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捧杀、创始人出局,共享单车为何走向大败局?
  • 来源:王利芬
王利芬成长社读书读人读社会开启社会上升通道
-共享单车坟场
共享单车曾经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但是这桩生意最终还是失败了。
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ofo遭遇用户蜂拥退押,1000多万用户的押金总额粗略估计在10亿-20亿元规模。10月份时,有媒体拿到了约半年前ofo的负债表,彼时其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ofo和戴威目前已被法院下发了“限制消费令”。
ofo垂死,摩拜卖身美团大平台,但依然亏损,据美团财报,摩拜每天约亏损约1560万元,照此计算,每年亏损额将高达57亿元。哈罗的农村包围城市仍然在艰难推进中。
三辆最有希望的自行车走到今天,已经是同行中最好的成绩。同时期创立的单车品牌大多已死,给他们的创始人、员工、家人、投资者、供应商留下各种不幸。
这么好的一件事情,为什么没有把它变好?就像中国最早发明了印刷术,并没有把自然科学搞起来;发明了指南针,并没有发现新大陆,这挺悲哀的。
从天堂到地狱、从投资人追捧到打入冷宫,共享单车神话是如何吹起来又如何破灭的?它存在过的价值在哪里?共享单车究竟做错了什么?
一年前,他们的创始人们还是万众瞩目的青年创业领袖。如今,却在资本与巨头的夹击下狼狈不堪,年轻的创始人该怎样与巨头良性互动?
扫描下图二维码或,收听本周成长社《共享单车大败局》(45期、46期)

<< 21 22 23 24 25 >>