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路:斜杠、天赋与领域
- 来源:王路在隐身
昨天的文章有很复杂的地方,想再写几句。
谈问题是分层面的。谈一个层面容易,谈两个层面、三个层面,就难些。层面越多,越深入,就越难。在一个层面上成立的道理,放到两个层面上看,就未必成立;在两个层面上成立的道理,放到一个层面上看,又显得怪异。
比如,三个禀赋一样的人,学踢足球。一个人专练射门,一个人专练跑步,一个人花一半时间练射门,一半时间练跑步。训练同样的时间后,第三个人踢得最好。有人由此得出结论:还是斜杠好,“射门/跑步”,要超过射门型选手、跑步型选手。
实际上,这里有个障眼法:你比的是足球——既不是比射门,也不是比跑步。假如你比射门,肯定第一个人最好;比跑步,肯定第二个人最好。你要比足球,又朝射门、跑步的方向努力,就跑偏了。这并不能说明斜杠的优越性,只能说明偏离目标的训练是低效的。
三个禀赋一样的人,一个人花十年学围棋;一个人花十年学象棋;一个人花五年学围棋,五年学象棋;最后那个人,是围棋行,还是象棋行?都不行。因为他这两种能力,没有办法叠加到一个现成的维度上。但是,假如有谁发明出一种新棋,融合了围棋和象棋,需要围棋象棋都不错,不能有短板,那他就胜出了。这种胜出不是“斜杠”的功劳,只是他清晰地找准了定位。
就像我昨天文章中举的何伟的例子,如果让他和美国作家比写美国题材的作品,他未必能胜出;如果让他和中国小城居民比对中国小城的了解,他也不能胜出;但如果用英语,以美国人的视角写中国小城,他就胜出了:一般美国作家写不了,中国小城居民也写不了。那这样的作品,非得由他来写不可。这是斜杠吗?显然不是。斜杠青年的各种标签是独立的、隔膜的,而当那些标签能在某个方向贯通,融合为一个标签,抹去斜杠的时候,就成了“领域”。
一个好的球员,只会说自己是“球员”,不会说自己是“跑步者/射门者”,把“跑步者”和“射门者”中间的斜杠扔掉,打通彼此,就成了“球员”。斜杠青年如果不能把斜杠扔掉,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一旦扔掉斜杠,打通壁垒,就可能有出息,但也不再是斜杠青年了。
并不是任何壁垒都容易打通,比如“数学家/酒吧歌手”,中间的斜杠就很难扔掉,因为实在不好想象,酒吧驻唱经历能对研究数学问题有什么帮助。但“主持人/酒吧歌手”,斜杠就很容易扔掉,他的驻唱经验会让他的主持风格与别的主持人不同,他的主持经验也会让他的驻唱气质与别的歌手不同。但如果只是要在唱功好坏的维度上比,那主持和酒吧驻唱的经历都可以不要,周杰伦、王菲需要这些吗?但如果要成为抖音网红,拎着一瓶酒到处约点故事,这种经历恐怕就能发挥作用了。
这就是为什么昨天的文章中,后半截一直在谈“领域”。“边际报酬递减”很好理解,“尽性”和“领域”很难理解。文章所说的“领域”,并非平常所讲的“领域”,像“写作”“音乐”“围棋”这种,不是昨天文章所谈的“领域”,所谈的领域,有点接近佛教的一个词——自性。
前天,和宋方金老师吃饭,他说,他的台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连莎士比亚也不遑多让。我理解他的意思。他说的是“台词”,不是“剧本”。实际上,一定有他能写而莎士比亚不能写的台词。
要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什么叫“领域”。
一个人到了自己的领域,可以说他是第一,也可以说他不是。为什么?因为领域里就他一个,没有第二,更没有第三。在他之前,这里没人进来。在他之后,这里不需要再有谁进来,该做的工作,他都做完了。
