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每个城市的太阳能都比电网更便宜
  •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环境及自然资源安全
阅读全文大约需要八分钟西班牙萨拉戈萨卡里内纳光伏电站全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双轴跟踪器上,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入射光的直接辐射强度。这个解决方案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跟随太阳的日常运行轨道。图片来源:Diego Delso作者:Josh Gabbatiss,科技专栏作家本文首发在Carbon Brief上
研究人员分析的每个城市的项目都可以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以低于电网供电的价格建成,而且大约五分之一的项目还可以与中国的煤电价格相竞争。
他们表示,市电同价——即太阳能发电与电网供电成本相同的“临界点”——代表着可再生能源扩张进入一个关键阶段。
尽管此前对德国和美国等国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到2020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发电可以达到与电网相当的水平,但一些人认为中国可能还要等上几十年。
然而,发表在《自然能源》杂志上的这篇新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政府扶持相结合,帮助中国实现了市电同价。
一位知名分析师告诉Carbon Brief,尽管得出了这些结论,但市电同价可能不会推动太阳能使用量激增。
有竞争力的价格中国太阳能产业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小型农村项目,迅速扩张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产业。中国既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也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国。
201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当年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的一半都在中国。
自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100多项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技术进步使太阳能变得更加便宜。这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如下图所示。
图中显示了中国太阳能发电的加权平准发电成本(LCOE)。图片来源: 严晋跃等(2019年)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严晋跃教授及其同事在论文中解释道,政府补贴加速了这种“惊人”表现,但也导致中国在“冗余建设和产能过剩”上过度投资。作者这样写道:
“最近,中国政府出台了531新政,试图通过收紧激励政策,引导光伏产业走上更可持续、更高效的发展轨道。”
研究人员表示,2018年这项政策下的补贴削减是一个信号,表明政府希望降低该行业对国家支持的依赖,并将重点从规模转向质量。
他们表示, “该行业由此进入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正在讨论太阳能发电何时能实现市电同价。
在其分析中,严晋跃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中国344个城市在没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建设工业和商业太阳能项目的前景,试图判断在哪里或是否可以实现市电同价。
团队估算了所有这些城市太阳能系统的总寿命价格,同时考虑了净成本和利润,包括项目投资、发电量和交易价格。
除了确定每个测试城市的设施都可以提供比电网更便宜的电力,他们还将太阳能与煤炭发电的价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22%的城市能够以比煤炭发电更便宜的价格来建造太阳能发电系统。
拥抱太阳能太阳能技术成本的下降,尤其是晶体硅组件成本的下降,意味着中国的这一趋势也将延伸到世界各地。今年5月,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表示,到明年年初,市电同价可能成为太阳能行业的全球标准。
Carbon Tracker公司能源战略师Kingsmill Bond表示,这是他看到的第一项针对中国城市太阳能成本的深入研究,并因太阳能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的迹象而备受鼓舞。他告诉Carbon Brief:
“工业和商业太阳能比电网更便宜——这个结论意味着世界工厂可以拥抱太阳能。没有补贴及其扭曲影响,并由商业利益而驱动。”
另一方面,BloombergNEF太阳能分析主管Jenny Chase表示,严晋跃和他的团队揭示的结论已经是“旧闻”了,因为中国屋顶太阳能极具竞争性的价格至少在一年前就广为人知了。
她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工业和商业太阳能将随之大规模普及。她表示,要想让投资被视为是有价值的,就必须从长远方面进行思考。
Chase表示,光伏系统的寿命往往在20年左右,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左右。此外,正如她向Carbon Brief解释的那样,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理由:
“还要看到一个事实,公司根本就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屋顶上——欧洲各地的屋顶都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省钱,但人们并没有兴趣这么做。”
Chase表示,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不补贴太阳能”的政策,这是一个“更激动人心”的进展。
其中涉及到将太阳能发电厂目前的燃煤电价保持20年,从而创造了本质上极低的上网电价补贴,并带来她所说的“许多不错的低风险项目”。
至于市电同价的有利影响,Chase表示,基于现有案例来看,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太阳能随后将被大量使用:
“市电同价的太阳能从来没有像受补贴的太阳能那么受欢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通常不会急于建造市电同价的太阳能,因为你可能要等到明年就能获得更便宜的太阳能。”
政策建议严晋跃和他的团队在其论文中列出了他们认为有助于提供经济激励的政策变化,并结合市电同价,以鼓励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使用。
对于安装在企业屋顶上的小型太阳能项目,技术成本可能有所下降,但他们指出,所谓的“软成本”(包括安装和维护成本)往往“非常有影响力”。
具体来说,占总成本一半以上的融资、征地和电网设施等方面都可以削减成本:
 “由于直接人工费用和相关安装费用相对较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并不高。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熟的市场、客户对光伏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客户对光伏系统的信赖而获取客户的。然而,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在以下软成本方面加强针对性政策。”
他们提出的措施包括:新的融资计划,尽量 “精简”复杂的程序和税收,以及更具地理针对性的政府政策。
由于他们的分析表明,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在某些城市比其它城市的降幅更大,研究人员建议将未来补贴瞄准那些表现较差的城市——把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同时在最需要的时候仍然能够出手扶持。

了解有关环境及自然资源安全的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翻译自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中文版本仅供参考。欢迎分享至朋友圈,申请转载请在本文下方留言。编辑:刘宇彤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长按关注欢迎您在微博、喜马拉雅FM关注“世界经济论坛”









Josh Gabbatiss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知道了








确定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