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书法及其风潮对日本的影响
  •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羲之《丧乱帖》摹本

唐代书法及其风潮对日本的影响
祁小春

  日本的书法历史,在进入平安时期以前,也曾有过一段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早在飞鸟时代(592年-710年)的初期,圣德太子就曾遣小野妹子等留学生、留学僧作为遣隋使前往中国学习。他们长期旅居中国,认真学习、吸收中国文化。书法自然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当时的隋代,正盛行六朝书风,对日本遣隋使来说,自然深受影响。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当时僧人昙徽来到日本,带去了纸、墨的制作技术。其结果是使日本能独立制作纸、墨,为日本书法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遣隋使的频繁往来西渡,将当时中国盛行的六朝书风带回日本。中国文化对日传播的形式,是以佛教为中心而展开的,当时书法功用,也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比如日本的圣德太子就能写得一手潇洒而飘逸的六朝写经书法。著名的《法华义疏》佛教经卷草稿,至今尚传世。这篇草稿书风较自由,颇见笔力。因是草稿,写时不需应规入矩,比起正式经生所书的千篇一律的呆板写经来,则能看到书者的个性,这是日本现今传世的最早书法真迹之一。
  由于遣隋使对中国文化的引进更兼圣德太子影响,故日本飞鸟时代,朝野上下竞相效仿、风行中国六朝的写经书风。与前代相比,作为遣唐使的留学生、留学僧更加频繁地被派往中国学习唐文化。大化二年(646年)日本天皇下诏改新,一切制法以唐为蓝本,大有全盘唐化的趋势。此时期日本的书风自然也向初唐书风转化,书法由实用性开始走向艺术性。由于当时百济和高句丽国相继灭亡,以前由此为中转站向日本传播中国南北朝文化的途径消失。于是日本开辟了新的直接通往中国大陆的交通渠道。中国文化对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也变得更具直接性了。
  此时日本天智天皇时代(661年-671年)开设始立学校,学校里设书博士,专门教授书法。天武天皇十四年(686年)有位名叫宝林的教化僧,书写了佛教经典《金刚场陀罗尼经》。此书法虽是写经,但细看便能发现书风有明显的刻意追求倾向。行家一看,大概无人不会联想到唐代书家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即当时日本人已不满足实用性的写字,而对书法风格已有明显的追求意识。此写经有别于六朝写经生的匠人作风,字体取纵长势,结构紧密森严,大胆的露锋起笔及急速的重顿捺法等特点,无不逼肖小欧。这篇写经作品至今尚存,它对日本书道史,尤是其楷书的影响可谓意义重大和深远。日本人对欧阳询系统的楷书有特殊的偏爱。至今日本儿童初学大字时,皆以欧书为典范,极少习颜真卿、柳公权或赵孟頫的。如日本磋峨天皇,就是一位酷爱欧书的人物。看来欧书在日本人心目中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圣的地位,与这些渊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不无关系。
磋峨天皇《李峤百咏断简》
  到了奈时良代(710年-794年),日本的书风又有所变化,开始崇尚中国晋唐书风。所谓晋唐书风,是指以东晋王羲之为主的晋士大夫及直承其风格的唐代书家书风。其实日本书风崇尚总是随唐代的时风改变而转移。人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于是举国上下竞相效法王书,时尚所趋,蔚然成风。拼命学习模仿唐文化的东瀛扶桑,自不例外。奈良时代,以和铜三年(710年)国都迁至平城京(今奈良市)而告开始。此时日本国力增强,社会的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贵族阶级的生活亦趋奢侈。在文化方面,诗文、和歌、美术、工艺、建筑等十分昌隆兴盛。书法作为日本佛教经典的书写传播手段,渐渐成为贵族们书写诗文、和歌的手段,即由实用性朝艺术性方向迈进,其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和提高,大批的遣唐使,不但带回了唐代崇晋崇王的书法时尚,甚至还带回了许多唐代书家真迹以及唐人双钩填墨模写的王羲之书法法帖。于是王羲之书法开始风行日本。
  王羲之的大名在当时的日本深入人心,又如天平胜宝八年(756年)圣武天皇驾崩,光明皇后将天皇在世时的珍藏品全部捐献给东大寺。其献物帖目中载有“书法二十卷、拓右军晋王羲之草书、同羲之扇书法”之品目。据说其中“书法二十卷”共有856行,可想象当时日本皇家收藏之富,数量之众。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现在,书圣王羲之的真迹早已不存,人们只能凭借历代刻帖以及唐代双钩填墨本,模写想象中这位书圣的书法风貌。其中,最能反映其书髓的是唐代双钩填墨本《丧乱帖》和《孔侍中帖》,这些墨迹却不存于中国而存于日本,并被认为就是当年光明皇后捐献于东大寺的王书中遗物。提起光明皇后,她乃是日本书道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著名书法家。她的书法作品至今尚有存世,如她临王羲之名帖《乐毅论》,即是其中一品。这篇临书作品用笔挺坚刚劲,古意盎然,很难想象是女书法家所为。有一点特别值得留意,即以此作与现今传世刻帖中的《乐毅论》加以比较,风格殊不相近。
  另外不只是光明皇后,著名书法家藤原行成也曾临写不少王羲之尺牍法帖,而与今传世的《淳化阁帖》《东书堂帖》中所收同名帖风格大异。因此可作如下推论:即酷爱王羲之书法的邻邦日本,恰恰可能保存了更接近于王书风貌的东西,光明皇后和藤原行成所临不敢说一定如此,但至少现存日本的《丧乱帖》《孔侍中帖》的存在,无可置疑地能证明这一点,日本保存了许多中国已失传的文化遗产,这是不争的事实,如著名的《古逸丛书》即是一例。
  光明皇后除上述临书外,还有《杜家立成杂书要略》真迹传世,此书风的确有别于凡俗,逸宕飘洒中略带几分顽固,用笔亦精到,很有独创性。细品此书,在用笔上与中国宋代米芾比较近似,而米芾却比光明皇后晚生将近300年。光明皇后生前不可能见到米芾,米芾当时亦无缘能得见远在扶桑光明皇后的遗翰。大家都知道米芾是酷爱王书并善学王书的著名书法家,光明皇后也是如此。二人在继承王书的基础上各有独创,却又有不谋而合之处。这不能不说一是段奇事佳话。奈良时期的书法家除光明皇后外,还有许多人。他们都分别受王羲之等晋代书风和唐代书风的强烈影响。至于整个奈良时期的风尚,皆被晋唐风气所取代,确立了日本书法史上根深蒂固的传统典范。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 北宋最大的绯闻,捧红了一首绝世好词
    正史记载,宋徽宗在位期间,喜欢微服出行,出宫狎妓。而根据宋人笔记和野史的说法,当宋徽宗与一代名妓李师师共处一室之时,他不知道床底下还藏着另一个人。宋徽宗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进贡的新橙,李师师用刀子切...