别人的工作可以和他有些相似,可以建立在他的基础上,但毕竟还是不同。像这样,独一无二的,唯独自己有因有缘做的事情,是我上篇文章说的“领域”的意思。这是一个很窄很窄的地方,你需要用大半生乃至一生去发现它,一旦你走入,自然是90分以上。实际上,分数在这里已经失去意义。只不过由于它的独特性,权且用“90分”去描述它,形容它。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法同其他事情比较,只是,离开比较,人们又难以琢磨,因此姑且说“90分”。
前文的层面之一,是说应当寻找这样一个地方。这可以说是在“尽性”的方向上。但千万不要以为,“领域”是现成摆在那儿等着你去坚持去突破的。领域是需要你努力向前探寻的,如果离开探寻,只剩下坚持,那就不是领域,那表示你还在别人的领域里,还没找到你最该待的地方。所以说“写作”“围棋”这些,都不要把它看成领域。停留在这么宽泛的概念里,是谈不上天赋的。
说到围棋,像胡耀宇老师,他不是围棋下得最好的,但他很可能是现在微信上讲围棋最好的。说“最好”也许不太准确,因为也有其他很多人讲得非常好。但耀宇老师的讲法,是很有他的独特性的。那这个,就可以说是他的领域。不能说这是“围棋”领域,也不能说是“讲棋”领域。总之,他有个领域在。他这个领域的出现,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种种围棋软件的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也许是昙花一现的刹那——早些年之前,再优秀的讲棋者也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讲棋,再往后几年,也许不再需要人类去讲棋。他的“领域”,不是他能够事先料想与设计的,只是他的禀赋恰好与特殊的历史时机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了这么个“领域”。
一定要知道,“领域”是在因缘聚合中出现的。因为因缘聚合,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做很多天分远远超过自己的人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如果说“天分”是先天的,天赋就是将先天的才情、潜能赋予一个具体的时代,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时节因缘下,有可能绽放出绝无仅有的奇光异彩。在“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的结合中,才有天赋的显现。显现的天赋,对每个当事者来说,都是唯一的,是无可比拟的。比如,在企业家才能上,必然不能说任正非是最高的,但华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任正非生在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年代,就不会有现在的华为。
千万不要把别人规划好的路,视作自己的领域;千万不要以为领域就是自己早已熟知了解的概念,认为只要在这个概念上坚持就好。一个人真正应该坚持的事情,越到具体的地方,越是目前还不能看得太清晰的。但是也有个大致方向,要在这个方向上探寻,才能一点一点看得更清晰。这个过程,就是“穷理”的过程。
昨天有人留言说,“我爱好美女”。爱好美女能成为你的天赋吗?你对美女的爱好,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你至少得爱好到贾宝玉的程度,才能说在这方面有一点小小的天赋。你要爱好到尾生抱住而死的程度,爱好到庄周鼓盆而歌的程度,最不济也得爱好到登徒子的程度,才能说在爱美女方面有天赋。如果只是像西门庆、王英、高衙内那种爱好美女,里面哪里有一点儿天赋?大街上随便抓个人不都这样吗?谁不会拿起笔写几个字,难道写成行了就是文章吗?
