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猝死、肛裂..上厕所用这个姿势太危险了
  • 来源:39健康网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纠结走进公共卫生间却不知该选择哪种“坐骑” 九叔现在就带大家看看


一、排便姿势对于座便器大家的发挥空间比较大 



一般人的姿势都是规规矩矩地坐着 
至于蹲厕理论上没法安放各位躁动不安的屁屁只能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 
但这会让大家容易腿麻起身后由于下肢血管恢复通畅血液会大量往下肢涌去 
导致头部缺氧从而产生头晕现象容易引发事故 另外据研究人员Erel发表的研究显示100名受试者中出现肛裂现象的人群 79%都使用蹲厕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蹲便器更易发生肛裂


二、排便时间据日本医学博士坂本龙司曾做的研究
及以色列科学家DOV SIKIROV公布的数据显示 
因蹲姿能让直肠肌得到完全放松减小排便力气加速肠道排空所以在排便时间上蹲厕普遍少于坐厕
 因此在不带手机去厕所的前提下
蹲厕能减少长痔疮的几率 三、卫生状况 R.G. Sinclair等研究人员为对比两种便器对环境的影响 分别记录了座便器以及蹲便器冲水后粪大肠菌群的浓度 
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马桶

而座便器多采用虹吸的冲水方式*虹吸:液体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
细菌会被吸入下水道减少其溅起的状况 
四、普适性 上厕所下蹲的姿势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啥难度 但对老年人、孕妇、腿脚不便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座便器会更方便! 
五、冲水量 目前市场上普遍适用于家庭的座便器大档用水量为6L小档用水量为3L 蹲便器的大档用水量为8L小档用水量为4L  

经过了上面一轮的比较我们再来回顾1下两种便器的优缺点:

总的来说虽然蹲厕节省了一点时间但坐厕对我们的健康更有利能减少意外的发生
 

 1、别太用力排便用力屏气排便会让腹压、血压增高
这些状况都可能会导致脑溢血 如果此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还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律不齐

 2、控制排便时间上厕所尽量保持在3分钟内超过这个时间段腹腔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腹腔脏器下坠会让下肢血液不流畅使得肛门产生坠胀感
脱肛、痔疮很容易找上门
 3、注意擦屁股的顺序 女生最好从前往后擦

留意一下尿道、阴道、直肠的顺序大家就会明白这样擦屁屁可以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4、正确洗手 
很多人上完厕所都没有洗手的意识 就算洗也只是稍微沾湿手指就完事  新闻播报里常说的病菌通过“粪口传播”主要就是因为没洗手造成的!
这提升了感染肺炎、结膜炎等疾病的几率 

所以下面这个洗手步骤希望大家牢记! 
说到这里宠粉的九叔还给大家准备了1个彩蛋 如果在看超过了200九叔就告诉大家使用公共厕所会不会传染性病?

参考资料:[1] Sinclair, R.G, C.P. Gerba.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in kitchens and bathrooms of rural Cambodian village households [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1. 52(2):144-149.[8] Dr. Mohammadjavad,Dr. Mohammadreza,et al. Role of toilet type in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s [J].Acade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2:110-113.[2] Ryuji SAKAKIBARA, Kuniko TSUNOYAMA ,et al. Influence of Body Position on Defecation in Humans[J].Luts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2010,2(1):16-21.[3] Sikirov, D. Comparison of straining during defecation in three positions: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J]. Dig Dis Sci, 2003. 48(7): 1201-1205. [4] Erel, S., et al. Risk factors special to eastern cul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al fissure. Bratisl Lek Listy[J], 2009. 110(11): 710-712.[5] 朱蒙雪 . 坐着大便易致肛肠病吗 [J]. 家庭医药 , 2014(01): 87.[6] 李文海 . 如厕,坐式好?蹲式好?[J] 健康 . 2004.11:26.[15] 韩静 , 李萍,何英 . 某三甲医院住院部卫生间便器设施安全性及患者选择便器类型意愿调查分析 [J]. 农垦医学 ,2012. 34(1):87-89.

健康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