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夏青、王恬:走到第三季,《中餐厅》为何仍能保持高关注度?
  • 来源:广电独家
基于20多年的一线节目制作经验,夏青认为,不管是导演组还是嘉宾,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情绪投入到节目中来,是节目成功的一个基础。
虽然已经第三季了,但《中餐厅》播出后再次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日前,「广电独家」专访了节目监制夏青、总导演王恬,请他们谈一谈关于《中餐厅》的那些事。
节目还是熟悉的配方:一行人来到充满异域风情的他乡,合伙经营一家中式餐厅,让远方的朋友品尝地道中国饭菜的味道,多方位展现中国文化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困难与收获并存,压力与乐趣同在。 不同的是,《中餐厅》的故事永远都不会重复,也不会停留在原地,而是在稳步的积累中,不断向前推进。 
这一季,天堂小镇陶尔米纳、“史上最强合伙人团队”“零启动资金”、每天1000欧元营业额……诸多的新变化和新故事,让人既惊讶也惊喜,也让节目保持着十足的新鲜感和讨论点。 节目效果的背后自然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用心和努力。节目监制夏青表示,《中餐厅》一直在成长和发展,第三季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延续中有所传承。总导演王恬也分享了在节目制作上的感受,“越做越熟练,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 ▍新鲜感不断,文化诉求随之深化 将店开在意大利的陶尔米纳小镇,是《中餐厅3》给观众的第一个新体验,镜头所到之处,无不是秀丽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不过,节目组之所以来到这里,原因却不是这么简单。 
《中餐厅》前两季播出后,不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都积极邀请节目组到当地拍摄新一季节目。 夏青告诉「广电独家」,选择陶尔米纳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意大利是首个加入“一带一路”的G7国家,而陶尔米纳小镇也非常有特色,50公里以内没有常住的华裔,没有中国超市,也没有亚洲餐馆,正好契合了《中餐厅》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诉求。 同时,陶尔米纳市长《中餐厅》不仅诚意邀请节目组,并且专门让出当地一家有名的餐馆,帮助中餐厅开店。“一方面,他希望东方的美食和意大利的美食能够有交融;另一方面,他意识到这档节目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宣传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广作用。”夏青说。 
从具体内容上看,新一季节目中,零启动资金的设置成为最关键的变化之一,自然也是观众们尤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这正体现了导演组的用心。
王恬表示,按照导演组的最初想法,虽然没有启动资金,但基本食材已备好,又有国宴级的大厨在,合伙人们应该能克服困难,起码可以简单开张,赚取启动资金。“大家从零做起,会激发更多看点。” 
但合伙人们脑洞一开,选择以物易物的方式,以获取更充足的食材。王恬选择充分尊重合伙人的意愿。合伙人们带着剪纸、珐琅、银器等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走出去,让更多国外友人了解了中华文化,让节目在传播饮食文化之外,灵活而有机地实现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播。 “这个节目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美食的功能,同时,我们也希望合伙人们能够在跟当地人的交流中开展经营活动,因地制宜地传播中华美食。”夏青认为,如果不设置零启动资金,合伙人们便能拿钱到50公里外的中国超市去买食材,更多地与中国人打交道,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夏青还指出,从季播节目的延续性上来看,秉承着第一、二季节目本身所具备的传播饮食文化的特质,第三季节目有新加入的专业主厨,有更具品质感的出品,同时对合伙人也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展现故事的完整性。 
而且,陶尔米纳的市长希望合伙人能为当地留下一份中餐菜谱,好让当地的人们更多地品尝到中餐。合伙人们“因地制宜”,在当地获取食材,加工、烹饪食物,这份菜谱自然具备了更好的实用价值。 此外,这一季专门邀请了国宴级的专业厨师林述巍加入,进一步在美食上实现突破。如王恬所说,“把中华美食做的更加地道、专业,从而让更多的国外朋友品尝真正有水准的中华美食。” 
