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赵匡胤画像素材源自《邵氏闻见录》、《东轩笔录》 
往期回顾:(1)民间小史:唐朝皇帝的9个小故事(2)民间小史:清朝皇帝故事9则


01
赵匡胤“倒霉”时,曾有过一段走投无路,到处投人的经历。
有一次,他去渭州(北宋时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县)潘原县,途经泾州长武镇,碰到寺僧守严,守严一看,这人骨骼清奇,不是一般人,便暗中叫画工把他的相貌,画在寺壁上。
在长武歇了歇脚,赵匡胤就直奔凤翔去了,希望节度使王彦超能收留他,没想到王彦超却“有眼无珠”,没有看出他的不一般,不留。
赵匡胤怀着失望的心情,又踏上了去洛阳的旅途。
途中累了,他只好又去寺庙歇脚。
这一次是在一个叫长寿寺的庙里,是个白天,他头枕在大佛殿西南角柱基上睡觉,藏经院主僧看到一条赤蛇在他鼻孔中出入(这个桥段有点神化,可以不信),大为惊异。
赵匡胤睡醒后,僧人问他去哪里,他说他想去澶州见柴太尉(柴荣),可是身无分文,只好走路。
僧人说澶州那么远,要走到何年何月哟,便说他有一头驴,叫他骑走,又给了他一点钱做盘缠。
赵匡胤谢过,继续上路,终于到达澶州,见到了柴太尉,柴太尉很意外,把他留下。
后来,柴太尉成了天子,是为周世宗,赵匡胤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跟着他南征北战,屡建大功,深得周世宗信任和重用。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后,赵匡胤召诸节度去见他,请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吃着喝着,众将帅争起论功,都说自己的功劳大,唯独王彦超谦虚地说,臣守藩无效,功劳小小的,给您当个宿卫足矣。
赵匡胤很喜欢他的高姿态,但他问他,当初他经过凤翔时,他为何不留他。
当初的王彦超,除了没有一双“慧眼”,在他看来,这位姓赵的还跟一个流浪汉无异,这样的人,留下来干啥呢,粮食多得吃不完吗,哪晓得他龟儿子是块天子料呢!
然而,面对当了大老板的赵匡胤的问话,王彦超的回答却是,臣这个池子小,水也很少,怎么容得下神龙呢,陛下当初若是被臣留下,怎么可能有今天呢!
彦超曰:“涔蹄之水,不足以泽神龙。帝若为臣留,则安有今日。” 
赵匡胤高兴地说,独令汝更作永兴节度一任。
永兴节度使肯定是个肥差,至少是个好差,不然,赵匡胤也不会把这个职务,作为给他的“奖赏”。
赵匡胤未必不明白王彦超说的是假话,但他却很喜欢。
真话如针,扎心,爱听的不多,假话如蜜,甜心,人人甘之如饴,明白了这个道理,“学会说话”就快了。

02
赵匡胤登基之初,杜太后身体还行,还能和他谈论军国大事,管宰相赵普为书记,还曾对赵普说,我儿不太懂事,在工作方面,赵书记你要多费点心哦。
赵普画像
赵匡胤自己,待赵普更是像左右手,不许任何人对他不利,即使他犯了错误,有了过失,他也极力包庇。
比如御史中丞雷德骧,就曾弹劾赵普抢占市人房屋、聚敛财贿,赵匡胤根本不管有木有这回事,冲着雷德骧,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鼎铛(煮食物的器皿)尚且有耳朵呢,难道你不晓得赵普是我的社稷之臣吗!
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骂完仍不解气,又令左右把他像拖死狗那样,在庭上拖了几圈,然后严厉地对他说,今天这个事,不许对外人说,还有,今后你特么如果再这样,当心狗命!
所谓职场成功人士,大概就是老板都不敢轻易得罪的那种吧。

