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 来源:上海书评
文︱葛兆光
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算南下萨摩,北上函馆,也打算去濑户内海的中岛和真言宗圣地高野山,甚至还想去一趟冲绳。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这些计划化为泡影,于是,只能宅兹东京(不是宅兹中国),定下心来读些日本史论著。
顺便说一句,在日本读日本史论著,是这次一开始就定下的计划。不过,尽管专心读日本史论著,但我心里想的,仍是中国史问题。因此那些日本史论著,就成了我重新在亚洲理解中国史的背景。这里选录的,就是若干篇我在东京读日本史论著的摘录和笔记,随便起了个题目,就叫“东京读书记”。
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天气越来越热,不忍池的荷花越开越多,粉红色的花朵和花苞,渐渐从茂密的荷叶中,露出来大朵和小朵,每天去看,似乎风景都大不同。因为很快就要回国,不得不赶快阅读借来的书籍。前段时间,花了差不多十天读尾藤正英(1923-2013)《日本文化の历史》(东京:岩波书店,2000),这当然是一本已有定评的名著,把日本几千年文化史写得如此清晰简明,觉得很应当收藏一册,所以,今天急忙去神保町的三省堂书店把它买回来。一眼看到书架上还有他的另一本著作《日本の国家主义:“国体”思想の形成》(岩波书店,2014),也顺便买回来学习。
“国体”问题是日本学术界和思想界讨论得很热闹的话题,好像中国学界对于所谓“国体”倒是讨论不多,或者讨论并不集中,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很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根源,会聚焦到“国体”这一概念。但日本学界在二战之后,深切反思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道路的历史根源与观念基础时,不得不追溯到日本人对日本“国家体制”的认识,所以他们对“国体”的讨论就很深入。尾藤正英指出,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中,水户学是“启下”的资源。按照他的说法,水户学的出发点是藤田幽谷(1774-1826)的《正名论》(1791),而水户学的完成形态则是会泽正志斋(1781-1863)《新论》(1825)和藤田东湖(1806-1855)《弘道馆记述义》(1846)。我想,虽然日本传统的“神国”观念,可以追溯到蒙古袭来之后的北畠亲房(1293-1354)《神皇正统记》和瑞溪周凤(1392-1473)《善邻国宝记》,然而,具体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所谓“国体”认识,确实还是直接来自水户学“尊王攘夷”思想的阐发。我在水户弘道馆参观的时候,印象很深的,就是挂在堂中写了“尊攘”两个大字的条幅。
此书的结尾部分,侧重讨论日本的“国体论”。尾藤正英说,他并没有对“国体”给出精确定义,但大体上就是这样的:首先,以记纪神话为基础,解释日本国家的建国原理以及国家体制。国体就像人一样,人有四肢五体于一身,国家也必须具有统一形态。而日本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形成国家紧密的统一性以及国家的优秀体制,这个统一性并不是由于权力的统治,而是“亿兆一心,皆亲其上,而不忍背离”,也就是全体国民对执政者自发的服从;其次,这种自发服从,是由于人民心中浸透了忠孝的道德观而获得的,“以忠贵贵,以孝亲亲”;这种忠孝的道德观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在“不言”中实现的。再次,对于国家的忠诚,为什么不言而喻,为什么人民日用而不知呢?是因为天皇通过祭天敬祖的礼制,使它浸透了民心。天皇掌握的宗教礼仪,特别是即位之际的大尝会仪式。看到其祭祀的仪容,人们会感铭于心,便深深埋下忠孝之道德观念,这就是“以祭为政,以政为教”(以上是大意)。尾藤正英指出,如果明白这一点,就理解了明治维新时代乃至此后日本的所谓“尊王攘夷”思潮,以及“祭政一致”“政教一致”的政治体制,这就是日本国家的原理(261-262页)。在这样的国体论中,特别引人瞩目的一点是,人民对国家自发的协力。
如果说,尾藤正英主要还是从思想史上追寻“国体”观念的历史来源,那么,丸山真男对于“国体”的分析则从政治学上直指其现实影响,更加深刻与尖锐。所以,有关日本所谓“国体”以及“国体”观念的影响,我以为最好同时读丸山真男《现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动》,特别是此书的第一章《超国家主義の論理と心理》,这本书现在已经有老朋友陈力卫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19)。
丸山真男指出,日本的“国体”是日本在明治、大正、昭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关键。看上去虽然只是对国家的认识与观念,但实际上却非同小可。他说,“当国家在‘国体’中垄断了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时,学术、艺术的自由,自然无从谈起,除非依附于这种价值判断的实体,而且这种依附绝不是外表的附随,而是偏向于内在的”(中译本,第8页)。换句话说,“偏向于内在的”就是内心自觉而且真诚地相信国家(实际上是政府)提倡的价值,乃是绝对正确的,也是自己必须全身心去捍卫的。所以,当“国家主权在垄断了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力后,国家行为(作为国体)便拥有了维护其正统性的独有准绳。因此,国家的内政、外交就可以不受超越国家意志的那种道义上的制约”。由于国家没有制度和道德的控制,以国家的名义可以为所欲为,这就使得个人没有任何自由。从丸山真男的论述中可以知道,由于人们相信日本帝国就是真善美,所以帝国的“任何暴虐的行径,任何背信弃义的行为,都是可以被允许的”。正是从这里激荡出所谓的“爱国主义”,而这种爱国情感混淆了极端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和理性的“爱国主义”(Patriotism),才把二战中的日本带入深渊。
因为“国体”问题如此重要而且神圣,所以,任何有关国家的讨论,无论是历史还是政治或是文学艺术,就立即变成了政治问题。丸山说,由于日本国家以天皇为绝对价值,形成连锁式结构,“自上而下的统治依据,是跟天皇的距离成正比的”,所以整个国家被形塑成类似军队生活的样子,“近代日本靠着权威和权力的一统化,把封建社会的权力偏重,重新组织得井然有序”。由于天皇是中心,“离中心实体的距离是价值判断的准绳,当把这一逻辑推向世界时,便催生出‘万邦各得其所’的世界政策,由万国宗主的日本,来确定各个国家所处的身份秩序,才会实现世界和平”。他引用佐藤通次《皇国哲学》的话说,“天皇的威光照遍世界才具有世界史的意义,其光芒无疑是以皇国武德之显露而得以实现的”(中译本,20页)。
