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为何在这幅油画前驻足凝视?
- 来源:学习小组
4月25日,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一幅油画前,习近平驻足凝视。油画中,一位红军战士躺在担架上,鲜血染红了衣衫。油画上方,一行字十分醒目:“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今天的故事,要从这幅油画讲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
油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1月下旬,陈树湘为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率领部队与十几倍于己方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在率部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
面对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怒斥敌人说:“你们抓住一个陈树湘,这算不了什么,全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革命的烈火,岂是你们能扑灭的?它必定越燃越旺,烧死一切害人虫,烧出一个新世界!”
在押送途中,陈树湘乘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抠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陈树湘参与指挥的这场战役,正是被誉为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战——湘江战役。
当时,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抵达广西,决心突破湘江这第四道封锁线。但是,因为“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大搬家”式的行军,贻误了仅有的两三天战机。来到湘江边的红军面临敌人重兵三面合围。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为强渡湘江,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
时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一〇〇团团长韩伟,在完成掩护中央部队的任务后陷入敌人重围。弹尽粮绝之际,韩伟大喊一声:“战友们,跳崖!”随即转身跳下。接着,10多位红军战士一个个相继跳下悬崖。
为掩护军委纵队渡江,时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率部阻击敌军。但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敌军攻势越来越猛,易荡平身负重伤。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11月30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赶到湘江边增援。“我们连打了几天仗,又星夜赶来,没有时间构筑阵地便投入战斗。”当时的战士刘惟治回忆说,“战至下午,阵地上的人几乎少了一半。”
湘江战役期间,周恩来曾给全军起草电报,其中一句写道:“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足见这场战役生死存亡的危急程度。 油画《红军师长陈树湘》(图源:人民网)
二
12月1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局侦察部收容队副队长梁思久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
上午,界首渡口霜风趋紧,冷雨飘零,敌机轮番轰炸湘江上红军架设的浮桥。红军野战工兵连冒着敌人的弹雨,迅速跳进冰凉刺骨的江水中,抢修浮桥。可是桥刚修好,工兵们还没来得及上岸,敌机又来轰炸,将浮桥炸成数段。断裂的竹竿、木板等,在汹涌的江水中拥来挤去,混和着倒下的红军战士的尸体,湘江里泛起一缕缕血水!
红军战士遗体顺江漂流而下,汇聚在全州县城的拐弯处,形成一片“红军灰”,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从此,湘江沿岸流传起一首民谣: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耿飚之女耿莹曾说:“父亲是湖南人,很喜欢吃鱼,但是绝不吃湘江的鱼。因为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多少战友的血都流在湘江。”
当年,韩伟跳崖后被村民冒险救起,重新回到红军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作家魏巍采访他,谈起湘江战役,韩伟端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地流泪。
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韩伟对家人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湘江战役后,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封锁线,保住了革命种子,为一个多月后的遵义会议铺就了道路。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图源:桂林晚报)
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保存着一面红军军旗。
湘江战役中,一位大腿受伤的红军战士爬到村民黄合林家寻求救助。那时,收留红军战士是要杀头的,但黄合林还是毅然收留了他。
经过两天休养,红军战士伤势有所好转,随即动身追赶大部队。临行前,红军战士把随身携带的一面红军军旗托付给黄合林,对他说“请你好好保存这面旗帜,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为保护好这面军旗,黄合林专门做了个小木箱,藏于家中隐秘处。1941年,黄合林去世前,把军旗交给儿子黄荣青。后来,黄家为躲避日军,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始终将装有军旗的小木箱带在身边。
解放后,黄荣青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军旗,但那位红军战士再也没有出现。1979年初,黄荣青病重,叮嘱后辈把军旗交给桂林市灌阳县人民武装部。
这面军旗,见证着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见证着“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的必胜信念,更见证着红军战士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
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上,还会有一道道“封锁线”,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同样需要红军将士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抱有必胜信念,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习近平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文/钟祺编辑/九段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桂林晚报等
今天的故事,要从这幅油画讲起。
一
油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1月下旬,陈树湘为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率领部队与十几倍于己方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在率部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
面对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怒斥敌人说:“你们抓住一个陈树湘,这算不了什么,全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革命的烈火,岂是你们能扑灭的?它必定越燃越旺,烧死一切害人虫,烧出一个新世界!”
在押送途中,陈树湘乘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抠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陈树湘参与指挥的这场战役,正是被誉为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战——湘江战役。
当时,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抵达广西,决心突破湘江这第四道封锁线。但是,因为“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大搬家”式的行军,贻误了仅有的两三天战机。来到湘江边的红军面临敌人重兵三面合围。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为强渡湘江,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
时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一〇〇团团长韩伟,在完成掩护中央部队的任务后陷入敌人重围。弹尽粮绝之际,韩伟大喊一声:“战友们,跳崖!”随即转身跳下。接着,10多位红军战士一个个相继跳下悬崖。
为掩护军委纵队渡江,时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率部阻击敌军。但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敌军攻势越来越猛,易荡平身负重伤。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11月30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赶到湘江边增援。“我们连打了几天仗,又星夜赶来,没有时间构筑阵地便投入战斗。”当时的战士刘惟治回忆说,“战至下午,阵地上的人几乎少了一半。”
湘江战役期间,周恩来曾给全军起草电报,其中一句写道:“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足见这场战役生死存亡的危急程度。
二
12月1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局侦察部收容队副队长梁思久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
上午,界首渡口霜风趋紧,冷雨飘零,敌机轮番轰炸湘江上红军架设的浮桥。红军野战工兵连冒着敌人的弹雨,迅速跳进冰凉刺骨的江水中,抢修浮桥。可是桥刚修好,工兵们还没来得及上岸,敌机又来轰炸,将浮桥炸成数段。断裂的竹竿、木板等,在汹涌的江水中拥来挤去,混和着倒下的红军战士的尸体,湘江里泛起一缕缕血水!