所谓天赋,是有望无法替代,无可比拟。
如果宽泛地谈,任何人都做不到,就好像任何人都没有天赋。但如果理解了上面所谈“领域”的含义,就会发现,世界上还没有缺乏天赋的人。只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天赋所在,不知道怎样将它呈现罢了。
世界上,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不说别的,结了婚,作为丈夫,如果你的妻子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结婚,都不会像和你结婚这样,如果她觉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在她心目中的位置,那你就是不可比拟的。作为子女,哪怕你的父母生了十个孩子,你也有望成为其中最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那个。对妻子,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丈夫,对父母,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孩子,在单位,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员工,对朋友,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朋友——在每个角色里,每一重关系中,你都有望做到这个地步,任何人都有望做到这个地步。做到了,就是“尽性”。
你下围棋,再努力也下不到世界第一。但你在家里,在你妻子心里,真的有机会做个世界第一的丈夫。在朋友眼里,真的有机会成为无法替代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尽性”谈到深的层面,一定是超乎技艺的。在具体技艺上,很容易碰到天花板而无法再突破;但在迁善改过上,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这不是虚浮地说“做一个好人”可以概括得了的。作为丈夫,如果连自己的妻子都养活不起,算不算一个好人?很难说。如果他没能倾尽全力去肩负起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为人友的种种责任,恐怕不能因为性格上的和蔼无争就认定他是个“好人”。但如果他倾尽所有去努力,依然因为命运多舛而不能照顾好全家,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不失为独一无二的好人。其间必有穷理的功夫,必然要一点点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如果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不惜牺牲别人的孩子,这样的人必然不是个好父亲。“尽性”不是单纯的道德标准,离开智慧谈道德,都是糊涂蛋。流行见解中对宋儒的极大误解就是以为宋儒只知道讲道德。宋儒从来没有把道德和智慧(才干)割裂,后人把道德和智慧(才干)剥离为二,把离开了智慧(才干)的道德空壳贴到宋儒身上,可谓荒谬至极。
一个人穷尽一生,渐渐走向古往今来只属于自己的位置,抵达了,就叫尽性。实际上,最终的抵达,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一直沿着那个方向走,就叫尽性。那个方向在哪里,不是别人可以点出的,也不是自己可以逆料的,是风云际会,因缘聚合,是你的禀赋、潜能、努力,汇聚到合适的时机迸发。这种迸发不是惊天动地,而是寂静无声;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细水长流。不体现在万众瞩目的时刻,而像一条道路,没有站牌,没有终点,无限地向前延伸。
穷理,就是去寻找这样的方向。穷理是无尽的,这样的方向始终在寻找。初看是一维的方向,走近了,发现是360度乘360度的空间,你需要在这广袤的空间中,再找出方向。沿着那个方向溯流而上,走近了,发现它又是360度乘360度的空间……
明白至此,才能知道为何一个平凡的人,也是极不平凡的。也能知道为何很多看上去极不平凡的事物,也毕竟平平无奇。
王路:天赋是什么?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知道了
确定
谈问题是分层面的。谈一个层面容易,谈两个层面、三个层面,就难些。层面越多,越深入,就越难。在一个层面上成立的道理,放到两个层面上看,就未必成立;在两个层面上成立的道理,放到一个层面上看,又显得怪异。
比如,三个禀赋一样的人,学踢足球。一个人专练射门,一个人专练跑步,一个人花一半时间练射门,一半时间练跑步。训练同样的时间后,第三个人踢得最好。有人由此得出结论:还是斜杠好,“射门/跑步”,要超过射门型选手、跑步型选手。
实际上,这里有个障眼法:你比的是足球——既不是比射门,也不是比跑步。假如你比射门,肯定第一个人最好;比跑步,肯定第二个人最好。你要比足球,又朝射门、跑步的方向努力,就跑偏了。这并不能说明斜杠的优越性,只能说明偏离目标的训练是低效的。
三个禀赋一样的人,一个人花十年学围棋;一个人花十年学象棋;一个人花五年学围棋,五年学象棋;最后那个人,是围棋行,还是象棋行?都不行。因为他这两种能力,没有办法叠加到一个现成的维度上。但是,假如有谁发明出一种新棋,融合了围棋和象棋,需要围棋象棋都不错,不能有短板,那他就胜出了。这种胜出不是“斜杠”的功劳,只是他清晰地找准了定位。
就像我昨天文章中举的何伟的例子,如果让他和美国作家比写美国题材的作品,他未必能胜出;如果让他和中国小城居民比对中国小城的了解,他也不能胜出;但如果用英语,以美国人的视角写中国小城,他就胜出了:一般美国作家写不了,中国小城居民也写不了。那这样的作品,非得由他来写不可。这是斜杠吗?显然不是。斜杠青年的各种标签是独立的、隔膜的,而当那些标签能在某个方向贯通,融合为一个标签,抹去斜杠的时候,就成了“领域”。