03
赵匡胤派大将曹彬伐江南,临行时对他许诺:当你凯旋而归,我就以使相为赏。
(所谓“使相”,是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真正行使了实质意义的,两宋仅存一例,即乾德二年赵普拜相事。——搜狗百科) 
平定江南后,赵匡胤又对曹彬说,如今还有不少地方木有搞定,假如我现在把使相给你,你的品位达到了顶点,你就没有动力了,就不肯再力战了,所以我决定晚点给你,你去取了太原再说。
虽然没有给曹彬使相之职,但他却暗中赐钱五十万。
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
大老板说话不算话,曹彬心里自然不舒服,怏怏而退。
当他回到家中,看到满屋子的钱,得知是大老板所赐,不禁感慨地说,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
孔子说,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老赵对老夫子这句话,消化得可谓相当不错。
然而,曹彬更是个明白人:名固然重要,但十分虚名,不如一分白银,再大的虚名,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面前,都一钱不值。

04
赵匡胤登基之初,动不动就微服出行,或去侦伺人情,或去功臣之家。
要命的是,下面的人,根本不晓得他什么时候心血来潮、说走就走,所以宰相赵普,每退朝,都不敢脱衣冠,回到家里,也穿着工作服,以备随时陪老大出行。
一天大雪,等到晚上不见老大有动静,赵普以为天气这么冷,他不会出去了,没想到刚这样想过,就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老大站在风雪中,正在对他诡谲地笑。
赵普急忙迎拜,赵匡胤对他说,已经约了晋王,他马上就来。
所谓晋王,也就是他弟弟赵光义。
果然,赵匡胤来后不久,赵光义也来了。
赵光义画像
几人便在赵普家堂中,摆起烧烤架,开始撸串,赵普妻也出来行酒,赵匡胤管她叫嫂子。
撸着喝着,赵普问赵匡胤,今晚这么冷,老大为啥还出来?
赵匡胤说,我睡不着啊,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所以来见你。
赵普顿时明白了——陛下是不是觉得天下太小了?
南征北伐,如今正是时候,不知陛下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得知老大的下一个目标是太原,赵普沉默了,良久才说,他认为现在去打太原,不妥。
赵匡胤问为什么,赵普说,太原当西北二边,如果一举拿下,则二边之患就将由咱们独自抵挡了。
所以在他看来,最好的选择,是暂时留着太原,把其他地方搞定后,再将其收入囊中,一个弹丸之地,难道还怕它跑了?
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志之地,将无所逃。” 
赵匡胤笑了——吾意正如此,特试卿耳。
几人一商量,决定先下江南。
好的领导,需具备与下属一起撸串的“勇气”。

05
有一次,赵匡胤和赵普一起登明德门,赵匡胤指着门榜(贴于门上的告白,也就是关于门的介绍性文字)问赵普,明德门就明德门嘛,还明德之门,用个之字干啥?
赵普没想到老大会关注这个,愣了一下,急忙回答,语助而已,没别的意思。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大冷笑一声,又来了句: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赵普哑口无言。
帝一日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
干实事的人,从来不屑于玩儿虚的。

06
赵匡胤即位后,诸藩镇皆罢归,藩镇的老大们,也就是节度使们,大多住在京师,待遇甚厚。
一天,赵匡胤叫上那些人,让他们陪他到金明池去耍,置酒舟中,喝酒叙旧,越喝越高兴。
不料赵匡胤兜头一盆冷水,把大家浇了个透心凉。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他指着自己的座位说,这个位子啊,需有天命者才坐得上,本人被人推到这个位子,只不过是个偶然,你们当中若有人想坐,我可以马上让给他!
节度使们一听,顿时酒醒了大半,汗如雨下,趴在地上,不敢起。
帝指其坐曰:“此位有天命者得之。朕偶为人推戴至此,汝辈欲为者,朕当避席。”诸节度皆伏地汗下,不敢起。
赵匡胤哈哈大笑,命近臣把他们一个一个扶起来,继续喝酒,但再也没有之前那种融洽的气氛。
众所周知,赵匡胤自己更比别人清楚,他屁股下面的这个位子,是咋个来的,所以他需要时不时,敲打一哈可能觊觎这个位子的人,为的是防止黄袍加身的历史,再来一遍,而主角不是他。
人人都想当老大,但那个位子并不好坐,既要有那个能力,更要有随时“让座”的心理准备。