红军战士遗体顺江漂流而下,汇聚在全州县城的拐弯处,形成一片“红军灰”,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从此,湘江沿岸流传起一首民谣: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耿飚之女耿莹曾说:“父亲是湖南人,很喜欢吃鱼,但是绝不吃湘江的鱼。因为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多少战友的血都流在湘江。”
当年,韩伟跳崖后被村民冒险救起,重新回到红军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作家魏巍采访他,谈起湘江战役,韩伟端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地流泪。
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韩伟对家人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湘江战役后,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封锁线,保住了革命种子,为一个多月后的遵义会议铺就了道路。
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保存着一面红军军旗。
湘江战役中,一位大腿受伤的红军战士爬到村民黄合林家寻求救助。那时,收留红军战士是要杀头的,但黄合林还是毅然收留了他。
经过两天休养,红军战士伤势有所好转,随即动身追赶大部队。临行前,红军战士把随身携带的一面红军军旗托付给黄合林,对他说“请你好好保存这面旗帜,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为保护好这面军旗,黄合林专门做了个小木箱,藏于家中隐秘处。1941年,黄合林去世前,把军旗交给儿子黄荣青。后来,黄家为躲避日军,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始终将装有军旗的小木箱带在身边。
解放后,黄荣青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军旗,但那位红军战士再也没有出现。1979年初,黄荣青病重,叮嘱后辈把军旗交给桂林市灌阳县人民武装部。
这面军旗,见证着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见证着“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的必胜信念,更见证着红军战士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
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上,还会有一道道“封锁线”,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同样需要红军将士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抱有必胜信念,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习近平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文/钟祺编辑/九段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桂林晚报等
新闻
-
-
- 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 提升一把手和同级监督质效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报道 “针对考核暴露出的领导班子凝聚力不够、廉政风险防范管控不足等问题,你打算怎么整改?”日前,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纪委监委协助下,市委主要负责人对政治生态考核结果为“一般...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
-
- 这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 长征二万五千里途经当时中国14个省份越过18条山脉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却仍能保持日均71华里的行进速度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长征的头两个月几十公里的路程红军竟然两昼夜都无法走完这种令人“捉急”的速度令红军迎来长征...
- 新华网
-
-
-
- 李克强: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做到风清气正真抓实干
- 李克强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风清气正真抓实干赵乐际韩正等出席 4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
-
-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明日阵风7级!
- 北京市气象台2021年4月26日10时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27日09时至20时,本市大部分地区有4、5级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请注意防范。
- 新华网
-
-
-
- 习近平谈湘江战役: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就是靠理想信念
- 25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他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
-
- 东北大学,为什么这么牛?!
- ——“你是哪个学校的啊?”——“东北大学”——“东北哪个大学”——“东北大学”——“哎呀我问的就是东北的哪个大学”——“,再问急眼了啊”(以上对话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那时·初见沈水之滨浑河...
- 新华网
-
-
-
- 魔幻现实?“熟蛋孵小鸡”写成论文
- 已经煮熟的鸡蛋还能“返生”?甚至可以孵出小鸡?下面的论文看了让人直呼,好家伙!近日,“熟鸡蛋变生鸡蛋还能孵小鸡”的相关论文在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上引发热议。文章摘要称↓“‘鸡蛋返生’,顾名思义...
- 央视网
-
-
-
- APP热火朝天搞贷款,安的什么心?
- 点外卖时,想领一张外卖券,发现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时,想领张优惠券,结果需要授信贷款;想在文档里码点字,不小心点进了借钱页面……现在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各种APP都想借钱给...
- 央视网
-
-
-
- 习近平为何在这幅油画前驻足凝视?
- 4月25日,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一幅油画前,习近平驻足凝视。油画中,一位红军战士躺在担架上,鲜血染红了衣衫。油画上方,一行字十分醒目:“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
- 学习小组
-
-
-
- 全球疫情大流行,ta们却乐开了怀
- 影探(ID:ttyingtan) | 来源甜茶 | 作者孟夏 | 编辑前几天翻到一个视频。疫情期间,某小区广播。大爷声若洪钟,张嘴就来了首打油诗:只要还有一袋盐,不上银行去取钱。只要还有一根烟,每天闻闻抽十天。只要还...
- 央视网
-
-
-
- “35岁以上不算刚需”上热搜,合肥的反应速度值得点赞
- 日前,有网友留言,称很高兴合肥市政府能够看到群众的呼声出台抑制房价的新政,但看到“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而其正好卡在年龄线上,目前刚攒够首付,其他刚需条件都符合,唯独年龄被限制了。 这则留言“...
- 新华网
-
-
-
- 立案调查!美团涉嫌垄断行为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关注央视网央视网精彩视频推荐编辑:吴明泽责任编辑:寒冬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APP热火朝天搞贷款,安的什么心?重磅!“作业...
- 央视网
-
-
-
- 熟鸡蛋还能孵鸡?这就离谱!
- (设计:查如倩)超心理意识能量、特异学生、意念和能量传播……这样的魔幻剧情,竟然堂而皇之出现在一篇期刊论文中,实在是毁人三观。不仅如此,该作者还声称可以让物体穿瓶越壁,让熟绿豆返生,引发网友群嘲:...
- 新华网
-
-
-
-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来源:新华社微博、市场监管总局网站监制:牟彦秋 编辑:蔡梦晓校对:董静雪
-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