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 来源:武酷网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
《礼记》有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言简意赅:知“礼”者为人,不知“礼”者,是为禽兽!

渑池之会?秦不是秦,赵不是赵!
公元前279年,意图伐楚的秦昭襄王为免后顾之忧,朝着当时正在开战的赵国,递出了橄榄枝。
赵王本不想去的。
但面对犹豫的赵王,上大夫蔺相如力谏劝往,其言下之意,赵国实力摆在那里,秦国无奈我何,没必要作出软弱怯懦态!
于是,秦赵两王相会于渑池。

按理说,主动邀约、又一心求和的秦王,面对应约而来的赵王时,虽不说要如何的“低姿态”,但是至少也应该是态度端正,平等以待吧!
然而,秦王偏不!
酒未沾唇,秦王突然阴阳怪气的向赵王提出要求: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还请赵王为我鼓瑟。
迫于秦王压力,赵王无奈起身弹了一下瑟。
秦王大喜,赶忙唤来秦国史官,命其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秦王命赵王鼓瑟。

赵王为何无奈?秦王为何大喜?
鲜为人知,与今天的明星抑或是乐器大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宴席之上奏乐起舞的优伶,向来都是及其下贱的社会职业。
而在此社会背景下,秦赵两王同为“王”,秦王命赵王去干这些下贱的勾当,且赵王允诺的话,那么此种行为无异于向全天下宣告:
赵,低秦一等!

当然,这不仅仅只是羞辱,更是试探和威胁。

前面也说了,秦欲伐楚,但唯恐主力伐楚虚弱之际赵国趁机生乱,因此秦王命赵王鼓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试探赵国的胆气,赵若气竭,秦必无忧!
当然,还有“威胁”。
战国七雄,与秦接壤共有四国,分别是赵、魏、韩、楚。秦伐楚,慑三晋最强之赵,从实际效果上,其实也相当于起到了威慑韩魏的作用。
其潜台词无异于:
你们三兄弟最强的都怕了我秦国,你们剩下的软怂,要看得清立场!

如此一来,三晋屈服、楚国疲战的话,剩下的燕齐即便有心,恐也乏力,即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不敢做些什么了!
然后,天下只能任由秦国宰割。
可惜了,秦国的算盘确实打得不错,奈何赵国也有能人!

在秦王威逼赵王鼓瑟之后,赵国上大夫蔺相如走上前去提出要求: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你们秦国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瓦缶一副给秦王,请秦王演奏。
显然,对于这样的“侮辱”,秦王是断然不允的。
然而,还不等秦王发怒,蔺相如持匕趋前,厉声威胁:我离大王仅有五步,你若不从,我必让你血溅当场!

无疑,蔺相如的暴脾气让秦王瞬间拉跨,在“死亡恐惧”下,秦王被迫起身击缶。
而在如愿以偿之后,“胜利者”蔺相如,也即刻召赵国史官,记载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会盟饮酒,赵王命秦王击缶。

看着犹如小孩置气一般。
然而,蔺相如真的是在置气吗?
彼时,赵虽不必惧于秦,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秦强赵弱,对于赵国而言,与秦国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于己不利!
而这,也是蔺相如力劝赵王赴约的主要原因。
然而,秦赵虽然都渴望止战,但是如何“止战”,却是一个相当紧要的问题:
前面也说了,秦国渴望威慑天下,继续摆起自己“超级大国”的气派,然后以强势姿态,迫使赵国割肉求和,甚至逼服一些“中间派”。

对于秦国而言,这是利益最大化。
然而,对于赵国而言,秦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却并不是符合赵国利益的和平!
赵国虽需要和平,但是并不意味着赵国需要去“割肉求和”,秦强赵弱虽是不争事实,但是当年秦赵真的一战,孰胜孰负还是未知!
此外,作为以“经商”为国民经济主干的赵国而言,如此小试就妄加屈服的话,那是不是以后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能来敲上一笔?是不是赵国的生意就不做了,海外利益就不保障了?大国崛起的梦想就放弃了?

显然不能嘛!
大家是否感到剧情越来越熟悉?
这一点,与今日何其相似!
于是我们看到,在“秦”的邀约下,“赵”已经前往赴会,现如今,秦赵均想止战,但是如何止战,以何种条件止战,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
不过,相当庆幸的是:
今日之“秦”,远不及往“秦”之威势!
今日之“赵”,也更加明白己方优势所在,更加明白“瑟”这种东西,是敲不得的!
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振奋人心的一句话: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要不,大家给翻译翻译?

想学秦国?你得先有商鞅,再打胜仗!
笔者相信,到这里时一定会有很多朋友要埋怨我的比喻,不大妥帖。

无他,后来的“长平大战”,赵国败了。
可是,笔者要说的是,今天的“秦”不是往日的“秦”,今日的“赵”,也并非往日的“赵”。
为啥这么说?
世人皆知,秦国之强始于商鞅变法,商鞅献“耕战”之策,以“军功爵制”利诱秦人:大家一辈子就两件事最重要,耕地、打仗!

