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座中国最硬的城市,最近火了
- 来源:最爱历史
荆楚大地,汉江之畔,
有一座古城。
相传,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应其邀请出山辅佐,筹划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原型是宋蒙战争中发生于此城的关键一役。这座城,在乱世战争中被评为“天下腰膂”。
今年贺岁档最强黑马《你好,李焕英》,也将取景地定在这座湖北小城。自带回忆滤镜的厂区,是满满的乡愁。
这座城,是襄阳。
点击播放视频:襄阳古城。来源:摄图网
01
通晓天下事的诸葛亮也有犯迷糊的时候。他在《前出师表》中回忆当年隐居的场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提及躬耕的地点是南阳,因此,襄阳与南阳之间为诸葛亮争持不下,闹腾了一千多年。直到清代,湖北人顾嘉蘅到河南南阳当官,才以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化解了南阳与襄阳之间的矛盾。
打开地图,今天的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
襄阳既处于南下、北上的陆路要冲,又把控着西进与东出的水路运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襄阳的由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
襄水通常被认为是汉水支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隐匿于历史长河中,归于汉江一系。
由于襄阳城地理位置尤为特殊,早在距今28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将此地设置为兵员运输中心,在楚军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襄阳贡献颇大。
同时,为了更好地占据此处,一场守卫襄阳的建城运动,就此拉开帷幕。
在汉江边,古代的先民用土石夯筑出了襄阳城池的最初形态。临江而建的城池,高大雄伟,周长7.3公里的城墙被宽阔的护城河环绕着。
作为我国现存最宽的古代护城河,襄阳城下的这条河最宽处达250米,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城高池深,浇灌出了“铁打的襄阳城”。
02
襄阳城牢不可破。因此,从东汉末年开始,大量北方的逃难移民南下,定居于此,繁衍生息。而当时以荆州为主要阵地的刘表,为防止袁术大军南下,也将荆州的首府设于易守难攻的襄阳城中。一时间,襄阳成为荆州千里沃土的核心所在。
不过,相较于早期北方发达的农耕文明。地处南方的襄阳在当时还是一片文化沙漠。大量的人员涌入,再加上荆州历来民风彪悍,导致襄阳地区的社会治安极差。
为了扭转这一倾颓的民风,荆州的最高领导人刘表可谓是费尽心思。他问计于谋士蒯良、蒯越,如何治理荆州?两人所给出的答案,总结起来就是“外图安定,内行仁义”,只有这样,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地留在襄阳。
为此,刘表在襄阳大力实施仁政,尽力稳定社会秩序。原本豪强林立的襄阳,也逐渐发展起来,使襄阳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和平绿洲”。
在刘表出色的治理下,襄阳的富庶祥和名扬天下。越来越多饱受战火摧残的人们,开始走向这片净土,归附刘表。随着大量人员涌入,小小的襄阳城,早已无法承载和守护这些新的移民。
为此,刘表命人在旧城以东修建新城,以容纳更多的移民人群。这座新修建的襄阳城,即今天襄阳古城的雏形。
新一波移民潮来自天南地北,不乏如宋忠、王粲、王肃、尹默等北方名士。他们除了冲击襄阳城本地的荆楚文化,带来更多元文化之外,更关键的是,奠定了襄阳的崇文气息。
依靠移民中有学识的名士以及襄阳的地方豪强,刘表开始了他雄踞荆州、争霸一方的生涯。由于刘表早年出身东汉最高学府——太学,曾为太学生的他,在治理地方时更注重文化引导。
在刘表的支持下,从北方流亡到襄阳的名士纷纷在当地修书办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同时,刘表也命人兴办官学,设置学官,吸纳和选拔人才,使荆州之学兴盛一时。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襄阳逐步取代洛阳成为天下的学术中心。正是在这种一心向学、安居乐业的环境中,诸葛亮、徐庶、庞统等有识之士才得以安心躬耕,期盼明主出现,扭转天下局势。
尽管刘表、诸葛亮等人与我们早已相距千余年,但他们打造出的襄阳文化气息以及城市包容的内涵,世代相传。
03
在今天的襄阳城中,有一处昭明台,据说是为纪念南北朝时南梁的昭明太子萧统所建。作为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不仅是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其文学造诣也影响颇为深远。梁武帝的霸业自襄阳而起,因此,襄阳对萧氏父子而言意义重大。
