的话语权,是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无人驾驶法律法规的确定,提供大规模实际数据支持和整车层面的可行性技术验证。华为系整车控制策略,跳过了传统车厂目前主流的CAM总线方案,引入域控制模式。首当其冲的案例则是ARCFOX T和S车型搭载的智能座舱系统,将人机交互、车机互联、有限度的智能驾驶系统进行整合。作为分系统供应商,华为这套侧重座舱与无人驾驶的域控制策略,既可以与整车解决方案一起出售,也可以单独“融入”不同厂商的车型平台中。当然,域控制逻辑的优势可以将电驱动、动力电池、热管理、智能座舱以及无人驾驶等分系统进行整车层面的能量调节以及“冷量”和“热量”交互。2020年早些时候,华为将其初级应用的“3合1”电驱动系统,高级应用的“7合1”电驱动系统,推荐给潜在合作伙伴。其中,最大输出功率150千瓦、最大输出扭矩300牛米的“3合1”电驱动系统集成到赛力斯SF5。而“7合1”电驱动系统集成了MCU(微控制单元)、电机、减速器、DCDC(直流变换器)、OBC(车载充电机)、PDU(电源分配单元)和BCU(电池控制单元)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并且华为准备把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端云协同和控制归一。在华为展台的另一端,笔者注意到1套将电驱动系统、驾驶舱空调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纳入到整车层面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模型。这套将热泵电动空调压缩机(红色箭头所指)、功率PTC控制模组(绿色箭头所指)、高低功率水冷板控制模组总成(蓝色箭头所指)以及多通道电磁阀体集成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具备电驱动系统预热引流、动力电池系统高温散热及低功率低温预热需求、驾驶舱高功率制暖和制冷需求的一体化“热量”和“冷量”的管理。这套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具备对冷却液进行精准流量控制,为不同“热量”和“冷量”需求的分系统提供伺服的多通道电磁阀体。华为系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热量”需求通过1组高功率PTC系统,在满足驾驶舱制暖问题升至35摄氏度同时,可以与低功率PTC控制模组配合,为动力电池提供温度降低至15-20摄氏度低温预热伺服。基于最低零下18摄氏度均可运行的热泵电动空调压缩机,将“冷量”控制与动力电池高温散热和驾驶舱的制冷需求结合。华为系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去掉了大量的电子水泵与“X通”阀体,布设在防火墙一端时可以最大程度介绍“冷量”和“热量”输出过程中损失的能量。然而,这种高度集成与车型平台的硬件结构必须要在整车层面进行控制,才可以真正发挥出高效节能的优势。截止2021年4月,由华为以不同模式,向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以及广汽新能源提供6.6千瓦-10千瓦的OBC。在北汽新能源的EMD5.0“3合1”电驱动系统总成中,将华为提供的6.6千瓦OBC进行了二次集成并用于ARCFOX T;在广汽新能源制造的AION LX电动汽车,直接标配了华为制造10千瓦OBC控制模组。有意思的是,华为在大规模量产低功率OBC同时,推出了750伏高电压平台动力电池和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从构成看,将支持750伏电压的“3合1”电驱动系统、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域控制策略和750伏电压动力电池本体及BMS控制策略相结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750伏电压平台车型解决方案。750伏电压平台最先应用与ARCFOX S型全系车型,在相应的直流充电桩进行快充,可以获得更高的充电功率同时,电流稳定在200安左右,在车端一体化热管理系统伺服下,尽可能降低大功率(倍率)充电时电池及高压用电系统产生的热量,以此将整车安全进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范围首款应用750伏电压平台的电动汽车为波尔舍的TYCAN,由均胜电子提供配套技术支持。然而,作为波尔舍首款量产电动汽车的TYCAN,虽然性能出众,但是整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表现较为糟糕。在数得过来的在售车型中 波尔舍TYCAN出现了充电时起火燃烧到爆炸,传动系统引发的故障,并由中国市场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客户满意度走低等一揽子问题。从技术层面看,750伏电压平台带来的优势明显,充电周期、充电电流和系统发热量持续降低同时,整车安全性反而提升。但是,对于750伏电压平台技术需求却在持续激增,并要在其他分系统都统一电压已获得均衡且稳定的性能表现。无疑,750伏电压平台不仅对分系统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整车制造厂的控制能力更是如此。因此,华为向广大整车厂商展示了既可以单独购买、又可整体打包的围绕750伏电压平台量产的电驱动、充电、一体化热管理和电池系统。在前文中提及,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围绕电驱动和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部分展开合作并进行整车层面技术验证;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围绕OBC、智能座舱的车机互联、激光雷达无人驾驶技术以及750伏高电压平台并进行整车层面技术验证。笔者有话说:综合研读和判定,华为在近几年来中美交锋中的移动和通讯市场的态势变化,国内新能源整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自2016年即展开的关于新能源车端分系统的研发以及与诸多整车厂商的合作规划。华为不会改变现有的分系统供应商的身份,让保有客户及潜在客户放心与其进行整车层面的深度合作。然而,随着诸如小米、VIVO等移动厂商先后宣布下场制造电动车,华为的竞品动态或许都会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造车策略改变的支点。相对那些造车新势力们进入整车市场糟糕的表现,华为已经拥有制造1台高性能四驱电动汽车所必须具备的绝大部分技术储备,量产车的可靠性验证(但不包括车身焊接、冲压及合装等能力)直接收购或控股另一个以存在市场多年的整车制造厂商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并且华为将会总结在移动端市场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坚持核心技术全部自行研发和量产的模式用于造车。当然,市场的动向瞬息万变,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已经没有多远了,而这个“远”的含义不是时间而是某一个特殊事件带来的“触发点”。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出品相关阅读:《深度:研判华为“7合1”DriveONE电驱动系统技术状态》
欢迎关注行业最前端的新能源情报分析网
-
-
- 观展指南|小编带你看看今年超高清交易展长啥样?
