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个体性叙事诠释建党逻辑
  •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觉醒年代》海报


《觉醒年代》:以个体性叙事诠释建党逻辑
赵卫防
近日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谱写出了上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时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唤起民众思想觉醒、实现中国共产党建党这一开天辟地伟业的壮丽史诗。在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中,该剧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独特优势,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层逻辑,并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个体叙述之中,实现了建党题材的新拓展。
以往的中国银屏,曾经出现了较多的建党题材作品,如电视剧《开天辟地》《中国1921》等,电影《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视角浓墨重彩地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建党及“一大”召开是其表现主体。对建党题材作品来说,这样的艺术选择固然十分必要,然而,众多同类题材的涌现,也使得其创作遭遇了瓶颈,如何创新性、深度化地表现“建党”成为创作者们共同探索的问题。《觉醒年代》的艺术实践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该剧虽是建党题材,但重点展现了上世纪初期中国积贫积弱时期一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觉醒的过程,其重点突出的是“觉醒”,是建党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思想文化逻辑,而非中共“一大”的过程。为此,该剧设置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建党”的叙事主线。在这条主线中,前两者是主体,占据了作品的绝大部分篇幅,后者则被略写,只是在最后几集中有所体现,如剧中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及中共“一大”召开的展现仅仅是点到为止。该剧以这样的叙事策略展现出,正是宣扬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才使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蔡元培、胡适等知识分子以及邓中夏、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青年学生觉醒,这种觉醒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人真正的觉醒;在觉醒年代,他们虽也分化,但其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建党是觉醒后的结果。《觉醒年代》以这样的叙事选择深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与思想文化逻辑,三种逻辑铸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昭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顺应了历史发展和中国国情。作品以此在同类题材中获取了新意和深刻的思辨价值。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觉醒年代》的另一特色,在于以具体的个体性叙事为主,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个体和细节的叙述之中,并以此获得了深刻的思辨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首先,全剧深入表现风云际会中的个体人物,以对个体人物生命、情感状态的描绘和个体冲突,试图置换以往同类作品中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如《觉醒年代》重点表现的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个人物个体,对他们的刻画也并未在一开始就立足于“党的主要创始人”这个宏大的角度,而是一切从个体出发来进行展现的。特别是对陈独秀这一人物,他一出场便衣衫褴褛地去偷吃留学生们的饭,很个体、很生动;之后,剧中表现他和儿子的矛盾、和友人们的分歧、蔡元培“三顾茅庐”的邀请以及陈独秀和辜鸿铭等“旧派”文人之间的争辩、和北洋政府政客们的斗争、和胡适的友谊及最终的分道扬镳、和李大钊目睹天津灾民惨状后的宣誓建党等等。这些情节都力图逃逸出因过分宏大所导致的概念化束缚,通过对人物个体性的展现来获取人性的丰富性和叙事的鲜活性,完成了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由于人物表现的鲜活性与个体性,在总体历史真实的限定下,剧中对历史人物的呈现不再拘泥于概念性的历史本身,而是散发着人性的魅力,生动且具体可感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获得了较强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个体性表现,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以新的认知价值。如剧中对陈独秀的个体性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在传统历史评述之外的更多、更复杂的其他层面,对这一人物有了全新的认知;剧中对蔡元培、胡适等人也进行了较为立体的呈现,他们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个人情感上趋同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但在政治立场上与李、陈等人又有着较大的分歧;剧中对辜鸿铭等“旧派”学者,对徐世昌、吴炳湘等北洋政客们也都有个体性的刻画和立体性的呈现,让观众对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知。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在人物的个体性之外,《觉醒年代》还注重细节的真实性、丰富性以及对宏大历史事件及其发展的个体性表现,这也是该剧个体性叙事特色的另一体现。《觉醒年代》追求细节真实,据该剧制片人透露,剧中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杂志社的纸张,大到那个年代的建筑、外交部的陈设,都力求真实再现;剧中出现的北大红楼,都是按照1:1.2的比例复刻了原版。除了空间质感真实外,该剧更追求时代气质的真实,如剧中不厌其烦地表现人物在公共场合见面、开会时都要鞠躬等细节,凸显了“民国范”,展现出了真实的时代氛围。真实而丰富的细节,试图将宏大的历史给予更具体的呈现,形成了该剧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的个体性气质。该剧的个体化叙事特色,还体现在对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走向的表现上。这些元素的叙述,原本无法脱离宏大叙事,但该剧在进行这些历史演进的起承转合叙事中,使用了经过数字化加工的版画艺术,将历史事件中的个人形象和事件本身雕刻在一起,赋予历史事件以个人化特质。此外剧中还引用了纪录片的元素,将画面进行具有历史质感的黑白化处理,将个体人物的跌宕命运和大时代的风云际会结合起来,以个体性的叙事展现出时代发展。
《觉醒年代》以“觉醒”为主题,深刻挖掘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这样的必然延传到今天,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依然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和先进性,这也是该剧的另一重要价值。在具体表达上,该剧以个体性叙事为主,获取了新的思辨价值、认知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读懂亲情:笑中带泪,心中难以割舍的爱
    亲情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感情,当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平时,想起父母、子女,心中都会一暖。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
    品读诗词歌赋
  • 泰王爱小背心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泰国历史属于东南...
