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后,皇宫里的妃嫔和宫女们都怎么样了?
  • 来源: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60,阅读时间:约7分钟
历史提问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紫禁城,那么皇宫中妃嫔和宫女们的下场都怎么样了?
答: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那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悲情上吊的一幕历史活剧里,最让多少后人虐心的一幕,就是大明皇宫里的女性——崇祯的妃嫔与宫女们的命运。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崇祯的妃嫔们。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上午,李自成对北京发起了进攻。明朝守城的士兵们,各个都干脆躺在城上,军官拿鞭子抽都不起来。着急上火的崇祯帝,把宫里压箱底的二十万两白银都拿了出来,想“激励”太监们为国血战。没想到太监们把白银分光了,眨眼就跑得一个不剩。还有太监在宫门题字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临走还恶心崇祯一把。如此恶心局面,也叫崇祯帝扎心到家。他手拿着三眼火铳,在齐化门和安定门等地一阵乱窜,却是怎么也窜不出去。眼看着逃生无忘,想想之前一次又一次被自己“玩坏”的求生机会。万念俱灰的崇祯干脆不逃了,回宫把妻妾子女都叫来,全家人整整齐齐吃了顿最后的晚餐。饭后三个皇子被他安排人送走,临走前还谆谆叮嘱:“见到老年人叫他老翁,见到年轻的叫他叔叔伯伯,万一保住性命,报了父母之仇,不要忘了今天的教训。”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皇子当时也没逃掉,而是落到李自成农民军的手里。李自成兵败后,他们三个以清朝官方的说法是“不知所踪”。清朝年间,陆续有“疑似崇祯皇子”现身,但清朝官方统统不认,反而都以“假皇子”的罪名将其处决。就在这场分别之前,崇祯还横下心来,对自己的妻妾女儿,下了一顿狠手:为了不让两个女儿和皇后嫔妃落到农民军手里,痛饮后的崇祯,咬牙持剑说了句“事已至此,可以死了!”“领会”了他意思的结发妻周皇后,哭哭啼啼回到坤宁宫自尽。而后崇祯又亲手挥剑,杀死了自己的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武侠小说里“独臂神尼”原型)则是重伤后昏迷,苏醒后的她嫁给了早有婚约的都尉周显,最终在清朝顺治年间过世。另外还有崇祯的宠妃袁贵妃,自尽的时候绳子断了。崇祯又跑到袁贵妃身边,狠狠戳了袁贵妃三剑。受了重伤的袁贵妃,最终还是捡回一命,晚年由清王朝“赡养终其身”。以《明史》《明季北略》等史料记载,除了这几位“叫的上名字”的妃嫔,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可考的妃嫔,在那个绝望的夜晚,被崇祯挥剑杀死。而比起这血腥一幕来,更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皇宫里的宫女们。眼看着皇宫里血流成河,宫女们纷纷逃出宫去。可出了宫的她们,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慌忙向城里的居民问路。可这场动乱里,最心酸的地方也正在此:就算能问到路,这些逃出深宫的宫女,就真的能找到家吗?在那个“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时代里,“家”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要问“家”距离明代宫女有多远,就得说说明代的宫人制度。明代的宫女,一般都是从民间“采选”来。有的是皇帝下旨采选,有的是宫里的女官从民间买来。绝大多数的宫女都是穷人出身,好些人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特别是一旦被“采选”成宫女,就意味着离乡背井,和“家”之间万里迢迢。 每次“采选宫女”,也常变成民间灾难。《贤博编》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当地突然流传“谣言”,说皇帝要选宫女,这谣言一传就炸了锅。江南各地老百姓纷纷嫁女,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迅速出嫁,好些地方“婚嫁殆尽”,居然连嫁女用的轿子,都被人给抢光了。官方每次出来“辟谣”,都是越辟谣谣言越凶,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消停。当然,和前朝比起来,明代在“见亲人”方面,还比较人性化。以《宫廷睹记》等资料记载,明代的宫女如果要见亲人,可以到“宫门首立谈”。也就是在宫门口匆匆见上一面。但放在那时交通条件下,看一眼亲人都难,“回家”更不知何年何月。明太祖朱元璋还曾颁布规定,宫女入宫后五、六年,就可以放回家去。不过后世的明朝历代皇帝,并没有认真执行这规定。明朝皇宫“放宫女”,往往赶在新皇帝登基时。有时赶上闹天灾,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做点“放宫女”的好事。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在位时,都做过“放宫女”的“好事”。每次放出的宫女,都有500到1000人之多。可见深宫之中,多少女子在苦哈哈盼着这事儿。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宫女等的时间太长,好不容易盼到“放宫女”了,出宫时已经白发苍苍。她们记忆里那个还提时代的家,也早已不知道在哪,苦苦盼望的亲人找不到影。好不容易熬出宫,却不知道该去哪。她们往往会在“西山保明寺落发”,在青灯古佛下打发残生。清代学者周广业就叹息说:“明朝以前,那些宫女入了宫,大多一辈子都别想出去,晚年就去守陵,基本生不如死。明朝还知道放宫女,给宫女安排归宿,真比前朝强太多。”但就算“强太多”,宫女们的归宿,细品还是太多辛酸。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曾写诗咏叹宫女的生活:“多情宫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字字句句,满满是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生活,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封建专制的罪恶,某些盼望着“穿越到古代当宫女”“玩宫斗”的“历史票友”,可以细品一下。而放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深夜里,那些慌忙出逃的宫女们,也留下了无比壮烈的一幕:以《启祯野乘一集》等典籍记载,面对北京城破的乱象,有个魏姓宫女悲愤大呼说“我辈定遭其辱”。说罢跳入御河而死。以《崇祯遗录》记载,当晚跳河殉难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还有一些落入农民军手中的宫女,被李自成“赐”给了各个头目。但总的看来,比起崇祯上吊后,如魏藻德陈演之流调转屁股卖身投靠的“阁老”“大人”们,以及周奎等饱食终日,吃着大明朝饭砸大明朝锅的“皇亲”“侯爷”们,明亡时的宫女们,真是强太多。幸亏有她们,才叫这凄然亡国后丑态百出的大明朝,多少还保留了些刚烈之气。换句话说,连刚烈之气都要靠宫女撑场,烂到家的大明,如何不亡。参考资料:苗棣《崇祯亡国史》、邱仲麟《明代宫人的生活与生命历程》、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朝文社 原《我们爱历史》,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作品数百次上榜《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官微及内参。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网易媒体合伙人,2020年网易最佳签约自媒体,头条号优质作者奖。 29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后,皇宫里的妃嫔和宫女们都怎么样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60,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紫禁城,那么皇宫中妃嫔和宫女们的下场都怎么样了?答: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
    朝文社
  • 抓鬼大作战:浮世绘“日本鬼”大赏
    今日美术馆“遇见浮世博览江户——江户时代浮世绘原版珍藏展”二层展厅陈列了中国观众平时很少看到的“志怪类”作品。进入展厅的门楣上方就张贴了一个巨大的狰狞恶鬼形象,这是日本传说中的著名妖怪酒吞童子。这...