07
王审琦,曾为忠正军节度使,与大老板赵匡胤有旧,在他心目中,老赵不但是他的老板,更是他的朋友。
王审琦画像
所以,当宫中失火,已为殿前都指挥使的王审琦,不等赵匡胤下令,就领兵去救火。
火倒是扑灭了,王审琦却不但无功,反而有罪,遭台谏官弹劾,罢归寿州本镇。
朝辞(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的时候,赵匡胤对王审琦说,你不待召带兵入卫,忠也,可是台臣有话说,又不可不行,等你归镇之后,我就把女儿嫁给你儿子承衍。
禁中火,审琦不待召,领兵入救。台谏官有言,罢归寿州本镇,朝辞,太祖谕之曰:“汝不待召以兵入卫,忠也;台臣有言,不可不行。第归镇,吾当以女嫁汝子承衍者。” 
可是,王审琦儿子王承衍,已有妻乐氏,王承衍婉拒了皇上的好意。
赵匡胤却不许他拒绝,不容商量地对王承衍说,你做我的女婿,你妻乐氏,我叫她另外嫁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承衍不想答应,也得答应了。
把女儿嫁给王承衍、将乐氏厚资改嫁后,赵匡胤对王承衍说,你爹这哈可以安心了。
赵老板所谓的“安心”,不过是担心老王被赶到地方后心怀不满,像他之前干过的那样,也来个黄袍加身,他把女儿嫁给他儿子,不过是拿他儿子做个“人质”而已。
王审琦当然也不是笨蛋,赵匡胤的心思,他岂不知,在寿州本镇勉强呆满七年,他就赶在其他节度使之前,主动辞官了。
为了儿子,他也必须舍弃自己的前程,尽管他还很年轻,不到五十岁,远未抵达人生的顶点。
激流勇进是豪杰,急流勇退未必不是。

08
李重进,后周太祖郭威外甥,因功拜成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成为“使相”,周恭帝即位后,出任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周恭帝帝位,李重进起兵反抗,想把后周江山,替周恭帝夺回去。
当时的李重进手握重兵,对付他不容易,赵匡胤却不和他硬刚,而是在一个晚上,把李重进两个给老爹当宿卫的儿子,找去摆龙门阵。
李重进两个儿子,真的去了,赵匡胤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何苦要反呢?
江淮兵弱,又无良将,指望那些老弱病残,怎么可能成事?
你们的父亲是聪明人,怎么连这个都不明白?
赶快去告诉他,叫他不要头脑发热,我不杀你们!
两个小李子,竟然被这话吓得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出汗,赵匡胤叫他们赶快走,去给他们的父亲做思想工作。
再说李重进,正在辕门与诸军议事,两个儿子忽然闯入,把赵匡胤的话,来了个原封不动地转达。
李重进和其他人,听了赵匡胤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面无人色。
消息传到军营,士兵们知道后,更是个个心惊胆战,心里,已经有了背叛李老板之意。
重进方坐辕门,与诸军议事,忽二子至,入闻圣语,皆相顾大骇,士卒闻之,惊疑不测,而有向背之意。
没多久,赵匡胤率军亲征,李重进的军队一触即溃,李重进与家属自焚而死,扬州一举而平。
会玩心理战,才是真正的高手。

09
宰相赵普,赵匡胤视之为左右手。
但俗话说得好,舌头和牙齿那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他们两个,也有议事有所不合的情况。
每当两人意见不统一,赵匡胤就叹口气说,要是有个像桑维翰那样的宰相,能和他商量事情就好了,赵普说,桑维翰爱钱,陛下你不会用这样的人的。
实际上,桑维翰可不是什么好鸟,作为后晋大臣、著名“儿皇帝”石敬瑭卖国的帮凶,桑维翰的名声很臭,石敬瑭建立后晋以后,这家伙两度出任宰相,广受贿赂,权倾朝野,契丹灭晋时,被后晋降将张彦泽缢杀。
这样的一个家伙,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希望自己有个这样的宰相,大概是因为作为大老板的下属,大老板说啥就是啥,他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吧。
所以,赵匡胤对赵普的话不以为然,他说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短处?用人嘛,就是既要用其长,又要护其短,穷措大眼孔小,给他十万贯,就把他家破屋子塞满了!
太祖曰:“苟用其长,亦当护其短,措大眼孔小,赐与十万贯,则塞破屋子矣。” 
赵普又是无言以对。
能够用钱搞定的事,都不是事,能够用钱搞定的人,都不可能是牛人。