读尾藤正英和丸山真男有关“国体”的讨论,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对所谓“国家”的理性认识很关键,一个国家民众对“国家”的认识既来自历史,也来自现实,它应当是思想史探讨的主题之一;第二,要理性区分无条件热爱的祖国、生存在其中的国家,和为民治理国家的政府,正如丸山真男所说,“只有在以极端国家主义为一切基础的国体丧失了其绝对性的今天,国民才可能真正成为自由的主体”(中译本,21页)。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END·
-
-
- 野史为什么说永乐皇帝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 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不同族群表达“命运共同体”情感的不同方式【编者按】宗教野史中,有不少关于宋元明三朝“互为前生后世”的传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仅凭外来理...
- 中国新闻周刊
-
-
-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221,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答:盛唐绚丽历史上堪称无比辣眼睛的一幕,正是“杨...
- 朝文社
-
-
-
- 五秒内,请说出河南经济第二城
- 如果不是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如果不是公交车上的“天子驾六”涂装,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有着4000年立城史的、集华夏文明于一身的“天下之中心”。来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 良豪今年春节,河南春晚节...
- 财经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这位“铁血将军”战死沙场,敌人赞他是大大的英雄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我国唯一全部收回的土地,比五个香港还要大,现在成为战略要地
- 从世界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所以近代以来,我国弱小下,整个不断被西方列强欺凌,打击。最终导致大量的国土被割让,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国土缩水严重的主要原因了。而随着战后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我...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 4月2日上午,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广场庄严举行。市区相关领导、革命老战士、烈士亲属、退役军人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各行业青年代表、消防官兵代表等260余人,每人手持一枝白色的...
- 长安街知事
-
-
-
- 王志纲|我看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 来源:正和岛本文根据王志纲先生于2021第九届智纲智库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大变局》精编而成。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讲演,我们谈谈“变局”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讲变局?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很多人看不清方向,很...
- FMBA
-
-
-
- 康熙地宫有多么恐怖?专家持枪进入,出来后要求永久的关闭地宫
- 康熙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里面,随着王朝的更迭产生了众多在历史上有名有作为的皇帝,像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康熙皇帝之外也能上榜,要知道...
- 企业家收藏
-
-
-
- 清明上坟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啥意思?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
- 史学界的9527
-
-
-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 文︱葛兆光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算南下萨摩,北上函馆,...
- 上海书评
-
-
-
- 重读那些没有被糟蹋的杜甫诗歌
- 就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不可能把哈姆雷特读成他的杀父仇人克劳迪。就算杜甫的诗歌有一千种解读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把他当作「正能量」的化身。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
- 逻辑学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一座桥,一座城,一部抗战史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读史老张
- 几个月前,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读到一篇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
- 文汇笔会
-
-
-
- 民国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是真的!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m/question/...
- 历史教师王汉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