    北青艺评
  • 湖北人为什么被叫做「九头鸟」|大象公会
    湖北人这个诡异的别称,与楚文化、张居正、汉口的商业地位都没关系,它真正的原因,你一定想不到。文|吴余在中国地图炮业界里,湖北人的地位长期尴尬。比起四周安徽、重庆、河南、湖南这些地图炮常客,湖北人的...
    大象公会
  • 大唐最后一个隐士,绝食而死
    天祐二年(905),大唐王朝的倒数第二个夏末,空气依然闷热。一架马车自北边疾驰而来,入了洛阳城,往宫城方向去了。车上所载老者须发尽白,望着宫门,目色晦明几变。日前,一封诏书送到了王官谷,这是自23年前...
    最爱历史
  • 日本为何不知道“感恩”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华文化自古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最基本的感恩观,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那是应该全力地回报的,这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我国帮助过很多弱小国家,为此,这些弱小国家,到现在都...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从民女到宋朝首位垂帘太后,《大宋宫词》刘娥有怎样的逆袭人生?
    《大宋宫词》里刘娥的逆袭人生:垂帘听政十一载,真权欲还是恋爱脑?最近热播电视剧《大宋宫词》,让观众领略到宋真宗赵恒与皇后刘娥的故事。多年来,影视剧塑造的刘娥,有的是权欲熏心、有的是低调朴素,甚至还...
    逻辑学
  • 杜月笙:一个“黑恶势力”的移民史
    1、杜月笙的香港“门徒”1951年8月16日,曾经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在香港病逝,3日之后,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蒋介石送来四字挽联——“义节聿昭”,意思是:一个人的义气和气节应该书写出来昭示天下。 灵堂外,一...
    海那边
  • 为什么战国列强动辄出兵几十万,大明朝出兵十几万人都费劲?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入跸图卷 局部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唐代建筑遗风]日本木构建筑图例
    日本古代建築則例の▍鑒賞 ▍社寺建築史參考圖例奈良時期(始于遷都于平城京,止于遷都于平安京)(710-794)平安時期(恆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鐮倉幕府为止。)(794-1192)石山...
    艺术台
  • 经典红色教育线路,来了!
    梅州市是⼴东省著名的⾰命⽼区,是⼴东省唯⼀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是具有光荣⾰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这⾥,打响了闻名军史的南昌起义⼤埔三河坝战役,保存了中国⾰命的⽕种;在这⾥,建⽴了⼀批苏维埃...
    梅州电视民生820
  • 李浴洋丨“信斯文之未坠,伫古学之再昌” ——罗振玉的学术观念刍议
    “信斯文之未坠,伫古学之再昌” ——罗振玉的学术观念刍议文丨李浴洋“罗、王之学”的另一面向由罗振玉、王国维及其门生为主体的“罗、王之学”,肇始于1910年代的甲骨学界,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首次科学...
    章黄国学
  • 又赌国运?菅义伟正进行3大豪赌!
    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很爱赌的国家,有时候甚至赌上整个国家的国运。 从近来菅义伟的种种动作来看,他也在进行三大豪赌: 1, 在疫情未控制好、未结束的情况下举办奥运; 2, 决定向海中排入福岛核污水; 3, 联合美...
    环球视野
  • 一幅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文末有赠书)
    编者按反映国外中国史研究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的丛书“剑桥中国史”中译本“上新”了。近期,《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相继出版,至此,中文版共出版十三卷。剑桥中国史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
    光明日报
  • 800年前,中国顶级生活史
    宋哲宗想送给苏东坡一件神秘“礼物”。 他派出的使者从开封抵达杭州,等到众人都退去后,使者这才神神秘秘地掏出“宝贝”对苏东坡说,这是官家(宋代近臣对皇帝的称呼)密嘱我赐予你的一斤龙团凤饼茶,数量稀少...
    最爱历史
  • 司马懿五句话,记住两句够用一生
    来源:晚读书房(ID: DC001234)今天我们分享司马懿的五句名言,记住两句就够用一生。 1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在曹叡(ruì)死后,曹爽嚣张跋扈,独断专权,一手操纵把司马懿升为太傅,其实是架空了他在...
    万象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