一个好的球员,只会说自己是“球员”,不会说自己是“跑步者/射门者”,把“跑步者”和“射门者”中间的斜杠扔掉,打通彼此,就成了“球员”。斜杠青年如果不能把斜杠扔掉,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一旦扔掉斜杠,打通壁垒,就可能有出息,但也不再是斜杠青年了。
并不是任何壁垒都容易打通,比如“数学家/酒吧歌手”,中间的斜杠就很难扔掉,因为实在不好想象,酒吧驻唱经历能对研究数学问题有什么帮助。但“主持人/酒吧歌手”,斜杠就很容易扔掉,他的驻唱经验会让他的主持风格与别的主持人不同,他的主持经验也会让他的驻唱气质与别的歌手不同。但如果只是要在唱功好坏的维度上比,那主持和酒吧驻唱的经历都可以不要,周杰伦、王菲需要这些吗?但如果要成为抖音网红,拎着一瓶酒到处约点故事,这种经历恐怕就能发挥作用了。
这就是为什么昨天的文章中,后半截一直在谈“领域”。“边际报酬递减”很好理解,“尽性”和“领域”很难理解。文章所说的“领域”,并非平常所讲的“领域”,像“写作”“音乐”“围棋”这种,不是昨天文章所谈的“领域”,所谈的领域,有点接近佛教的一个词——自性。
前天,和宋方金老师吃饭,他说,他的台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连莎士比亚也不遑多让。我理解他的意思。他说的是“台词”,不是“剧本”。实际上,一定有他能写而莎士比亚不能写的台词。
要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什么叫“领域”。
一个人到了自己的领域,可以说他是第一,也可以说他不是。为什么?因为领域里就他一个,没有第二,更没有第三。在他之前,这里没人进来。在他之后,这里不需要再有谁进来,该做的工作,他都做完了。
别人的工作可以和他有些相似,可以建立在他的基础上,但毕竟还是不同。像这样,独一无二的,唯独自己有因有缘做的事情,是我上篇文章说的“领域”的意思。这是一个很窄很窄的地方,你需要用大半生乃至一生去发现它,一旦你走入,自然是90分以上。实际上,分数在这里已经失去意义。只不过由于它的独特性,权且用“90分”去描述它,形容它。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法同其他事情比较,只是,离开比较,人们又难以琢磨,因此姑且说“90分”。
前文的层面之一,是说应当寻找这样一个地方。这可以说是在“尽性”的方向上。但千万不要以为,“领域”是现成摆在那儿等着你去坚持去突破的。领域是需要你努力向前探寻的,如果离开探寻,只剩下坚持,那就不是领域,那表示你还在别人的领域里,还没找到你最该待的地方。所以说“写作”“围棋”这些,都不要把它看成领域。停留在这么宽泛的概念里,是谈不上天赋的。
说到围棋,像胡耀宇老师,他不是围棋下得最好的,但他很可能是现在微信上讲围棋最好的。说“最好”也许不太准确,因为也有其他很多人讲得非常好。但耀宇老师的讲法,是很有他的独特性的。那这个,就可以说是他的领域。不能说这是“围棋”领域,也不能说是“讲棋”领域。总之,他有个领域在。他这个领域的出现,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种种围棋软件的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也许是昙花一现的刹那——早些年之前,再优秀的讲棋者也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讲棋,再往后几年,也许不再需要人类去讲棋。他的“领域”,不是他能够事先料想与设计的,只是他的禀赋恰好与特殊的历史时机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了这么个“领域”。
一定要知道,“领域”是在因缘聚合中出现的。因为因缘聚合,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做很多天分远远超过自己的人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如果说“天分”是先天的,天赋就是将先天的才情、潜能赋予一个具体的时代,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时节因缘下,有可能绽放出绝无仅有的奇光异彩。在“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的结合中,才有天赋的显现。显现的天赋,对每个当事者来说,都是唯一的,是无可比拟的。比如,在企业家才能上,必然不能说任正非是最高的,但华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任正非生在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年代,就不会有现在的华为。
千万不要把别人规划好的路,视作自己的领域;千万不要以为领域就是自己早已熟知了解的概念,认为只要在这个概念上坚持就好。一个人真正应该坚持的事情,越到具体的地方,越是目前还不能看得太清晰的。但是也有个大致方向,要在这个方向上探寻,才能一点一点看得更清晰。这个过程,就是“穷理”的过程。
昨天有人留言说,“我爱好美女”。爱好美女能成为你的天赋吗?你对美女的爱好,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你至少得爱好到贾宝玉的程度,才能说在这方面有一点小小的天赋。你要爱好到尾生抱住而死的程度,爱好到庄周鼓盆而歌的程度,最不济也得爱好到登徒子的程度,才能说在爱美女方面有天赋。如果只是像西门庆、王英、高衙内那种爱好美女,里面哪里有一点儿天赋?大街上随便抓个人不都这样吗?谁不会拿起笔写几个字,难道写成行了就是文章吗?