- 展览介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21年5月8日-10日在广州举办,同期举行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产品技术交易展。...
- 中国电子报
-
-
- 2021扫地机器人白皮书:从“瞎撞墙”到“真解放双手”还有多远?[附下载]|智东
- “乱撞”、“不智能”、“扫不干净”,扫地机器人如何洗白自己?编辑 | 智东西内参扫地机器人在我国于2010年前后开始兴起。起步阶段, 由于产品价格偏高,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而且受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的影响...
- 智东西
-
-
- 重磅!中国电信成立新公司,竟然要布局..
- 近日有传言称,中国电信集团将成立新的公司,并且将进入OTT行业正面与家电企业竞争。对此,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中国电信确实也将成立一个致力于智慧家庭的分公司,并且该公司属于一级部门,该公司将...
- 通信圈
-
-
- 2030年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将超过300亿美元
- 2021年5月,南极熊获悉,国外的3dpbm研究团队发布了一份最新的3D打印市场报告,重点关注金属3D打印领域。经过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广泛数据收集和分析,这份报告对活跃在金属增材制造市场的3D打印公...
- 南极熊3D打印
-
-
-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资本降温,白热化竞争来临
- 来源: 智东西编辑:智东西内参在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的新算法不断涌现,深度学习仍是这一时期发展主线,尝试解决更为复杂的应用任务。人工智能的产业格局与生态体系更为明晰,开源开发框架格局逐步确立,以科...
- 人工智能学家
-
-
- 与Oculus合推开源手势交互工具,开发者讲述如何优化手势
- Esther|编辑自从Quest一体机开始支持手势识别以来,出现了《The Curious Tale of the Stolen Pets》、《Cubism》、《Waltz of the Wizard》等多款支持手势交互的有趣VR游戏。除此
- 青亭网
-
-
- 40亿元大单!中国移动启动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集采
- 中国移动日前发布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工程采购招标公告,具体包括:数据中心交换机及高端路由器、计算型服务器、硬件集成服务、分布式块存储、硬件防火墙和汇聚分流设备六项采购内容。项目实施地域为保定、南京...
- C114通信网
-
-
- JavaScript 开发者数量暴涨、C#超越 PHP,揭晓全球开发最新趋势!
- 整理 | 苏宓出品 | CSDN(ID:CSDNnews)近日,知名分析公司 SlashData 在调研了全球 155 个国家/地区的 19000 多名开发者后,重磅发布了 2021 第一季度的《开发者报告》(第 20 版)。在本次报告中,
- 程序人生
-
-
- [南极熊3D打印]手机APP照常更新
- 喜讯:【南极熊3D打印】手机APP来了,功能很强大,内容很专业△安装了【南极熊3D打印】手机APP的用户,已经可以直接在手机状态栏接收到南极熊的实时推送,第一时间知道行业的重大消息【南极熊3D打印】APP已经上...
- 南极熊3D打印
-
-
- 宇航员返回,SpaceX 首次商业载人飞行成功;微软开发《曼达洛人》游戏;苹果面
-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合伙人辞职:曾称建造侏罗纪公园外媒报道,马克斯·霍达克作为 Neuralink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一度还担任过该公司的总裁,不过,这位公司元老级人物宣布已经辞职离开了该公司。霍达克在社...
- 极客公园
-
-
- 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ARCFOX发布了S HI版搭载华为提供的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与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雷达构成了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方案。赛力斯发布SF5华为智选版,搭载华为提供的后置“3合...
- 换个角度看车市
-
-
- AR中面部追踪的基础浅析
- hi188|编辑此前我们报道大量苹果、微软等相关专利,从中我们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产品信息,但关于AR眼镜(消费级)的未来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答案,而这个过程,可能会比VR(2014年Oculus首个VR产品走向大众,到2020...
- 青亭网
-
-
- 数据安全如何定级
- 摘要:通过梳理和总结,为各位分析《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如何指导金融机构数据分类与定级,一文看懂数据安全定级怎么做。随着《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
- FreeBuf
-
-
- 用户的隐私怎么办?从iOS 14.5隐私条款说起
- 4月底,苹果正式更新了iOS 14.5操作系统,在众多更新的内容中,一条有关隐私保护的条款再度引起了业内关注。根据这条隐私条款,应用程序提供商需在征得iPhone手机用户的授权之后才能使其APP追踪用户的手机在线行...
- 天极网
-
-
- 手机厂商集体转行造车,华米ov你会买谁?
- 前言其实早在3月的时候,小7就想说说手机厂商造车的事。因为那时候小米已经宣布造车了,华为、OPPO、vivo等厂商也早有自己的汽车计划,对手机厂商来说,今年仿佛是集体转型的一年。华为首先是华为,华为应该是手...
- 手机评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