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大宋不吃这一套。”
- 来源:古墨社
01
我叫范成大,苏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所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欢。
很多人都说我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我觉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写诗,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
当时隆兴北伐失败,金国觉得我们还想折腾,很是生气,要求重新修订外交条款,这个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
派使臣北上,是皇上的意思。左相陈俊卿因为不同意这项外交安排,被免职,吏部副部长陈良祐唧唧歪歪地,被贬回老家江西。有个叫李焘的外交官,因为胆小,顶着死罪婉拒出使任务。
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不是害怕,而是因为我泱泱大宋,居然被一个北方蛮族如此欺负,连外交关系都不平等,我们只能一味低声下气。
接到任务,我就闭门思考如何应对。
孝宗是我的领导,他很有理想,所以才有众人期盼的北伐。他派给我的任务,为人臣子,当然无可推卸。
只是夫人一直唉声叹气,觉得此行凶多吉少,有可能像苏武那样成为囚徒,“啮雪餐氈(zhān)”。
我文人豪情的一面忽然滋长出来,此生有此行,壮哉!
我要给那些不敢前行的人一个榜样,如果遇到什么事,大家都退缩,我们大宋就彻底没希望了。
02
终于出发了,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出远门。
我和同事们先后经过宿州、汴梁等曾经发生金宋大战的地方,虽然时间已过去40多年,但我心里仍然满是屈辱。
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国运的衰微。
我真的没有想过活着回去,所以一路上我拍了很多照片,写下了很多文字。
在汴梁,我们一行停留了几日,时不时有面呈菜色的流浪汉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收复失地啊?
同行的人告诉我说,金国统治者们经常用他们的生活习惯来要求宋人,比如剃头。金人特别喜欢洗剪吹,尤其看不惯我们南方人的长发,就下了强制剃头令。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自由。现在我们保住了自己的头,却无法保住自己的头发,心情是很糟糕的。
金狗没文化,真的不懂什么叫尊重,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宋人不吃他们那一套?
看到沦陷区群众们期盼的眼神,目之所及,处处残墙败壁,我几度痛哭。
在昔日皇宫里,我看到先帝用花石纲建造的假山,百感交集,写了两句诗:
谁怜磊磊河中石,曾上君王万岁山。
大家都知道汴梁城曾经很热闹,可现在,一切的繁华,就像一场春梦,醒来时不见踪影。
03
当时金国的最高领导人叫完颜雍,他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也是完颜亮的堂弟。
说起完颜亮,那是对我大宋伤害最深的一个人,是个战争疯子。不过,别看他张牙舞爪的,后来也只活了39岁。在这里我想说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39岁,我们大宋的英雄岳飞,也是这个年龄过世的。他曾经凝聚起我们大宋抗敌的磅礴力量。现在只有我们这些孱弱的读书人在维持一点仅存的颜面。
经过汴梁,我们又到过几个重要的名胜古迹,比如扁鹊墓、周文王被囚地、曹操讲武城和赵国故都邯郸,看到那里的风景和同胞,我的纸巾都不够用了。你们知道,文人本就多愁善感。
以前我只是在传说和各种书籍中知道北方失地的消息的,现在我的视觉、听觉、触觉都被包围,难免会受不了。
我时刻不敢忘记,靖康之难中,徽宗、钦宗两位先帝,被金国点了外卖全家桶。
我写了很多诗排解郁闷,以前从来没有那么强的创作欲望。
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是不是充满无力和悲伤?
是啊,大家都在问,我也在问,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复失地啊?
故国不复,谁家河山?
可是国家风雨飘摇,这目标有点遥遥无期。
04
最严峻的挑战,还是来了。
其实我此行最重要任务,并非求金人归还先帝陵寝之地,而是要商定两国受书礼仪的细节。
隆兴和议后,两国的协议中改了很多表述,比如“岁贡”改成“岁币”,“奉表”改成“国书”。
但金国使者来访时,我朝天子还需起身迎接,让人很受不了。
这关系到大国威仪和面子,虽然我们的颜面已经被战争戳得千疮百孔了(请原谅我说了实话)。
但这个议程是单方面的动作,擅自抛出,危险之极,有掉脑袋的危险。
这个任务,才是此行最凶险之处。
我本来是个读书人,但在那一刻,我忘记了害怕。
我想起了岳飞、韩世忠和宗泽,想起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
尤其是岳飞,他牺牲的时候,我才16岁,已经以他为偶像。
可惜,我后来没成为军人,学的是文科。
……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金国的大殿上,十分寂静,连掉根针到地上都能听到。
只有我一个人在说话:两国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
短短几个字,击起千层浪。
我不顾金国君臣的怒目而视,拿出了事先写好的相关奏疏。
虽然我个子并不高,但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高大,需仰视才见。
临时修改议程,金国人果然很生气。我举个例吧,当时桌子上的苹果和火龙果,被完颜雍摔掉好几个。
至于他吼的什么,由于语言不通,我没听太明白,大意应该是“现在不唠这个”。
金国太子完颜允的话我听清了,他带兵冲到宾馆,想当场砍死我,还真是东北人,动不动就要砍人。
05
回到迎宾馆,我觉得自己有可能比当年的苏武还要惨,晚上根本没睡,写好了绝命诗。
如果想让我用一句话总结绝命诗的意思,我想说,国重国格,人重尊严,失去之后的苟活又有什么意思?