襄阳地区自古文化气息浓厚,造就了昭明太子的博学多才。为了使文学向更加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从公元526年起,昭明太子萧统专门组织人才汇编从先秦时期至萧梁时代的文学作品,命名为《文选》。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正所谓“文选烂,秀才半”,意思是熟读《文选》,就算半个秀才了。从唐代开始,萧统组织编撰的《文选》被列入科举考试的必考项目。
在《文选》的影响下,一批批唐代文人、诗人选择落户襄阳,在此处隐居创作,以文会友。今天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鹿门山,环境清幽,云遮雾绕。自汉末起,即为天下名士隐居之地,后人谓之“圣山”。
在这座“圣山”中,孟浩然、皮日休等唐代诗人皆追随古风,隐居于此。作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对襄阳感情深厚。孟浩然有诗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他说,襄阳美如江南。
孟浩然终身布衣,除了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外出访友,大部分时间居于襄阳。因此,对于襄阳山水,孟浩然最有发言权。在其传世的200多首诗中,有近半数出自襄阳。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窥见襄阳的山水形胜。
孟浩然在登临襄阳岘山时所作的《与诸子登岘山》,说到岘山“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作为孟浩然曾经游览的圣地,岘山自然景观一如从前,存放羊公碑的羊公庙尚在,那是当地百姓为纪念魏晋名将羊祜所建。
作为孟浩然后期隐居地的鹿门山,一首《春晓》更是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鹿门山的秀美。
唐代著名旅行家“诗仙”李白也曾造访襄阳,以一组《襄阳曲》道尽了襄阳风光。从李白诗中的“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里,可见当年襄阳城繁华似梦。
在这座古城的漫长岁月中,文化根脉的传承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处军事重镇,襄阳古城在金戈铁马的磨砺下,同样屹立不倒。
进入南宋时期,宋廷偏安杭州,北方地区被金、元占领。地处汉江一线的襄阳,就此成为抗击北方军队南下的第一战线。为了收拾旧山河,岳飞等抗金将领驻扎于此,抵御南下的北方大军。
在坐镇荆襄、守卫疆土的过程中,岳飞命人加固城墙,拓宽挖深护城河,使襄阳城攻防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为百年后的宋元襄阳之战打下坚固的基础。
曾经为孟浩然等人吟诗作对的好去处鹿门山,也一度沦为蒙古铁骑进攻襄阳的前沿阵地,他们源源不断地派出部队猛攻南宋治下的襄阳。
在南宋末年,那场历时六年的生死决战中,襄阳城军民孤立无援,面对如潮水般扑来的蒙古铁骑,仍然上下一心。凭借着城高池深、粮草充足的优势,襄阳与隔壁的樊城左右联动,一度成为替南宋王朝续命的根本所在。真实的襄阳保卫战,确如金庸小说那样惨烈悲壮。
紧绷的弦易断。各地百姓知晓襄阳存亡关系重大,在有志之士张顺、张贵兄弟的组织下,形成一支3000人的民兵敢死队。可在蒙古铁骑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这支义军最终也成为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里的“炮灰”。援军的损失殆尽,彻底击溃了襄阳城上下军民的心理防线,坚守多年的知府吕文焕被迫开城投降。这场持续了6年的保卫战,最终以蒙古铁骑全胜告终。不久,南宋王朝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及至明清,随着战火硝烟的散尽,凭借着汉水之上的航运便利,襄阳很快又成为汉江中游最大的商贸集散中心。贸易的兴盛,使得各地商人在此汇聚一堂。
明朝对皇子实行分封制,襄阳被划为襄王的封地。在此基础上,襄阳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此,城南新建的城墙上多出了“魁星楼”以及“狮子楼”两大角楼。
在冷兵器时代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襄阳,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为过往,与一水之隔的樊城合并,变成了一座新的城市——襄樊市。
04
