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 来源: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044,阅读时间:约8分钟
历史提问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答:在中国古代各类历史活剧里,“功高震主然后被杀”的“剧情”从不少见。从春秋年间文种的怆然自尽,到汉初战神韩信的未央宫喋血,甚至清代年羹尧的凄然下狱。多少“功高震主”的牛人们,就这样以悲惨的结局,留给后人无数叹息,也叫不少“历史票友”们陷入深深思考:在古代做个“功高震主”的人,真的就没机会活命了?
其实,同样放在历代封建王朝里,“功高震主”却安享富贵的牛人们,也是绝不少见。不过要以“求生奇迹”来论,值得一说的,却是其中最厉害的一类——能在一些“逃生难度极高”的年代里逃过猜忌,平平安安善终的牛人们。他们的“求生经验”,深藏着更多值得汲取的历史智慧。
首先一位能归到这一类里的牛人,就是“再造大唐”的一代战神郭子仪。大唐号称胸襟开阔,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显然换了个样儿。一场席卷全国的大乱,叫唐王朝成了惊弓之鸟,对那些平叛有功的功臣,也从此暗地当贼防。外加宦官势力从此崛起,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们,也各个拿着功臣当绊脚石,挖坑进谗言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再造大唐”没几年,曾为大唐平叛牺牲四十多亲人的仆固怀恩,就在猜忌下一怒造反,平叛第一功臣李光弼也郁郁而终——功劳越大,在那年月就离祸事越近。而作为平叛功劳仅次于李光弼的牛人,郭子仪“招忌”的事儿也不少。太监鱼朝恩等人早拿他当了眼中钉,找个机会就下药。外加他战功卓著,自然也树大招风。比如他麾下的旧部将们,都一个个手握重兵,但这帮人见了郭子仪,立刻恭顺得如奴仆。就连他的宝贝儿子郭暧,当了驸马还坑爹,一次夫妻吵架,就给公主老婆说出了“我父薄天子不为”的昏话。类似情况,桩桩件件,都好似撞到刀口上。但就是这凶险重重的年月里,郭子仪却平平安安,历经大唐几朝帝王,官途越来越风光,晚年还被唐德宗尊为尚父,最后八十五岁过世时,唐德宗还亲自在安福门送葬。他的儿孙们也是代代风光,成了中晚唐望族,堪称“功高震主”且“全身而退”的典范人物。这其中的生存智慧,首先一条,就是“知人”。比起战场上“知己知彼”的强大智慧来,战场下的郭子仪,也是丝毫不差。他尤其能做到“深知”的,竟是自己的敌人——中晚唐的太监们。比如多次给郭子仪“挖坑”“设套”的大太监鱼朝恩,有一次破天荒请郭子仪赴宴,虽然知道宴无好宴,连宰相元载都劝郭子仪别去,郭子仪却来了个神操作:一个卫兵不带,就带几个便装随从。到了宴会现场,鱼朝恩先是纳闷郭子仪怎么这么小排场?得知原委后当场感动的大哭:“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这一通操作,看似平常,但郭子仪却以自己的坦荡与胆气,轻松捏住了鱼朝恩的脉,一顿饭就化解了怨仇,这“知人”的功夫,堪称举重若轻。对待卢杞的态度,更见证了郭子仪的眼光:唐德宗年间,还是小官的卢杞来郭府拜见。郭子仪一听就紧张了,连忙让自家侍妾回避,自己恭恭敬敬接待卢杞。事后他才解释:这卢杞人长得丑却有官运,心机狭隘却必然有一天会大权在手,倘若我的侍妾见了他的丑貌笑出声,咱全家肯定被杀得一个不剩。多年后,卢杞果然成了威风一时的大唐宰相,对昔日的冤家们也是睚眦必报,甚至“不致死地不止”,幸好郭家不是“冤家”,太太平平躲过去。不但看到此人前途,更洞悉此人人品,不但看到眼前,更能看到未来。一个如此具有“忧患意识”的郭子仪,自然能够有惊无险,带着家族躲过明枪暗箭。当然,比起这“知人”的智慧来,郭子仪风光的背后,更有其一如既往的慷慨担当精神。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平了叛却并不太平,河西走廊被吐蕃吞并后,帝都长安更眼看成了前线,还在兵乱中一度落入吐蕃之手。每到这危急时刻,郭子仪都当仁不让,不管之前受多大委屈,国家危难面前都毫不在乎,哪怕手里没几个兵,依然虚虚实实用兵收复长安,有惊无险单骑退回纥——有他在,大唐就在!这样一位心中有国家,处事有分寸,识人有水平的英雄,能够在大唐善终。与其说这是他的幸运,不如说是上天对大唐的眷顾。而能与郭子仪这“逃生奇迹”媲美的,当属明初战神徐达。若论“功臣逃生难度”,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堪称是“高难度”。血雨腥风般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前后都株连数万人,几乎把各级功臣一扫光。而徐达却是少有的“善终者”。而比起野史里破绽百出的“赐蒸鹅”传言,以及郭子仪心机缜密的“知人”智慧来,徐达的“逃生”,其实就是简单一条原则:知退。在明朝开国后迅速腐化的“淮西勋贵”里,徐达是少见的“异类”。虽说明初大半国土都是他亲手打下来,对元王朝的致命一击更是由他完成。但不管打多大的仗,立多大的功,徐达却从来是“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甚至就连朱元璋送给他的豪宅,他都以“天下未定”为由,一次次婉言谢绝。这一条,跟许多王朝“开国功臣”们“自污保命”的操作相反,但放在屡兴大案的明初年间,徐达的做派,却是最好的选择——在权力欲极强,眼光极其毒辣的朱元璋面前,怎么“自污”“装”都是徒劳,反而弄巧成拙。倒是清廉的品质,才容易得到认同。而徐达最“退”得让朱元璋放心的地方,就是他的“退权”。朱元璋之所以对功臣采取如此酷烈的手段,根子上的原因是权力。徐达在这一条上,每次都做到朱元璋心里头:征战回来后,即“拜上印绶,待命于家”。胡惟庸权倾一时,徐达除了敬而远之,更多次拒绝胡惟庸拉拢,还提前向朱元璋揭发胡惟庸,待到胡惟庸案震撼全国,大批功臣落马,提前“站队”的徐达,反而令朱元璋“益重达”。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无论徐达领兵在外,甚至带着女婿朱棣镇守北平,还是“待命于家”,他都一直平平安安。而放在明初年间,这个“逃生”经验,也被其他“逃生功臣”借鉴:汤和在完成御倭大事后,就主动回家归养,李新与郭英退出自己名下的佃户土地,郭德成则出家为僧。这几位,也都如愿在明初安享太平——想躲开朱元璋的猜忌,就不要去触碰他的权力禁区,徐达式的“知退”,确实是当时很成功的智慧。当然,这样的“智慧”背后,也让我们一次次深味封建时代“为人臣子”的辛酸,权力荣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凶险。“智慧”的内容有可取之处,但封建皇权的冷酷无情,又让后世的读史者,有多少唏嘘在其中。参考资料:《明史十讲》《再造唐室的功臣郭子仪》《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帝国的正午》新书推荐

  • 一个人见没见过世面,看这两点就够了
    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一生对清朝都很有感情。一次,他邀请早已退位的清末帝溥仪到家中做客。这可是曾经的皇帝啊,王国维既毕恭毕敬,又忍不住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藏。但是,当他...