所谓天赋,是有望无法替代,无可比拟。
如果宽泛地谈,任何人都做不到,就好像任何人都没有天赋。但如果理解了上面所谈“领域”的含义,就会发现,世界上还没有缺乏天赋的人。只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天赋所在,不知道怎样将它呈现罢了。
世界上,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不说别的,结了婚,作为丈夫,如果你的妻子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结婚,都不会像和你结婚这样,如果她觉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在她心目中的位置,那你就是不可比拟的。作为子女,哪怕你的父母生了十个孩子,你也有望成为其中最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那个。对妻子,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丈夫,对父母,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孩子,在单位,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员工,对朋友,你是无法替代不可比拟的朋友——在每个角色里,每一重关系中,你都有望做到这个地步,任何人都有望做到这个地步。做到了,就是“尽性”。
你下围棋,再努力也下不到世界第一。但你在家里,在你妻子心里,真的有机会做个世界第一的丈夫。在朋友眼里,真的有机会成为无法替代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尽性”谈到深的层面,一定是超乎技艺的。在具体技艺上,很容易碰到天花板而无法再突破;但在迁善改过上,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这不是虚浮地说“做一个好人”可以概括得了的。作为丈夫,如果连自己的妻子都养活不起,算不算一个好人?很难说。如果他没能倾尽全力去肩负起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为人友的种种责任,恐怕不能因为性格上的和蔼无争就认定他是个“好人”。但如果他倾尽所有去努力,依然因为命运多舛而不能照顾好全家,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不失为独一无二的好人。其间必有穷理的功夫,必然要一点点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如果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不惜牺牲别人的孩子,这样的人必然不是个好父亲。“尽性”不是单纯的道德标准,离开智慧谈道德,都是糊涂蛋。流行见解中对宋儒的极大误解就是以为宋儒只知道讲道德。宋儒从来没有把道德和智慧(才干)割裂,后人把道德和智慧(才干)剥离为二,把离开了智慧(才干)的道德空壳贴到宋儒身上,可谓荒谬至极。
一个人穷尽一生,渐渐走向古往今来只属于自己的位置,抵达了,就叫尽性。实际上,最终的抵达,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一直沿着那个方向走,就叫尽性。那个方向在哪里,不是别人可以点出的,也不是自己可以逆料的,是风云际会,因缘聚合,是你的禀赋、潜能、努力,汇聚到合适的时机迸发。这种迸发不是惊天动地,而是寂静无声;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细水长流。不体现在万众瞩目的时刻,而像一条道路,没有站牌,没有终点,无限地向前延伸。
穷理,就是去寻找这样的方向。穷理是无尽的,这样的方向始终在寻找。初看是一维的方向,走近了,发现是360度乘360度的空间,你需要在这广袤的空间中,再找出方向。沿着那个方向溯流而上,走近了,发现它又是360度乘360度的空间……
明白至此,才能知道为何一个平凡的人,也是极不平凡的。也能知道为何很多看上去极不平凡的事物,也毕竟平平无奇。
王路:天赋是什么?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知道了
确定
-
-
- 从校园到职场 - 收起你的优越感
- 有一说一,职场对年轻的新人并不友好,实际上,相对于日韩,甚至欧美,中国还算好的,日韩企业的论资排辈,欧美大量政治正确的雷区和亚洲人难以融入的文化壁垒,相对而言,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很年轻,氛围更自由开
- caoz的梦呓
-
-
-
- 看到徐峥19年后表白陶虹,才想起他俩的爱情曾让所有人哭瞎