2010年12月,当那座被叫了61年襄樊市的城市再次恢复原来的旧名字襄阳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尽管历经城市更名、时间沉淀,但襄阳始终是襄阳,就像襄阳人早起习惯性来一碗牛肉面一样,更改的只是称呼,内里历久弥新。
在襄阳,牛肉面又称牛油面。牛油面配黄酒,绝对是大部分老襄阳人早餐的首选。与武汉的碱水面同源,襄阳的牛油面口感劲道。但与武汉热干面不同,襄阳的牛油面,浸在红汤中,佐以片好的大块牛肉,鲜香透亮,令人食欲大增。与其他地方讲究的“原汤化原食”不同,吃襄阳牛油面,必须要浅尝一口襄阳地区的黄酒,才算地道。
用糯米酿制的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即便尝上几口,早上也不至于醉醺醺到办公室。黄酒中富含的酵素等物质,也有助于消化,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地理位置等特殊原因,襄阳的饮食历经千年的发展,愈发兼收并蓄,既有当地的荆楚传统,又囊括了中原精华,南北咸宜。
众所周知,襄阳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在饮食上,三国人物对襄阳的贡献亦尤为巨大。大头菜,相传为诸葛亮在襄阳躬耕时常吃的菜肴,如今已成襄阳人家平日佐餐的小菜。在别的地方,大头菜又被称为蔓菁、芥菜等,但为了纪念诸葛孔明,在襄阳,大头菜也被亲切命名为“孔明菜”。
除此之外,在襄阳,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襄阳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人们基本类似,无辣不欢。因此,在中国34个地域菜系中,襄阳菜属于嗜辣的楚菜系,吸收了楚菜中的鲜香微辣,襄阳菜在制作上,以蒸、煨、炸为主,尤喜在菜上淋上热油,以增加菜式的味道与观感。
于是,在这一桌桌具有襄阳韵味的宴席上,宾朋的觥筹交错,一步步开启了现代襄阳的古今融合。
古代的襄阳,粮丰城高,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的襄阳,尽管已向襄阳古城四方拓展开来,面积亦非当年可比,但襄阳的富足,丝毫未曾逊色于当年。
在山与水之间,今天的襄阳,已然成为湖北省仅次于省会武汉的第二大城市。根据统计,2020年在湖北省各市GDP总量排行中,襄阳以4601.97亿排在湖北省第二。尽管增速较上一年有所放缓,但与同一线的城市相比较,襄阳的优势较为明显。
古襄阳一脉传承的文化气息,在现代襄阳亦未曾断绝。作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襄阳的教育氛围相当浓厚,每年保送清华、北大的学子比比皆是,几所高中名校为省高考状元的聚集地,故有“状元城”之称。
襄阳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现代,地理位置的优越仍旧展露无疑。襄阳已成为汉新欧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亚洲最大的单向纵列式编组站。
从图上看,米字型的高铁网络正在形成。如今,从襄阳出发,坐高铁可直达全国47个城市,不愧为“七省通衢”。
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无疑是其中使用率最频繁的一种。在襄阳,先进的汽车工业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襄阳汽车工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50%。
目前,襄阳已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拥有亚洲级领先的汽车试验场和风洞实验室,这几年还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项目。
自古以来粮食产储兼优的特性,又造就了襄阳这个长江流域首个百亿斤级粮食大市,依托中国有机谷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襄阳已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最近因电影大火的襄阳,也是一座影视之城。在唐城影视基地,群众演员都有一颗文艺的心。
点击播放视频:唐城影视基地。来源:摄图网
《你好,李焕英》在拍摄期间请来了许多襄阳老乡当群演。他们的质朴与纯真,还原了岁月如歌的80年代。影片中的“胜利化工厂”,原型即襄阳宜城东方化工厂。还有六〇三印刷厂、湖北化纤厂等承载几代襄阳人回忆的旧工厂,在大银幕上重焕新生,也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襄阳。
时代的更迭,酝酿了襄阳浓厚的历史底蕴,而襄阳城的开放与包容,又造就了这座城市多彩的面貌。
楚汉江湖之间,古今襄阳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创作团队撰文:大唐梁金吾图片:图虫创意、摄图网、部分来自网络
... 完 ...