  • 曾是欧洲第五强国,人口超三千万国力强大到极点,现在已经消失了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时的强大并不算什么,最难的还是长期的强大。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世界强国,很多时候都是昙花一现。曾经都是那么强大,但是最终不是消失,就是国家被肢解,最终成为一个...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黄艳红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不断续写的历史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美]林恩·亨特、杰克·R. 森瑟著董子云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8月出版344页,78.00元━━━━文︱黄艳红1989年6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刊发了一幅讽刺画,画的底稿采用的...
    上海书评
  • 塞尔维亚人眼中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最难的不是国家的强大,而是强大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强大。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原本强大的国家,最终走向了衰弱,成为一个弱国。最典型就是南斯拉夫,曾经是欧洲第五强国...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老祖宗识人术:“手如绵一世闲,手如柴终生衰”,啥意思?
    俗语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的很多经验都被蕴藏到了这些口口相传的俗语中。无论是建房选址,还是识人用人等等,俗语都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活中农,还有着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手如绵一世闲,手...
    史学界的9527
  • 中国知识妇女的奋斗之路:访北师大刘乃和、王宁两位教授
    这是一篇20多年前《中国妇女研究》的采访记录,因为时间紧急,刘乃和先生事后生病,看到定稿后没有赶上发刊,刊物换了一篇刘先生关于妇女问题的讲话发表。今年“三八”妇女节,王宁先生将原稿找出,提供给我们刊...
    章黄国学
  •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发展史记你知道多少?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三·八”妇女节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集会以来,至21世纪,“三·...
    科普零距离
  • 民间小史:赵匡胤轶事9则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赵匡胤画像素材...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中国最后一个镖师,死于1973年
    1 戊戌变法前三年,1895年,30岁的湖南青年谭嗣同,和51岁的源顺镖局总镖头、大刀王五相遇了。 他们相遇在帝都,在北京。 此时,大清帝国刚刚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惨败,帝国上下处处弥漫着悲痛求变的气氛,30岁...
    最爱历史
  • 他20岁改变中国,30岁逃亡海外,40岁逼死袁世凯,终成清朝掘墓人
    “别的人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他读书,是为了粉碎功名。别的人从政,只能掩埋于历史;他从政,却缔造了历史。别的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经功德圆满;他一辈子几经易辙,却每件事都做得登峰造极,开天辟地。...
    静云婵
  • 史上最牛赘婿:一个在唐,一个在清
    赘婿,俗称“倒插门”。这一现象最近有点火。所谓倒插门,即男子嫁入女方家中,成为女方家族中的一员,并从此与原生家族毫无瓜葛。中国的入赘传统由来已久,既有说起源于财产抵押的,也有说是因先秦时期齐国风俗...
    最爱历史
  • 秦始皇本意更倾向传位给谁?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992,阅读时间:约8分钟历史提问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答:在古代战争条件下,战场上的“第一排士兵”,公...
    朝文社
  • 二战苏联和英美都是盟国,但为何盟军不包含苏联红军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2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二战时期,苏联和英美都属于反法西斯同盟国,这个历史事实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各个同盟国的武装力量却在二战书籍和二战史研究中分别叙述和...
    历史D学堂
  • “甜美女生的卷发”
    乌兰察布(Ulanqab)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东西长458公里,南北宽442公里,总面积54,500平方公里。[1] 东部与...
    潮发型集
  • 故国不复,谁家河山:南宋使臣范成大记录的中原风物志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在虎头蛇尾的隆兴北伐之后,宋国由于新的军事失败,导致宋金两国的外交条款出现了新的修订需求。此外,宋金两国的外交关系中还有...
    冷炮历史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