-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037 篇文章 昨天有个特可爱的新闻:徐峥发朋友圈表白陶虹。 事情大概是,陶虹最近演的电视剧,让观众集体被她的演技震撼了。 很多人特地喊话她的老公徐峥,不许再将陶虹私有
- 新世相
-
-
-
- 对于中国的师生关系,你们可能有很大的误解 | 大家
- 电影里看上去很美的师生和谐图 一 2006年,我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offer。 有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前辈——这个人非常有名,现下已经退休——和我老爸聊天,我恰好在场。老爸请他提点一下我这个即
- 大家
-
-
-
- 王路:斜杠、天赋与领域
- 昨天的文章有很复杂的地方,想再写几句。 谈问题是分层面的。谈一个层面容易,谈两个层面、三个层面,就难些。层面越多,越深入,就越难。在一个层面上成立的道理,放到两个层面上看,就未必成立;在两个层面上成
- 王路在隐身
-
-
-
- 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控制情绪的5种方法
- 在办公室忙碌了一整天过后,许多人会把朋友、孩子、另一半当出气筒,把压力发泄在他们身上。要是一不小心的话,我们就会任由工作压力演变成家庭压力,而受罪的往往会是我们的家人、朋友、健康。 英国的健康与安全
- 译言
-
-
-
-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要浪费时间
- 教育 - 来自周国平 - 00:00 / 08:29 天赋平常的人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具体教育环境,学校能够培养出也能够毁灭掉一个中等之才。天才却是不受某个具体教育环境限制的,因为他本
- 周国平
-
-
-
- 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为纪录片创作提建议
- 2021年是建党百年,“我们现在就要着手策划拍摄制作党史题材的纪录片”。 8月23日,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八字
- 广电独家
-
-
-
- 被艺术班塞满的孩子,真的会懂艺术吗?
- 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高情商的孩子,学习艺术,是公认的极佳方式之一。 比如人见人夸的小王子诺一,爸爸刘烨和妈妈安娜常常尽己所能地让孩子接触最好的艺术:带孩子看京剧、听蒙古音乐、欣赏上海美影厂的水墨动画等
- 三联生活周刊
-
-
-
- 陶虹:爱过,是成年人友情的最高级别
-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爱过,是成年人友情的最高级别 - 来自摆渡人 - 00:00 / 12:49 ♪ 点上方
- 摆渡人
-
-
-
- 宋祖儿:委屈就哭,哭一下就好了
- 21岁的年纪,宋祖儿还没遇上什么可称之为困境的事情。她6岁开始演戏,从小不惧镜头,妈妈念一遍台词,她就能背下来。那时对演戏谈不上喜不喜欢,只是觉得这事她能做得了,其他人做不到。 这天赋一直没丢。但
- 人物
-
-
-
- 万亿数据量下美团点评实时监控系统演进之路
- 讲师简介 孙佳林 美团点评基础架构部 本文将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来介绍美团点评万亿数据量下的实时监控平台CAT。 1. CAT介绍 这里细分为两个端监控:用户端监控和服务端监控。 用户端监控是从用户角度
- 高效运维
-
-
-
- 原创丨中国出手,英领馆雇员深圳被抓,一招绝佳妙棋?
- 提醒:点击睿意生活馆小程序(点击查看)会出现“允许”按钮,点击允许才会进入小程序。 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一位香港籍雇员被拘留了,15天的行政拘留处罚。这事,在占豪(微信公众
- 占豪
-
-
-
- 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
-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今天想说的,都在下面。虽然这是一篇2016年的旧文,但回顾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看到当年的想法所产生的丰硕果实,希望大家也能尽早在自己内心种下种子,待多
- 改变自己
-
-
-
- 全国经开区最新营商环境排名来了:广州第一,青岛第二,昆山第三!
- 文/宋兴国,雷悦雯 北京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在新一轮针对改善营商环境的“放管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