    总裁俱乐部
  • 洛阳,不落
    1650年的建都史,比“十三朝古都”西安还长。1956年,涧西工业区基本成形,与沈阳铁西区齐名,洛阳成了响当当的工业重镇。后来,其经济发展曾超越郑州、领跑全省。 远眺洛阳城区。图|图虫创意 然而,如今,这座...
    瞭望智库
  • 九十年前,有人非要和元宵节过不去|短史记
    作者丨隋林编辑丨吴酉仁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说一说元宵节。在古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和灯节。至晚在隋唐时期,便已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节日。朝廷一般会放假多日,如唐玄宗时是三天,宋太祖时是五天...
    短史记-腾讯新闻
  • 为什么金朝无法吞并南宋,而蒙元却可以做到
    作者:王金百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000 字阅 读 需 要 9 分钟靖康之变北宋王朝覆灭。阴差阳错而漂泊在外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北宋残臣拥护下继承北宋大统,史称宋高宗。面对金王朝及其傀儡伪齐政权的...
    历史D学堂
  •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横跨渭水的中渭桥上,有三个身影自北向南渐渐行来。领头之人手持一根八尺长杖,杖头悬挂的三重毦已经严重磨损,但仍然能看出曾被染成红色。此人就是张骞,在经历了十三年的跋涉、囚...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 “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口商品综合税率降了超四分之一创历史新低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司长姜峰25日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幅降低了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进口商品综合税率由21.8%降到了15.8%,降幅达到27.5%,创历史新低。税率下降的同时,我国征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上海证券报
  • 电视剧《觉醒年代》: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
    电视剧《觉醒年代》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李京盛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
    人民日报文艺
  • 曲青山: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好党史必修课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图为嘉兴南湖红船。(图片来源:人民视觉)开栏的话: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就石达开一个真英雄?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作者 陆方川授...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中国共产党的另一面,足以令所有妄想与之为战的敌人胆寒!
    商务合作 QQ:2321153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今年是2021年,正好是100周年。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全球拥有了9100多万党员!世界第一大党、世界最坚强政党、世界最牛创业团队……这些赞誉,属于今天的中国共...
    中华网军事
  •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044,阅读时间:约8分钟历史提问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答:在中国古代各类历史活剧里,“功高震主然后被...
    朝文社
  • 明代皇帝如何过元宵?将这幅行乐图放大了看
    每岁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亦称元夕、灯节或上元节。民间有赏花灯、吃元宵、打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火树银花不夜天,分外热闹。那么,身居皇宫大内的君主如何度过元夕之夜呢?紫禁城中又有哪些庆祝手段呢?庋藏在...
    腾讯文化频道
  • 杨靖|修士之死
    多明我会修士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1452-1498)文︱杨 靖1492年,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美第奇病重。多明我会修士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1452-1498)应召入宫,为之布道——因为这位修士据说能够预知未来,被...
    上海书评
  • 舅舅想当“厅长”,毛岸英回了一封长信……
    一封反对特权思想的家书毛岸英,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这封信,就是他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时候,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信。这是一封看似平常的家书,但在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一名新中国共产党人的觉悟与恪守。   毛...
    三湘风纪
  • 何香凝、柳亚子联名营救邓演达的电报
    2019年夏天,农工党南京市委在研编邓演达烈士墓党史教育基地展陈大纲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封电报底稿线索。这件文物名为:1931年冬何香凝柳亚子为营救邓演达和青年学生致国民党中央党部电报底稿,现为国家一级...
    团结报文史e家
<< 46 47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