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陌生人相处时的我们,本能是“交谈”还是“无视”
- 来源:译言
人类是“社交动物”,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可是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公共交通或等候室里的人似乎会尽其所能地避开和别人互动。伦敦地铁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连看着别人也不行。Nicholas Epley和 Juliana Schroeder对火车、飞机、巴士与等候室里的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九项新的研究,以探讨这个矛盾。
这项调查首先从前往芝加哥的火车与巴士乘客开始。数十名乘客被要求进行三个活动之一:和火车里的陌生人交谈、单独而坐、或者表现得像往常一样。他们在这之后会填妥一份有关这次经历的问卷调查,并寄回给调查人员。另一组乘客没有被要求进行任何活动,而是被要求想象他们如果参与这样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经历。调查人员对两组乘客的答案进行比较。
寄回的问卷调查显示,那些被指示和陌生人谈话的乘客有了最正面的经历。单独而坐最不愉快,而行为一如往常则处于两者中间。令人讶异的是,和陌生人聊天,并没有减低他们自我报告的生产力。这些发现,和那些想象自己参与的乘客的预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们以为,被要求和陌生人谈话,是这三种活动中最不愉快的活动。Epley 和Schroeder 说,这是“严重误解社交互动的心理后果”的证据。这也提供了线索,解释为什么我们虽然是社交动物,却又往往会无视彼此。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和陌生人聊天会那么令人不快呢?为了了解这一点,研究人员向更多芝加哥火车和巴士的乘客进行调查。一种可能性就是:人们的预测,会因为负面经历的回忆的主宰而受到扭曲。为了试探这个可能性,研究人员要求乘客去想象他们和一位陌生人的一次正面的谈话、负面的谈话、或者随机的谈话。如果负面经历的回忆会扭曲人们的感觉,那么,被要求想象和陌生人的随机谈话应该自动就会有着负面的色彩。事实上,这方面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错误地假设别人都不想说话,因而形成了“多元无视”的情况。这个理论有证据给予支持:人们会说他们有兴趣和陌生人聊天,多过于陌生人和他们聊天。他们也预测超过一半的陌生人会拒绝和他们聊天。事实上,这种事并没有发生在之前的研究中被要求和陌生人聊天的参与者身上。
如果我们无视彼此的原因,是我们那么多人误以为别人都不想谈话,那么你会预料,和陌生人聊天得更多(并且彼此都觉得愉快)会得出更准确的预测。研究人员对排队等候的士的人进行研究的时候,正是发现到了这一点。那些说自己很时常和的士司机聊天的参与者,都正确地预测,其他被指示和司机聊天的乘客,在和那些沉默坐着的乘客与行为一如往常的乘客比较之下,会有一段最愉快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平常会沉默坐着的乘客,在被指示和司机聊天的时候,也会反映他们的旅程更愉快。
研究人员在最后一项研究中,试图研究弄清问题:和陌生人聊天,或许只有在自己发起的时候才会好玩,又或者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参与者完成了研究人员设下的目标而感到满足。这次,Epley和 Schroeder要求陌生人成双成对地坐在等候室里头。有些人被预先指示和对方聊天,而其他人被“邀请”这么做,但研究人员向他们强调,这不是指示。和之前的结果一样,人们如果和对方聊天的话,他们在等候室的时间就会过得比较愉快,不管他们是被邀请或被指示谈天,情况都是如此。不管他们是先发起聊天,或者是接受对方发起聊天都是这样。
研究中的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内向者和外向者都表现出对于和陌生人谈话的兴趣。研究人员说道:“移除人与人之间开始对话的障碍,而不是试图增加自己的外向性,这可能就是鼓励和遥远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些研究之中寻找出漏洞。一种问题就是,这样的结果只适用于美国城市文化。另一种问题就是,这项研究涉及了和陌生人聊天的孤立事例。在真实生活中,经常乘车的人可能会避免和其他乘客开始对话,以免自己会被迫每天和同一个人谈话。
——END——
原文标题:We're happier when we chat to strangers, but our instinct is to ignore them原文地址:https://digest.bps.org.uk/2014/08/15/were-happier-when-we-chat-to-strangers-but-our-instinct-is-to-ignore-them/译者:搬那度来源:译言网(yeeyan.org)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 往期内容——
“毒舌”之痛:批判他人,等于苛责自己
你可以不恋爱,但一定要懂约会!
恐惧的框架:非理性恐惧如何影响我们?
