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家书,一经写下,就是绝笔……
- 来源:新华视点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0多年来,上万封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许多家书一经写下,或许就是绝笔……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斑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这是夏明翰烈士在牺牲前,忍着伤痛用牢房里的半截铅笔给母亲写的一封家书,至今读来仍让人感佩不已。
夏明翰烈士资料照片
在写给姐姐的信中,他这样坚定表明信仰,
“我人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928年3月,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的夏明翰,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39岁的吉鸿昌同样坚定而坦然。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1934年11月24日,北平陆军监狱,这位抗日名将平静地写下家书,嘱咐妻子胡红霞“教养子女”,坚强活下去。之后,从容走上刑场,壮烈牺牲。
吉鸿昌烈士遗书照片
1943年8月,秋风习习,稻谷金黄。在江苏省六合县,为保卫农民秋收,新四军连长、共产党员程雄带领战士,与日寇英勇作战,在枪林弹雨中争夺阵地,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牺牲前三个月,他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亲爱的双亲大人膝下: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信辞别双亲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话,双亲大人应保重玉体,抚育好弟妹……”
程雄烈士资料照片
出生于安徽贫苦农民家庭的程雄,在短暂一生中奔忙于抗日救亡前线,为国牺牲的无悔与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挣扎在家书中清晰可见: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1946年4月25日,河南安阳,23岁的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泪给家乡两位兄长写了一封长信,字里行间充满对父母的惦念和不能尽孝的愧疚。
“樟、榕二兄:弟自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毅然走出饥寒的家庭,参加了人民的子弟兵——八路军,将近九年光景……咱家的情景,我是想象到的,尤其想到在贫苦的日子里熬煎着的苦命的双亲,及年迈的祖母……”
冯庭楷烈士家书
尽管思念刻骨,年轻的战士依然反复陈述参军的初衷,希望得到家人谅解。
“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为着自己及所有被压迫者奔波奋斗。当然,个人和家乡的小利益便无法顾及了。”
他还在信中劝说母亲,
“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呼哭。你看,疆场上躺着的……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
然而,此信写后不到半年,冯庭楷便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甚至没能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如今,只能从家书中,窥见这位年轻战士思念亲人又无私无畏的英雄情怀。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一封封家书,就这样让我们窥见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民族英灵。一张张轻薄纸页,就这样让鲜活的生命渐渐清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厚重信仰如何熔铸于新中国的光辉伟业,铭刻于一代代国人心中。(记者魏梦佳)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斑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这是夏明翰烈士在牺牲前,忍着伤痛用牢房里的半截铅笔给母亲写的一封家书,至今读来仍让人感佩不已。
在写给姐姐的信中,他这样坚定表明信仰,
“我人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928年3月,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的夏明翰,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39岁的吉鸿昌同样坚定而坦然。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1934年11月24日,北平陆军监狱,这位抗日名将平静地写下家书,嘱咐妻子胡红霞“教养子女”,坚强活下去。之后,从容走上刑场,壮烈牺牲。
1943年8月,秋风习习,稻谷金黄。在江苏省六合县,为保卫农民秋收,新四军连长、共产党员程雄带领战士,与日寇英勇作战,在枪林弹雨中争夺阵地,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牺牲前三个月,他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亲爱的双亲大人膝下: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信辞别双亲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话,双亲大人应保重玉体,抚育好弟妹……”
出生于安徽贫苦农民家庭的程雄,在短暂一生中奔忙于抗日救亡前线,为国牺牲的无悔与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挣扎在家书中清晰可见: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1946年4月25日,河南安阳,23岁的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泪给家乡两位兄长写了一封长信,字里行间充满对父母的惦念和不能尽孝的愧疚。
“樟、榕二兄:弟自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毅然走出饥寒的家庭,参加了人民的子弟兵——八路军,将近九年光景……咱家的情景,我是想象到的,尤其想到在贫苦的日子里熬煎着的苦命的双亲,及年迈的祖母……”
尽管思念刻骨,年轻的战士依然反复陈述参军的初衷,希望得到家人谅解。
“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为着自己及所有被压迫者奔波奋斗。当然,个人和家乡的小利益便无法顾及了。”
他还在信中劝说母亲,
“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呼哭。你看,疆场上躺着的……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
然而,此信写后不到半年,冯庭楷便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甚至没能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如今,只能从家书中,窥见这位年轻战士思念亲人又无私无畏的英雄情怀。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一封封家书,就这样让我们窥见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民族英灵。一张张轻薄纸页,就这样让鲜活的生命渐渐清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厚重信仰如何熔铸于新中国的光辉伟业,铭刻于一代代国人心中。(记者魏梦佳)
-
-
- 夜读|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续集!
- 清明·缅怀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
- 天津广播
-
-
-
- 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
-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
- 观文
-
-
-
- 唐宋相距短短53年,为何像隔了几百年?
-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配图 二马图(与...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
-
- 二战苏军是一支喝完伏特加,再上战场的“醉鬼军队”吗
-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相信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段子,那就是二战中的苏联红军在上战场前总要喝上满满一顿伏特加。甚至有个别夸张的版本说对苏...
- 历史D学堂
-
-
-
- 谢琰丨清明时节读《清明》
- 清明时节读《清明》文 | 谢琰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作者,一般书上写的是杜牧。有些研究唐诗的学者认为可能不是杜牧写的,因为在目前能看到的不少...
- 章黄国学
-
-
-
- 《对花枪》对的是啥?姜桂枝有多刚?程咬金实则出身名门?
- 离别数十年,深情总难忘。花枪的花,是“留花不发待郎归”的爱情坚守。花枪的枪,是“飒爽英姿五尺枪”的生命坚强。今天,我们来说说红妆大戏《对花枪》。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出戏,简而言之,就是在隋末,瓦岗寨...
- 河南卫视
-
-
-
- 唐太宗问: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说:猪会上树时!结果准确应验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就能算出什么时候下雾,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手中的扇子摇一摇,竟然把东风给借来了,借助风力点燃大火,烧得几十万曹军无力招架。古代像诸葛亮这样...
- 史学界的9527
-
-
-
- 有些家书,一经写下,就是绝笔……
-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0多年来,上万封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许多家书一经写下,或许就...
- 新华视点
-
-
-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 作者:计白当黑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隋朝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纷争,下启大唐盛世的序幕。作为奠基人,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仁寿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杨坚病逝于仁寿宫,享年64岁。同样是开国皇帝...
- 古墨社
-
-
-
- 记忆|血染的结婚证书
- 我家有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王曼霞与父亲陈尔晋的结婚证书。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父母牺牲72周年。拿出这份珍藏着的结婚证书,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父母不畏艰难危险追求真理、志同道合为党的事...
- 夜光杯
-
-
-
- 到处都是百年建筑!中山这条红色古村,值得一去
- 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发布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中山红色印记】系列报道,深入中山各地,探寻中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用镜头定格党的光辉历史,挖掘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
- 中山发布
-
-
-
- 清明风至万物始,天朗气净宜寻春!
- 清农历二月廿三明清明时,风雨多!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
- 小诚讲故事
-
-
-
- 清明节怎么就成了古代的体育文化节?
-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是农耕民族生存的最基本认知。清明这天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后来因为介子推使清明节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民俗节日。其踏青、寒食、扫墓等活动是后来才融合进去的...
- 青少年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