这是一种“癌细胞式”的粗暴发展策略。
耕地收获更多的庄稼,养育更多的兵,更多的兵去攻取更多的地,然后再收获更多得庄稼,去养更多的兵...
在此情况下,秦国的经济是“内循环”式的,他不需要依靠任何国家,因为农业社会最为重要的粮食,秦国不缺。

或者换一种说法:秦国的“国本”,很雄厚!
然而彼时的赵国呢?
大家都知道后来的长平之战,是赵王听信秦国“反间计”,将主张固守的老将廉颇换下,临阵任命主张速战的赵括,才导致四十五万赵军覆灭的!
但是笔者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赵王,真的是因为不信任廉颇吗?
答案很简单,但却很现实:赵王并非不信任廉颇,而是因为彼时的赵国,已经举国断粮。

长平大战,天下瞩目!
各诸侯国彼时都在观望秦赵,又都在尽力的躲避秦赵,对于列国而言,他们唯恐两家的血流的不够多,唯恐胜利的一方赢得太轻松!
于是在决战的关键时刻,除了长平以外,多年烽烟的秦赵边各境,意外平和了...
剩下的,只有秦赵“国本”的比拼了。
笔者在前面说了秦国的国本之源——商鞅变法,奖励耕战。
赵国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虽军事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在经济层面上,依旧遵循的还是战国早期的“公仲连改革”,只是强调节财俭用,并以此为标准考核官吏,一切向“钱”看!

于是,秦赵之异由起。
在前线,由于同样有效的军事改革,秦军、赵卒,都可谓是当时一等一的精锐。
但是在后方呢?
秦人崇“耕”,生活质朴只为种粮;赵人崇“商”,手中有钱货买天下;

和平时期,或者说“小规模冲突”时期,秦赵之“异”,似乎并无多大区别                                ——无外乎就是秦国每年多一点,赵国每年缺一点。
缺不怕,有钱能买!
可是,钱的本质是什么?
前面也说了,长平大战,各诸侯国唯恐秦赵两家的血流的不够多,唯恐胜利的一方赢得太轻松!
而在这种时候,“钱”,真的只是不能吃喝的铜疙瘩!

农业社会,粮食为本!赵国舍本逐末,焉能不败?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
工业社会,什么才是本?

是美元吗?还是“世界工厂”的地位?

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答案,但是不论如何,“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谁赢了“长平之战”,谁就是对!

可是,今日的“长平之战”,不是分明还未打响吗?
可笔者要是说,“长平之战”上半场其实已经结束,甚至“秦国”已经败了呢?

新冠疫情,有这么一国,为了保住股市、为了保住美元,强行否认疫情存在,致使至少两千余万国人染疫,五十余万人死亡,算不算败?
疫情爆发,所谓“超级大国”,医疗资源奇缺,普通病患任由生死,经济恢复阶段,除了QE印钞就是挨个发钱,粮仓空荡荡,手中只剩枪,算不算败?

当然,现阶段的“秦国”或许还算不得败,因为下半场的“热战”,还远未打响!
秦国依然还是那个秦国,他还是那个存在于诸侯各国恐惧回忆中,执戈矛而舞的“暴秦”;
秦国却又已经不是那个秦国,他的血已经未战先流,他已经力不从心,他渴望复制历史,犹如八九十年代啃噬日苏一般,急速回血;
谁是被他锁定的“丰腴大餐”?
今天的“秦国”,想到了今日的“赵国”....
不过,与曾经“渑池之会”意欲伐楚而有求于赵不同,今日之“秦”,意在求赵接盘回血!                      ——海量QE,无人接盘必成废纸,纵览当今天下,除了国本固厚的“赵”,无人能接!

可是现在的问题来了:赵,凭什么要答应?
凭你武功盖世,穷的只剩钱了?凭你有求于先,还要玩一出渑池之会?还是凭你已然战败、国本动摇、火急上房、只会咋呼?
你特么的穷的连午餐、晚餐都省了,我凭什么救你!
要掀桌子?
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我吃素的?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塔纳岛上,有这样一群虔诚的信徒。
他们在自己的胸口涂上“USA”的字样,然后用茅草扎出飞机的形状、用削尖的木棒模拟步枪,然后日复一日的踢着正步,祈祷“神祗”的归来。

无疑,在文明社会看来,尚处于“原始时代”塔纳人的此番膜拜,是极其可笑的                    ——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崇拜的“神”,不过只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所苦心复制出来的“神器”,其实不过只是现代社会的司空见惯。
然而,塔纳人并不知道这些。
他们满心以为,只要自己照着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照做,就能如天神一般得到来自天上空投的食物和水、只要自己照做,就能犹如天神一般上天入海!
今日之美国政府,何尝不是如塔纳人一般?
拙劣的演技、万年的套路,他们的政客才刚刚开口,我们便已经能够猜出来了接下来的一切....