—— 译言给你的礼物——
未来的世界很有可能是人与机器协作相处的世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然有了害怕机器取代人类工作的忧患和担心。但其实人与机器是共同进化的,当机器获得思维能力,人类也可以拥有不朽之躯。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中有专题文章解析人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同进化,并精选科技圈思考者的力作,探讨人工智能、机器进化、技术奇点等话题。如果你是科幻电影的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对常见科幻元素的深度科普。
![]()
译言赞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这项调查首先从前往芝加哥的火车与巴士乘客开始。数十名乘客被要求进行三个活动之一:和火车里的陌生人交谈、单独而坐、或者表现得像往常一样。他们在这之后会填妥一份有关这次经历的问卷调查,并寄回给调查人员。另一组乘客没有被要求进行任何活动,而是被要求想象他们如果参与这样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经历。调查人员对两组乘客的答案进行比较。
寄回的问卷调查显示,那些被指示和陌生人谈话的乘客有了最正面的经历。单独而坐最不愉快,而行为一如往常则处于两者中间。令人讶异的是,和陌生人聊天,并没有减低他们自我报告的生产力。这些发现,和那些想象自己参与的乘客的预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们以为,被要求和陌生人谈话,是这三种活动中最不愉快的活动。Epley 和Schroeder 说,这是“严重误解社交互动的心理后果”的证据。这也提供了线索,解释为什么我们虽然是社交动物,却又往往会无视彼此。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和陌生人聊天会那么令人不快呢?为了了解这一点,研究人员向更多芝加哥火车和巴士的乘客进行调查。一种可能性就是:人们的预测,会因为负面经历的回忆的主宰而受到扭曲。为了试探这个可能性,研究人员要求乘客去想象他们和一位陌生人的一次正面的谈话、负面的谈话、或者随机的谈话。如果负面经历的回忆会扭曲人们的感觉,那么,被要求想象和陌生人的随机谈话应该自动就会有着负面的色彩。事实上,这方面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错误地假设别人都不想说话,因而形成了“多元无视”的情况。这个理论有证据给予支持:人们会说他们有兴趣和陌生人聊天,多过于陌生人和他们聊天。他们也预测超过一半的陌生人会拒绝和他们聊天。事实上,这种事并没有发生在之前的研究中被要求和陌生人聊天的参与者身上。
如果我们无视彼此的原因,是我们那么多人误以为别人都不想谈话,那么你会预料,和陌生人聊天得更多(并且彼此都觉得愉快)会得出更准确的预测。研究人员对排队等候的士的人进行研究的时候,正是发现到了这一点。那些说自己很时常和的士司机聊天的参与者,都正确地预测,其他被指示和司机聊天的乘客,在和那些沉默坐着的乘客与行为一如往常的乘客比较之下,会有一段最愉快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平常会沉默坐着的乘客,在被指示和司机聊天的时候,也会反映他们的旅程更愉快。
研究人员在最后一项研究中,试图研究弄清问题:和陌生人聊天,或许只有在自己发起的时候才会好玩,又或者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参与者完成了研究人员设下的目标而感到满足。这次,Epley和 Schroeder要求陌生人成双成对地坐在等候室里头。有些人被预先指示和对方聊天,而其他人被“邀请”这么做,但研究人员向他们强调,这不是指示。和之前的结果一样,人们如果和对方聊天的话,他们在等候室的时间就会过得比较愉快,不管他们是被邀请或被指示谈天,情况都是如此。不管他们是先发起聊天,或者是接受对方发起聊天都是这样。
研究中的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内向者和外向者都表现出对于和陌生人谈话的兴趣。研究人员说道:“移除人与人之间开始对话的障碍,而不是试图增加自己的外向性,这可能就是鼓励和遥远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些研究之中寻找出漏洞。一种问题就是,这样的结果只适用于美国城市文化。另一种问题就是,这项研究涉及了和陌生人聊天的孤立事例。在真实生活中,经常乘车的人可能会避免和其他乘客开始对话,以免自己会被迫每天和同一个人谈话。
——END——
原文标题:We're happier when we chat to strangers, but our instinct is to ignore them原文地址:https://digest.bps.org.uk/2014/08/15/were-happier-when-we-chat-to-strangers-but-our-instinct-is-to-ignore-them/译者:搬那度来源:译言网(yeeyan.org)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 往期内容——
“毒舌”之痛:批判他人,等于苛责自己
你可以不恋爱,但一定要懂约会!
