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有4大好处,但你得这么用
  • 来源:改变自己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对于焦虑,有些人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忽视 —— 讨厌 —— 深陷其中 —— 逃出生天 —— 感谢焦虑,我就是如此。我到目前为止,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来自于多年前那场焦虑。当然,这场焦虑之后,我的财富观也完全改变,从以前以为追求高薪转为追求三项收入。到今年,工资收入从当年的唯一收入已经成功变为第三收入。收益排名最高的是投资,其次是写作,最后才是工资。本周末的会员语音,我会讲讲我的收入转变过程和心得体会。                                                   

焦虑有4大好处,但你得这么用作者:YouCore王世民
来源:YouCore(ID:YouCore)
|  前 言 
焦虑的定义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因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
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是指一种较为容易引起持续性的担忧和不安的人格特性。
状态焦虑指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某一特定时刻产生的烦躁不安的情绪。
特质焦虑很容易形成焦虑症,是需要去治疗的。但如果只是状态焦虑,使用恰当的话,反而能给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四大收益。

|  01用焦虑产生更大动力
我们公司今年暑假招的暑期实习生中,有6位是负责全国各地工作坊的宣传、报名、跟进工作的。
她们来公司一周后,我查看带她们的同事交上来的数据,发现6名同学都没能按计划完成工作坊的周报名任务。
因此我就跟这位同事讲,要注意保持YouCore的优良传统,给新的实习生强调目标的严肃性。
然而到了第二周的周二,我再检查下数据,发现所有人依然都没完成任务。
为了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周三一大早,我找了三位来得早的同学,问她们有没有接到要完成目标的要求,以及能不能完成目标。
结果三位同学都告诉我接到必须要完成目标的要求了,但都10天了(各地工作坊是两周举办一场),还没有一个工作坊的报名人数超过一半,只剩3天要达到报名目标,肯定是不可能的。
原来问题的症结在于压力不够。
于是,周三晚我就让负责带她们的同事发了个通知:凡是本周六前未完成工作坊报名任务的,我们补偿一周的实习薪资,从下周一起就不用再过来了。
结果,刚到周五中午,负责带她们的同事就告诉我,所有人都完成工作坊报名目标了。
同样还是这六个人,为什么一天半完成的报名量比之前十天都要多呢?
这就是焦虑的动机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焦虑是动机因素,也就是说适当焦虑,人会萌生出摆脱不良境况的主观意愿,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改善眼前不利的处境。
这六名同学在做不好就要走的焦虑下,就有了更大的动力想各种方法来达成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像这六名同学一样,利用焦虑来让自己产生更大的动力,具体做法分为三步:
① 识别出焦虑背后的障碍,将它们设定为自己要挑战的目标
比如,这六名同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在2天内完成50%以上报名量的任务。
② 将要挑战的目标做分解(因为这个目标一定是乍一看觉得做不到的,所以才会焦虑)
比如,这六名同学将报名量按照第三方平台、自有平台、小助手微信好友做了分解,并分别设定出了自己觉得可以完成的子目标。
③ 制定行动计划
比如,目标分解后,这六名同学根据各自擅长的部分,拟定了合作分工计划,谁负责报名文案润色,谁负责在自有平台宣传的,谁负责微信私聊等。
做到以上三步,你就不会光焦虑不行动,而是可以将焦虑转为动力了。

|  02用焦虑提高工作效率
我写文章的效率差异极大,有时不到半天能写出一篇,有时却要花上三天。
因为我写的所有主题都是我自己设定的,因此不存在会写和不会写的情况,对我而言影响写作效率的最大因素就是我到底有多忙。
如果我正好手头事情少,那我文章就写得慢,因为觉得有时间,因此会反复酝酿。
但如果我手头事情特别多,那我文章就写得很快,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能在三到四个小时内写完的话,这周我就再也抽不出时间来写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过了一小时我还没能将文章的脉络很好地勾勒出来的话,我就会开始焦虑了,然后思路突然就打开了,动笔写的时候往往就是两到三个小时一气呵成。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焦虑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就像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一样,呈现为一个倒U型的曲线。
本文获授权转载。作者: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我在35岁那一年陷入很深的焦虑,因为发现已经不年轻,但工资是我的唯一收入。从那时起我知道除了根本的改变自己的认知没有其他出路。6年后的今天,工资成功变为第三收入,投资收益排第一,每年平均耗时不超过20小时;写作收入排第二,每天平均不超过45分钟。工资收入排第三,会耗费90%的时间。真正的富人从来不靠工资生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这种思维模式。把工作真正变成一种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我想来回顾一下从「工资是唯一收入」到「工资成为第三收入」的过程,并指出一些关键认知和实践,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也能逐步减少对工资的依赖,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到底怎样才能让此生更有意义?怎样才能让此生更有成就?
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与人生哲学有关,上一期我的会员语音《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我谈了谈自己最近在人生哲学方面的感悟和心得,也和大家分享了那些给我莫大力量的哲人(最近的主要启发来源于王阳明和稻盛和夫)。普通人如何获得生活的希望,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中的自己。请参考如下会员反馈:

@会员  sally
人生为什么而活,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该回到原点去思考和追寻。有点像本次辉哥所说的,在哲学中找到相关的答案。

说到底人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难的是,1、是否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2、是否拥有自己的基本原则;3、是否能每日践行做到知行合一(通透)。
语音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我的理解是,穷究其所有的可能性,把内心有偏差的想法去除,达到良知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难点在于,我们时刻都是在跟人性作斗争的。我相信性本善论,人天生应该是善意的,但与其同时,人天生自私。当两者相遇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先要有所意识观察到了相反的两种想法,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时刻提醒自己,从全面的角度去面对当下的事物,除了看到的这一面,还是否存在我所看不到的另一面呢?尤其是我内心的其他想法。这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每天的践行,能让自己找得到一点缝隙去敲开所谓的难题的。
谢谢辉哥最近几期带来的人生哲学相关思考,无论是30多岁的人生攻略还是自律,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锻炼多了会养成习惯去开展不断进阶的人生,而习惯不思考,那就回到人生原来的状态。本无对错,回到原点去思考自己要什么才重要吧。
愿我们都能做到知行合一,践行自己的良知。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张辉的会员专属语音《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10 秒钟加入我们。










YouCore王世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确定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