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破7”,你还能出国旅游吗?
  •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8月1日开始,印度洋上“眼泪”——岛国斯里兰卡对中国人免签证费了,加上早前的伊朗,这个夏天中国的游客收获多多。给我们单方面免签证,人家看中的是我们的钱包,可多了两个相对重量级的“说走就走”的目的地,我们还是很惊喜的。正当我盘算着冬天可以去斯里兰卡避寒,而不用再重复去免签的巴厘岛的时候。今天,确切地说8月5日一觉醒来,人民币“破7”了,不同于去年底的美联储不断加息后人民币被动“守7”,不同于3年前人民币第一次大规模转向,由历史大升势转向相对弱势后的“守7”,这次央行在人民币汇率接近“7”的时候突然大幅度调低了中间价,也就是“指导价”,时机上则是在临近8.11汇改四周年之际,在岸价和离岸价双双大幅度跌破7元关口,似乎在彰显着人民币自由浮动的决心。也就是说,再一再二之后,人民币不会再三“保7”了,未来人民币“破7”将成为常态。
这背后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贬值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帮助三驾马车中的“净出口”恢复动能。但贬值是“双刃剑”,中国进口的物品也会价格上涨,本来民生用品物价已高,我们很可能面临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威胁。对普通人,外币的用途主要有两项:购物和旅游。而旅游和购物当然不仅限于美国,实际上欧洲、日韩和东南亚是国人光顾最多的地方。人民币升值的典型是对蒙古货币,去年夏天1元人民币能兑换330蒙图,今年就可以兑换到385蒙图,等于一下子多出了15%的购买力。可一年来,人民币兑换泰铢的能力就下降了,一年前,人民币能兑换出5个多泰铢,几年前最多的是时候是5.76个,可就在今天,我写作这篇文字的时刻,只有4.38个泰铢了。这意味着如果去泰国,一年中旅游者的钱包先瘪了一成多。自去年11月起,泰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长给予中国游客免签证费的期限,就是因为去旅游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持续喷发。据泰国旅游部的数据,2019年前5个月的入境中国游客比2018年同期减少4.3%,在泰国北部,从2018年底至今年6月,游客持续减少,整个酒店行业的收入下降了30%,今年6月份的游客数量更比去年6月份少了30%;在南部,芭堤雅6月份的旅游收入同比下降了20-30%;普吉岛的酒店客房价格,比去年淡季低出50%。泰铢的持续升值也和我们有关。自从2017年环保风暴刮到化工行业,很多排污不过关的企业不得不向东南亚转移产能,泰国沿海多地都开足马力兴建产业园,接纳来自中国的投资。于是泰铢供不应求持续走强,泰国的制造业得以提振,却殃及了池鱼——旅游业。
央行直言,人民币“破7”是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刚刚破了“7”,央行就举行了记者发布会,显然是有备而来。为打消市场对人民币“破7”的担忧,央行一口气进行了三个比喻:其一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其二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第三,“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央行虽云淡风轻,只是在当今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人民币似乎只有通过贬值来应对经济困局了。无疑,人民币“破7”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如果说贬值是“双刃剑”,至少在短期内它可以抑制居民出国旅游的热情,将服务贸易逆差降下来,把货物贸易的顺差升上去,以应对突然征收关税的风险。从中国制造竞争力的角度,人民币的内在含金量的确不支持人民币“破7”乃至向着更低的币值滑落,可服务业的短板却从来没有修补成功,让我们吸引来同样多的外国游客。但愿以人民币贬值为契机,使我们对海外旅游者的吸引力同步提升。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从卡萨布兰卡启程】
▼  点击,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文章已于修改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 46 47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