    最爱历史
  • 央视国产天花板,6集拿下9.3,这剧还不红好委屈!
    据说,康熙皇帝会在批奏折时,画一朵小红花;帅绝古今的嵇康有懒癌,十天半月才洗一次脸。还爱憋尿,不憋到浑身发抖,绝不去厕所...这些匪夷所思的历史冷知识,都被这部央视出品的新片拍了出来。它的豆瓣评分高...
    乌鸦电影
  • 广东一水潭底发现多具女尸,绑着铁链姿势奇怪,揭开一段黑历史!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点击手指上方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即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统治,都会有它相对应的法律条文,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规矩。无规矩不方圆,...
    中国好文章
  • 666这个数字,为何对中国如此重要?
    衣服使人区别于禽兽,衣冠的丰富多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毛皮树叶,到麻布,到丝绸,再到棉花制品,伴随衣冠的升级,尤其是棉纺织业的现代化,文明被不断推向了更高的阶段。无论中西,工业文明的启动都和...
    瞭望智库
  • 我国完整收回的四块土地,至今牢固掌控
    从世界历史来看,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丧权辱国,这是最基本的国际游戏规则。正是因为如此,近代我国衰弱后,就立刻成为西方列强打击和瓜分的对象,为此国家土地大量失去,整个那是非常凄惨。光是近代我国丧失的土...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唐代书法及其风潮对日本的影响
    王羲之《丧乱帖》摹本唐代书法及其风潮对日本的影响祁小春  日本的书法历史,在进入平安时期以前,也曾有过一段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早在飞鸟时代(592年-710年)的初期,圣德太子就曾遣小野妹子等留学生、留...
    中国艺术报
  • 不世出之才子亦是得道之高僧,他为何青睐当时闭塞的温州?|草地观展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作者:瞿冬生“碧天芳草——李叔同师友翰墨展”在温州衍园美术馆开幕以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无不感念百年前驻锡温州12载的弘一法师——问君此去几时来初春江南...
    新华每日电讯
  • 这个湘妹子是中共第一位女中央局委员
    向警予:中共第一位女中央局委员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局委员和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向警予早年接受新式教育,对封建主义具有极强的...
    三湘风纪
  • 叶攀︱《音乐之声》背后的历史
    文︱叶攀今年2月5日,影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去世,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在普卢默主演的诸多电影中,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引进的《音乐之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中的优美风光令人印象深刻...
    上海书评
  •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135年,每一页都在“吃人”(4)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配图 兵车行 局部...
    历史教师王汉周
  • 《秦妇吟》失而复得之后|吴令华
    吴世昌(1908-1986)中国古诗,晚唐韦庄的《秦妇吟》应该是篇幅最长的之一了。它曾风靡一时,作者因此被呼为“《秦妇吟》秀才”;又湮没千年,只留下一联佳句,引人猜想。直到上世纪初,敦煌学起,拜前辈学者罗...
    文汇笔会
  • 行军大总管是什么官职,唐朝为何取消行军大总管,设立节度使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5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阅读唐朝的史书,我们会看到一个涉及到官职的历史名词“行军大总管”。那么,行军大总管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唐朝为何取消行军大总管,设立...
    历史D学堂
  • 党史百年回眸——1932年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信达推出《党史百年回眸》专题,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对日战争宣言1932年4月15...
    中国信达
  • 结局揭晓:最笨的那个人,最牛
    01明代的苏州,有四户人家。这四户人家后来在历史上出名,都因为家里的小孩。四个小孩,自小是这样的:甲: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乙:性极聪颖,才锋无前,16岁参加秀才考试,...
    最爱历史
  • 康震丨都市燕乐中的宋词(三)
    宋词——都市燕乐中的宋词文|康震三、士大夫笔下的宋词宋代的词人非常多,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在这里,我们只能选取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词人,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柳永——白衣卿相第一位是柳永,原名柳三变,...
    章黄国学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