恐惧的框架:非理性恐惧如何影响我们?
—— 译言给你的礼物——
未来的世界很有可能是人与机器协作相处的世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然有了害怕机器取代人类工作的忧患和担心。但其实人与机器是共同进化的,当机器获得思维能力,人类也可以拥有不朽之躯。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中有专题文章解析人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同进化,并精选科技圈思考者的力作,探讨人工智能、机器进化、技术奇点等话题。如果你是科幻电影的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对常见科幻元素的深度科普。
译言赞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
-
- 【量化历史研究】“利率天花板”与信贷分配──以1714年高利贷法为例
-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345篇推送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高利贷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信用的基本形式,但关于高利贷本身及其利率的限制在历史上广泛存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就通过规定利率
- 量化历史研究
-
-
-
- “住过一晚两万的ICU后,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轻易买保险”
- 文 | 小帮 ID | xiaobangbaoxian 我们这代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不敢休息。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身体可能已经出问题了,也必须“咬牙熬着”,我们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 我们很多是家中
- keso怎么看
-
-
-
- 与陌生人相处时的我们,本能是“交谈”还是“无视”
- 人类是“社交动物”,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可是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公共交通或等候室里的人似乎会尽其所能地避开和别人互动。伦敦地铁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连看着别人也不行。Nicholas Eple
- 译言
-
-
-
- 七夕攻略 | 运维人的情话土又甜
- 甭管什么年代,谁还不想谈甜甜的恋爱呢?~~~ 过七夕已经是一种爱情政治正确,如何过好这个节是很多人的痛点问题! 如果七夕这一天,你成功逃脱加班的厄运,那么万里长征就完成一半啦! 首先,可以改
- 高效运维
-
-
-
- 原创丨悍然列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特朗普要发动全面经济战?
- 中国制造健康电器专家SKG入驻睿意生活馆 畅销28国、研发设计见长的SKG终于来了!两款最新研发颈部按摩仪强势来袭,令人惊叹的美!140g超轻,时尚耳机般靓,大牌!多款竞品对比确认,不仅颜值性能更强,
- 占豪
-
-
-
- 七夕到了!送你一份 800 多块钱的应用游戏大礼包!
- 手慢无丨限免&降价版块 毕竟是七夕 今天的限免还是有一丢丢不一样的 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吧 ↓↓↓ IP Cam(摄像头) ¥18 → 0 这是一款可以把 iPhone 当成实时远程摄像头的工具,你可以
- 最美应用
-
-
-
- “你愿不愿意陪一个男生长大?”
-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1- 为什么甜甜的恋爱总是别人的,而我只有狗粮? 这个七夕节,我又又又被塞了一份超
- 摆渡人
-
-
-
- 在七夕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来学学如何“示爱”
- 每年七夕,对着满屏的520红包截图和玫瑰花照片九宫格,朋友圈里分分钟让人想屏蔽的,除了代购,就是朋友圈里晒恩爱的情侣了。 “晒”对于爱情,在今天还算是一个新鲜的表达系统。随着网络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人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输在起跑线的孩子们,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吗|大家
- :教育,仍是大部分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必然之路。随着教育资源在城市的聚集,超级中学的出现,那些没有资源的、信息闭塞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是怎样的?面临新的高考改革和课程,农村孩子的出路是什么?教师的工作怎
- 大家
-
-
-
- 衣品||如果大女人一定要走“甜美风”……
- 前几天跟蓝小姐一块看张雨绮的新综艺《各位游客请注意》,张雨绮莆一出场我就惊呼:她咋穿得这么少女啊?! 没有错,张小姐跟各位游客见面的第一个造型就是这个清新印花蓬蓬袖,娇俏粉色工装铅笔裙,搭配活泼扎高
- 蓝小姐和黄小姐
-
-
-
- 诸子云 | 微话题:如何绕过产品和业务,直接落实安全制度?
- 诸子云 ▪ 企业网络安全专家联盟——以中国境内各行业各领域企业组织的网络安全从业骨干为主体的社群组织,是为奋战在用户单位网络安全一线的实践者提供的交流互助平台。 撰稿 | 蓝河 编辑 | 图图
- 安在
-
-
-
- “摘”和“偷”的区别:为什么类似的执法事故总是在基层执法部门发生?
- 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 1 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摘,是中性词语,“下地摘了八、九个西瓜”字面意思是看不出来违法行为的。 偷,显而易见是违法行为。 “河南瓜农倒
- 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