    历史教师王汉周
  • 李振声 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
    李振声 无锡人,复旦大学教授。1985年起执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度任教于日本信州大学等。著有 《季节轮换》 《书架上的历史》 《诗心不会老去》 等;译有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 《梦十夜》 《江户艺术论》 等...
    南方人物周刊
  • 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动物;女人一半是……
    静静阅读,享受时光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女人如花,花开花谢,永驻的不是容颜,而是内涵,花有百媚千红,女人有风情万种。女人花,花开不一定倾城,但一定花开美丽。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动物。好...
    国学大观
  • 他43岁学中医,却成为一代大家!
    导读:一代大家朱丹溪拜师学医的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朱丹溪是宋末元初的一位名医,医术高明,他与李杲、刘完素和张从正并称为“金元四大家”,他本名是朱震亨,丹溪是他的号。拜师学医的故事古人...
    中医同城
  • 1男9女与1女32男的荒岛生存,直击赤 裸裸的人性
    来源:老臣(mmie007)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女人,或者,只剩下一个男人,再无第三种情况,哪一种会更有故事? 《阿纳塔汗》 剧照01 俗言: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一“有”,就来了三件。 第一件,是一个男人和...
    万象
  •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个体性叙事诠释建党逻辑
    电视剧《觉醒年代》海报《觉醒年代》:以个体性叙事诠释建党逻辑赵卫防近日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谱写出了上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时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唤起民众思想觉醒、实现中国共产...
    中国艺术报
  • 为什么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成为了研究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呢
    作者:李光彩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5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像中国这般重视历史记载,重视史书编纂,有着丰富史料传承的文明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甚至说是独此一家。而与中国文明...
    历史D学堂
  • 人,可以精,但不能阴
    古言说:“精,乃智慧;阴,乃邪恶。”精明,是不让别人欺负自己;阴险,则是故意伤害别人。你可以精明,但不能阴险。人生在世,要想过得心安自在,就要品行端正。守住良心,才能活得问心无愧。01小胜靠智,大胜...
    智慧阅刊
  • 淹没在胭脂里,关于北京八大胡同的娼妓传说
    今日话题 字数:2231阅读时间:5min《艺妓回忆录》里,还原了日本艺妓的日常生活,和倌人们相似,她们也是从小接受训练,有些雏妓是由红牌妓女教导,潜移默化下,学习如何诱惑男人,施展魅力和才华。“知道”(nz_...
    南周知道
  •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你知道吗?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
    企业家收藏
  • 法尔塞斯之围: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的高加索大决战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555年,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的拉奇卡战争依然在愈演愈烈。虽然前者在战争初期多有失误,却在不断调整中缓过神来,及时将先前...
    冷炮历史
  • 世界第六大宗教,信徒超过2000万,至今备受排挤
    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那是人类有信仰,有自己的文化和文明,有自己的风俗和习惯,而这些很多时候,那是宗教带来的。因此,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世界的宗教那是五花八门...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一个女人的传奇一夜,信息量太大
    这两天,不管你在哪个平台搜索“元宵节”,跳出来的往往是“元宵节放假吗”。现代人定义一个节日的重要性,都是以放不放假、放几天假为标准。放假,放长假,那就是个好节日,大节日。古人其实也这样。所不同的是...
    最爱历史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百年征程从这里启航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人民旅游
<< 46 47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