狂风可以轻易吹起地上的一张纸片,但不会吹走一只蜻蜓,因为生物的本质就是不服从。
简单说,我们不吃敌人那一套。
再就是,把我们搞得强大些,再强大些。
如果国家真的强大了,何至有此行,何至有此问?
……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酷热的九月,金国居然放我回南方了。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会写诗吧?!文化是无国界的,当时我的诗名已经传播很广,金国很多人都是我的粉丝(这一点让我感到了金国有些人还是很可爱的)。
在我北上的时候,很多陪我的金国干部,还主动找我要签名。
也有可能是他们心里发虚,始终无法忽视大宋的存在。
出使金国的五个月,是我一生中最闪光的时刻。
那一刻,我代表万万千千的大宋子民。
我们是阶段性地不能打,但我们的骨头,一直是硬的。
-END-
想加入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扫社长二维码,邀您进入~
-
-
- 大宋第一疑案: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晚,宋太祖赵匡胤(927-976)跟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喝了顿酒,几个小时后,身强体壮、无病无害的赵匡胤,突然暴毙宫中,五天后就被匆匆下葬,由此引...
- 最爱历史
-
-
-
-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的“文学考古”,有何创作“秘诀”?|草地·访谈
- 马伯庸的历史悬疑小说,如《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以及《两京十五日》等,以扎实的历史考据、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和幽默的文风被众多读者喜欢。有读者将这一类型命名为“考据型悬疑文学”...
- 新华每日电讯
-
-
-
- 世界睡眠日丨古画中的美梦
-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那么古人是怎么描绘和理解睡眠的呢?和小喵一起在古画中寻找答案吧!热爱睡觉睡觉,大致是从古至今受众最广的一门爱好,没有之一。只可惜,今...
- 章黄国学
-
-
-
- “我们大宋不吃这一套。”
- 01我叫范成大,苏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所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欢。很多人都说我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我觉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写诗,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当时隆兴北伐失败,金国觉得我们还想折...
- 古墨社
-
-
-
-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礼记》有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言简意赅:知“礼”者为人,不知“礼”者,是为禽兽!渑池之会?秦不是秦,赵不是赵!公元前279年,意图伐楚的秦昭襄王...
- 武酷网
-
-
-
- 吐火罗史诗: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的吐火罗人的千年史(三)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最后的辉煌:唐代的西域吐火罗诸国/中亚的吐火罗故地的情况在唐代,吐火罗故地(主要为今日阿富汗北部、塔吉克南部和乌兹别克东...
- 冷炮历史
-
-
-
- 民间俗语:“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究竟啥意思?
- 古人认为“死者为大”,所以无论是地位高低,死后都会举行庄严肃穆的葬礼。虽然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但土葬一直都是主流。人死之后需要放入棺材中,葬入地下之后还要垒一座坟,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古代俗语...
- 史学界的9527
-
-
-
- 又一部9分国产片,开场就惊艳到我
- 继《阿凡达》《指环王》宣布重映后。豆瓣8.9分的经典日本电影《情书》也有望登陆国内院线。鱼叔已经等不及,在大银幕重温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的演出。这是一部关于暗恋的电影。更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关于书信的电影...
- 独立鱼电影
-
-
-
- 这座中国最硬的城市,最近火了
- 荆楚大地,汉江之畔,有一座古城。相传,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应其邀请出山辅佐,筹划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原型是宋蒙战争中发生于此城的关键...
- 最爱历史
-
-
-
- 日本遗孤:哪边是故土,战后漂泊数十年
- “遗孤们大多选择回到日本,他们想把一生的痛苦、漂泊,没有得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爱,寄托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渴望在这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一场幻梦”文/本刊记者 刘璐明 发自哈...
- 南方人物周刊
-
-
-
- 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 什么,唐朝少女居然穿越到现代了?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引千万人围观,各大媒体盛赞,几乎一夜之间,这些从唐朝穿越回来的少女成功“霸屏”,甚至火到了国外。紧接着,仅仅时隔十几天,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
- 历史D学堂
-
-
-
- 萧放|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
- 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文 | 萧放钟敬文(1903—2002),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界的学术大师。在80余年的学问生涯中,他亲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在他晚年,还以少有的学术自信,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
- 章黄国学
-
-
-
- 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69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答:作为各类金属里比较“年轻”的一款,虽然今天的...
- 朝文社
-
-
-
- 三千年一遇的妙人,至今找不出第二个
- 苏轼不是无神论者。他一生多次遇到神神鬼鬼,遇上了,就去和它们讲道理、谈条件。一次在回汴京(开封)的路上,经过一条山路,随从中有一个人忽然像中邪一样,开始脱自己的衣服,直到脱光了为止。苏轼赶紧让人帮...
- 最爱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