“民以食为天,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在夏青看来,饮食是一个特别接地气、特别轻巧、特别软性的助力文化走出去的方式,而《中餐厅》每一季都在这方面做一些升级的工作。这背后展现了湖南卫视致力文化出海战略,在海外传播新时代中国文化价值的平台追求。 ▍看点丰富,注意展现人物个性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中餐厅》都没有剧本,节目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这就意味着,要想保证节目内容和看点的丰富性,必须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扎实而充分。 比如,这一季中合伙人的挑选、零启动资金、住店合一模式、营业额要求等设置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走向,这些都是前期策划的工作,也是在更大范围内综合考虑的结果。夏青表示,团队会将当地情况、团队嘉宾、性格符号等各方面细致考虑,做好相应的预埋,从而在节目中实现自然的融合。 
比如在这一季的合伙人选择上,既要体现传承,与前两季的故事有联结,又要求新进来的人一定带有某种符号,包括文化属性。 夏青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秦海璐在节目中还会有长线的、更加戏剧性的呈现。”陶尔米纳当地有一个2000年历史的希腊剧场,本身学戏曲的秦海璐在了解之后,主动带着自己的戏服去那里探访,但这些都不是节目组刻意为之,而是在做足功课之后自然而然的发生。 “我们非常注重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也非常注意展现人物的个性。”王恬说,这是《中餐厅》一以贯之的做法。但相较以往,在新一季节目中,根据人物性格设计的环节会更多一些,让合伙人的个性有更多的释放。 没有启动资金,每天还有1000欧元的营业额压力,更高的任务要求让合伙人们工作强度变得更大,工作节奏更忙碌,心理上的闲适状态不复存在,人物间也避免不了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更何况,附近没有中国超市、中国菜馆,甚至连亚洲餐厅也没有。说到这里,王恬有些感慨地笑了,“这大概是团队在这一季节目中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了。”拍摄团队不习惯天天吃西餐,从周边一个城市的中餐馆送菜,要花将近两个小时才能送到。合伙人们做菜也只能“因地制宜”,用当地的食材来做,“真的很辛苦。” 尽管合伙人们在重压之下,但遇到各种困难后,摄制团队也不会进行干涉或提供帮助。“哪怕就是一片狼藉的情况下,或者盘子全碎的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帮忙的,我们只是在旁边记录。” “我们是动真格的。”王恬说,这种状况逼迫出了合伙人们最真实的状态。看得出,无论是前台的接待、配菜员,还是采购员也好,每一个人的性格在节目中都得到了展示,人物个性的刻画非常细致。 
面对重压,合伙人是什么心态?又是怎么做的?其实这些也是主创团队想展示给观众的,以此折射真实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处境,给人以适当的启发,这也是《中餐厅》作为观察类、体验类真人秀的意义所在。 ▍内容打动观众,让传播价值最大化 由于任务难度加大、营业刚刚进入正题等原因,很多观众觉得《中餐厅3》的节奏变快了,好像不够“慢综艺”了。在这一点上,夏青觉得不必在意。 在她看来,综艺没有快和慢的区分,快和慢只是在心理节奏上的感觉之分。她表示,所有的设计并不是为了快或者慢,而是就《中餐厅》本身作为季播类节目而言,在经过前面两季的探索和摸索之后,想要呈现一个更加完整、丰富、好看的故事。 “节目好看打动了观众,我们传播的价值才能够最大化。”诚如夏青所言,获得观众的认可是一切节目价值实现的前提。 
《中餐厅3》的内容为何能打动人?赢得观众“好看”评价的关键又在哪呢?王恬的经验总结很简单。“我们特别真实,从来没有去主导嘉宾做任何东西。同时,我们一直都心存善意,希望突出美好,这也是这档综艺最重要的一个特质。” 实际上,真情和真心不仅是《中餐厅》的特点,也是湖南卫视能推出如此多优秀综艺节目的重要原因。基于20多年的一线节目制作经验,夏青认为,不管是导演组还是嘉宾,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情绪投入到节目中来,是节目成功的一个基础。 夏青也指出,虽然这些年电视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最大的变化是技术呈现手段上的变化,内核从来没有变过。 “一定不要脱离现实,一定不要生造出来的东西。要遵循现实逻辑,才能有情感共鸣。不然,观众难以接受,自己也会做得辛苦无比,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好。”夏青说。 随着第四期的播出,更多的情节和细节在慢慢展开,节目组的用心和合伙人们的认真也被更多观众看到。作为观众,真心期待节目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呈现。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确定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