或许有人会说: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可是从2012年奥巴马正式启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至今,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一届又一届的美国政府,一次又一次的遏制围攻,真的管用吗?
我看到的只是差距的日益缩小。
然而,令人惊诧的是,就是在如此赤裸的现实面前,美国历届政府,却依旧如“塔纳人”一般,执拗的重复着那些曾经让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序”和“仪式”!
他们满心欢喜以为:
自己伟大的先辈这么做了,成功了。自己只要坚持这么做了,就一定也会成功!

如果一次不行的话,那么就再来一次。
这是什么?
这本质还是政治的彻底瘫痪!

用脑袋想一想,在当今的国际大情势下,在美国拯待输血,却又不能强来的客观条件下,但凡是“大统领”有那么一点水准,也应该是在吵完那一天,当着双方的面来一句:吵完了?吵完我们来谈谈哲学。
然后举重若轻下,把这页轻轻翻过,再请客人吃一顿北极龙虾汤,谈笑间,就把彼此未来二十年的势力边界划了。

可惜了,对面出不了太祖这样的英豪。
于是....

值吗?
笔者认为是“值得”的。
毕竟,两个甲子的轮回,并不都是如此“好运”的。
不仅仅只是我们,拥有了最好的自己;更有坐在对面的,是最烂的他们!
——END——

文字 :戎评图片|网络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来源和立场与本公号无关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武酷网
戎评说 这里是戎评,用文章陪伴你的每一天。在这里、知古今、看世界。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大宋第一疑案: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晚,宋太祖赵匡胤(927-976)跟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喝了顿酒,几个小时后,身强体壮、无病无害的赵匡胤,突然暴毙宫中,五天后就被匆匆下葬,由此引...
    最爱历史
  •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的“文学考古”,有何创作“秘诀”?|草地·访谈
    马伯庸的历史悬疑小说,如《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以及《两京十五日》等,以扎实的历史考据、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和幽默的文风被众多读者喜欢。有读者将这一类型命名为“考据型悬疑文学”...
    新华每日电讯
  • 世界睡眠日丨古画中的美梦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那么古人是怎么描绘和理解睡眠的呢?和小喵一起在古画中寻找答案吧!热爱睡觉睡觉,大致是从古至今受众最广的一门爱好,没有之一。只可惜,今...
    章黄国学
  • “我们大宋不吃这一套。”
    01我叫范成大,苏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所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欢。很多人都说我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我觉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写诗,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当时隆兴北伐失败,金国觉得我们还想折...
    古墨社
  •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礼记》有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言简意赅:知“礼”者为人,不知“礼”者,是为禽兽!渑池之会?秦不是秦,赵不是赵!公元前279年,意图伐楚的秦昭襄王...
    武酷网
  • 吐火罗史诗: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的吐火罗人的千年史(三)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最后的辉煌:唐代的西域吐火罗诸国/中亚的吐火罗故地的情况在唐代,吐火罗故地(主要为今日阿富汗北部、塔吉克南部和乌兹别克东...
    冷炮历史
  • 民间俗语:“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究竟啥意思?
    古人认为“死者为大”,所以无论是地位高低,死后都会举行庄严肃穆的葬礼。虽然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但土葬一直都是主流。人死之后需要放入棺材中,葬入地下之后还要垒一座坟,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古代俗语...
    史学界的9527
  • 又一部9分国产片,开场就惊艳到我
    继《阿凡达》《指环王》宣布重映后。豆瓣8.9分的经典日本电影《情书》也有望登陆国内院线。鱼叔已经等不及,在大银幕重温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的演出。这是一部关于暗恋的电影。更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关于书信的电影...
    独立鱼电影
  • 温柔甜美的S卷
    乌兰察布(Ulanqab)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东西长458公里,南北宽442公里,总面积54,500平方公里。[1] 东部与...
    潮发型集
  • 这座中国最硬的城市,最近火了
    荆楚大地,汉江之畔,有一座古城。相传,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应其邀请出山辅佐,筹划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原型是宋蒙战争中发生于此城的关键...
    最爱历史
  • 日本遗孤:哪边是故土,战后漂泊数十年
    “遗孤们大多选择回到日本,他们想把一生的痛苦、漂泊,没有得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爱,寄托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渴望在这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一场幻梦”文/本刊记者 刘璐明 发自哈...
    南方人物周刊
  • 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什么,唐朝少女居然穿越到现代了?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引千万人围观,各大媒体盛赞,几乎一夜之间,这些从唐朝穿越回来的少女成功“霸屏”,甚至火到了国外。紧接着,仅仅时隔十几天,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
    历史D学堂
  • 萧放|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
    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文 | 萧放钟敬文(1903—2002),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界的学术大师。在80余年的学问生涯中,他亲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在他晚年,还以少有的学术自信,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
    章黄国学
  • 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69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答:作为各类金属里比较“年轻”的一款,虽然今天的...
    朝文社
  • 三千年一遇的妙人,至今找不出第二个
    苏轼不是无神论者。他一生多次遇到神神鬼鬼,遇上了,就去和它们讲道理、谈条件。一次在回汴京(开封)的路上,经过一条山路,随从中有一个人忽然像中邪一样,开始脱自己的衣服,直到脱光了为止。苏轼赶紧让人帮...
    最爱历史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