-
-
- 大宋第一疑案: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晚,宋太祖赵匡胤(927-976)跟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喝了顿酒,几个小时后,身强体壮、无病无害的赵匡胤,突然暴毙宫中,五天后就被匆匆下葬,由此引...
- 最爱历史
-
-
-
-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的“文学考古”,有何创作“秘诀”?|草地·访谈
- 马伯庸的历史悬疑小说,如《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以及《两京十五日》等,以扎实的历史考据、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和幽默的文风被众多读者喜欢。有读者将这一类型命名为“考据型悬疑文学”...
- 新华每日电讯
-
-
-
- 世界睡眠日丨古画中的美梦
-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那么古人是怎么描绘和理解睡眠的呢?和小喵一起在古画中寻找答案吧!热爱睡觉睡觉,大致是从古至今受众最广的一门爱好,没有之一。只可惜,今...
- 章黄国学
-
-
-
- “我们大宋不吃这一套。”
- 01我叫范成大,苏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所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欢。很多人都说我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我觉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写诗,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当时隆兴北伐失败,金国觉得我们还想折...
- 古墨社
-
-
-
-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礼记》有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言简意赅:知“礼”者为人,不知“礼”者,是为禽兽!渑池之会?秦不是秦,赵不是赵!公元前279年,意图伐楚的秦昭襄王...
- 武酷网
-
-
-
- 吐火罗史诗: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的吐火罗人的千年史(三)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最后的辉煌:唐代的西域吐火罗诸国/中亚的吐火罗故地的情况在唐代,吐火罗故地(主要为今日阿富汗北部、塔吉克南部和乌兹别克东...
- 冷炮历史
-
-
-
- 民间俗语:“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究竟啥意思?
- 古人认为“死者为大”,所以无论是地位高低,死后都会举行庄严肃穆的葬礼。虽然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但土葬一直都是主流。人死之后需要放入棺材中,葬入地下之后还要垒一座坟,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古代俗语...
- 史学界的9527
-
-
-
- 又一部9分国产片,开场就惊艳到我
- 继《阿凡达》《指环王》宣布重映后。豆瓣8.9分的经典日本电影《情书》也有望登陆国内院线。鱼叔已经等不及,在大银幕重温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的演出。这是一部关于暗恋的电影。更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关于书信的电影...
- 独立鱼电影
-
-
-
- 这座中国最硬的城市,最近火了
- 荆楚大地,汉江之畔,有一座古城。相传,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应其邀请出山辅佐,筹划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原型是宋蒙战争中发生于此城的关键...
- 最爱历史
-
-
-
- 日本遗孤:哪边是故土,战后漂泊数十年
- “遗孤们大多选择回到日本,他们想把一生的痛苦、漂泊,没有得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爱,寄托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渴望在这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一场幻梦”文/本刊记者 刘璐明 发自哈...
- 南方人物周刊
-
-
-
- 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 什么,唐朝少女居然穿越到现代了?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引千万人围观,各大媒体盛赞,几乎一夜之间,这些从唐朝穿越回来的少女成功“霸屏”,甚至火到了国外。紧接着,仅仅时隔十几天,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
- 历史D学堂
-
-
-
- 萧放|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
- 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文 | 萧放钟敬文(1903—2002),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界的学术大师。在80余年的学问生涯中,他亲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在他晚年,还以少有的学术自信,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
- 章黄国学
-
-
-
- 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69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答:作为各类金属里比较“年轻”的一款,虽然今天的...
- 朝文社
-
-
-
- 三千年一遇的妙人,至今找不出第二个
- 苏轼不是无神论者。他一生多次遇到神神鬼鬼,遇上了,就去和它们讲道理、谈条件。一次在回汴京(开封)的路上,经过一条山路,随从中有一个人忽然像中邪一样,开始脱自己的衣服,直到脱光了为止。苏轼赶紧让人帮...
- 最爱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